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12月中国原材料工业运行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1: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1-12月中国原材料工业运行报告

2011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为原材料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国内外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资源环境压力有所增大,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逐渐回落。2012年是我国结构调整的深化之年,原材料工业经济运行的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难以出现明显转好,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将呈现平稳回落态势。

一、原材料工业运行特点

1.工业生产增速回落

2011年以来,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信贷紧缩和房地产调控等政策以上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放缓,国内需求逐渐回落,带动原材料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减缓。其中,钢铁工业受宏观调控和汽车市场降温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9.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有色工业生产呈逐步加快态势,工业增加值从一季度的10.2%逐步上升到13.6%;化学工业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增幅比上年仅放缓0.8个百分点;建材工业增加值因保障房建设及水利建设投资增加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全年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增幅较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是整个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预计2011年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左右。

部分产品产量增速有所回落。其中,2011年你,粗钢产量累计达到6.83亿吨,增长8.89%,增幅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钢材累计产量达到8.81亿吨,增长12.3%,增幅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424.3万吨,同比增长10.6%,增幅回落6.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完成44773.4万吨,同比增长4.9%,增速回落8.5个百分点;纯碱、烧碱、化肥、农药、PVC、化纤产量同比增速均达到10%以上,乙烯产量同比增长7.45%。除乙烯和化纤增速相比上年减缓以外,其它主要产品增速均有所加快;水泥产量206317万吨,同比增长16.1%,增速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73789万重箱,增长15.8%,增速同比加快4.9个百分点。

2.企业利润增速回落

从利润情况看,主要原材料行业都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2011年1-11月累计,原材料工业共实现利润总额916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其中,建材工业利润增长最为突出,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有色、化工、钢铁工业利润分别增长53.1%、35%、15.4%,增幅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97.8%。随着产品生产及市场价格的逐渐回落,原材料各行业经济效益也呈现高位放缓态势。

表1:2011年以来主要原材料行业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3.产品价格高位回落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低、国内需求明显回落的影响,2011年,原材料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呈现高位回落态势。12月份,石油、化学、钢铁、有色、建材业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分别增长9.8%、0.6%、-1.6%、-0.3%、0.5%。

图1:原材料工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4.进出口增速回落

2011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钢原材料出口增速回落,而国际市场价格过高又限制了原材料进口需求的提高。如,全年钢材累计出口4888万吨,同比增长14.9%,增幅比上年回落58个百分点;水泥及水泥熟料出口1061万吨,同比下降34.4%,平板玻璃出口量18729万吨,增长7.6%,增幅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出口金额11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1%,相比上年减缓10.1个百分点。又如,全年进口原油25378万吨,同比增长6.0%,增幅回落11个百分点;进口成品油4060万吨,同比增长10.1%,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有色金属进口562.3亿美元,增长13.9%,增幅比上年回落16.5个百分点,其中,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407万吨,增幅回落5.1%;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91万吨,同比减少4.7%;氧化铝进口188万吨,同比减少56.4%。

二、原材料工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我国原材料工业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受原料价格波动、人民币汇率上升、人工成本提高的影响,原材料工业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1)生产成本大幅攀升

2011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1%,两者之差达到3.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同比上涨12.1%,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上涨10.8%,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同比上涨9.4%,化工原料类价格同比上涨10.4%。由于下游需求特别是出口需求增长有限,这部分成本上涨因素很难通过涨价来消化,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另外,我国劳动力报酬进入上涨阶段,而且具有一定刚性。2010年全国有30个省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到23%,2011年又有一半省份再次较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职工工资普遍上涨,消化成本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更加困难。这说明,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国的传统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已基本走到尽头。

(2)行业效益明显分化

在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由于各行业转嫁通胀的能力不同,不同行业的盈利能力出现显著分化。利润分布主要向上游资源行业集中,下游行业利润则出现明显下滑。2011年1-11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35.4%,而石油加工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97.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9.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5%,而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3.1%。

(3)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近年来,重化工业中重复投资所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影响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在许多产能过剩行业中还伴随着相当数量的落后产能。目前,炼钢、炼铁、电解铝、焦炭、水泥、化纤等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问题。2011年涉及淘汰落后产能的18个工业行业中有10个行业目标任务比去年有较大增加,在人员安置、债务处置、兼顾地方利益等方面面临难度和压力加大。按照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仍需淘汰7000万吨炼铁、2.5亿吨以上水泥、600万吨铁合金、4000万吨焦炭的落后生产能力,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工业的稳定,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4)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明显下降

由于经济下滑,企业销售不畅,工业产成品库存持续积压。2011年11月,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2.8%,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明显下降。从央行公布的5000户工业企业景气扩散指数来看,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显著下滑,PMI产成品库存指数也连续数月上升。这表明,目前工业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当前的市场容量。在总需求已经开始回落的背景下,工业去库存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长得多,产成品库存水平可能持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5)原材料工业大而不强

一是落后产能仍占相当比例,能耗高,污染严重仍是突出问题。如水泥行业仍有近2.5亿吨落后产能,平板玻璃落后产能约6000万重箱,落后炼铁、炼钢产能各4500万吨。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如部分地区煤化工、化肥、甲醇企业远离原料产地,又不靠近消费市场,原料、产品的长距离运输造成了巨大浪费。三是产品品种和质量亟待升级。精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滞后,量大面广的产品稳定性差。四是产业集中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电解铝、铅锌冶炼,平均规模不到国外同类企业的50%。五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三、2012年原材料工业发展趋势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恶化。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暗淡,且应对措施乏力、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按照联合国的最新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10的4%和2011的2.8%下滑至2.6%以下。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加上国内劳动力、资源等成本增加、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将影响我国原材料产品出口。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我国钢铁、化工、石化等产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位居前列,预计2012年除传统的钢铁、化工、石化等产业外,稀土行业也将成为贸易摩擦的高发区。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2012年,世界经济将整体放缓,需求增速回落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持续的下行压力;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蔓延和恶化,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将加剧,甚至可能因一些风险事件引发暴跌。但如果近期美国经济出现下行风险,美联储将可能再次实施量化宽松,大宗商品价格则有望止跌反弹,迎来新一轮上涨过程。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下行,将缓解我国原材料工业所需原料,如煤炭、成品油、矿石等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压力。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民经济将继续小幅回落。2012年,国内需求面临下行压力,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仍存,民间借贷、投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总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激发自主增长活力。预计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2011年投资能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分别占投资总额35%和25%左右的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2012年,出口下降、产能过剩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长,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20%左右,低于上年10个百分点左右;房地产限购政策尚不会放松,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待售面积处于较高水平,意味着商品房投资将会明显放慢,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比2011年减少300万套,也影响住房投资,2012年房地产投资增长不会超过20%;2011年,由于清理地方融资平台、核电站建设暂停、高铁建设大检查等原因,占投资总额25%左右的电力、交通、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前期投资不足导致我国电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预计2012年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从2011年增长6%左右升至18%左右。总的看,201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及投资速度的回落将对原材料工业的影响较大。预计2012年,原材料工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受宏观经济增长趋缓、国际市场需求下滑、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素影响,增速将有所回落,全年原材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左右。其中,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各行业增长势头均将放缓。而受通胀、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将维持2011年宽幅震荡的态势,但振幅可能缩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撰写)

中国工业风扇市场运行态势报告()

112月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112月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铅锌工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规模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中国钢铁工业运行报告

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112月节日

112月中国原材料工业运行报告
《112月中国原材料工业运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