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发布时间:2020-03-02 03:25: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增强自控力并改变坏习惯可以说是一门科学,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积习就是你的本性,恶心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一)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认识坏习惯的这一特点,是改变它的第一步。”

某私营公司的文秘小刘有一个坏习惯:什么文件,她都会拖到最后的一刻才会拼命做。譬如,公司周一开了次会议,老总让小刘最迟周四交上整理好的会议记录。无论周

一、周二时间多么宽裕,小刘都不会先完成这份记录。她经常是一天十次、二十次地在电脑上打开一个文件,但每写几个字就会停下来,一个字都写不下去。直到周三的下午,她才会在电脑上对着键盘一通狂敲,如果下午完不成——这对小刘是家常便饭,她就会拖到晚上,搞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夜里一两点才下班。周四,她一定会一早来到单位,红着眼睛、带着一脸的疲惫把报告亲自交给老总。

小刘下了无数次决心,发誓要改变自己这一作风,但一年年下去,没有任何效果。袁荣亲说,小刘知道,这是一个恶习。但她一直没有想过的是,这个恶习给她带来了不少好处。譬如,同事们都知道她是“加班大王”,这个称号传到老总耳朵里,老总也从不批评她做事拖沓。这些好处成了奖励,强化了小刘办事拖沓的习惯。

这个恶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小刘的爸爸对小刘要求很高,上学的时候,每次做完作业,她爸爸都要检查一遍,一发现差错,爸爸会狠狠地批她一顿,斥责她不努力不认真。

最后,小刘发展出应对办法:熬夜在最后一刻才把作业完成。这样,即便爸爸检查出了错误,但因为知道小刘熬过夜,不仅不斥责她,反而会夸她用功。公司里其实也一样,老总是男性,面对老总就仿佛是面对老爸,小刘害怕老总斥责自己不努力,所以用了以往的应付方法应对老总。

“某一方式让自己在过去得到了很多好处,自己现在会无意识地去习惯运用它。“这是一种特殊的‘刻舟求剑’。

(二)接受恶习:它必然对应着一种“次人格”

恶习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作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我们将坏习惯当作自己生命中的一个敌人,发誓要击败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但它有时会被击败,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是弹簧,你压抑得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很多胖子、酗酒者、网络成瘾者等人群在改变坏习惯时一而再、再而三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实际上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前面说的小刘的例子,她之所以总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完成,既是为了逃避老总的指责,也是为了赢得老总和同事的赞誉。许多网络成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要么是学习压力太大了,一遍遍地重复学习实在太乏味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如果认真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生活。当你理解这一点时,就会带着感激的心去面对你本来仇视的缺点和恶习,开始把它们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时,你就不会再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而是去接纳它,了解它。这其实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

者说是你的一个“次人格”。当你这样做时,这个次人格中所蕴涵的能量就会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有当你理解了,接受了,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这个过程被称为“次人格整合法”。把恶习当朋友来接纳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必须在周末写出报告,否则会付出代价。但你却呆呆地坐在电脑前,脑子里空空如也,一个字也不愿意敲。你一会儿打开旅游网站,一会儿打开爬山网站,所有的内容你都看过了,但你还是一遍遍地刷新网页。你强烈地谴责自己,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事了。但过了一会儿,刚写了几个字,你又开始刷新电脑网页了。

那么,换个方式。仔细地聆听一下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听见,你心中有一个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烦躁和劳累的工作,你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现在,你要感谢这个“次人格”对你的关心和帮助,告诉它你一定会去。但此时此地,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诺。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如果不这样做,而是整天强迫自己完成这个义务,完成那个责任,那么,一个人就会发展出很多个与自己的主人格相敌对的次人格。从意识上看,这个人似乎很负责,很正常。但从潜意识看,这个人的内心中会有很多冲突。碰到这种情况,何长明说,他就会尝试用“次人格整合法”对他进行治疗。这个方法的宗旨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必须把它们当作朋友来接纳。

但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对自己的胆怯、苦恼、恐惧、愤怒等脆弱的一面采取无视或排斥的态度。比方说,有一天早上醒来,你不想上班,有人可能教过你,要忘掉这种不好的感觉,对自己大喊几声“我很好”“我很棒”“我一定能行”等口号,用这种积极暗示压下内心那个无助而孤独的自己。这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终会造成次人格与主人格的分裂。次人格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下去,但说不定哪一天,它会来一个大爆发。

我们不要做压抑性暗示,而是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脆弱的根源,并从这个根源入手来解决问题。

(三)寻找动力:发现你内心的使命感

做了决定,但却迟迟不去执行,或者执行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而恶习仍在继续。之所以屡屡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是没有找到使命感。强大的使命感才是促使我们改变的发动机。譬如,很多人都下定决心减肥,但却屡屡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减肥?或者说,减肥的动力是什么?为了保持健康,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美好,更好地帮助家庭,养育子女?还是就是为了看上去更漂亮?

