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1: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能正确使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负数(限整数)。

2、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重难点:

重点: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难点:能正确使用正数和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负数。

单元教学措施: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 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1.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

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练习一的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 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 4.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 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0℃高,哪些比0℃低?-5℃与-10℃相比,哪个温度高一些? 5.创编练习。

电梯现在停在6楼,如果升到9楼记作+3,那么-2表示(

)。 ① 电梯下降到了2楼 ②电梯下降了2楼 ③电梯下降了4楼 ④电梯上升到8楼

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

五、课作。(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个地方最高,那个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

六、家作。

1.《课课练》第 页。 2.上网查阅:了解负数的产生。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2)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正、负数的含义,体会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3.渗透数轴、区间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

二、自学例3。(7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4表格。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读一读表格中的数据。

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和同桌说一说。 导学要点:

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全班交流。 3.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出示教材试一试情境图和表格。 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

三、自学例4.(9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4情境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有用信息在全班交流时用。 导学单:

1.观察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思考: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3.仔细观察直线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1.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由于东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2千米。

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表示正数,0左边的数表示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4.阅读第4页的“你知道吗”?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4页练一练。

点拨:蓝色线框里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数,负数表示取出的钱数。 2.练习一的第5题。

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3.练习一的第6题。

和同桌说说表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点拨:小明家四月上旬收支相抵后,还有没有结余? 4.练习一的第7题。

点拨:直线上两个数之间的距离越短,它们就越接近。 直线上的数,右边的数要比左边的大。 5.练习一的第8题。

表中的正数、负数和0各表示什么? 6.创编练习。

五年级一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120下,丁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王明的成绩是+12下,魏丽的成绩是-8下,王明实际跳(

)下,魏丽实际跳(

)下。 提示:在表示王明和魏丽的实际下数时,是以多少下为标准计算的?

五、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2-3页

1、

3、

4、5题。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小强从家向西走了300米记作

+300米,到达甲地,他从家走了-200米到了乙地,你能画出甲、乙两地的位置吗?

六、家作。

1.《课课练》第 页。

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上数学认识负数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负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