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俄罗斯离创新经济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4: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俄罗斯离创新经济有多远

赵传君

一 俄罗斯创新型经济的提出与目标定位

2000~2007年普京执政8年中,俄罗斯政局稳定,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大大提升,经济成就斐然。其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2%,工业生产增长56.2%,零售业增长141.3%,对外贸易总额增长401.9%,固定资本投资增长159.3%,居民实际收入增长141.4%,退休金增长150%,外国投资总额增长600%,外汇储备总额达到6 000多亿美元。如果按平价购买力计算,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然而,面对这些成就,普京并没有飘飘然。他非常清醒地看到了俄罗斯经济的两大缺陷:一是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严重依赖;二是生产效率极其低下。要解决这两个突出问题,普京提出了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想和纲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俄罗斯对进口商品和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导致我们沦为世界经济的原料附庸,并被挤出世界领先的行列,同时也无法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及正常发展,国家还会面临存亡危机。这丝毫没有夸大其词。为避免事态这样发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是唯一现实的选择。”[1]“实现创新型发展,将使我们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可能。俄罗斯主要经济部门应在未来12年内使劳动生产率至少提高4倍。”[2]在卸任总统前,普京主持 制定了《2020年前俄罗斯发展战略》。该战略的主导思想是通过经济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俄罗斯的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全面提高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用12年时间使俄经济总量进入世界五强。

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后,继续坚持普京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和基本方针,特别强调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特殊重要性。他在2009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实现俄罗斯全面的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发展创新型经济。梅德韦杰夫指出:“不应再单独提高‘旧’经济的增长,不应在技术创新领域只采取一些单独的、非系统的措施。俄罗斯 必须在所有的生产领域开始现代化和技术革新,这是关系到俄罗斯在当今世界实现复苏的问题。”“发展创新型经济可以保证俄罗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3]

为促使俄罗斯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型转变,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5月成立了由他亲自领导的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委员会,并明确提出了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五大方向及其具体措施和时间表。这五大方向是:发展新医疗技术和制药工艺;发展太空技术和通讯系统;发展信息技术;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为发展新医学,俄罗斯制定了国产化药品清单。俄计划自主生产至少50种最昂贵的药物,包括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类的药物。5年之后(指2009年以后),俄国产药品应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5%;到2020年,国产药品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

在开发新能源方面,梅德韦杰夫要求:一是发展生物技术,从原木、泥炭和垃圾中提取能源;二是到2014年,研发出新一代核反应堆,将核燃料应用于医疗、氢燃料生产和星际飞行的发动机领域;三是积极参加核聚变研究的国际项目。

在发展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方面,梅德韦杰夫提出如下措施:一是转变资源使用模式,生产和安装新型测量仪器,使居民不再为陈旧 的市政基础设施支付额外费用;二是推广使用节能灯泡;三是对市政管网进行现代化改造,推行有偿服务;四是在传统和替代能源领域,应用新技术,解决诸如燃烧伴生天然气问题;五是采用超高压输电技术,改善电力生产、传输和利用条件,降低城际之间电力传输中的巨大能源损耗。

在发展太空技术和通讯系统方面,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要加大“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在2015年前使本国通信卫星的容量和速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未来5年内,俄全境实现宽带接入,开通数字电视和4G移动通讯。

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俄罗斯要大力发展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网络及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并以此为基础,在5年内具备用于新型飞机、宇宙飞行器、汽车和核反应堆的计算机设计能力[4]。

以上举措充分说明,发展创新型经济是普京担任总统期间提出的战略目标。梅德韦杰夫不但明确而坚定地延续这一方针,而且还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与实现全面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发展创新型经济已成为俄罗斯最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俄罗斯政府工作的战略重点。

二 俄罗斯发展创新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提出并大力推动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是一种正确选择,但俄罗斯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俄罗斯资源依赖型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

国际金融危机打压了俄罗斯连续10年的经济增长势头。2009年,俄GDP增长同比下降7.9%,经济衰退程度达到15%左右;财政预算10年来首次出现赤字,赤字额达2.33万亿卢布;外汇储备从2008年8月1日的近6 000亿美元缩减到2009年3月的3 760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的银行业遭到重创:到2009年4月,俄排名前30位最大银行的利润总额比2008年减少56.5%;到2009年9月,142家银行显示亏损。俄罗斯的经济创新需要资金支撑,而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外汇储备减缩和银行业巨额亏损使俄罗斯的一些重大创新计划陷于停顿或搁置状态,因为资金不到位,研发活动无法进行。