如果减肥的动力只是外部动力——让自己看起来更苗条。那么,减肥是很容易失败,因为周围人的评价总是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减肥者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打击而自暴自弃。并且,这样的理由也不足以让一个人全身心地奉献。很多人发誓减肥后没几天就放弃了目标,只好屡屡抱怨“我就是没办法自律”。实际上,任何人都做不到“随便做一个决定,然后就能100%地实施”。要保证自己的誓言得到坚持,就必须给这个决定找到足够的理由。一名摔跤队的选手考上了北京大学,当时他的体重是210斤。在大一大二期间,他多次发誓减肥,但每次都是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两年过去了,他的体重没有任何变化。但进入大三后,他只用半年的时间就将体重减到了160斤。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他谈恋爱了,爱情给他的减肥找到了足够的理由,这催发了他的使命感。

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自律,而是我们没有花费工夫确定愿景——为什么要改变?我们没有求助于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动力,没有求助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

听听你内心的声音,了解一下,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那才是你的动力之源泉。初恋的时候,和心爱的人初次约会时,你会拖延吗?当你热衷于一个电子游戏时,你会拖延吗?答案很简单。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情时,动力会从内心自动产生,你自然会获得自律。不要从外界去寻找迫使你改变习惯的东西,因为它们很容易被你放弃。

“当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时,自律就会成为你的本能。这就像玫瑰要绽放,茉莉有芬芳,鸟儿会飞翔一样。所以,请记住,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四)培育好习惯:兑现承诺,从小处做起

学会了和“次人格”对话,又找到了改变习惯的使命,是不是就OK了呢?

绝非如此。尽管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但改变恶习仍需要一点:立即去做。

因为,每一个旧习惯对应着的神经回路是无法消失的,只能靠新习惯打造更强大的新神经回路,用新的神经回路去战胜旧的神经回路。

新的神经回路一开始必然是脆弱的,要用它战胜旧的神经回路,最好采取一些聪明的策略。

第一、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规定一些小的任务。譬如,查出明天要拨打的电话号码,记下来,今天的事情就完成了;拿出所需要的资料,放到桌子上,不用急着开始工作。

一开始不要急着作大的决定,要慢慢开始,在一些小的方面向自己作出承诺并且遵守这些承诺。让你的内心引导你作出承诺。承诺一旦作出了,无论是怎样微不足道,都要遵守下去。

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当你作出承诺并履行承诺时,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你作出及履行更大承诺的能力就会增加,简单地说就是你会越来越自信„„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知道什么该做,并真的那样做了,你会觉得很开心,你会对自己很满意,会获得心灵的宁静。”

在这个世界上,分裂是最大的痛苦,堤坝分裂会导致洪灾,地表的分裂会导致地震,山峦的分裂会带来山崩,爱情的分裂会带来离婚,同样你和自我的分裂会带来一生的痛苦和遗憾。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么做却没有去做,你会自责,你会对自己不满意,你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不讲信誉、不可信,总而言之,就是你开始不信任自己,自信心降低了。第

二、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你可能曾经给自己作过很多承诺,但都没有坚持下来。那么,不要想一天把它们全实现。试着每天只规定自己必须完成一件事。这很容易实现,而实现的喜悦就是一种强化,会使你的新习惯更强大。

第三、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你可能有很多坏习惯,你成了它们的奴隶。不要企图一天把它们全消灭,试着规定自己每天必须不做其中一个习惯。

第四、不要积累太多的未完成事件。每个未完成事件都会吞噬你部分心理能量,无论这些事情多么不起眼。

第五、有决定胜过没有决定。你可能有太多的想法,但很多想法相互矛盾,所以他干脆一年一年地什么都不去做。你试图去梳理你的这些想法,却一直没有梳理清楚。

那么,无妨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想法,只要它是你内心的愿望,不是你要做给别人看的。就从它开始去做,去为它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它。做,总比坐着想更能提高你的自信。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美文摘抄

对手,不是敌人

可惜不是你

可惜不是你

告诉你腾讯真正的敌人

你该和坏习惯再见了

可惜不是你歌词

怎么不是你呢?

你不是一个侦探

孩子,你不是丑小鸭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