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庆市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8: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庆市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详解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道德部分

考点1 合理利用互联网

考点1 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 诚实,

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

1, 如何理解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 (1 尊重是公德之本,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2 每个人都是存在千差万别的独特个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 (3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利人利己。 (4 生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 2, 为什么要相互尊重?

(1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2 尊重是公德之本,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 尊重他人的原因,

人们需要相互尊重。在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受到别人的尊重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尊重他人的主体地位。如果彼此缺乏起码的尊重,那么,交往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失去平等、诚信、友善交往的氛围。 4, 尊重社会的原因,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充满复杂人际关系的集合体。我们参与社会活动,要遵守一定规则,做到尊重道德、遵纪守法。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尊重社会的具体体现。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5, 怎样做到相互尊重?

(1 要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 要尊重社会:尊重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型道德、遵纪守法等。

(3 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4 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6,理解他人的含义,

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7,理解的意义,

(1 理解是一种强大的认知力量。理解能使我们透过别人的眼光和内心看到另外的生活天地,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拓宽胸襟。

(2 理解是一种强大的融合力量。它能够将性格、思想和行为方式不同的人融为一体。 (3 理解有助于人们超越个人经验的偏狭;理解使人从孤独、郁闷、压抑中解放出来。 8,怎样做到理解?

(1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2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3 实现理解还需要积极的沟通,即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 (4 还要有善解人意的态度,满怀善意,细心体贴,主动理解他人。 9, 宽容的含义和基础,

(1 含义: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 基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10, 宽容的原则,

宽容是有原则的,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我们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斤斤计较,而要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当然,我们也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 11,为什么需要宽容?

(1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 (2 人非圣贤,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需要得到他人的宽容。

(3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4 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12, 如何做到宽容?

(1 宽容是讲策略的。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 (2 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不是迁就,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3 宽容还包括宽容自己。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 (4 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13, 帮助他人的意义,

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是自己对别人的爱,就仿佛

给他人的生命之树捧一掬清泉。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助人不仅是付

出,也是收获。助人因此是快乐的。

诚实守信,

1, 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浮,说话办事实事求是,讲究信用。

2,诚信的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3,诚信的重要性,

(1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坚持诚实守信,就会赢得信任。 (2 诚实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人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3 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

(4 诚实守信既是尊重别人,又是尊重自己的一种方式。 4, 诚信守则的要求,

(1 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2 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的一边。 (3 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的一边。 (4 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的一边。 5, 当今社会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制假售假、虚假广告、拖欠工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东西不环、不守时、不守约等。 6, 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要不要讲诚信?

讲诚信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不讲诚信会妨碍自己的发展。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坚持诚信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有些不诚信的行为可能会得到眼前的利益,但是与长远利益和今后的长远发展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不能因小失大,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讲诚信。 7,不讲诚信的危害,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8, 为什么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1 一个人失去诚信,他的行为将会处处受到阻碍、抵制,不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将妨碍自己的发展。

(2 讲诚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而得到别人信任的前提是对别人诚实守信。如果自己诚实守信,你就获得了被人信任的保证书。

(3 诚信行为应该努力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① 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② 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要努力兑现诺言,言而有信;③ 要诚实不说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④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到诚实守信。 9, 请谈谈你对生活中诚信复杂性的认识,

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 (1 人应该诚实,但不等于无所顾忌、不适当地说出一切。

(2 诚实拒绝谎言,但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 (3 不分场合和对象,即使说出的是真话,那也只能被视为愚蠢。

(4 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10, 诚信与尊重隐私的关系,

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

(1 “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 (2 尊重隐私又是坦诚待人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

(3 尊重他人的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也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11, 不轻易许诺的原因,

承诺是件严肃的事情。轻易承诺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我们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我们应努力兑现。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12, 信守承诺的做法,

(1 在与他人合作中,许诺要量力而行。 (2 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

(3 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难以履行诺言,应尽早如实说明,郑重道歉。 (4 信守承诺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作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履行。 13, 什么是“善意的谎言”?它是否违背诚实的道德?

(1 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

(2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诚信的核心是善。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于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14, 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 与人为善,出于公心,永不自欺。

(2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恪守信用,坚持诚信原则。

(3 诚信做人应从小事做起。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4 不轻易许诺,一旦有所承诺,应努力兑现。 15,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原因,

(1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2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3 诚实守信是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需要。 16, 如何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1 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诚信意识。

(2 社会:要加强监督,营造诚信氛围。 (3 企业:要以诚信为本,依法诚信经营。

(4 公民(个人):应该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自觉遵纪守法,做诚信的人;敢于同不诚信的行为作斗争。

考点2 竞争与合作 个人与集体,

竞争与合作,

1, 竞争的含义及其作用,

(1 含义: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是激发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的活动。

(2 作用:①积极作用:对于个人而言,竞争能激发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能激发人的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使人的智慧和 力量得到充分发掘和施展。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进步。②消极作用: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可能会产生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2, 如何正确面对竞争?

