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首届教师阅读征文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首届教师阅读征文一等奖汇编

教 学 与 武 功 ——写在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入选语文教材之后

(此文获区第一届教师阅读征文比赛一等奖)

教学与武功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当你看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之后,你也许会感悟到其中的奥秘,小说中除了先生笔下的英雄气概令人荡气回肠、匪夷所思的武功招数让人心驰神往之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感觉金庸武侠蕴涵的教育理念其实也颇耐寻味。特别是他的小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更具有现实意义。

新课程的实施,的确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种崭新气象。在感慨教学的“新”、“活”、“趣”的同时,有时也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有的老教师在疑惑用了几十年的“讲读”为什么一下子一文不值了?很多青年教师越来越觉得不会备课了,这样设计忽视了那种能力,那样设计仿佛又不能很好达成计划„„用探究式不行,用问题解决式又不妥,仿佛处处受制,招招不行。《笑傲江湖》第8章“面壁”中有过这样一段描写,颇耐寻味:令狐冲在华山之“思过崖”偶入洞中洞,发现了华山剑法的破招,以前所谓的华山剑法的精要“有凤来仪”、“苍松迎客”等被石壁上的招数一一破解时,情不自禁的大叫一声:“不好了!”他心中出现了极强的惧意,只说:“那怎么办?那怎么办?”令狐冲的困惑与很多教师面队新课程的思维误区很相似:令狐冲在看到石壁上的破解招式后,感觉自己学的武功毫无用处;而在强调课改的今天,很多教师观摩名师教学之后自叹设计“无方”、课堂“无招”。

其实同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着眼教学设计;同样一篇教学设计,不同教师也能上出不同特点。

教学设计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走教学上的“武林正宗”,注重教学功底的训练,注重教学上的融会贯通,便能克服一切模式、教法的缺点。

金庸的《笑傲江湖》第十章“传剑”中有这样的情节:当初令狐冲作为华山门下大弟子,其老师岳不群“授徒极严,众弟子练拳使剑,举手投足间只要稍离了尺寸法度,他便立加纠正,每个招式总要练得十全十美,没半点错误,方能得到他点头认可”。掌门人的教诲,令狐冲十余年来奉若圣旨,但武功终究平平。当巧遇风清扬这位剑术大师时,风老先生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使他于惊诧意外之余豁然开朗——“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的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杼,能成为大诗人吗?”“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终无所成。”“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不可勉强。”由此,联想到了当前如火如荼的语文课改,各种流派的“名师”上至全国、省级,下到市级、区级、片级、校级,层层示范、处处观摩。一大批被感染的好学求进的青年教师,忙不迭地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以期学得上乘武功,课堂显示身手。但正如习武者一样,有的人学习“心法”之后,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武艺大进,效果明显;有的明明是一举一动牢记心中,

一招一式像模像样,却往往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困惑之余,其实风老先生的这番话很值得琢磨:有的老师可能注重的是意念精髓的汲取,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即“以意驭课”;而有一部分教师却停留在教学的“招式”上,成了课改的“传声筒”,别人“演一演”你也 “演一演”,别人“一二三,表扬他” 你也跟来个“啪啪啪,你真棒”。

记得陈四益先生有一篇文章《站着读还是跪着读》,说的是关于经典的阅读,指出了读者的四种不同心态,一曰“坐着读”,一曰“站着读” 一曰“跪着读”,一曰“骑着读”。这一观点演绎到老师观摩公开课,我以为可能也有四种状态:“坐着听”,从从容容、坦坦荡荡,或赞赏、或称奇、或意会、或困惑、或质疑、或建议,一切以同行的心态对待之;“站着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趣在挑战、意在超越,一切以对手的心态对待之;“跪着听”,顶礼膜拜、俯首帖耳,只知叫好、只知听从、只知鼓掌、只知悦纳,一切以信徒的心态对待之;“骑着听”,横刀立马、针锋相对,只知叫阵、只知反对、只知瞪眼、只知革命,于是无人在其眼中、无课在其心中、无文在其胸中,一切以敌人的心态对待之。

是站着听,还是跪着听?是坐着听,还是骑着听?好好读读《笑傲江湖》,好好问问风老先生吧!

学校:衙前二小姓名:王志良

不为照亮,只为燃烧——一本有性格的书给我的冲击

(此文获区第一届教师阅读征文比赛一等奖)

远处传来他们的声音:

那些拒绝:

不要说老师出卖自己的青春给学生。你说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别这么说,你也在实现自己的生活,而别觉得是熬着你自己!

不要夸奖我有‘老黄牛’的工作精神,大家的夸赞正好是我的弱点。老黄牛的缺点是慢慢腾腾,没完没了。人要是这么干活就累死了,就太不值得了。因此,我希望把老黄牛做为我的一个座右铭,但是不能成为“老黄牛”。

不要把你的的意志强加于我!

