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东滨州市名胜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1: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山东滨州市名胜、古迹

1、滨州市滨城区

晏贺台遗址 在小营村。 卧佛台 在城村。

战国千乘城遗址 在小营村。 秦始皇台 在单寺乡。

商周大营城遗址 在大营兰村。 卧佛台遗址 高家遗址

2、邹平县

王薄起义遗址 在邹平县青阳乡西窝陀村南约3公里的长白山雕窝峪。东西南三面皆为高山,形成长达数公里的山峪,仅北端有宽20余米的峪口,俗称“山门”。峪口东西两面山顶上,遗存两条高约3米,长各约300米的石砌寨墙基,传为王薄起义时的山寨围墙。山门外为开阔平地。峪内林木繁茂,山峦叠嶂,易守难攻。隋末,炀帝东征高丽(今朝鲜),养马山东,人民苦不堪言。邹平铁匠王薄于大业七年(611年)领导农民起义,即以此为根据地。

鲍家遗址 在邹平县长山镇。 范公祠 在邹平县长山镇。

1 陈仲子墓 在邹平县长山镇。 雍池墓 在邹平县长山镇。 秦博士伏生墓 在邹平县魏桥镇。 邹平故城遗址 在邹平县孙家镇。 浒心台 在邹平县明集镇。 醴泉寺 在邹平县青阳镇。 汉梁邹侯墓 在邹平县邹平镇。 五代周范墓 在邹平县邹平镇。 化庄遗址 在邹平县青阳镇。 北魏平原县遗址 在邹平县好生镇。

汉于陵城遗址 在邹平县临池镇小临池村东北。 唐天子墓 在邹平县码头乡。 汉朝阳故城遗址 在邹平县码头乡。 清武显将军李化龙墓 在邹平县码头乡。 春秋圣井 在邹平县码头乡。 北辛文化遗址 在邹平县苑城乡。 丁公村遗址 在邹平县苑城乡。 汉高苑故城遗址 在邹平县苑城乡。 齐公子周采邑遗址 在邹平县西董乡。

3、沾化县

杨家古窑群 在沾化县富国镇。 古崇兴寺遗址 在沾化县永丰。

2 唐落魂堂遗址 在沾化县冯家乡。 元代古墓群 在沾化县冯家乡。 宋代兵营遗址 在沾化县冯家乡。 陈家古窑址 在沾化县。 郑家古窑址 在沾化县。

4、惠民县

孙子故园 在惠民县城原孙子庙旧址。1991年建。面积4.3万平方米,以孙子雕像为中心,两侧为孙武书院和孙武博物馆。孙子雕像高8米,重30吨,花岗石质。关于孙子故里,有两说:一在惠民县,一在广饶县。孙子,即孙武,春秋末期人,世传《孙子兵法》13篇,较明确记载孙武里籍、世系的,首见于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至宋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邓名世编著《古今姓氏辨证》,才较为肯定地说孙武为齐地乐安人。关于乐安的地望,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起争论。有学者考定为今惠民县,有学者则认为在今广饶县。1991年、1992年,两县均在县城新建纪念孙武的建筑。惠民县为“孙子故园”,广饶县为“孙武园”。

魏氏庄园 在惠民县城东南魏集村内。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成,系当地缙绅魏肇庆的宅第。魏氏自四世祖毓炳起相继居官,是鲁北知名的望族。庄园由住宅、广场、花园、水塘组成,总面积2.5万平方米。住宅为城堡式,呈

3 长方形,南北84米,东西46米。外围砖墙,高10米,顶宽1.5米,内砌女墙,外垒垛口,四面临街,自成封闭式的独院。东南、西北转角处各建向外突出的圆形炮楼一座,炮楼上下分层,遍布射击孔。分三进六院,共有房屋48间,均砖木结构。

大商遗址 在惠民县大商村。 大盖遗址 在惠民县。 泰山行宫 在惠民县。

宋古城墙残段 在惠民县惠民镇。

清吏部尚书李之芳故居遗址 在惠民县惠民镇。 龙山文化遗址 在惠民县胡集镇。 古棣州小新城遗址 在惠民县古城马。 大郭遗址 在惠民县麻店乡。

古棣州、厌次县城遗迹 在惠民县先棣州村。

5、博兴县

兴国寺石造像 在博兴肥城东南寨高村。像高5米,赤足立于巨形复瓣莲座上。《博兴县志》载:“丈八佛石像在城东南兴国寺内,寺废石像屹然露立,造像年月无考或与兴国寺建立同时。”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修兴国寺记》碑文称:兴国寺始建于东魏天平元年(543年)。视造像风格,当为南北朝时物,与文献记载符合。

