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生阅读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0: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

——教学中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一点思考

作者:李永平任教学校:克拉玛依市第七小学

[内容提要] 关于阅读个性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1、关于阅读中的质疑;

2、关于阅读中的想象

3、关于阅读如何指导写作

[关键词] 阅读教学个性化质疑想象力写作

读一篇美文,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可以与先贤坐而论道,也可以放任自己的思潮同作者一起神游物外,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起的又是什么作用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语道破:教师,是学生与文本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交流与对话,让学生从中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最终升华为个人的经验和体会。

作为一个好的引导者,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学贵有疑,疑则生变,变则通

在阅读中,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检测学生是否入情入境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叶圣陶老先生才会说:“教师教会了

学生质疑问难就是教会了学生最好的读书方法,将使他们一生受用无穷。”一个不会质疑的学生,不能算是个好学生。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情趣。这遵循了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阅读能力这一语文学习规律。

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非常重要。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些看来很平常、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语句,往往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有着耐人寻味的含义的。“不疑处”不是没有可疑之处、没有值得探究的地方。只是学生限于现有学识无力或不易发现而已。在这样的地方发现疑问,除需要细心地阅读,深入地思考外,更离不开教师的方法指导和教学点拔。

记得在执教《颐和园》一课时,描写昆明湖景色时有一句:“游船画舫在湖面上静静滑过。”一个“滑”字,用得非常有意思;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湖面特点不大一样。因此,我向学生提出:这个词你们认为用得怎样?学生们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

生1:我认为应用“划”字,才能与“划船”相贴切。

生2:“滑”字显得轻飘飘的,游船、画舫应该挺重的。 执不同意见的学生则说:

生1:“滑”字说明昆明湖面非常静,与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正好相吻合。

生2:“滑”字说明游船、画舫速度很慢,可以让游人慢慢欣赏昆明湖的美景。

这几位学生的质疑正好抓住了昆明湖“静”的特点,这一点正是阅读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再不失时机地点拨:大家把一个“滑”字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感受,真是精彩。从中同学们把握住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之处;这对我们习作也有指导意义。

质疑,不是泛泛地你问我答,它应该在最关键的地方帮学生一把,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让学生阅有所感,读有所获。

二、入情入境,放飞想象的翅膀

文学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还记得小时候读《丑小鸭》的故事,曾经哭得稀里哗啦;为丑小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哭,也为它终于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喜极而泣。这种情感体验何其可贵。说到底,能否入情入境的感受文本,决定了学生对文本解读所能到达的层次;在这其中,想象力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有想象,才有创造,才有个性体验的生发和升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的潜能。”学生有了想象力,就能浮想联翩,化腐朽为神奇。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他们的想象力水平受到限制,无意识的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性想象比较贫乏,脱离现实的幻想充满脑际;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来加以帮助,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许多文章在描写的过程中,都留下了较大的思想空间。这时能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文章,抒发自己的感受,一定能有不同的延伸和发现。

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提到:“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教师略加点拨:想象感受,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生1:我闻到了菠萝、橘子、苹果的香味。

生2:我闻到了菊花、桂花的味道。

生3:我闻到了烤白薯、炒板栗的香气。

生4: ······

看,仅仅是一种气味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延伸出了这么多秋天的特色。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来了。”请你也做个嘀嘀哒的小喇叭,到处去广播吧。

生1:嘀嘀哒,冬天要来了,小燕子,你该飞到南方去了。生2:嘀嘀哒,冬天要来了,小青蛙,你该冬眠了。

生3:嘀嘀哒,冬天要来了,小妹妹,你该穿上厚衣服了。 在这里,同学们对秋天的雨有了如此丰富的感受,都是源于对课文入情入境的体验。让学生在朗读和深刻地感悟后,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读出一片不同的天地。

三、以手写心,展现个性

阅读的体验和感受,需要得到及时的沉淀和积累;阅读的终极目的之一,也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练习,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捷径,也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最好表现方

式。尽管阅读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写作,但是,能同步提高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语言的积累。学生读的书越多,语言库存量就越丰富,说话和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用词句,从而更好地组织语言,说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渗透练笔习作指导,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达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被地球母亲的美丽与脆弱深深打动之后,我让学生撰写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词,其中实在不乏佳作。如张翔雨同学的:“除了你的记忆,请什么也别带走;除了你的足迹,请什么也别留下”,其中的感受和意境,让人浮想联翩。其他的如:“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等也都不错。这些短短的句子,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代表了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

及时撰写读后感,也是检验一个学生对课文感悟、理解、欣赏的最好方式。在学了《乌塔》一课后,同学们以《乌塔,我想对你说》或《从乌塔想到的》为题,写了读后感。在文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对乌塔的自理自立精神表示钦佩之余,更对中国的少年儿

童为什么做不到自理自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爸爸妈妈,放开你们的手吧,否则我们永远学不会自理自立。”(郑建华)

有的说:“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长大了又怎能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张柏瑜)

有的说:“为什么中外的小朋友会相差这么大呢?我想是因为国情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吧。”(张新)

这些带着鲜明个人色彩的读后感,不正是学生个性阅读后的体验吗?

就这样,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同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在书中读到的东西应以某种方式同我们已有的思想、知识和情感等联系起来。成为我们体系中的一部分,或者使他们发生变化。在阅读中增长我们的知识,在阅读中陶冶我们的情操,在阅读中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的一次次心灵与心灵的撞击。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的认知完成与文本的个性交融,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我认为,这也就是阅读教学的最佳归处了。

安全演讲稿获得一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演讲稿

爱莲说(优质课教案)曾获得优质课一等奖

爱莲说(优质课教案)曾获得优质课一等奖

国家级医学期刊护理论文优秀阅读 (37)

蚌埠市后场小学四位教师获得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

农家书屋 演讲稿(曾获得县一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养马岛拓展训练感受

班主任德育论文(一等奖论文)

教育信息技术论文(一等奖)

小学生阅读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小学生阅读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