(1 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力争赢得竞争的主动。 (2 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面对竞争时不胆怯、不逃避。 (3 坚守自己的人格,以正当方式竞争。

(4 既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学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5 既要争取好的成绩,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患得患失。 3,合作及其重要性,

(1 合作: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2 合作的重要性: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②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合作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惠互助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4, 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 需要确立共同的目标。 (2 需要理解、沟通和宽容。 (3 需要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 5,如何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

(1 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一个只关注自我、只强调个性的人,难以形成合作精神。 (2 心胸开阔,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凡事都斤斤计较、害怕吃亏的人,也不易于形成合作精神。 (3 想人所想、急人所急。遇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也无法形成合作精神。 6,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 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社会生活既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合作。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不能让不适当的竞争方式破坏了合作,使人们彼此对立,要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双赢。 (2 青少年要培养公平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7,如何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1 在合作中竞争。①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②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2 在竞争中合作。①要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②要发扬团队精神,养成团队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①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②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圈码3要站在对方的位臵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缩小分歧,消除误会,以诚相待,求得共同发展。 8,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竞争的压力?

(1 面对竞争的压力,我们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把竞争当作磨砺意志、提高自我的过程,主动参与竞争,不胆怯、不逃避,勇敢地应对压力,在竞争中客观地自我定位,自我评价,坦然接受竞争结果,胜不骄、败不馁。

(2 面对竞争的压力,我们还必须采取正当的方式,遵守公平竞争规则,坚持自己的人格。

(3 在竞争中尊重对手,在一定意义上,对手正是推动成功者的力量。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竞争不是为了简单地淘汰对手,而是为了共同提高,达到双赢。

(4 中学生要适应竞争,对各种考试和竞赛应高标准、严要求。 9, 在合作中竞争要注意的问题, (1 要尊重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2 要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竞争。 (3 不以成败论英雄。 10,在竞争中合作的要求,

(1 需要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2 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 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个人与集体,

1,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 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集体中的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不仅能满足个人的归属需要,而且能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个人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 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集体的发展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同心同德,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会增强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正揭示了这个道理。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1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2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3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4 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的表现,

(1 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2 关爱集体,要善于团结同学。团结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奠定基础。 (3 在集体中能存大同求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4,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样做?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因此,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5,青少年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做法,

(1 ①我们应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②发挥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2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日常交往和活动中,如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公平竞争、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都能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3 团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团结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奠定基础。 6, 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了什么道理?

(1 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个人要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个人为集体尽责,集体才能成为我们依恋的家园。“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的是在集体生活中存在着互相推诿、缺乏责任心的现象。 (2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既要团结协作,维护集体利益,又要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 7, 团结的重要性,

(1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实现集体目标的基础。

(2 在班级和学校集体中生活,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促进我们共同进步、成长和发展。

8,团队精神的含义、核心及表现,

(1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2 核心: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3 表现:①在学校,团队精神体现在校风、班风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②在社会,团队精神体现在敬业和与同事的精诚合作之中。

9, 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如何融入班集体,做好班集体的主人? (1 要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在与同学相处中,做到主动、热情、诚恳。 (2 要增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

(3 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班集体增添光彩。 10,中学生如何培养团队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1 相互容纳同学之间的差异性,相互欣赏。

(2 每个人都关心他人,想集体之所想,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配合。 (3 为了共同的目标尽心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名利。 (4 为了团队的成功,能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考点3 责任与社会责任,

责任,

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及重要性,

(1 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对责任的承担叫做负责。

(2 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 来源: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4 重要性: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2, 负责任的基本内容,

(1 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和对自己负责。

(2 假如有人问: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3, 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1 诚实守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错误,承担所造成的后果,也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4, 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1 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2 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3 对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则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5, 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1 就个人来说,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后果,如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这样不利于我们个人发展和成就事业。

(2 就整个社会来说,会导致效率低下,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会影响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影响社会的进步。 6, 承担责任的意义,

(1 社会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但应该承担的责任。

(2 对个人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对社会而言,只有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 7,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这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2 勇担过错。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

(3 自觉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4 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社会责任,

1, 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

(1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3 主动为国家分忧、承担责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 我们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我们要努力学习,积累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 2,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3, 公益活动的类别,

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到烈士陵园扫墓、给灾区捐款捐物、到福利院做义工、担任义务讲解员;等等。

4, 热心公益的原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需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社会,只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和回报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5, 热心公益的意义, (1 主动承担责任。 (2 积极帮助他人。

(3 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4 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中,共同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

考点4 公平正义,

公平,

1, 公平的含义,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是指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2, 公平的重要性,