蒲姑城遗址 在博兴县寨郝镇。

4 龙华寺遗址 在博兴县陈户镇。 丈八佛造像 在博兴县寨郝。 博昌城古遗址 在博兴县寨郝。 利城古遗址 在博兴县店子镇。 般若寺遗址 在博兴县店子镇。 王海石桥 在博兴县曹王镇。 洪福寺遗址 在博兴县兴福镇。 西汉会城遗址 在博兴县安柴村。 汉董永墓遗址 在博兴县陈户镇。 南朝宋乐陵郡城遗址 在博兴县陈户镇。

6、阳信县

牛王堂古墓 在阳信县阳信镇。 杨家冢 在阳信县阳信镇。 义士同丘 在阳信县阳信镇。 玉皇庙 在阳信县。

小韩遗址 在阳信县商店镇。

黄巾冢 在阳信县商店镇黄巾寨村西。系黄巾死难将士之墓。

7、无棣县

明县衙大堂 在无棣县城里。 清吴氏故居 在无棣县城里。

鼎褂府 在无棣县水湾镇。曾出土北齐汉白玉石佛。

5 称砣台 在无棣县埕口镇。 广武城遗址 在无棣县埕口镇。 秦台 在无棣县西小王乡。 魏王豹墓 在无棣县信阳乡。

汉青旗将军庙遗址 在无棣县庞家集乡。 月角塘遗址 在无棣县。 郭莱仪古墓 在无棣县。 大觉寺 在无棣县。 唐塔遗址 在无棣县。

滨州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1950年建惠民专区,几经沿革,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1年撤地设市。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和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69万人。汉族为主,有回、满、蒙古、壮、白、朝鲜、黎、瑶等26个少数民族。面积1040平方千米。西汉武帝间臵漯(湿)沃县。隋开皇十六年(596 )废漯沃县臵蒲台县。唐垂拱四年(688)析蒲台、厌次臵渤海县。后周显德三年(956)臵滨州,辖渤海、蒲台。1913年滨州改为滨县,1950

6 年析蒲台一部分入滨县。1982年设滨州市。滨州市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水产资源有黄河鲤鱼、刀鲚等。野生药材资源有车前子、地骨皮、蒲公英、枸杞子。野生动物资源有野兔、狸、獾、野鸭、黄鼠狼。土特产品有滨州锅子饼、滨州芝麻酥糖、小营大米。名胜古迹有蒲园、蒲湖。

滨州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商朝时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从西汉起至民国先后设有郡(国)、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臵,五代时期臵滨州,以濒临渤海而得名。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发源于博兴的吕剧、惠民的胡集书会、泥塑、木版画及滨州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滨州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惠民县是古代著名军事家中国武圣孙武的故里。邹平县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长地。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滨州还是中国吕剧的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央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滨州交通便利。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和20

5、220国道穿越境内,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津汕高速大高至鲁冀界段、威乌高速辛庄子至邓王段、滨德高速、黄大铁路滨州段、黄河公铁两用桥、中国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滨州万吨级港口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7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7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自2003年底开始的以防潮堤为屏障的“北带”开发扎实推进,新增土地61万亩。黄河贯穿东西,淡水资源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已开发15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海岸线长240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滨州农业基础良好。农、林、牧、渔各业发达,现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枣、水产、牧草“五个百万亩”基地。无棣金丝小枣、沾化冬枣、惠民蜜桃、邹平水杏、阳信鸭梨等各具风味,驰名中外。沾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和“冬枣原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名扬海内外。

滨州工业发展迅猛。纺织家纺服装、油盐化工、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飞机及机械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十大产业(链)集群初具规模。“汽车上路、轮船下海、飞机上天”目标基本实现,陆、海、空立体化高科技产业框架正在形成。魏桥创业、滨化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盟威制造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9年夺得国内同行业之冠。鲁北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第一家无“三废”绿色化工企业。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累

8 计募集资金59.2亿元,其中境外上市2家,募集资金4.89亿美元,列山东省第1位。

2006年4月5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千古一佛丈八佛出博兴县城,沿

205国道、省道潍高路,折向东南,车行约十公里,在油油的麦田和漠漠的村庄的交汇线处,从嫩芽初发的杨树梢头,便可见又一抹金黄的屋顶逐渐的映入你的视线,这就是保留有1400多年历史的丈八佛造像的兴国寺之所在。

