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李文赛——《西游记》导读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游记》导读教学案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课前准备:

①学生阅读原著《西游记》,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欣赏电视剧《西游记》。 ②老师收集《西游记》的相关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③让学生自主准备读书卡,写读书笔记。

二、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西游记》的主要内容,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讲故事,了解西游记主要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品味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名著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进一步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通过阅读名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熏陶情感、培养创新精神。

3.展示自学读书卡,交流阅读体会,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4.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教情分析

《西游记》是2013年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6课的课文。这部小说是我国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名著,在教材当中就有《小圣施威降大圣》一篇文章,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这本名著的原著。经过近一个月的阅读全班三十六人,有二十多人整本读完,其它同学也阅读了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交流所读到的有趣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小说语言特色。总的来说是经过这一节课时间初步让学生懂得读文言名著的一些方法,并尽量让课外阅读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高结合在一起,在学生读课外书中读有所获。

五、教学方法

本部小说语言精辟,读起来给人以优美、幽默之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始终。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选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选读、带着情感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意境,让学生自学阅读名著,讨论交流小说故事后,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探讨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质疑明确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如:

1、读前言、目录初步领会内容。

2、跳读法。

3、快速浏览法。学生读书也会出现囫囵吞枣的问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剪辑 韩田鹿教授主讲的《大话西游》第十三集每一个人的真经片段,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六、课堂展示

(一)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圣施威降大圣》,我们的同学对孙悟空很有兴趣,《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把人物写得趣味盎然,同学们你从中还发现了什么奇人趣事呢?

【设计意图:以课文学习导入到《西游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体现了培养阅读名著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

(二)助学:

1.奇人趣事(友情提示:我认为……情节好。因为…… )

【设计意图:《西游记》里充满了奇趣的人与事,学生俯拾皆是,这环节充分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读书激情,也是展示学生读书成果的环节。】 2.提纲:

(1)你能简要概括这部书的内容吗?(人?时?事?)有多少回?可分为哪几部分? (2)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读后你认为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必做的一项工作,指导方法更是如此。】

(三)引学:

.我们对西游记这本书了解不少内容,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小组辩论,他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

①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辨词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火,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示例: ①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②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除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孙悟空是小说塑造得最成功的理想化英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孙悟空的形象,在当时寄托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反抗邪恶势力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理想;师徒四人组成一个团队,团结合作,齐心协力西天取经,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辩论,引导学生精读相关人物的关键章节发挥想象,结合看影视、听论谈等对照的体会,形象生动地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而且通过说话练习,加强学生将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的能力。】

2.《西游记》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那么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请以这个句式开头:“我认为--------地----------景写得很美,作者用了----------------等手法写出了此景的独特之处-----------。”

示例:我认为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很美,作者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写出了此景的独特之处,它是先总写,再分写的,句式也很整齐。

师结:揣摩句子,不仅要看它用了什么修辞,什么句式等表面特征,还要发现其内在的技巧。 比如:“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树一段,标出以下三句:“推开两扇门,呀!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因此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优美的语言,领略名著的魅力,汲取智慧,净化心灵,丰富精神,愉悦人生。理解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 】

师生共同讨论阅读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故事梗概、主要人物。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③浏览法、跳读法。④其它渠道了解《西游记》的情节。⑤诵、疑、评。⑥不动笔头不读书,加批注。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怎样读整本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读书方法。】

(四)课堂反馈

1.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

2.《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3.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最喜欢: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不喜欢: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阅读听讲的认真情况,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西游记》知识。】

(五)总结拓展

展示百家讲坛《大话西游》韩田鹿教授对《西游记》的评价,引导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再读《西游记》,走进《西游记》。

【设计意图:展示名家评价,加深学生对《西游记》的认识,让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再读《西游记》,体会名著的魅力。】

(六)迁移创新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懂事长,你要招聘一个总经理,你会选谁?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感受名著的魅力。】

(七)板书: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 情节 人物 师徒四人 环境 趣 奇 神仙 美

妖魔

意义:追求理想、团队合作、艰苦奋斗、坚持不懈……

七、教学反思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扩展视野,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写心得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以读为手段来让学生进行自学与汇报学习,并在汇报交流中,我点拨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整体内容,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板书采用板画形式并把重要人物写在了板画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板画来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关系,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写作的现实意义。尽量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阅读、合作辩论与结论的开放性。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不够强,不能很好的说完整话,辩证评价人物。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强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还感觉到自已还有一点强势,有时让学生按照自已的思路去学习,破坏了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

改进措施:

1.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过渡自然增添语文课的文学魅力。

2.注意培养学生说话时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简明优美地陈述观点。

3.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西游记导读

西游记导读

西游记导读

《西游记》导读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名着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名著导读

李文赛——《西游记》导读教学案例
《李文赛——《西游记》导读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