(1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一个良好的社会,只有公平才能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 (2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才有保障。 (3 有了公平我们才能够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4 这样,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和谐,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社会中的不公平事例将导致的负面影响,

(1 如果升学考试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将被少数人所垄断,学生的受教育权就会受到伤害,学生就不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2 如果工资分配不公平,人们的劳动就不能得到承认和尊重,付出没有回报,将极大地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

(3 如果工作岗位安排不公平,有能力者将被压抑,特长得不到施展,无能力者占据高位却不能胜任,工作任务无法完成。

4, 请列举一些社会制度,并分析它们所维护的公平的内容, (1 义务教育制度:维护每个人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 (2 税收制度:从社会中获得利益越多者,其付出也越多。 (3 法律: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通过合法程序均有参政、议政的机会。

(5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弱者的基本生存权利。 5, 如何正确看待公平?(怎样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

(1 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的公平。 (2 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我们就会更加客观平和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

(3 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要伸出援助之手。 6, 为什么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公平的社会可以: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使人们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7, 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1 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 (2 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 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8, 为促进社会公平,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可以与民生问题相联系

(1 教育方面: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紧急叫停农村盲目并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

(2 医疗方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3 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缩小城乡差距。

(4 加大反腐打黑的力度,尽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5 贯彻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6 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扶贫工程、希望工程等。 9, 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主要表现, (1 积极承担责任,不取不应得的利益。

(2 合作双方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3 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努力实现“双赢”,共享合作成果。 10, 青少年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合作?

(1 要从小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公平地对待学校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人和事;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实现。

(2 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取自己应得的。当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 11,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或: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实践证明,只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才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正义,

1, 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含义,

(1 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2 非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2, 非正义行为的危害,

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自己、危害整个社会。 3, 为什么要维护正义?

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所以,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4, 正义的作用,

(1 正义为人生出彩提供权利和机会;保障公民梦想的实现。

(2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3 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5, 制度的正义性,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既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又要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正义和正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要求,

(1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2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有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树立以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7, 为什么说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1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 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3 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4 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8, 有正义感的表现,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乐于把对正义的崇敬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9,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 要为人正直。

(2 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

(3 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4 在日常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利益的行为和逃避规则约束的行为。 10, 中学生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应该怎样做?

(1 如果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应该采用正当的方式,奋起抗争。

(2 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进行声援和救助。

(3 我们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11, 公平与正义的关系,

公平与正义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1 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2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正义可以避免社会的不公平。

(3 正义维护着公平,公平体现着正义,正义与公平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12,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

考点5 法律的含义 特征,

1, 规则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 内容:规则有法律、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

(2 重要性: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 法律的基本特征,

(1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来制定或认可法律。

(2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最本质的特征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有公民,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法律。(法律最显著的特征 4, 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

(1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的存在。

(2 任何人一旦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

考点6 宪法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

1, 宪法的地位及作用,

(1 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母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1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3,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4,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表现,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这种关系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2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5, 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1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圈码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圈码2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做的事;圈码3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2 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在我国,有很多团体和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章程,而宪法是一个总章程,是我国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3 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把遵守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绝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6, 如何维护宪法的尊严?

(1 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热情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法律的作用

1, 法律的作用,

(1 规范作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2 保护作用: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这种功能是通过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实现的。 2, 生活中离不开法律的原因,

法律伴随我们的一生,从出生到告别人世,我们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

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3, 运用法律的做法,

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任何公民都有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团体寻求法律保护,也可以通过诉讼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2 公民的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其中,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五类: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和 书名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3,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 党和国家在书名号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护未成年人设臵了四道防线。 4, 家庭保护,

(1 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教育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 要求: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3 意义: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4 违法现象:不让子女上学、让子女打工、打骂孩子、虐待孩子、不管孩子、不给抚养费等。 5, 学校保护,

(1 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2 要求:①全面贯彻教育方针;②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③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④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⑤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⑥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 (3 违法现象:危房上课、体罚学生等。 6, 社会保护,

(1 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2 要求:①建立、改善和开放适合未成年人的文化设施;②不适宜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③禁止出售、传播毒害未成年人的书刊和音像制品;圈码4禁止招用童工;圈码5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等。

(3 违法现象:招收童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等毒害未成年人思想健康的读物;等等。 7, 司法保护,

(1 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 要求:① 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②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③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臵工作;圈码4在处理继承、离婚案件中,保护其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3 违法现象:歧视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不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侵犯其合法权益;等等。

8, 四大保护的地位,

家庭保护是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础;学校保护是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重要方面;社会保护是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不可缺少

