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探索(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6: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探索

----记某某农商行“体(机)制转型思想大讨论”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经营模式非常多,比较成熟的模式有:社区银行、金融便利店、“三农”服务终端便民金融服务点、助农取款点等模式。这几种服务模式在中国也是遍地开花,上海农商行运行的金融便利店模式非常的成熟,推广的也非常顺利。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机动灵活、定位独特、服务方式有特色。

某某农商行目前也在积极探索网点建设,如何布局、定位、抢占市场?形成具有农商行特色的经营模式,在某某市辖内,城乡有一定的差距,正处于大拆大建的高速发展期,城市扩容速度特别的快,再加上某某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某某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网点战略模式,探索服务形式的创新。

一、社区银行模式的探索

社区银行对人口密集程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在某某市城区可以探索采用这种模式来对网点进行布局,大型社区(中岳庙储蓄所地处东城花园、观山悦、中岳庙安置小区、新店安置小区、花汇小区,具备了发展社区银行的条件)、人员集中的超市、比较繁华的街道(如西商埠街的两个营业网点可以改造成这种模式,对经营面积要求不大)。

这种模式最初的发展是银行和大型的连锁超市、便利店合作,在门店内布防多功能的自助设备,为客户提供24小时便利服务,这种“店中店”是社区银行的初期发展形态,随后,相继在社区推出以自

助设备加人工服务的小型社区网点,通过特色的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便利化、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下面我介绍一下社区银行的运行模式:

(一)、网点建设方面。主要开设在大型居住社区、人员比较繁华的地段、人流量大的地带和小微企业聚集区,方便居民办理业务,形象的形容为“家门口银行”。

(二)、设计便利的服务时间。目前,大量客户对银行营业网点结束营业时间太早、办理业务不方便的反映,在某某城区可以施行“36588延时服务”,即一年365天,营业时间从早8点到晚8点,或者采取错时营业模式,可以把“延时服务”打造成亮点服务项目,为客户办理自助机具所不能办理的传统业务,弥补自助银行取款额度的限制,打破传统营业网点柜面时间服务局限,使社区居民、上班族、小微企业主可自主选择办理金融业务的时间,更加体现人性化的服务,让银行的营业时间随着居民的生产作息习惯。

(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社区银行各营业网点应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走“一行一特色”或“一行多特色”的差异化社区发展之路,如让员工定期深入社区普及理财、保险、贷款、反假、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定期举办社区大型宣传、宣讲活动,推动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活动。

(四)、推出人性化的增值服务。提供健身房、阅览室、免费代送鲜花、蛋糕,免费代取送干洗衣物,通过与第三方开展商务代理合同,推出代缴话费、代收水电费、代售火车票、飞机票和公交卡充值,

拉近银行和社区居民的距离,加深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提高社区银行品牌的知名度。

(五)、在安全防范方面,加强社区银行网点保安力量,在延时服务期间,配备两名保安人员,强化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技防设施,远程监控中心通过远程监控设施与远程对讲装置,对社区网点进行24小时监控;加强与公安、社区联防和社区物业的协作,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协调,将社区银行网点直接纳入治安街面探头的监控范围,与派出所或社区联防队员建立联勤监督巡查机制,与社区物业协作,让社区保安定期定时对网点的安全情况进行考勤巡查。

二、便民金融服务点的探索

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在农村推广,地广人稀,功能要齐全,具备ATM机等自助设备,方便对财政补贴款项的办理,需要对自助设备深入开发,在目前查询机的基础上,添加存折取款功能,全天候服务,可以探索商户模式、村委会模式、家庭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合作运营的第三方承办的业务代办点,无营业执照和金融许可证,无重要空白凭证,无大量的库存现金,管理员不是农商行员工,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商户是运营的合作方,规避劳务用人上的法律风险。可以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缓解财政补贴发放后柜台压力,目前,某某农商行办理的助农取款点与之有些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这些服务点上增加更多自助设备。

“进村入社区”工程,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的市场细分,必须兼顾金融服务的普惠大众与求异发展。通过推动服务网络多

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社区、贴近到农户,扩大“三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最终实现“强农富农惠农”的社会责任。因此,“进村入社区”工程必须以最广的农户和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完善机构网点布局,加快自助设备和金融电子机具布设,延长营业时间或采取错时营业方式,扩大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同时,随着农村经济进入转型期,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前的单一“存贷模式”向理财、代理、结算等多元化需求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向扩大再生产、消费、教育等资金需求转变,必须采取“求异型”发展战略,面向所在社区的经济特点,有侧重的选择适用的产品。

需要兼顾金融服务的优势发挥和功能延伸。某某农商行是某某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员工大部分都是本区域内的居民,对市场和客户都很熟悉,掌握着大量客户的“软信息”,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弥补授信平台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收集成本。把本区域吸收的资金投入到本区域,在经营区域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目前,某某农商行各家支行都代理粮食补贴,能够接触到全辖所有的客户,加大与政府的沟通,要把这项工程办理成亮点品牌,给客户留下好的口碑,凭借良好的口碑能够获得大量的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获得较低的资金配置成本。

必须兼顾金融服务的风险防控与质量提升。要整章见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措施,抓好制度执行和措施落实,风险防范工作。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网点覆盖率、自

助机具布设、金融知识普及以及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考评,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金融网点进社区,入村镇,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繁荣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及社区金融服务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发展模式我们某某农商银行在以后的网点布局上也可以参考。

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实施方案

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实施意见(终稿)

供销合作社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路

“进村入企、服务基层”联络员会议

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探索

农村金融服务答记者问

全市万民干部入企进村服务动员会讲话

“进村入企”服务创优活动阶段性情况总结

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

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探索(推荐)
《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探索(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