丈八佛造像位于湖滨镇的寨高村,寨高原以佛命名,如今四乡八村仍呼之曰“丈八佛村”,沿村路北行,进入一座金碧辉煌的山门,迎面一座新修的佛殿,里面正中就是丈八佛,佛为单身立式青石圆雕造像,坐北面南,造像通高7.1米,合古时的一丈八尺,所以称之为“丈八佛”,佛像头梳高高发髻,身穿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祗支衣,胸前打结。佛像丰面大耳,面带微笑,手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佛莲台上,造像衣纹流畅,造型生动,形神兼备,给人以亲切逼真庄威并举之态。

博兴旧志记载:“丈八佛造像年月不明,或与兴国寺同”,据清道光六年的碑文记载:“兴国寺之由来久矣,初闻霞光出于井,转瞬间巍然一佛,系天平元年张建领创立。”由此

9 推断,丈八佛造像时间不会晚于北朝时期的东魏天平元年,即公元534年,那么丈八佛造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当时这里始建有一个很大的寺庙,名为兴国寺。造像就座落在寺中正殿处,当初为面涂金粉,身披彩裟。在其左右,还各雕有供养人

六、比丘一,中间有一人作双手拱手拱博山炉状。殿内还竖有五通石碑,中间最大的一通上面刻有大小29尊不同形象的佛像,雕刻精致、栩栩如生。位于两旁的四通石碑上,则分别刻有该寺于元朝元贞二年、明朝景泰元年、明朝万历元年,清朝道光六年重修所立的碑记。每年逢农历十月十五日是这里的庙会,香火声势远近闻名。至清末,兴国寺因年久失修而败落倒塌,石碑亦失,仅存丈八佛暴露在平地上。

丈八佛造像是我省平原圆雕造像中的上乘之作,它还有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神奇之处。据考证,整个雕像坐落在2.3米高的夯土台上,虽然有十三层素土夯就,但是在1400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岁月的侵蚀,多次地震、洪灾却依旧巍然屹立。据说,在朝晖夕阴的天色变化中,丈八佛的面容微笑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神情变化。这种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如今的丈八佛被保护在十米多高的大殿中,不用再担心风刀霜剑、严寒酷热的侵蚀。

丈八佛所在的兴国寺是1998年博兴县引进外资410万元,在旧址上重建的。南北长135米,东西宽70米。在这

10 里,我们看到,阁楼式的山门巍然屹立在蓝天白云下,院里两座大殿,金碧辉煌。第一座大殿供奉的就是丈八佛,衣袖流动,法相庄严,历1400年乱云飞渡,却依旧笑对众生。丈八佛, 万民的目光膜拜过 ,千年的风雨吹打过,它目睹过多少王朝的变迁,亲历过多少世事的流转,就算一块顽石,这么久远的资历,也会有点灵性了吧!面对我们的叩问,佛依旧平视前方,千百年来它就是这样,平和的,微笑着,从历史的深处,达观地充满内涵地静观着万物苍生,或许还会这样永远地观望下去。这就是艺术的深沉与魅力,尽管丈八佛历经刀兵战火、风沙侵磨,然而那些北朝工匠在斧斫的刀锋上所透漏出的执著与虔诚,依旧能让千年后不经意闯入膜拜的我们所深深地感受到……;风打雨淋日光曝晒严寒侵凌的丈八佛在经历了十四个世纪后,终于在新世纪的第一抹阳光中有了遮风避雨和灵魂栖息的地方,佛若有知,或许也会感激这盛世之功吧!

走出这三进大院的寺院,左边就是村里百姓的庭院,瓷砖红瓦,看上去日子富足;喧嚣的小贩在寺门外向游客兜售着描有丈八佛造像的护身符和其他小玩意。佛也应该是平易近人的,至少和人间烟火不再是那么的隔阂,法相的尊严,佛教的诣旨目的也是在于普渡众生的。兴国寺的红黄殿顶随着我们的车行又渐次消失在漠漠的、鳞次栉比的民居之中,在路上,我这样胡思乱想着。

