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对比及利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6:48: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对比及利弊分析

作者: 来源:中共包头市委组织部网站责任编辑:苏哲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2日

包头市石拐区于近期进行了全区范围内的公推公选,所选拔职位是区下辖两个办事处的两个副主任。经过半个多月紧张高效的推选、面试、考核、票决,新当选的两名同志已经走上领导岗位。回顾这次公推公选工作,感触颇多。我区曾在2001年、2004年分别拿出10个、2个副科级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两种选拔方式进行分析对比,又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下面,就两种方法进行一下对比。

一、两种方法的共同点

这两种方法有很多共同点,其中最大的共同点是一个“公”字,“公”,即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体现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具体的共同点在以下几方面:

⒈选人用人原则是相同的。两种方法同时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性,都以《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6条原则为基本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际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⒉选人用人的范围的一致的。两种方法都规定,在区属单位范围内职工,年龄35周岁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工龄两年以上的,均可以参与竞争。

⒊资格审查等方法相同。

⒋选拔方式类似。两种方法都要通过推荐、面试、考核、常委会决定等程序,做法上基本相同。

⒌产生的结果与影响类似。两种方法都通过公开方式进行,群众比较认同,所选拔出的干部都比较优秀,从而在群众中产生了比较好的正面影响。

二、两种方法的不同点

⒈选拔方法有所不同。两种方法虽然都有推荐与考试的环节,但侧重点不同,前者以推为主,以考为辅;后者以考为主,以推为辅。

⒉选拔程序不同。公推公选的程序是“三推两考一票决”,即经过基层、正科级干部、县级干部三次推荐,再经过面试、考核,最后进入常委会票决;公开选拔的程序是“一推双考”,即推荐(包括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考试(包括笔试与面试)和考核,最后进入常委会研究决定(与其它方式产生干部在本程序完全相同)。

⒊选拔的岗位不同

前两次公开选拔的岗位主要是区委、政府下设的委办局的副职,本次公推公选的岗位是两个办事处的副主任。

⒋选拔所产生的社会反响不同

前两次公开选拔影响很大,一时间成为我区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人们议论的中心放在参加选拔者的笔试、面试成绩上,尤其是笔试的排名,成为人们议论的主要内容;而这次公推公选进行过程中,人们议论的焦点转移的第

二、第三次推荐上(即正科级干部、县级干部的两次推荐投票),尤其是第二次推荐结束后,当出现一名候选人以压倒多数票进入下一轮推荐时,在全区范围内产生的非常强烈的反响,议论也多侧重于候选人的人际交往及知名度。

⒌选拔的进度不同

前两次公开选拔从发文到选手上任历时最短的要4个月,最长的达半年之久,而这次

公推公选历时只有1个月,非常迅速、高效。

⒍选拔所花费的成本不同

前两次公开选拔所花费的直接费用最高的是本次公推公选的8倍,最低的是5倍。其中还不包括占用相关部门人员的时间精力所产生的间接费用。

三、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利弊对比分析

㈠两种选拔方法所具有的共同的利弊

⒈共同的利

这两种方法都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产物,从根本上解决了任人唯亲和买官卖官,把选官的权力交给制度 ,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从源头上铲除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用两种方法选拔任用干部,是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透明度小,随意性大,公信度低,往往容易形成少数人说了算、暗箱操作、任人唯亲等弊端,给跑官要宫、买官卖宫者以可乘之机,甚至导致用人决策失误,贻误党的事业。近年来,在选人用人方面发生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把\'公开透明\'作为根本前提,把人民群众的监督贯穿于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的全过程,变\'几双或几十双眼睛选人\'为\'千百双眼睛选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公开程度高、参与范围广、竞争力度大、民意选择准,较好地落实了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从而有利于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提高群众对干部工作的信任程度,有利于防止和克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⒉共同的弊

一是两种方法在用人上存在不确定性。两种方法还无法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老百姓信得过的干部标准完全落到实处。毕竟,在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过程中,应试者之间的竞争仍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其推崇的主要是文化人的看家本领,起码不是对领导干部的全部素质要求。两种方法均难以反映应试者的思想状态、道德境界和工作经验。两种方法可以将一个头脑灵敏、口齿伶俐的应试者纳入视野,却可能抛弃了一个务实求真,不善表达的实干家;两种方法可以选出擅长包装,扬长避短的\'高手\',却可能忽视一个内涵丰富、沉着稳重的智者。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两种方法描绘的仅仅是粗线条,是基本轮廓,不排除将不符合、不适应、不需要的人推向领导岗位的可能。

二是两种方法都存在用人与监督的不对称性。在选拔中胜出的人,一般说来应该是某些方面甚至综合素质的超常者。选拔的成功只是新的起点,而不应该被画上句号。但是,通过选拔走上领导岗位后,如何跟踪管理、有效激励、强化监督,也就是如何将两种选拔方式的制度体系向后延伸的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省略和淡化。这种不对称,就可能导致选出来的是\'英才\',进来后因疏于管理、权力失控逐渐变成\'庸才\'、\'歪才\'。诚然,这不仅仅是两种选拔方式本身的问题,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选拔的效果。

㈡两种选拔方法所具有的不同的利弊

⒈不同的利

公推公选:由于公推公选着重于“推”,一部分在公开选拔笔试中不具有优势的选手,往往能够在公推公选中胜出。他们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交际广泛、知名度高、人缘好、协调能力强,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与素质,他们的胜出也有助于引导正确的公论。

公开选拔:着重于“考”,尤其是笔试,往往是一些科班毕业生占优势,擅长写作,能够处理日常公文、公务,通过公开选拔,可以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在地区范围内也会产生良好的反响。

⒉不同的弊

公推公选:一弊是拉票现象较为严重,三次推荐中尤其以第二次推荐为甚,拉票形式多样,有请客吃饭的,有许诺以其他好处的,甚至还有本单位领导利用工作关系向同僚拉票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当然,对于拉票现象,我们也应该有一个一分为二的看法,虽然初看有失公正,但仔细分析,有能力拉票者,都是在本地区交际较广、有一定影响力、人缘较好的,让他们从事领导工作,对于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有较大的好处,有利于各方面工作的开展。二弊是未经过笔试,一部分入围者的文化、思想素质不尽如人意。

公开选拔:参加者侧重于文化知识学习,一部分入选者缺乏群众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履行领导职权时不能立刻投入,需要半年以上的适应期,在群众中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四、今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点建议

今后,应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克服缺点,取长补短,可以考虑以公推公选为主要的选拔方式,但参加者要通过笔试才有资格进入下一步的推荐环节,然后按照公推公选的程序进行后续工作,其中面试程序应与常委会当面测试结合起来,由评委与常委共同评价打分,进入常委会,要严格执行无记名投票的差额票决制。

对公推公选干部谈话

对公推公选干部谈话

副镇长公推公选演讲稿

公推公选重在务实

公推公选完结版

公推公选面试试题

公推公选代表发言稿

公推公选副校长竞选演讲稿

公推公选副校长竞选演讲稿

公推公选面试题及答案

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对比及利弊分析
《公推公选与公开选拔的对比及利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浅谈公推公选 利弊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