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内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清单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江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

与应用实施方案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8〕20号)精神,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结合内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突出优化整合、创新竞进、协同共兴、提质增效、跨越提升,以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为路径,以信息化、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升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打造大数据支撑、

- 12

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金融支农方式,探索建立内江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社会资本支持农业供应链发展。〔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内江银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

3.推动建立重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和食品冷链设施及标准化建设,构建功能完善、上下游衔接、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降低流通成本和损耗。推动建立基于供应链的重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做大做强“甜城味·大千故里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针对肉类、蔬菜、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肉制品等食品,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逐步纳入追溯体系,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提高消费安全水平。鼓励互联网企业建设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内江检验检疫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

(二)促进制造业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

4.推进供应链协同制造。发挥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新医药、大数据等产业领域企业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

通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生产周期和新品上市时间,降低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

5.推进服务型制造。加快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协同研发、众包设计、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向供应链下游延伸远程诊断、维护检修、仓储物流、技术培训等增值服务,推动制造供应链向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深入学习沿海地区优秀企业现场管理先进经验和做法,按照地坪处理好、货物堆码好、设备布局好、看板建设好、展厅摆设好、氛围营造好、习惯养成好“七好标准”,引导规模工业企业推进现场管理改造升级,组织企业现场管理优秀企业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

6.促进制造供应链智能化。贯彻落实内江市先进制造“三百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感知技术等应用,发展智能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3D打印、伺服控制、智能检测以及精密传动装置等智能制造装备。统筹推进内江工业企业上云行动,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整体打包

- 56

动供应链企业加入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征平台”),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探索利用“中征平台”融资数据开展企业“预授信”、批量化营销等业务创新,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责任单位: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内江银监分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

11.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鼓励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开展应收账款及其他动产融资质押和转让登记,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责任单位: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市商务局、内江银监分局、市政府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

(五)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

12.大力倡导绿色制造。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汽配、装备制造、饮料食品、钒钛钢铁、能源电力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强化供应链的绿色监管,推动落实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鼓励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积极扶植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制造供应链体系。〔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

区管委会〕

13.稳步推行绿色物流。加强绿色物流新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加大仓库建筑创新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推广节油技术和绿色节能运输设备。贯彻执行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的绿色标准,推动绿色仓储发展,重点推广密集型货架系统、节能照明系统、标准托盘及与之匹配的周转箱循环共用。开发应用绿色包装材料,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培育绿色消费市场。鼓励流通环节采用节能技术,加快节能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在购物中心、百货商店等业态创建一批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提高绿色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境保护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

14.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和“互联网+资源循环”专项行动,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升级,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和以托盘为代表的物流集装化器具循环利用平台,推广“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重点针对钢铁、电器电子、汽车产品、轮胎、蓄电池、包装物等产品,优化供应链逆向物流网点布局,促进产品规范化回收和再制造发展,构建闭环供应链生态体系。鼓励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生产低碳化、循

- 910

市级财政现有相关专项资金,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供应链相关企业申报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适时积极出台支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相关政策。支持建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政策监管、公共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行业指数、经济运营、社会预警等指标体系。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催生发展新动力。〔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税务局、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内江银监分局、市政府金融办〕

(二)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示范

积极制定供应链发展的支持政策,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培育一批跨行业、跨区域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供应链协同、交易和服务示范平台和示范园区。支持我市企业、驻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科研项目与应用示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农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市农业局、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内江银监分局〕

(三)加强供应链信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

利用好全国信用(四川)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四川)”网站,更好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的作用。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健全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商务、海关、质监、检验检疫、工商、

银行等部门和机构之间公共数据资源及时共享。积极推动各类供应链平台有机对接,强化动态监管,加强对信用评级、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农工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税务局、内江检验检疫局、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内江银监分局、市政府金融办〕

(四)大力推进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

宣传贯彻供应链产品信息、数据采集、指标口径、交换接口、数据交易等关键共性标准,加强行业间数据信息标准的兼容,促进供应链数据高效传输和交互。鼓励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流程标准化水平,推进供应链服务标准化,提高供应链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能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标准制定,推进供应链标准国际化进程。〔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内江检验检疫局〕

(五)加快培养引进多层次供应链人才

支持驻内大中专院校设置供应链相关专业,培养供应链专业人才。支持开设供应链领域相关专业的驻内大中专院校进行学科和专业建设,提供供应链管理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创新供应链人才激励机制,结合实施“甜城英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优秀供应链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人才办〕

(六)发挥社会力量促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 13

凉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权力责任清单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清单(共性内容)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总结

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乌鲁木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泰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内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清单
《内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责任清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