11

麻大湖风景名胜区 麻大湖是黄河三角洲腹地仅有的一处淡水湖泊,东西约长7公里,南北宽3公里,总面积20余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2万亩。麻大湖水域广阔,苇蒲丛生,芙蓉似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纵横。盛夏,沿湖荡舟而行,便觉走进九曲回肠的水乡画廊,苇蒲滴翠,鸭戏鸟鸣,随处可见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旖旎风光。真是:\"苇堵渠尽疑无路,竹篙轻点又一天。只闻笑语人不见,蒲苇深处有人烟\"。被人们称为\"北国江南,鱼米之乡\",是闻名遐尔的\"天然乐园\"。当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泛舟麻大湖,流连忘返,也写下了不休的历史名句。乡村风情,如歌、如诗、如画,给人们独特的感受。旅游胜地麻大湖芦苇丛丛,鱼跃鸟鸣,使人流连忘返,素有“北国江南”之美称。

古槐 古槐传说中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远望去,像苍龙腾空,又如绿色巨伞,映衬在蓝天白云下,显得苍劲、挺拔,充满盎然生机。老槐树胸围4.85米,三个人合抱尚且勉强。树干已枯空,树冠一半枯死,另一半的树皮上顽强而执着地长出繁密的树枝,郁郁葱葱,葱翠欲滴,堪称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树洞内斑斓的树皮,扭曲的树身,蜿蜒交错,宛如怪石嶙峋的岩洞。它苍翠的容貌,令人悠然回想它生命萌芽的久远年代、漫长岁月的生长历程和传奇经历,不仅心驰神往,肃然起敬。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更为媒仙古槐的

12 传说增添了迷人色彩。洪福园暨华东碑林 洪福园建于汉代洪福寺故地,占地50余亩,园内民族文化特色浓厚,有仿古建筑、名家词碑多处,是具有一定影响的传统民俗文化园林。华东碑林珍藏有费孝通、王光英、程思远、沈鹏以及陈立夫、蒋纬国、各爱国宗教界和日、韩、泰等国名家题词碑150多块。

凤阳桥 凤阳桥为青石结构三孔拱形桥,始建于明朝嘉靖42年,重修于清道光28年。桥体造型秀美、工艺精湛、结构严谨,突出体现了明代建筑特色,现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我国北方唯一现存的城堡式庄园--魏氏庄园魏氏庄园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位于惠民县城东南30公里,220国道南侧魏集镇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至十九年(公元1890?D1893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氏庄园占地40余亩,平面布局呈“工”字型,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庄园的住宅将具有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与北京四合院及南方阁楼式民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城堡式建筑群。住宅房屋建筑是按照清《工部工程侧例》设计,同时具有典型的地方风格。

中国孙子兵法城中国孙子兵法城是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是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棣州古城墙遗址为依托,孙子故里惠民县投资建设的鲁北最大的文化旅游景点。

杜氏家族政绩故事之《杜诗不建魏忠贤生祠》(选自> )

明朝末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官场上派系争斗激烈,以东林党为代表的一派被时人称为正派,其首领之一的顾现成题在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流传甚广,以官宦为代表的一派被时人称为邪派,其首领魏忠贤是明朝有名的大太监,称为“九千岁”。另外,以地域为基础,还夹杂着一些同乡帮派,如:齐党、浙党、楚党、昆党等等,几乎所有

14 的大小官员非此即彼,各有所属,整个社会乌烟瘴气。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颇有雄才大略,无奈积弊太深,终不免吊死煤山。史学家评论这一段历史时说:“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就在这污水泥潭中,杜家第八世杜诗,因其拒绝加入任何一派,不肯向权贵低头而被益为海内直臣。明朝天启皇帝时期,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邪党得势,与之对立的东林党便大遭杀戮,内阁大臣、六部九卿、各地督抚见风是舵,纷纷拜倒在他的脚下,有所谓五虎、五彪、十孩儿、四十孙之说。更有甚者,有人把魏忠贤与孔子相提并论,在全国各地为其建造生祠,作为神灵供奉。当时杜诗任江西布政使,在明朝,一省长官有三,巡抚、巡按、布政使,巡抚管军,巡按管检察,布政使管民政,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省长,时人称为“方伯”,所以杜氏家族在旧滨城南街的故居大门上悬挂“方伯第”匾额。在杜诗的极力反对下江西巡抚杨邦宪一直不敢公开宣布为魏忠贤建生祠,当时全国各地未建生祠的只剩江西和福建两个省份,后来杨邦宪和巡按留述祖几次三番与杜诗商量,想把澹台子羽祠改为魏氏生祠,均遭到杜诗严词痛斥,他们都被杜诗的凛然正气所压倒,羞愧难当,再不敢提为魏氏建祠之事。天启七年(1627年),杜诗因为政绩卓著,廷议推举任浙江巡抚,但终因得罪魏忠贤被罢官,江西巡抚杨邦宪,巡按刘述祖便联名上奏皇上,请求在江西为魏忠贤建造生祠。巧的是,江西请求建祠的奏章