(二)未来3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要加快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靠资源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来拉动。换句话说,需要对“旧”经济(亦即资源型经济)进行大量投入,以拉动经济增长和为经济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俄罗斯将陷于这样一种困难的选择:要尽快摆脱资源型经济,但又离不开资 源型经济;要向创新型经济进行大量投入,但首先需要向资源型经济进行较大投入。这种两难选择既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也是目标与路径的相悖。

(三)俄罗斯远没有建立起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创新平台

发展创新型经济不仅仅意味着对教育、科研和项目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需要搭建起适应经济创新的各种平台。国家创新体系应是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应是各个创新环节的有机连接,应是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与系统协调,也应是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的有机融合。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基本上承袭了原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资金由财政拨付,科研成果属国家所有,与企业的联系较为松散和偶然,没有形成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和体系。产业创新是国家经济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现代经济中,个别企业的创新如果不能产生连锁性和带动性的产业效应,那么这种创新只能为创新企业带来高额利润或垄断利润,而不能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俄罗斯缺乏长期、明确、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产业集聚、整合、调整、创新和管理等仍然是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虽然俄罗斯政府最高层大力倡导经济创新,但俄罗斯的行业组织和政府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俄罗斯的军工技术向市场转化一直没有解决好,从而出现能生产出具有尖端技术水准的宇宙飞船,却生产不出高档手机这种奇怪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经济创新需要政府搭建或政府帮助搭建必要的创新平台,如科技创新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产业技术孵化中心等。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扶助,以加速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的发展。但在俄罗斯,这样的创新平台寥寥无几,即使如此,进入园区的企业大多是为了分享政策优惠,而真正从事创新研发的企业却较少。

(四)创新主体的缺失与惰性

企业既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创新型企业,就难以形成创新型经济。在目前俄罗斯的企业集群中,一种是大型资源企业,另一种是中小型企业。大型资源企业具有创新的条件(如资金实力),但缺乏创新的动力,因为依靠资源的垄断、开发和生产就可以赚取丰厚利润,何必还要花钱、花时间去搞创新呢!而中小型企业需要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却缺乏创新的必要条件(如资金)。在俄罗斯,即便是非资源型的生产企业,也大多缺乏战略经营观念,不愿为未来的市场和收益投资,往往偏重于现实和近期的经营利益。因此,俄罗斯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很少设立研发中心之类的部门。这与欧、美、日,甚至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形成鲜明对照。此外,还应看到,俄罗斯很多战略产业中的大型企业属于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国有企业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创新的积极性不高;而国有科研院所可以欣然接受国家的科研经费,但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创新成果。所以,俄罗斯如果指望这些国有单位成为创新经济的主体,最终会令人大失所望。

(五)俄罗斯缺少经济创新所需要的人才发展环境

2010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宣布,本年度诺贝尔 物理学奖得主为俄裔荷兰籍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享有英国与俄罗斯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梅德韦杰夫首先向他们表示了祝贺,然后就严厉指责政府对人才流失的责任。这是俄罗斯人才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最经典、最现实和最新版的案例。实践证明,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理论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创新需要的是人才群体。俄罗斯本不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尖端科技人才,但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财政拨款严重不足,科研条件和环境较差;科研人员的工资水平低,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没有获得明显改善;在转轨过程中,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和工作条件与那些以各种方式发达起来的富人阶层形成强烈反差;西方国家以优厚条件和各种手段吸引俄罗斯的高级人才。上述的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是在俄罗斯出生, 2004年从俄罗斯移民出去的。这说明21世纪头10年俄罗斯的人才流失仍在继续。移居国外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既震惊了俄罗斯政府和社会,也可能会在俄罗斯科技界产生一种后续的示范效应,即激起一股以俄罗斯高端 人才为主的移民浪潮。