那些追求:

你必须尊重学生,他是人不是物,物没有性格没有感情,人是有的!你首先得了解他,了解他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了解他的这些特点,你才能确定你的教学内容,选择你的教育方式。这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这才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生命在延伸”,是对学生成长的喜悦和对自己工作价值的理解。

老师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不能千篇1律!在风格上,我有自己的追求!教师有权力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师应该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你有权力让学生知道你在思考,你是一个会思考的人,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台教书机器。

„„

像一根棒子击打我的脑袋,曾经也这么想这么做,而现在那思想就唯唯诺诺起来了,看这本书的第一个理由,是因为说到自己的弱点了。

几年前买的书,到现在还是有空没空地拿出来看看,难得有这样专门讲教育的书能如此吸引我。研究学生学习的看多了,从来也没有人研究我们教师自己,带着点好奇心就开始读起来。

总以为这些谈论教育的书总是带着严肃的论调,以为该是用仰视的角度对待,那些成功的前辈们,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光环,羡慕和景仰大于学习。太多人关心他们的成功,对我来说,更想了解的是他们的成长,我想了解的不是他们的就今天,而是他们的昨天,终于找到这样的一条路。

在这里,教师不再是仅仅作为培育学生的工作者出现,而是作为自己出现的。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

优秀的教师,首先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有感于他们:

逆境中的反抗

纵观这几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无一不与困难为伍,或承受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或早年失去至亲,或忍受过病痛的折磨,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他们与困难相抗争的过程。当谁都认为他们不可能成功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决不服输。从他们身上看不出一丝对自己的怀疑,我们称之为困难,而他们更愿意称它们是“挑战”。也许真的是这样,经历一次次的挑战而不被吓倒,不被打败,就能比过去强大很多倍,正是这一次次的的反抗,才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顺境中反思

都是成功的教师,在各自领域获得成功后,没有一个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郝又明老师本来的专业是俄语,英语并不是她的本行。一句“怎样才能做到最好,不是凭经验”,已经整整46岁的她,又去进修英语,一直坚持在普通的学校任教而不到别人看来条件更优越的学校任教,执意要站在教学的第一线继续他们的研究。他们探索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本质,成功背后的思维方式,极力要找到教育教学中的“内核”。

追求中反叛

教师,被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优秀教师更是被人称之为权威,冠以“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等华丽的辞藻,他们却坦然地认为首先那是他们的个人需求,他们需要被赏识,被社会、学生、家长、学校认同。在学科领域中,张思明老师最典型的,每次听报告,前十分钟他的重点是怎样支持报告的的论点,而后十分钟他思考的就是怎样驳倒这些论点,突破崇拜 “权威”

的压制,如果全盘接受,就不会有创造的欲望和冲动,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学生的要求。说他们反叛,更确切的地说,他们有着清醒的批判意识和思维。

书看完了,豁然!

如果一定要说燃烧,那么这燃烧不仅仅是为了照亮,也绝非是一种消耗,一个个性的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燃烧的能量。只有这样的燃烧才能发挥夺目的光芒,永远地燃烧。

当我们回过头,会看到一个灿烂的自己。

学校:萧山区衙前镇第二小学姓名:王立洪

走在文字的寻根路上

(此文获区第一届教师阅读征文比赛一等奖)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斟上一杯绿茶,点着一支香烟。在袅袅的烟雾中,翻开案头那一本厚厚的 《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思绪与心情缓缓地走进这文字的世界。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就像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朵朵浪花展示出我们先民们那多姿多彩的生活图画,这也许就是汉字的魅力,汉字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对旧的东西往往有一股本能的割舍不弃的情感。但是,对于文字,我一向视之为思想与文化的载体,而很少注意到文字本身。细细品味《细说汉字》一书,如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原来汉字自身竟然也具有如此的文化底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的“王”字,甲骨文中竟然是个斧头之形,其下端是斧刃;金文中的“王”字也基本同于甲骨文的形体,不过下端的斧刃更像实物,如同古代武士所拿的大板斧;而到了小篆与楷书中,“王”字的斧头之形已经荡然无存了。从“王”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写法来看,其本意为“斧头”,那为何后来又演化成“帝王”之意呢?原来斧头在上古时期就是一种武器,有了这种武器,就表明拥有镇压之权。谁有这种权力呢?只有最高统治者。所以最高统治者就称为“王”或“帝王”。透过一个简单的“王”字,如同打开了一扇沟通历史的窗口:这里不仅有不同时期迥异的字体写法,更有其所涉及到的军事与政治 方面的知识,让人不得不对先人们非凡的创造力肃然起敬!

学以致用是老师自主发展的原动力。在书本中习得了一些自以为有用的东西,总是有一股想尽快把其授给学生的冲动。记得我第一次在正式课堂场合使用这本书已经是几个月以前的事了。我一走进课堂,就在黑板上用甲骨文摹写了“历史与社会”五个字,然后让学生猜读。诚然,学生诸多的猜读都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我告诉了他们谜底,但是学生的那种激动劲至今记忆犹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利用这本书给学生的名字寻找甲骨文或金文的字体。当学生找到了自己名字的甲骨文写法与本意的时候,就好像中了彩票似的,向同桌炫耀不已;而那些没有找到结果的学生,一脸的 无奈与失望表露无疑。 把常见的汉字还原成远古时期的写法,不只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能够帮助我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疑难问题。比如在历史书上,常常能够见到“豆”

这个代表古时人们使用的器具的汉字,对于学生而言,确实难以理解。我把楷书“豆”字还原成甲骨文的字体,学生面对一个栩栩如生的陶罐子,自然是意领神会。再比如在教学刑天“执干戚而舞”时,学生对“干”字不理解,等我把“干”字的甲骨文写出来后,不用我解释,学生已经叫了起来:“这不是鲁智深手里的那把铁铲吗!”

也许我们对未来有太多的憧憬,不知不觉中我们或许正在远离那曾经造就自身的那份沉甸甸的 历史。文字,何尝不是那把引领我们重温历史的钥匙呢?茶已干,烟已尽,案头这本厚厚的书永远读不完,这里面积淀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学校:北干初中姓名:高德建

中华魂征文一等奖作品

安全月活动征文一等奖

学雷锋征文区一等奖

中华魂征文一等奖作品

首届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奖作品

“复兴中华 从我做起”征文(一等奖)

国防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

一等奖教师演讲稿(优秀)

教师演讲稿(一等奖)doc

一等奖的教师演讲稿

首届教师阅读征文一等奖
《首届教师阅读征文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