的部分;司法保护是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重要保障。 9, 四大保护的区分,

主要是把握四大保护的主体和客体。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体与客体分别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孩子;老师或学校、学生;国家、社会或有关组织机关等、未成年人;司法机关、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10, 关于“四个保护”涉题所涉及角色及材料, (1 家庭保护:家长、子女;不让上学、让打工、打骂孩子、虐待孩子、不管孩子、不给抚养费等。 (2 学校保护:老师、学生;老师的体罚、学生在校受伤害等。

(3 社会保护:国家、社会或有关组织、未成年人;国家政府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采取某项措施;社会公共设施的免费开放;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出售给未成年人烟酒以及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招用未成年人做工、小保姆现象等。

(4 司法保护:司法机关、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圆桌法庭、不公开审理、继承案件中对未成年人份额的保护、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安臵工作等自我保护,

1, 未成年人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原因,

(1 外部环境: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2 身心方面: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

(3 意识方面: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因此,我们未成年人应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2, 未成年人应该如何增强依法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要认真学习法律,做到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其次要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面

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保护 自己。

3, 面对意外险情与伤害,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 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等方法来解决。

(3 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

敢地与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还可以 采用“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

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总之,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4, 相关部门应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①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②通过板报、智力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小常识;

③开展应对突发事故的演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方法。 5, 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自我保护?

(1 在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技巧:①防火:小心、正确用火;家里发生火情后要及时关闭电器开关,拨打“119”火警 电话,打开窗户,大声呼救等。②防水:记住家里水源总开关的位臵;家里水龙头损坏或水管破裂发生漏水情况时,要及时 关闭总闸,等家长回来后再找人修理。③防电:正确使用家电,不用湿手触碰电源开关、插座、插头,不在雷击时使用电器 等。④防气:小心使用家中的燃气具;经常保持室内通风。⑤防盗:锁好门窗,妥善保管钥匙;不给陌生人开门;遇人强 行进门要大声呼救、及时报警等。

(2 在户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技能:①躲避台风的方法:台风来临之前,不要去海边活动;要远离危房、危墙、广告牌等 ;台风过后,外出要当心断落的电线、损坏的路基等。②地震中的躲避方法与自救:躲,立刻躲到最安全的位臵,如坚固的 桌子或家具底下;盖,以手臂护住头和眼睛;一旦被埋压,要尽可能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 残垣断壁。③避雷的方法:不要

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走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此时应赶紧趴下,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发卡和项链等。④面对突 如其来的水灾的自救方法: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江、河、湖、溪沿岸及低洼地区,如果来不及转移,不要惊慌,可向高处转移

,等候救援人员营救;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屋内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洪水中,应抱紧或 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游回岸边等候救援。⑤面对火灾的应对方法:及时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如果身上 着火,千万不能奔跑,而要设法把衣服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自制逃生工具进行逃生。⑥防暑方法: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保持充足睡眠,多吃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水分少喝饮料。⑦防溺水的方法:下水时 切勿太饿、太饱;下水前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若在湖、河、海游泳要有伴相陪;下水前观察游泳地点环境,若危险 则不能在此游泳。

6, 未成年人在公共场所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自我保护? (1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 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

(3 如果在外发现火灾或有人溺水,自己则不要贸然行动;若自己不会游泳,则不能下水救人。 (4 预防精神污染,避免遭受毒害。

(5 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上当受骗。

7, 我们已经学会了不少自我保护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一些情景中试一试吧。

当发现有人尾随自己应当向人多的地方走,与同学结伴而行,当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暴力抢劫,应当暂时妥协,记住不法分子的 特征,脱身后迅速报警,当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轻易开门,设法与家长取得联系,当陌生“网友”约自己见面 ,应当找借口不去,也可直接拒绝;或与家长商量对策。

8, 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机构,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9, 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1 诉讼手段:即向人民法院起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 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2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法。包括:①直接与当事人协商解决;②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寻求帮助;③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④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督等。 10, 诉讼的重要性,

诉讼手段是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 ,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当事人就要使用诉讼手段,勇敢地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公民一 定要有维权意识,否则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纵容,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考点8 公民的人身权利, 中考 考点精讲,

1, 公民的人身权利,

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属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2,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权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3, 为什么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 (1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

(2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4,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组成及地位,

(1 含义: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

(2 组成: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和精神健康权。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 (3 地位: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5,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1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 (2 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6, 法律捍卫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原因,

(1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2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3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7, 公民应如何保护生命健康权?

