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板块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板块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导趣;导学;导读;导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7―0083―01

“板块式教学”这一概念,是针对“线式教学”而提出的。板块式教学是构建在语文学习心理学原理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机地形成了几个知识、能力的训练板块,而且也形成了几个时间的、步骤的“板块”,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的。板块式教学法减轻了教师上课的压力,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板块式教学强调整体的教学视野,让教师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回到宏观的大视野中来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广度,更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板块式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在板块式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教学:导趣、导学、导读、导行。

一、导趣――唤起体验,贯穿始终

在板块式教学中,从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唤起学生的经验,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翠鸟》一文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今天,我们认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它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才见它飞起,一眨眼,它又轻轻地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了。”笔者一边用富有激情的话语导入,一边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翠鸟生活的背景图,这样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能很自然地将翠鸟生活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并且提高了学习兴趣,使自己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积累,想要去更好地表达对翠鸟的喜爱。

二、导学――读好导语,渗透目标

导语在单元的起始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对待,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导语的内在价值和它对中高年级学生的指引作用。导语实际上是每一个单元的“路标”,教师要利用好导语,让学生自由地读,反复地读,从读通到读顺,到读出感悟,读出目标。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整体感知任何一篇课文时,通过导语了解学习目标。

三、导读――全面感知,整体接触

导读就是让学生浏览这一篇课文的全部内容,从整体上接触和感知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时间。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己先学再听教师讲,学习会感觉味同嚼蜡。其实,学生即使学得再充分,也会有涉及不到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只要把握好这个度,非但不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反而会得心应手。

四、导行――搜集资料,全面铺垫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离不开搜集资料,搜集资料是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心中有底,胸有成竹,明白在学习课文时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如,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专题是“美丽的家园”,在讲课之前,教师应安排学生搜集有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资料。

此外,在板块式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赏析与研读中积累自己的语言,领悟表达规律,并将所学迁移和渗透到自己熟悉的事物上。事实上,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教师要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渗透冲突认知,让学生在冲突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释疑”,建构知识的顺应过程,并充分感受到思考之趣。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 “神奇的科技世界”时,学生会产生许多问题,“为什么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月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等等这些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所以教师要利用每堂课后“谈谈你的收获”的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从整体上加以概括,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的飞跃。

总之,相对于传统教学,板块式教学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理念,符合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改革语文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虽然板块式教学践行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正在实践中尝试、探索。编辑:马德佳

语文板块式教学

小学语文板块教学

板块式教学中语文味的回归

讨论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板块式教学中期报告

语文教学中的切分板块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板块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板块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