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8: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工会新时期如何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

湖南省总工会灰汤温泉职工疗养院 李宗贤

劳模,是时代的精英,社会的栋梁。他们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排头兵,是经济技术创新的带头人,是和谐发展的践行者,更是一群创造劳动奇迹的人。劳动模范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项特殊且重要的工作,在新时期,工会组织如何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不但能振奋职工士气,鼓励无私奉献,更能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这项工作也将成为工会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一、工会在劳模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劳模,虽然来自社会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但他们与工会的关系又是最紧密的。工会组织不但承载着发现劳模、培养劳模、指导劳模、服务劳模的职责,而且还肩负着调研劳模、宣传劳模、考核劳模、帮扶劳模等重任。因此,工会组织做好劳动模范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既能加强劳模队伍建设,发挥劳动模范在保增长、促发展中的作用,又能保持劳模队伍的稳定,促进企业单位的和谐稳定。

二、工会在劳模管理和服务中所做的工作

2015年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国以最高规格表彰劳动模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授予2064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9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据资料显示,2008-2013这五年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28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455个、全国工人先锋号5368个。这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拨出专款10.5亿元,向全国劳模发放低收入补助金、特殊困难帮扶金和春节慰问金。各地陆续出台解决省(部)级劳模生活困难的政策措施,全国劳模生活困难状况基本解决,省(部)级劳模生活困难得到有效缓解。五年来,全国成立上千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助推企业创新活力,让劳模品牌效应有效释放。“重视劳模、关爱劳模、支持劳模”已不是一句空话,已经通过具体行动落到实处。2010年,国务院表彰2985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4名农民工被评为全国劳模,比2005年增加53名。在天津,280个以劳模为引路人开设的“创新工作室”,涉及制造、服务、管理销售、规划设计、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为劳模和职工群众搭建了锐意创新和展示才能的平台,提升了劳模的品牌效应。

据统计,2013年杭州市总工会积极推动出台的《杭州市区劳动模范优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施办法》,使凡符合购买经适房条件的劳模,可优先购买。如今,全市已有近400户劳模家庭摆脱了“蜗居”生活,圆了期盼多年的“住房梦”。

青岛市总工会着力构建长效医疗救助体系,一方面通过市里出台政策明确国家、省部级和市级劳模的医疗待遇,并规定劳模所在单位相应缴费建立调剂金专项用于劳模医疗补助;一方面建立紧急救助资金,在劳模遭遇困难的第一时间给予帮助,确保劳模“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武汉市总工会则在深入调查、建立和完善劳模档案的基础上,严格规范对劳模资格的审核及劳模补助金的发放程序。有效的机制既确保了对困难劳模的及时帮扶,又不乱花一分钱,为工会赢得好口碑,进而有助于工会筹措更多资金和争取政府相关政策。 上述这样的举措,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随着劳模工作的深入,关爱劳模的载体远非限于发放“三金”,而是“花样翻新”:安排劳模体检、组织劳模疗休养,甚至给劳模办理互助服务卡、为困难劳模添置家具。各级工会积极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手段,不断拓宽关爱劳模的渠道,让劳模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三、工会在劳模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工会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创造条件,在关心、帮助劳模上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劳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从总体上看,劳模管理情况是好的,各级工会对这项工作是重视的,劳模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不断提高,全社会尊重劳模的氛围已经形成,各级工会每年组织劳模疗养,这些都是为关心关爱劳模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机制保证,劳模管理仍不够规范,政策贯彻上存在层层衰减现象,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重视新劳模轻视老劳模。对于每年新评选或最近几年评选出来的劳模,比较重视,对于评选时间较长的劳模可能有点忽视。如有的工会组织在每年的劳模疗休养活动安排中,只安排了最近几年的劳模外出休养,对于十多年以上的劳模可能存在没有安排的情况。有的工会组织在年底慰问和困难帮扶过程中,对最近评选的新劳模可能慰问了,对老劳模则有可能“忘记”了。

2、劳模管理工作中重评选轻管理的现象。一是只评不管。对评劳模非常重视,热衷于争取劳模指标,可一旦劳模评回来以后,待遇不落实,日常管理不重视。一些单位劳模工作只在劳模评选年时才想到抓一抓,平时对劳模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劳模有什么想法不知,有什么需求不知。更有些单位,劳模出现困难后,不主动帮扶,而是往上级一推了事,对劳模漠不关心;一些单位平时不摸底,不调查,不了解,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不跟踪,一旦到了评选劳模时,就会出现因为平时了解不够,群众反映多、评选质量不高等现象。二是只管不用。也有很多单位虽然采取了一些管理措施,对劳模也很关心,但在发挥劳模作用方面,要么意识跟不上,不认为劳模有什么作用,更没有意识到先进人物也是无形资产,是一笔重要的资源;要么工作不到位,没有采取合适的积极的举措,致使劳模评回去后变成一种摆设,有劲使不上,没有发挥作用。

