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城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2: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城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

新城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新城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乡镇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加快发展,根据《嘉峪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嘉峪关市郊区“十一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编制了《新城镇“十一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局,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进一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社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增长态势,预测分别达到17430万元、7709万元、4579万元、5034元,年均分别递增6%,6%,8%,8%,年平均增长%。其中社会生产总值达163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递增幅度分别为%,%,属期内递增最高年份。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农民储蓄存款余额3299万元,人均4039元,。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草

三元结构转变。高效农业示范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地推动了我镇农业的转型升级,被省农牧厅认定为全省无公害洋葱生产示范基地。经济作物面积19664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粮经饲比由的85:12:3调整为的9:89:2,农林牧收入比重为86:3:11,一产业、二三产业收入比重为70:30。

――农业产业势头强劲。洋葱、制种、西甜瓜、畜禽养殖等支柱产业效益明显。“万元室”、“万元院”、“万元田”、“万元园”四个万元科技高效农业培育出新亮点。,我镇养殖规模户达到729户,肉类总产量728吨。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共完成人工造林21432亩。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机总动力达万千瓦,动力运输机械1737台,农业机械化普及推广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步伐加快。“十五”期间,我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9001万元,同

比增长8%,“十五”年均递增12%。 ——招商引资实现突破性进展。先后引进了万亩葡萄生产基地项目、甘肃恒源炉料有限公司、新城草湖开发等一批大项目。累计完成招商引资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向适应型、超前型转变。不断完善了路、桥、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镇村级公路建设步伐,实现了道路村通村、村通组、组通组。解决了农民正常用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住房、科技、文教、医疗卫生条件持续发展。 ——科技、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十五”期间,教育“两基”达标通过省市验收。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计生整体工作水平进步较大,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机构。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兴起,电视入户率达到73%,电话入户率达到%,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17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各种污染治理和整治取得一

定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步,镇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率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一总目标,狠抓“党、干、科、经、貌”五个重点和“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实施“12345”工程,着力拓展“三区一线”经济,走园区带动发展的路子,努力增强经济实力,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把新城镇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战略重点:

“十一五”时期新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区:按照发展“两品一游”生态旅游观光高效农业的总体思路,结合本镇农业实际情况,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以洋葱、西甜瓜等

支柱产业为依托,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精品、珍品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优化区域环境。实现农业产业化“七个翻番一保持”的目标。力争日光温室万元室面积翻一番,达到240亩。蔬菜花卉制种面积翻两番,达到4000亩;以观光树种育苗为主的万元田,达到100亩;林地娱乐开发为主的万元园翻两番,达到200亩;暖棚养殖万元院户数翻两番,达到1800户;农民劳务输出收入通过技能培训等措施翻一番;交通运输收入翻一番;双千元田面积始终保持在种植面积的50%以上。

2、建设工业经济开发区:依托嘉东、嘉北工业园区和万亩葡萄园开发,大力发展公路沿线经济,建设横沟经济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办企业;积极引导,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行股份合作制、

发展民营企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区。

3、建设第三产业经济开发区:大力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潜力,以新城草湖大漠生态旅游景区为样板,加快发展郊区旅游观光农业和

二、三产业,吸引农民离开土地积极开展餐饮、娱乐、小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业。建设农贸市场,组建商贸流通组织,发展农副产品运销业,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4、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嘉峪关市新城镇总体规划》,以镇政府为中心,以镇区为枢纽,以各村为连节点,集镇重心沿嘉新公路向西转移,旧区、新区协调发展。加快城镇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形成畅通便捷的镇域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小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体系建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加快小城镇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植树、种花、种草为中心的绿色产业,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城镇绿

化规划和建设水平。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格局。

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至2010年全镇农村社会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年递增%,达到24122万元,争取在实际执行中更快更好一些;农业总产值9839万元,年均增长5%,农业增加值6128万元,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0%以上,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较强的拉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年均增长600元。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产业、二三产业收入比重由的70:30调整到2010年的45:55。二三产业人员占劳动力比重的50%以上。非农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农民人均从非农产业获纯收入3794元,年均分别增长6%,%,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

——加快发展科技教育。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加快。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2010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级规定的指标范围内,镇区绿化率达到30%。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实施镇区集中排水、供气、供热工程。建成小康样板示范点100户,建设花园式绿化安全文明小区。镇村组道路改造率达到50%以上。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有线电视、电话和电信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90%、90%、30%以上,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农村劳动力培训覆盖面达到90%以上。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和村民小组文化体育活

动室,完成卫生院改造。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40%以上。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户和人口比重达到85%以上。稳步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调动和保护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民政、扶贫、社会救济工作,关注弱势群体。

三、“十一五”期间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统筹城镇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行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以发展“两品一游”高效旅游观光农业为重点,通过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强对订单农业的管理和引导,

努力发展高附加值、精品、珍品特色农业。尤其以优质西甜瓜、订单洋葱、各种类制种、脱水蔬菜和肉牛、肉羊养殖等产业为重点。通过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继续推行“千元田、万元院”工程。从新城镇实际出发,重点培育无公害洋葱、优质西甜瓜、畜牧养殖、旅游观光、日光温室、制种等六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洋葱、西甜瓜、生菜制种等三个特色产业。以“抓重点、强基础、保稳定、促发展”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总体思路,提高种植和养殖业竞争力。

洋葱产业:进一步做强洋葱产业,严把种子关口,引进优质进口洋葱品种,提高播种技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教育农民正确使用农药。保持对产地和无公害品牌的认证,使我镇洋葱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提高知名度。

西甜瓜产业:重点是抓好野麻湾村的西甜瓜,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争取注册野麻湾村西甜瓜无公

害产品品牌,同时扩大西甜瓜的种植面积。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 蔬菜产业:大力发展以高效日光温室、中小型拱棚栽植和大田种植为主要栽培模式的蔬菜产业,形成规模和产业化经营。加快无公害蔬菜和名、优、特蔬菜的生产,扩大出口创汇蔬菜和反季节大棚蔬菜的生产规模,建立蔬菜生产和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净菜上市及加工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经济大户,开辟绿色通道和网上营销。

畜牧业:全镇有天然牧草万亩,饲草资源丰富1 2 3 下一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湘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太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作报告

新城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新城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