三 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明确主张并特别强调发展创新型经济,实际上是提出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战略,即摆脱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转向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战略虽然思路清晰,方向和目标明确,但却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在2020年前难以实现。2008年11月,俄罗斯批准通过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根据这一文件, 2012年前俄罗斯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2012~2020年俄罗斯开始发展创新型经济[5]。笔者认为,创新型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一种高级经济发展模式。目前,美国经济可以称得上是创新型经济,而其他国家(甚至包括日本)的经济都不能看做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主要是由各种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拉动的,创新产品的产值应在GDP和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如果按照这种理解,到2020年,俄罗斯经济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吗?显然不能。创新型经济与经济创新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而个别的、偶然的和少量的经济创新成果不能改变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大量的、持续的创新活动和创新业绩才能使一国经济成为创新型经济。因此,俄罗斯离创新型经济还很遥远。俄罗斯要实现创新型经济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俄罗斯的当务之急是实现两个替代,即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出口替代主要是以制成品出口替代原材料出口,包括石油、木材等在内的原材料出口。进口替代主要是以国产轻纺产品、电子产品和医疗产品等替代相应的进口商品。只有实现这两个替代,摆脱资源依赖型经济才成为可能。但在这一阶段,俄罗斯生产和出口的替代产品不一定都是高科技产品或创新型产品。

第二步,通过经济创新实现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包括基础设施、技术设备、管理方式和经营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肯定会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企业、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但并不意味着就是创新型经济。欧洲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但并没有达到创新型经济的程度。经济创新毫无疑问会加速经济现代化进程,但经济创新并不等于创新型经济。

第三步,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扩大创新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向创新型经济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以最终形成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

为一步步实现上述三个阶段的目标,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具体路径选择应包括五个方面。

(一)彻底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实践证明,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可以提升东道国技术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提高东道国的生产加工能力,从而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内产业结构,还可以产生显著的进口替代效应。俄罗斯若要摆脱资源依赖型经济,要求更多本国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生产型投资,应是一种具有战略视野的选择。当然,只有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外资政策,才能实现大量吸引 外资的目标。

(二)引入国际竞争机制代替市场保护

俄罗斯为了让本国企业的产品代替外来进口产品,一直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市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俄罗斯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其结果是,市场保护不但没有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和国际竞争力,也没有改善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反而使俄罗斯的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并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利益。俄罗斯应选择开放市场和逐步走向自由贸易的政策,让国内企业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更新技术设备、改善经营方式和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和产 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俄罗斯的企业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和能够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产生进口替代效应。所以,俄罗斯应以积极的竞争激励机制取代消极的市场保护机制。

(三)应建立有效的鼓励创新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俄罗斯这两任总统都非常重视经济创新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但还远远不够,因为仅有高层领导重视,仅有这方面的战略规划和思路,还不足以使经济创新转变为企业行为、技术行为和产业行为。必须构建有效的国家扶持机制、导引产业机制、企业激励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和科技成果转换 机制等,才能使经济创新取得实际成效。为此,俄联邦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须要制定推动经济创新的具体措施,地方联邦主体应把扶持和鼓励经济创新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大中型国有企业应把技术和产品创新作为考核和任用管理者的一项重要指标。无论是经济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既需要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又需要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措施予以保证。

(四)俄联邦政府应为应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搭建平台

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过程中,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和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创新搭建平台和创 造环境。每个企业会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投入资本,创造条件。而政府应为各类产业和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如建立各种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园区、科技成果试验基地以及新技术和新产品孵化基地等。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应用技术引进中心和国际项目合作研发机构。如果俄联邦政府能在这方面发挥其特殊的支持作用,为企业、产业和整个社会搭建创新平台,将会大大加快俄经济创新的进程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五)留住高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能

两位俄罗斯出生的科学家移居国外6年之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研究的石墨烯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这说明俄罗斯拥有世界顶尖级科技人才,但俄罗斯却没有留住他们,并不是科学家不爱国,而是俄罗斯的科研条件、环境和政策存在问题。因此,俄罗斯应大力改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调整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有效地吸引各类高端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创新潜力。同时,应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为国家和企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迄今为止,俄罗斯在科技人才和科研实力方面仍具有比较优势,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发挥优势和挖掘潜力。

(责任编辑:高德平)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1]2008年2月8日普京在政府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http://ru.mofcom.gov.cn

[2]《普京描绘俄罗斯未来12年发展蓝图》,http://ru.mofcom.gov.cn

[3]《梅德韦杰夫2009年国情咨文》, http://ru.mofcom.gov.cn

[4]同[3]。

[5]《新华网》2009年6月12日。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1期

我离大师有多远

家庭暴力,离我们有多远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白色污染离我们有多远

义工,离我们有多远?

危险离我们有多远

伤害离我们有多远

文明离我们有多远

民主离我们有多远

老师 离成功有多远

俄罗斯离创新经济有多远
《俄罗斯离创新经济有多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