3、劳模奖励中重物质待遇轻培养教育的现象。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模待遇也不断增加,这对鼓舞全社会讲奉献、作贡献的氛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目前这种重物质待遇而轻视劳模荣誉精神内涵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劳模的进步和发展。部分劳模被待遇冲昏了头脑,自我感觉日益膨涨,时间长了,世界观发生了改变,奉献精神少了,创新劲头没了。部分劳模身上体现不出先进性,极个别劳模还出现了争待遇要待遇,一旦待遇不到位就四处吵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劳模形象。一些劳模不加强自身修养,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表现不突出,出现了群众不认同、不服气的情况,不但起不到示范表率作用,还造成了人们对劳模品牌的信任根基。

4、劳模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一般单位,都经常组织劳模参加各类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了伟大的劳模精神,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劳模活动过于重视形式,不受劳模欢迎的现象。一些劳模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内容空洞,无实际内容,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对劳模的触动、帮助、再教育不大,不利于劳模素质的持续提升。

四、如何做好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负责的管理机制。劳动模范称号是工会组织授予的,是工会在各行业各领域挑选出来的一批先进典型,是一个岗位的旗帜和典范,以此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榜样,达到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带动群众的目的。如果对劳模管理不到位,关心照顾不好,伤害最大的不仅是劳模本身,而是广大职工群众,这种对职工无形的打击伤害难以估价。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劳模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

劳模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思想性,这些工作在党委领导下进行比较合适。工会对劳动模范的管理过程中,必然遇到许多实际问题,而有些问题又是工会组织力所不能及的,需要党委和工会具有旗帜鲜明的态度,特别是在工作、生活、任用、待遇等方面,都离不开行政的支持,行政主要领导如果不重视,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行政应该在工资、福利待遇、提拔指标的分配上多向劳动模范倾斜。做好劳模管理具体工作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会组织作为职工之家,更应该是劳模之家,关心劳模、亲近劳模,工会责无旁贷。只有健全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负责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劳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促进和谐稳定。

其次,工会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与劳动模范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工会组织具有做好劳模工作的优势和优良传统,工会干部则是这一优势和优良传统的传承者,劳模管理者的责任心决定着这一工作的成败。因此,工会干部在劳模管理的过程中,一是对劳模怀有深厚的阶级情感。二是把劳模当作自已的亲人。不但要对劳模像亲人般了解,对待劳模也要向亲人般互敬互助互爱。三是应及时细致掌握劳模信息,包括劳模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工作状态都要做到随时随地掌握。只有这样,劳模管理工作才能做到,人性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第三、熟悉掌握和运用劳动模范相关政策。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对劳动模范权力、义务及应享受的待遇都有明确规定,这就要求劳模管理者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政策法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劳模争取更多的权益,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关爱。

第四、积极探索劳模管理中的方式方法:

一是建立劳模档案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劳模的有关信息,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劳模管理档案,对历届劳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归档。使为劳模服务做到全方位、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坚持经常性宣传劳模制度。始终把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作为劳模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来抓。通过向学校、社区、厂矿举办劳模事迹报告会,还通过信息、简报等形式,广泛传播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扩大劳模精神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展示劳模风采,弘扬时代精神。

三是建立困难劳模救助制度。对收偏低、因病致困等劳动模范,在开展困难帮扶送温暖的同时,要不断创新救助形式,可以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建立规范的劳模救助制度,帮助困难劳模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变为困难劳模“输血”为“造血”。

四是探索建立服务劳模的新形式。劳模来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行业,有各自的需求,有的劳模最需要的可能是技术上的指导,有的需要的是资金上的支持,有的需要的是物质上的帮助,有的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因此,这就需要工会组织在平时开动脑筋,做足功课,除了日常的组织劳模疗休养、组织困难帮扶、组织劳模事迹报告会之类的活动外,还更应在心理咨询辅导、资金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指导、法律援助、子女教学环境改善、温馨家庭营造等方面积极想办法,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一个劳模的荣耀与尊重,只有劳模的荣誉感、幸福感切实得以加强,劳模的待遇和福利真正落到实现,在全社会,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汇报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计划

安全管理劳模发言稿

龙湖物业特色管理和服务

汽车销售和服务管理系统

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和服务

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总结

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计划[20××]22号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