15 到了京城,天启皇帝已经驾崩。新继位的崇祯皇帝扶正祛邪,阉党被大量的惩处,江西巡抚杨邦宪处以面部刺字,割去鼻子的重刑。

秦皇台据《齐乘》载,“秦台,滨州东

13里,高八丈。相传,始皇东游萦蒲系马之处。亦名蒲台。般阳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遣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去海上神山(在高丽国现朝鲜的一座山)求长生不老药,久而不还。故下令各路大军每人一盔土,米浆和之,筑台以望。这就是秦皇筑台望高丽的故事的由来。公元2005年仲春,滨州市滨城区政府为开发秦台古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永远的缅怀先烈,为了把滨州建设成绿色生态城市,携山东秦台旅游臵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秦台风景区。

步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秦汉风格的阙门。“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建筑形象,象征神圣而高贵。阙门高达 12米,气度非凡,市委书记孙德汉同志欣然题字“秦皇台风景旅游区”,字体大气磅礴,为景区平添了几分壮丽色彩。阙门后六排齐刷刷的林墙,由雪松和蜀桧组成,分布景区主道两侧,宛如队列齐整的古代卫士,引发起游人的些许遐想。走过林墙,就是堪称世界第一的秦始皇铜像,塑像威严而高大,艺术地再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英雄气概。雕塑为锻铜制作,自重六吨,高达18米,

16 创作者为著名雕塑家李怀杰教授。仰望秦始皇,不禁联想起大诗人李白的《古风》篇章:“秦皇按宝剑,赫怒震神威”。 铜像前排两侧,排列着九队石俑和一对马俑,是按照秦兵马俑原规格雕塑的。兵马俑艺术是以写实为特色的,虎目圆睁,英武剽悍,细节刻划逼真入微。据专家云,秦始皇在位时就兴建兵马俑,以护送母亲董太后之灵回老家邯郸所用。铜像后面两侧还有统一车轨的模型和度、量、衡及文字模型,模型非常逼真,它再现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英贤桥与龙隐湖分布于铜像的西侧。英贤桥为九孔拱桥,桥面建有三十六根汉白玉栏杆。英贤桥的命名,自然是纪念为滨州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过了英贤桥,滨城区烈士陵园展现给人们的就是一部红色革命历史教村。乍看龙隐湖,状似葫芦,又象是马蹄窝。传说,秦始皇初到此地,因地处海滩,非常松软,车轮被陷。当时方士徐福劝说:“此乃不祥之兆,陛下不要前往”。秦始皇正犹豫,只听前方一声龙吟,他的青鬃马前蹄猛趴两下,竟把马车拉出泥坑。随即身后出现一潭清水,就是现在的龙隐湖。

沿景区主道走,过了秦始皇铜像,秦台美景,赫然在目。秦台原名蒲台,传说为秦始皇所筑之望仙台,为古滨州三台之首、八景之一。被誉为“滨州之魂”,是保佑滨州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秦台高19米,底周长350米,面积2826平方米,顶部周长63米,面积314平方米。

17 古人概述:秦台东北连渤海,地偏僻,民稀疏,猎樵伴獐鹿,农牧面茅草狐兔;台东大海,登高远视,水势浩荡,蓬莱仙境,渺渺茫茫,近在咫尺;南望黄河,金带欲飘;西南滨城乐土,文明之乡。新修葺的秦台设台阶两处,拾阶而上,台上筑有木制碑亭一座,碑石上铭写秦台来历及滨城区携山东秦台旅游臵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秦台古文脉大事记。

秦台下有明朝八角龙井,明成化十九年挖掘,井为八角,深数九米。井内三泉并涌,清澈见底,刮东北风时水咸,西南风时水甜润,冬夏不枯,人称“海眼”。井内常有蛇出没,传说遇旱年祈雨屡应,井上有石栏。

滨州市好客山东贺年会总结

山东滨州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中国十大名胜

台湾名胜风景

大同名胜简介

中国佛教名胜分布

中华名胜对联

参观名胜心得

江西名胜简介

景点名胜对联

山东滨州市名胜
《山东滨州市名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