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清真寺的建筑变迁

发布时间:2020-03-02 15:22: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镇,那里和其他小镇一样的普通,在我小时候家里人就告诉我,我们家是回族和一些基本要注意的地方。在我和小朋友们去玩的时候,走到一处看上去很老的建筑时,觉得很好奇,只见两边高高的石柱支撑一个宽宽的牌匾上写着“清真寺”三个古朴的大字,不知是何原因在看到这块匾额时,心中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有些敬畏、有些向往、还有些亲近,这是我第一次见这个建筑的感觉,也许是血脉的关系吧。穿过青色的石柱和庄严的匾额,进入到一个石砖小道,小道两边有些青草不是太茂盛,尽头有两头石狮,石狮斑驳残缺像是诉说古老的沧桑。进入庭院时,移入眼帘的是一棵皂角树,三个人才能勉强合抱,询问一个老人才知道这颗树大约有三百多年。

我们那的清真寺有一点中阿合璧的建筑装饰的味道,将伊斯兰教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装饰手法融会贯通,尤其与徽派建筑的统一格调相融合,既突出伊斯兰的宗教内容,彩绘、砖雕、石刻,也显示出徽派的顺其自然。站在庭院中,背对着大门,正面的礼拜大殿映入眼前,在左面为侧殿,是作为讲经堂用的,右面的侧殿是分别作为教职人员的住室,在礼拜大殿后面是水房也就是沐浴房,还有客厅、议事厅等其他建筑。左面还有一个通道,经过这个通道是屠宰厂,是阿訇宰杀牲畜的地方,整个寺院给人一种神秘、威严不可侵犯,让身处其中的人不自觉地产生敬畏,不敢亵渎,发自内心的去感悟它,崇仰它仿佛心里受到洗涤。

礼拜大殿是一个长方形状,砖石结构,房檐是单檐的十字脊,青青的瓦片像鱼鳞一样的密集整齐;高高的石柱,没有在石柱上涂抹油漆完全是本色,青砖的墙壁,木制的门窗,大殿的出口由六扇门组成,门上镂空雕琢,甚是古朴典雅,从表面看有一种沧桑的感觉,在礼拜殿右边能看见一个2多米长的石碑。石碑是一整块青石,上有雕刻的图画,图案精美,其中上顶祥云吉瑞,下枕如意平安,中部图案是在一棵树,树旁青草葱葱,一片广阔的草地。因为伊斯兰教在清真寺装饰时常用植物纹、几何纹和阿拉伯文字,但禁用动物、人物纹样于是石碑上均无人物。进入殿内,全是青砖的地面,虽然是白天但是殿内仍然是有些不是很明亮,给人一种神秘感,四面的墙壁是白色的,正对着门口是于墙内做成拱形券洞形式的米拉哈布,是用来指向麦加克尔白方向,后端是砌缝的,在米拉哈布前方布置有几个蒲团,是用来做礼拜用的,周围。

那是我小时候见的情形,现在的礼拜大殿重新翻修了,墙壁用青石瓷砖附上,既能保护墙壁又增添一丝的沧桑感,殿旁的石碑也在上面造了个筒瓦,上面也涂了蜡,减少风吹日晒的侵蚀。石柱也涂上了油漆,不过油漆的颜色与原来的石柱本色很相似,不失石柱的威严,柱上以粉贴金绘成莲花图案,门楣以阿拉伯经文匾额、图案装饰。门窗也重新修复,门窗的图案雕琢没有改变,的殿内的蜡烛不见了,电灯取代了蜡烛,不过里面也不是很明亮,地面全是用青色的石板铺成德,以前蒲团的质地很差蒲团是很硬,现在是全绒的,而且还配有空调,不像以前天热时礼拜完后一身的汗水,现在的礼拜大殿比之以前条件好了很多,虽然添加了很多现代的东西,礼拜大殿的本质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因条件的提高更利于信徒的礼拜。

邦克楼立于清真寺大门口的标志性建筑,是教职人员立于上面召唤穆斯林礼拜的地方。邦克楼采用的是木质结构的亭台建筑,总共两层,每一层都不一样,最上一层最为华丽,双层檐瓦片呈深青色,拱脊两头装饰物奇异雄伟,四角檐向外延伸两边呈对称状,房檐由四根木柱支撑,木柱青色漆涂,古朴典雅不娇柔做作,房檐四周画出浮油彩画,四周不尽相同,虽然都是树木花草,祥云蓝天,但表达的方式不一,各有特色,给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而且在每幅图画上方都有以阿拉伯文字的经文。下一层相对上层显得简单一些,青石的地板,不很显眼的石柱,在石柱上硺刻的阿拉伯经文,在前端有一小的石台,石台是用一个整齐的石板,没有涂染涂料,显得清新自然。整个邦克楼的四角网状窗棂,精细精致,即显得超新脱俗又不低级趣味,邦克楼是昭告穆斯林礼拜的地方,也是清真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人们进入清真寺第一个看到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影响对清真寺的感觉。