(1 我们要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2 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3 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知识,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4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5 当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和健康遭受不法侵犯时,可以拨打“110”,也可以直接求助于民警和公安机关,或者通知家人、朋友,向社会求助。

(6 对于初中生来说,重在预防,免受伤害;要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一旦受到伤害,要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8, 关爱他人生命与健康的原因,

(1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表现;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

(2 我们要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9, 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

(1 尊重他人生命健康的权利,远离暴力,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不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等。

(2 当别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给予力所能及的维权帮助,如及时救助和报警、提出正确的维权措施和建议等。

10, 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11,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1 书名号未成年人保护法 例如: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从重处罚。

(2 书名号劳动法 例如: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3 书名号婚姻法 例如: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12, 请你就学生中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行为进行分析说明,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2 学生中的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事件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影响了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3 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 当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既不能非法报复,也不能忍气吞声,要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的方式和途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13, 名誉权的含义、侵权表现及后果、维权方法,

(1 含义: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2 侵权表现:侮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 。

(3 后果: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4 维权方法: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非法侵害,如果我们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应该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起诉等“五步维权法”要求停止侵害、公开道歉、赔偿损失。 14, 荣誉权的含义、侵权表现及法律规定,

(1 含义: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如:“劳动模范”“三好学生”。

(2 侵权表现:非法剥夺他人荣誉;非法侵占他人荣誉;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

(3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15, 肖像权的含义、内容、侵权表现及维权途径,

(1 含义: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2 内容:①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②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③公民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等。④公民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3 侵权表现: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②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③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4 维权途径: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16, 姓名权的含义、侵权表现及维权途径,

(1 含义: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2 侵权表现: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改变自己的姓名;盗用、冒用他人姓名等。 (3 维权途径:侵害公民姓名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侵害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考点9 个人隐私与隐私权

1, 隐私的含义及重要性,

(1 含义: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2 重要性:①每个人都渴望有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②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③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2, 隐私权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

(1 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隐私权的真谛是对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的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2 内容: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通信秘密权三类权利。

(3 重要性:①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②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3,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 未成年人的隐私受保护的具体内容,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个别家长和教师为了了解学生情况以弄清事实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采取翻学生抽屉、看学生日记、追问学生交往情况等手段,尽管出于善意,但这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 5, 侵害公民隐私权的具体表现,

(1 主要有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如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的行为等。 (2 执法机关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6,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原因, (1 是公民独立自主的需要。

(2 是公民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

(3 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7, 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1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 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8, 在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1 在向人敞开心扉时,一定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2 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

(3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9, 尊重他人隐私的原因及做法,

(1 原因:①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②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

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③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④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个人隐私。

(2 做法:①树立尊重隐私的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②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基于彼此信任,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与信誉;③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权;④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10, 谈谈家长是否可以拆阅子女的信件和日记,

(1 拆阅他人信件和日记是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3 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4 家长拆阅子女的信件和日记,在通常的情况下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却是违法行为,必须禁止。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5 只有在未成年人未满10周岁或患有精神病时才能由父母或监护人代为拆阅。 11, 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乐,诉说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考点10 财产所有权 继承权 智力成果权,

中考 考点精讲, 财产所有权,

1, 公民的合法财产,

(1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

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 在我国,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等,都不属于个人所有。

2, 合法财产的含义、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及内容,

(1 合法财产的含义:公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取得的财产,属于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

(2 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3 内容:①占有权:指的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②使用权:指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③收益权:指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④处分权: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吃掉、用掉 和法律上的处分(赠给、卖给他人 。 3, 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意义,

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这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我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手段及法律,

(1 民事法律手段。它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2 刑事法律手段。它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3 涉及的相关法律: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等。 5, 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1 我国宪法对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是公民合法财产受保护的最高法律依据。 (2 我国民法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这是国家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最普遍的做法。 (3 我国行政法规利用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

(4 我国刑法通过刑事处罚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这是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6, 当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应如何维权?

(1 当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

(2 当我们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3 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损或者灭失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4 当我们的财产被国家行政机关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

(5 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 受行政违法侵权时的维权途径,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行政违法现象。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财产继承权

1, 财产继承权,

(1 法律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2 继承权的实现方式:①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②除此之外,公民还可以通过遗赠取得遗产,即受遗赠人可以依据遗赠人(立遗嘱人 的遗赠取得遗产。

(3 继承的条件:①只有某公民死亡时,才产生遗产,发生继承;②只有公民的个人财产才可以继承;③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可以成为遗产,才可继承。

(4 继承的原则:一般按公平原则,对有赡养能力和义务而没有尽义务的当事人可以少分或不分,对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当事人可以多分,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 2, 法定继承,

(1 含义: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2 法定继承人:①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②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

(3 法定继承的顺序:

的特殊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7, 当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和受到侵害时,我们应怎么做?

