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卖炭翁》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6: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卖炭翁》教案

主备人:李素云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卖炭翁形象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卖炭翁形象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课件 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学生自学、教师导拨。 教学过程:

1、导入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卖炭翁》。

乐府诗主张诗歌应“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事而作”, 那《卖炭翁》又是作者为何事而作呢?

2、检查预习: 薪(xīn)

鬓(bìn)

碾(niǎn)

翩(piān)

叱(chì)

骑(jì)

系(jì)

3、朗读课文

(1)抽一学生朗读,正音。 (2)教师朗读

4、思考:《卖炭翁》一文是作者为何事而作呢?(时、地、人、事、结果)

5、理解文意、句意:

圈画关键字词,学生分组研讨文章的词义句意。 关键词、重点句、

抽学生翻译句子,师生导拨。

6、卖炭翁形象分析: 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买炭翁的生存状态,劳动艰辛、年岁已高。

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孤苦无助,急于通过卖炭获取生活资料,“可怜”两字表现出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

动作描写:“伐薪烧炭”“哓驾炭车碾冰辙”写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辛和卖炭的不易

卖炭翁形象: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7、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即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公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失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8、课堂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白居易为我们塑造了一卖炭翁的形象,通过他的遭遇,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宫市对百姓的巧取豪夺,感受到百姓生活的疾苦和无奈。同时文章也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憎恨。

9、作业布置: 背诵《卖炭翁》全文 板书设计:

卖 炭 翁

白居易

外貌 —— 烧炭艰辛 悲

卖炭翁 心理 —— 矛盾反常 (同情) 社会

|对 | 行动 —— 运炭艰辛 苦

| |

|比 | “翩翩”——趾高气扬 宫 掠 黑暗 宫 使 “把、称、叱、牵”——蛮横无理

“千余斤”、“半匹”“一丈”——强烈反差 市 夺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

24.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说课稿

卖炭翁陌上桑

《卖炭翁》读后感

卖炭翁作文改写

《卖炭翁》教学反思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