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白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8:12: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白杨》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关街道小学 田海兰

一、教学背景 1.学科:语文

2.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语言积累与运用上已初步具有了语言分析理解的能力,基本能够自己读懂课文,而且,本课是描写童年生活的课文,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进一步引导。

3.教学时间:一课时 4.课前准备

〔1〕在讲课之前,请学生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的?。 〔2〕通过看报、上网等途径查阅有关新疆和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3〕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有效的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白杨》。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四、教学目标

1.会写“晰 伞”等6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2.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六、教学方法

1.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引疑推导法;情感体验法。

2.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播放《小白杨》歌曲

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477563&__o=/search_songListIcon&fr=hao123||www.daodoc.com%2Fnewspic%2F231019%2Fs_28a3d4ae29b9ae4791b65e124f31b01e35785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g7_z%26e3Bv7jrw_z%26e3BvgAzdH3Ffi5o_456j_z%26e3Brir%3Fphjy%3D%26khjy%3D%2615v_t1%3Ddn8a8l&W600&H637&T9581&S86&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5%BB%BA%E8%AE%BE%E8%BE%B9%E7%96%86&ie=utf-8&in=6181&cl=2&lm=-1&st=-1&pn=6&rn=1&di=239768511400&ln=1999&fr=&fm=detail&fmq=1363228067093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1&di239768511400&objURLhttp%3A%2F%2Fwww.daodoc.com%2Fbt%2F2006-05%2F09%2Fxin_02120231172854610384.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x3_z%26e3Bxtgi7wgjp_z%26e3Bv54AzdH3FkpAzdH3Fdaam-acAzdH3FalAzdH3Fv5gpjgp_mlnadmc_z%26e3Bip4&W550&H338&T8788&S84&TPjpg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5%BB%BA%E8%AE%BE%E8%BE%B9%E7%96%86&ie=utf-8&in=6181&cl=2&lm=-1&st=-1&pn=7&rn=1&di=129720110450&ln=1999&fr=&fm=detail&fmq=1363228067093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di129720110450&objURLhttp%3A%2F%2Fwww.daodoc.com%2Fbt%2F2006-05%2F09%2Fxin_01120231172821810211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x3_z%26e3Bxtgi7wgjp_z%26e3Bv54AzdH3FkpAzdH3Fdaam-acAzdH3FalAzdH3Fv5gpjgp_mlnadmc_z%26e3Bip4&W550&H591&T8874&S158&TPjpg

〔3〕师小结:爸爸希望我们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c.课件出示: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思考:为什么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启发学生思考人和树的联系,理解问题。 〔2〕 小组交流探讨。

〔3〕师小结:爸爸看到铁路旁的白杨树,似乎看到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戈壁上的白杨,成为边疆建设者,所以,脸上露出了微笑。

写法指导:在这段话中,有一个描写神态的词,是哪一个?(微笑)作者在刻画父亲这个人物时,多次用到神态描写。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还用到了什么描写?(语言描写)我们在刻画人物时,也要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抓重点词、句、段反复阅读思考的办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领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写白杨是为了——

生:赞美建设者!

五、课后作业 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 不管„„ 总是„„ ”等词语

板书设计 3.白杨

白杨 高大挺秀 直 坚强 借物

建设者 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无私奉献 喻人

教后反思

《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即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圈画、思考、讨论、汇报„„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例如,在了解白杨特点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圈圈画画,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

二、注意文本的补白,注意教材的挖掘

教学时,我由三个“只知道”,引导学生推想出三个“不知道”,进而追问:你们知道吗?生交流汇报: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为什么来新疆工作?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我知道爸妈是新疆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而不知道父母为什么带他们来新疆念小学、中学。我知道爸爸接他们来新疆念小学再念中学,是为了让他们将来扎根新疆,建设新疆;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而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地方?我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荒凉的地方,需要几代人不懈地努力,才能把新疆建设成现代化城市。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三、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

本课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法。正因为白杨树和边疆建设者有共同处: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所以作者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我们在作文时,也可以学习运用这种方法。但要注意要注意物与人要有相似之处,比喻要恰当、得体。例如写《植树》,我们就可由小树联想到人(包括自己),联想到一代人的成材;写《蜡烛》时可以联想到辛勤工作的老师或默默无私奉献的劳动者。又如课文中,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多次用到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提醒学生学习和借鉴。将这种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四、利用多种手段,突破重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我从百度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白杨树生长的恶劣环境及边疆建设者的生活。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有以下不足之处: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没有读出感情,我没有及时指导;忽略了写的指导,只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有一个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可以用上“哪儿„„ 哪儿„„ ”“不管„„ 不管„„ 总是„„ ”等词语。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 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