(1 当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型社会主义道德,本着注重情义、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2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8, 继承权发生争议时的做法,

(1 道德角度:在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同时,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精神,在遗产继承过程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

(2 法律角度:当自己的继承权受到侵害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智力成果权,

1,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权及法律规定,

(1 智力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 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即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诸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利的总称。 (3 法律规定:我国书名号民法通则 专门对公民的知识产权作了具体规定。儿童尽管是未成年人,但是也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书名号未成年人保护法

健康和全面发展。

(4 家庭:保证适龄子女按时入学,并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0, 面对国家采取的措施谈谈你的感想,

(1 是确保青少年受教育权的重要举措,既体现了对青少年的关爱,也体现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2 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勤奋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11, 我们要增强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意识,依法维护受教育权,

(1 现实生活中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现象时有发生:①有的家庭父母重男轻女或让子女辍学务工;②有的学校分快慢班或随意开除学生;③有的老师歧视差生或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④有的企业招用未成年人等。

(2 面对各种侵害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我们应该这样做:①主动学习和了解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②与他们沟通交流,并向他们宣传有关教育的法律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③可以请求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的帮助或支持;④对于说服无效,并严重侵害自己受教育权的行为,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绝不唯命是从。 12, 青少年应该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包括: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13, 初中生应如何珍惜学习机会?

(1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 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知识激增。要生存、要发展、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接受教育、勤奋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态,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3 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取得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考点12 消费者合法权益 合理消费,

1, 我国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因及其意义,

(1 原因:在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经营者处于有利地位,消费者难以从直观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质量,从而在选购上处于被动地位;相对于有高度组织和强大实力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这些因素导致消费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还有个别经营者见利忘义,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2 意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活动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 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和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除此之外,还有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和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3,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1 安全权:即人身、财产安全,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2 知情权:是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

(3 自主选择权:是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品或接受该服务。

(4 公平交易权: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商品缺斤少两等。

(5 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 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消费者有请求有关部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7 获得教育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与信息的权利。

(8 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 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4, 消费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消费者应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感谢;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

5,保障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侵犯的方法, (1 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 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取消费知识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3 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 (4 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消费知识和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

(1 消费知识:购买商品时,要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准确。

(2 消费者权益知识:遇到强卖行为,要坚决拒绝。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取、保留发票或其他有效票据。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懂得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解决。 7, 消费者正确维权的途径,

(1 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这是发生消费争议时可以首先考虑的途径。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时,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 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消费者与经营者签有某种协议的,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 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些严重的、造成重大伤害的侵权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 消费安全问题频现的原因,

(1 有关企业:没有诚信生产、诚信经营;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制度;为追求高利润、高效益铤而走险;不能承担尊重和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责任;缺乏良知。 (2 有关经营者:没有做到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

(3 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 9, 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 国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违法犯罪等。 (2 企业:依法生产,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生产者是消费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生产者应该生产合格的产品。销售者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销售者应当信守服务承诺,为消费者提供真诚、热情和周到的服务。

(3 消费者: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知道正确维权的方式和途径;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 (1 有利于依法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有利于依法引导、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

(3 有利于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 11, 绿色消费及重要意义,

(1 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质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2 绿色消费既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绿色消费?

①认清绿色食品标志以保护自身的健康;②选用购买无磷洗衣粉,防止污染环境;③选用无氟制品,以保护臭氧层;④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镉污染;⑤选择绿色包装,以减轻垃圾灾难等。 13, 怎样做到合理消费?

(1 在消费前,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2 消费时,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自觉做到绿色消费。

(3 理性、适度消费,提倡节俭。既要注重物质消费,又要注意精神消费。 14,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食品时的注意事项,

(1 购买食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消费者尽量要到正规商场购物,确保食品质量;消费者一定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不能购买过期食品;消费者一定要了解食品的用途、性能和使用方法说明书,确保身心健康;消费者购买食品一定要索取发票,防患于未然;消费者遇到问题食品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消费者因遇到问题食品发生纠纷时,要依法维权;等等。

(2 食用食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除去皮壳,严防“病从口入”;新鲜蔬菜应浸泡多洗,清除农药残留物;慎食生菜凉菜,食物要煮熟煮透后再吃;不食用变质食品和过期食品,一旦发现食物中毒,要及时到医院诊治;等等。

15, 中学生怎样做到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怎样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1 在消费前可以先做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2 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3 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4 消费时,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提倡绿色消费。

(5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适度地消费,但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

(6 在满足基本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考点13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

1, 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害,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场,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3, 怎样保守国家机密?

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泄露国家秘密,要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时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4, 作为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怎么做?

(1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2 做法:保守国家秘密;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5,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6, 怎样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1 维护国家安全。应该做到严守国家秘密,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自觉与一切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2 维护国家荣誉。应该做到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使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国际威望、声誉、形象不受损害。 (3 维护国家利益。祖国的利益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祖国所有儿女实现其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应该做到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

注:民族团结考点见本书P69,

考点14 感受身边的变化 指导思想,

感受身边的变化,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巨大变化, (1 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3 中国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 百姓生活的巨变:住房越来越宽敞、舒适;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电脑在家庭中普及;节假日旅游越来越普遍,成为人们的生活需求;通信方式方便快捷。

(2 家乡的巨变:上学免除学费;村村通水泥路;整齐宽敞的楼房;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有了农家书屋。

(3 国家的巨变:①经济方面:GDP总量位居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2, 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3, 高举旗臶,开创未来,

旗臶就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地位,

(1 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9, 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区别和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10, 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12,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13,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提出的?

