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经验(终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0: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乡联动建管结合

创建优美环境

中共通河县委员会通河县人民政府

我县地处龙江腹地,北倚兴安岭,南临松花江,依山傍水的优越环境,催生出通河建设“兴安岭下绿洲,松花江畔明珠”的发展定位。近年来,特别是全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启动后,作为“三优”文明城市示范县的创建单位,我们把创建优美环境提升到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联动、建管结合,强力推进。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城”、“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和“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先进县”。

一、名片式规划

根据依山傍水的独特自然优势,把地域特色彰显的生态文明作为通河县的一张绿色名片,按照打造生态城市和生态村镇的理念,统筹城乡建设的各项规划和设计。我们先后聘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等国内一流的专业团队,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景观设计规划》、《生态旅游大县建设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试点村规划》等重点建设规划。这些规划都突出了山水

1园林式的个性风貌和宜居宜业型的地域特色,如规划总长10公里的沿江风景带,总面积60万平方米的城区十大公园,总长8公里的2条引水入城工程以及铧子山省级森林公园、乌龙国家级森林公园、二龙潭湿地公园等五大生态景区和7个生态乡镇、30个园林村。按照这些规划建设,既使通河的发展蓝图准确定格,又使创建优美环境自然生成。

二、多项式建设

结合实施民生工程,创建优美环境,多元化、多层次地推进城乡建设。一是实施“棚草”改造工程,在解决群众“住”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仅今年棚改面积就达到20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前五年的总和,新建了民乐小区、隆兴小区等10个花园式住宅小区,津通公寓、和谐家园等17栋高层楼宇,形成了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现代城市楼体景观。加大泥草房改造力度,大力推行应用节能稻草板墙体材料改造泥草房和鼓励建设农民集资楼,近三年来共改造泥草房9395户、77.8万平方米,农村砖瓦化率由68.2%上升到82.1%,全省“两棚一草”工作会议参观了通河现场,北方十二省、市泥改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二是实施道路升级工程,在解决群众“行”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大力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完成哈肇公路通河过境段140.6公里、鸡讷公路通河过境段83.7公里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和松花江大桥建设工程。近四年来完成农村通畅公路建设316.8公里,通畅公路通乡通村率达到

100%;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85.2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村达到90.2%。县城主次干道硬化率和人行步道铺装率达到100%,今年又重点实施了东城口、北城口和商业街拓宽改造工程,总硬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三是实施绿化建设工程,在解决群众“娱”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近年来,我们修建了20万平方米的江畔公园、10万平方米的岔林湖公园、8万平方米的人民公园、24个村级公园,开发建设了铧子山森林公园、二龙潭湿地公园,今年还启动建设了6万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实施见缝插绿、大树进城工程,移植大树1.2万棵,栽植花卉、灌木100余万株,铺设草坪28万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16.8万平方米,城市人均绿化面积24.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达到17.25%,彻底消灭了裸土地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城市裸土整治最佳组织奖。四是实施商服建设工程,在解决群众“购”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先后建设了大千商贸市场、农资大市场、欧式风情步行街、隆达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商业中心大型停车场,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了有效载体。

三、地毯式管理

坚持把强化城市管理作为创建优美环境的工作常态,实行从地面到空间,全方位、全覆盖的地毯式管理。一是全面营造“洁净”之美。坚持全城保洁、全天候保洁,使环境卫生不留死角,常年始终如一。近年来,我们不断充实和壮大城管队伍,通过安置城镇退伍军人等途径,使城管工作人员

扩充到156人,清扫保洁人员发展到140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公园和绿地的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实行“外包制”,即政府出钱买服务,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对外发包,承包管理,从而补充了城管力量,提高了管理功效。同时,大量的增加了清扫车、清洗车、清雪车、封闭式垃圾运输车等大型环卫装备,提高了环卫工作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了城管力量与环卫任务量相匹配、相协调。二是全面营造“秩序”之美。坚持依法治理和便民服务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各业从业人员有序经营。我们规定和建设了下岗职工就业一条街、残疾人就业一条街、水果批发一条街、出租车停靠一条街等一批经营载体,消除了各类经营场所混乱无序的状态。与此同时,对出室经营、乱堆乱放、私搭乱建、违规停靠等城市顽疾,坚决依法予以整治,实现了退路进市,街面“门前清”。三是全面营造“空间”之美。树立立体化的城管理念,实施对空间的综合治理。我们特别重视牌匾的规范设置,2006年一次性全部拆除了违规设置的牌匾,并坚持牌匾设置审批制度,实现了牌匾设置美观精致、整齐划一。今年我们还大力推进了主街旧楼体节能改造工程,给旧楼体穿新衣、换时装,现已完成旧楼体饰面改造14栋、2.3万平方米。近四年来,我们重点实施亮化精品工程,路灯安装遍布主次干道,按照风格各异、一楼一景的特色设计,对主街100栋楼体实行高标准亮化,使街道亮化、楼体亮化、公园亮化交相辉映,成为城市夜间美景。

在创建全省“三优”文明城市示范县,特别是创建优美环境工作中,我们采取领导包项、目标管理等有效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争取上级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全民参与、科学调度资金等有效途径破解资金难题。我县“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和哈尔滨市委“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促进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升级,为把通河建设成为“兴安岭下绿洲、松花江畔明珠、统筹发展强县、区域中心城市”而不懈努力。

社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

我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

卫生局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总结

卫生局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总结(3)

嫩江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嫩江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方案

文明城市创建经验材料

创建文明城市配音稿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领导发言材料002

创建工作规划(终稿)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经验(终稿)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经验(终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