现如今,邦克楼还是那个邦克楼,但比之以前更加的气势磅礴,庄严肃穆,由于时代太遥远了,又年久失修,在一场暴风雨后,一些地方出现了塌陷,于是不得不对其进行抢救性重修,为了不失古朴性,故仿照以前的样子修葺,不过为了使其更加的坚固,也做了稍微的改造,双层的房檐变成了单层,不过用的是白色的瓷瓦,更加的神圣、光洁,石柱也重新建造,刷上白色的油漆,而且将以阿拉伯文字的行式,将《古兰经》的经文雕刻在上面,房檐下的油画连成了一幅,即四面的图画可以连在一起看就是一副完整的图,高山旁一棵古树上悬挂一个古老的钟,钟下一张茶桌,像是茶桌的主人离去又像等待客人的到来,邦克楼前的石桌没有改变,一如往昔,现在的邦克楼在阳光下光鲜照人,好像它并不属于凡间。

讲经堂是回族穆斯林向下一代传播宗教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新一代阿訇的地方,这里有两个教职人员专门负责讲授经课,主要以古兰经为主,辅以我们回族的历史发展,还有一些民族习俗。讲经堂位于礼拜殿的左面建筑里,两者不是相隔太远,与礼拜殿不同的是讲经堂是一个正方形建筑,高高的房脊青砖碧瓦,四周的房檐向外延伸,尤其是四角更是尖细,在房檐下绘有蓝天白云,青草绿水,还有个长长地小溪,据阿訇讲这是寓意我们那得回族文化与宗教传承源远流长,代代接替,传承永远。与礼拜殿不同,讲经堂只有有两扇木门,跨过门槛进入里面两边各有三张木桌和板凳,在六张桌子之前是讲师的用桌,在桌子的左边有一个书柜,里面装的是各种经文和有关回族的史书和民族风情,四周的墙壁是白色,这是为了保证讲经堂内的光线,在左右两面的墙上分别有两幅阿拉伯文字的字幅,字幅的意思是劝人好学向上。

为了让讲经堂长久的传承下去,也为了让讲经堂能有好的条件,让受教者能更好的接受教育与传承,门窗不仅重新刷新一遍,而且里面的书桌 也换成了含有抽屉的书桌,地板由青砖换成了木板,这是为了课堂上的安静,讲经堂内还安装上了空调还是格力的,随着硬件的改善教授的内容也有所改变,不仅仅只是教授经文,还有教授世界的发展与宗教的联系,介绍世界各地的宗教发展与变革,还有以前进入清真寺受教的都是阿訇的后人,因为他们都经过一些教授,所以比较容易进入受教,还有就是一些资质较好的会被选拔进去,而且家长也很乐意以此为荣,但是现在家长都是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考大学已获得更好的出路,而那些考不上学的孩子则被送进了清真寺,以接受教职人员的教授,从外部细看讲经堂给人一种静谧感,让人都自觉地细声轻步,免得打扰那神秘的传承,甚至连呼吸声都是对传承的阻碍 ,对打破静谧的懊悔。 位于礼拜大殿后面的是沐浴室,即为澡堂。澡堂是阿訇们在进行礼拜前净身,其意义是洗去尘世的污秽,以一个干净的身体与灵魂进入礼拜大殿,以免让尘世的污秽玷污了真神的地方,所以澡堂也是极其重要的,由于以前的经济的原因,澡堂的建设不像礼拜大殿那样雄伟威严,只是在礼拜大殿后建一个小殿,成为澡堂,那里有一个大水池和一个小水池,在沐浴的外面还有一排衣柜,方便让人们换洗衣服,在两个房 间中间,有一层布挡着,里面好像不是沐浴,更像是一种仪式。

现在的澡堂比之以前有天壤之别,外面有一排新的衣柜比以前更方便,更典雅,里面有一排的淋浴喷头,水管直接接到外面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共有三个淋浴喷头,可以调节水温,在中间有个水池,是专门用来泡澡的,以前是水泥地板现在的更安全不会积水,在外面的更衣室安装有空调,这座澡堂好像不是用来沐浴的,更像是一种传承的继续,像是觐见神明的准备,在我看来这座澡堂像是一座桥通过这座桥在人世中沾染的尘埃就会洗去,让我们像婴儿般那么纯洁,没有世俗间的烦恼,只有平静的心灵,在澡堂外部的门窗和墙壁上都刻有阿拉伯文字的经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幅画,画中雾气缭绕,似山非山,像水又不是水,好像仙境一般,我想这是一种仪式吧,将人从尘世中引导出来吧,让精神回到起点,让喧嚣的心灵得以平静。

清真寺有礼拜殿、讲经堂、澡堂和邦克楼,才算是完整的,但是回族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功能也发展不停地发展。而且清真寺的建筑也不仅仅只是“三堂”以及邦克楼,现在我们那的清真寺有专门招待贵宾的贵宾室,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寺内也有女教职人员,前去礼拜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像以前都是老人,现在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为了宗教的发展与传承,清真寺也与时俱进,对一些建筑进行融合,既不失宗教的庄严性,又能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雄伟的礼拜大殿,圣洁的邦克楼,静谧的讲经堂,还有神秘的澡堂,它们带着古老的传承与现代接轨,不仅没有被现实的浮华所吞噬,而且洗涤着尘世的烦恼与纠葛。

清真寺建筑特点

中国清真寺建筑综述(优秀)

阿拉伯风格清真寺建筑特点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回族清真寺功能变迁

清真寺简介

临潭县清真寺

苍山县清真寺

清真寺工作制度

创和谐清真寺

清真寺汇报材料

清真寺的建筑变迁
《清真寺的建筑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