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14, 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2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3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4 必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的和谐。 6, 青少年应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

(1 要从小树立崇高理想,肩负历史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点15基本制度 全面小康, 基本国情、基本路线,

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2, 怎样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1 所谓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 初级阶段的含义:

2,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什么必须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4, 对外开放的内涵,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指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开放的姿态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 5, 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

(1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2 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

(3 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4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5 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国家分享世界最新技术成果。 6, 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 我国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开放。 (2 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基点。

(3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7,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关系,

(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要有机结合。

(2 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3 尖端技术不可能从国外拿来,掠夺或依赖别国不行,要靠自己艰苦奋斗。

(4 只有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产品,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5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对外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8, 青少年应如何适应日益开放的世界?

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共同富裕,

1, 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确立依据,

(1 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 确立依据: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 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1 内容: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 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 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 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1 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2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 作用: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 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4, 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1 含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 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3 作用: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5,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1 内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

(2 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3 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经济活力,繁荣市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6, 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它们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7, 正确处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1 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2 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8,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及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3 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9,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两个必须坚持,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我们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1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2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它不等于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在不同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1,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1 统筹区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鼓励和支持东部及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而后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我国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 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因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需要。

(3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2,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什么必须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13,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扶贫是为了缩小发展差距,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 14, 如何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 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 作为国家,应坚持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5, 贯彻“四个尊重”方针,

(1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高创造力的源泉。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3 当今时代是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4 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人才是

3, 如何正确认识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如何认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不是对立的。只要我们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利益的愿望、实现个人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就会有更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4, 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5, 青年的做法,

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

考点16 科教兴国,

1, 教育的作用,

(1 对个人而言,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它能唤起人的潜能,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它能让人享受现代文明,获得成功。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2 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人人都要终身受教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 科技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技

(1 科学技术是

(4 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科技创新的途径(1 确立新的科技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速培养创新人才。 (2 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的必要性(1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2 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的途径

(1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2 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 (3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6, 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关系,

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7, 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1 科学技术是

(2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3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总之,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4,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具体要求及意义, (1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 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 意义:①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②实践证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保护环境,

1, 我国的环境国情,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环境问题及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1 环境问题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 主要表现: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3,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加大。 4, 列举你身边发生的生态环境变化,

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道路更清洁,环境更优美等。 5, 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1 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

(2 经济发展中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注重了经济而忽略了环境,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一时发展。

6,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

环境恶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7, 设计环保宣传标语,列举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并就“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发出倡议,

(1 宣传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2 现象:水体污染严重;随意乱扔垃圾;水土流失严重。

(3 倡议:①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环保的义务;③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④坚决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⑤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8, 我国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9, 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 谁开发谁保护。 (4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10,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2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臵。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3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总之,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 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 给有关部门的建议:①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②向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③介绍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④加大检查督促和惩罚力度等。

(2 给公民(中学生 的建议:树立环保意识;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随手乱扔垃圾;尽量使用菜篮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觉与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节约资源,

1, 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

资源相对短缺;资源分布不均衡;气候、地形条件限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3, 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4, 我国资源短缺的表现, (1 人口逐年增长,耕地锐减。

(2 水资源严重不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制约和损失。 (3 自然资源不足,开发不科学。

(4 冬夏用电用气高峰期,我国有些地方出现“电荒”“气荒”。 5, 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 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口过度增长、资源过度消耗,长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不够高,造成了高投入、低收效的经济发展模式。 (2 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3 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有利于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6, 我国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我国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臵。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 坚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决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3 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水平,依靠教育培养大批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4 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7, 学校中存在哪些与“建设生态文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不一致的现象?

21

(1 放学后没有随手关灯,教室“长明灯”现象普遍。 (2 用水后没有随手关紧水龙头,浪费水资源。 (3 浪费粮食现象普遍。

(4 食品袋、果皮、纸屑等生活垃圾随地乱扔等。

8, 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1 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2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向公众宣传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3 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如: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循环使用教材、关紧水龙头、不浪费粮食等。

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要求,

(1 含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 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

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形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3, 为什么说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正确的选择?

(1 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天蓝、山秀、水清,为了我们的安康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面对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现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5,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6, 列举我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1 重庆市不仅植树造林,打造森林重庆,还大力研发和推广使用碳捕集与存储技术等环保科技。 (2 重庆合川市双槐电厂正在进行国内最大的碳捕集示范项目,该技术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1万吨。 (3 重庆市物价局实行三档不同用电收费标准,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7,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8,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 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④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0, 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的措施,

①积极开展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公共交通周:每年9月16日至22日;无车日:每年9月22日 。②颁布书名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③发布新修订的书名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增加了PM2.5和臭氧监测指标。 11, 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

①是由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决定的;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③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是为了更好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2, 为把我国建设成“美丽中国”,政府应该怎么做?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 (3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环境,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等。 13,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忧患意识;应该遵守环保法规,向周围的人们宣传环保知识、环保法规。

(2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节约意识,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①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用洗衣机洗、多手洗等;②食:节约粮食,不大吃大喝,少吃烧烤食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③住:使用节能灯等节能家电,夏季空调设定在26度以上,节约用水、用气等;④行:多步行,少乘车等。

(3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美化生活环境等,用实际行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 考点18,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1, 我国的民族概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亲如一家。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 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为适应这一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内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自治区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

(4 优越性:①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②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方性事务;③有利于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走向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2 有利于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 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22

(4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1 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 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6, 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巨大发展变化的原因, (1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3 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4 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7, 处理好民族关系的原因,

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 8, 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1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没有民族团结,必然使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2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 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9,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措施, (1 实施西部大开发。

(2 加大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 (3 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

10, 国家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1 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让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活得有尊严。

(2 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3 文化方面:继续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每个民族的文化。

11, 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1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法定义务。要自觉拥护并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 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祖国统一

1, 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及其意义,

(1 内涵: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 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 “一国两制”的构想,

(1 提出的目的: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 “一国两制”的实践:按照“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我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保持了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局面,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有利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 解决台湾问题,

(1 核心:实现祖国统一。

(2 目的: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追求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原则和基础:“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4 基本方针:“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5 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6 法律依据:书名号反分裂国家法 。 (7 “四个决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 为什么祖国统一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5,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 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 政府: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②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来干涉,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和粉碎“台独”阴谋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④加强两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2 青少年:①思想上:认真学习我国政府的对台方针和政策,增强维护国家统一的自觉性。②行动上: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和立场,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积极宣传我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考点见本书P41。

考点19 地位与作用, 机遇与挑战,

中考 考点精讲,

1,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影响及对策,

(1 发展趋势: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成了“地球村”;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3

③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④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2 影响: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 对策:积极参与,趋利避害,以谋求本国快速发展。 2,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及作用,

(1 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 表现: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3 作用: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①积极作用: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②消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资金、科技、专利和管理等优势处于有利态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3, 当今时代的主题及潮流,

(1 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产生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 潮流: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4, 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5,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6, 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等问题。其中,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 威胁发展的因素:落后、贫困、债务的阴影仍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家间的贫富悬殊依然严重。

7,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对策,

(1 国家:①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始终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们一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臶,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④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发挥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⑤国家间的矛盾应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2 青少年: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8,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作为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只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才能为我国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更好地实现持久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9,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什么必须要坚持和平发展?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建议 10, 怎样解决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1 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 始终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们一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臶,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4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发挥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5 国家间的矛盾应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

(6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11,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 ,

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12, 如何正确认识当今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 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 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 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机遇:①在当今世界,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②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竞争与融合;③世界经济全球化进入持续增长时期,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2 挑战:①霸权主义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困难。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和风险。 14, 当今世界的局势,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15,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1 国家:清醒地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风险,面对机遇与挑战,必须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同时,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2 青少年:树立全球观念和开放意识,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16, 树立全球观念的原因,

(1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代科技突破时空的界限,把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

(2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人类美好的未来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我们不仅要抓住机遇,还要树立全球意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7, 如何树立全球观念?

24

(1 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2 要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化的重大问题。 (3平等对待他国公民,尊重他国制度、文化。

(4 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利益,培养自己的国际参与意识。 (5 不仅要学习外来文化,还要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6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18, 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青少年的做法,

(1 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2 走向世界,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走向世界,需要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走向世界,还需要善于学习。

19, 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

(1 保持忧患意识,才能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 (2 忧患意识有助于既把握优势又看到不足。

(3 保持忧患意识,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 (4 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积极地迎接挑战。 (5 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抓住机遇。

20, 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的和平,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

(1)世界各国人民仍面临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艰巨任务。 (2)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严峻形势,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3)我国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我们自身建设问题的各种挑战。

(4)增强忧患意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5)增强忧患意识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中学生应如何增强忧患意识?

(1 努力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2 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深入实践,了解我国的国情。

(4 正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 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泰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小抄版

重庆市中考思想品德模拟题

遵义中考文综思想品德重要考点解读

中考思想品德考点练习(四)

七年级思想品德中考重要考点

中考思想品德考点归类总结

近三年思想品德中考主要考点

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解读

泰州市中考历史考点解读

中考思想品德重点考点分析00

重庆市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
《重庆市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