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漫谈水利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02 02:19: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漫谈水利改革

▲卢立强史秀明● 解学相

(▲莒县水利局青峰岭水库管理处●莒县水利局仕阳水库管理处山东莒县276500) 提要: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水利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和举措,为当前社会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产业资源化;水权;水市场

一、水利改革

“改革”一词,大概是伟大导师列宁所赞扬的“11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北宋宰相王安石”首倡,他在嘉祐三年(即公元1058年)任度支判官时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史称的《万言书》)中,针对当时的吏治、教育、军事、赋税、监司、升迁等诸多方面的长年积弊,提出了一整套的“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这就是“改革”。历史发展到今天,所谓“改革”,大概就是指“二改一革”,即“一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改”不适时宜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一革”也就是革除旧的思想观念、革除不合时代发展的陈规陋习。

改革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一大重任,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前列,顺应历史潮流,打破旧的思想观念,尽快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冲出“计划经济”的束缚,使我们的祖国早日成为世界强国,完成历史交于我们的这一历史重托。

水利改革,是当前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其他方面的改革,而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人事的和体制的改革对它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水利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改革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综合改革,因此,水利改革必须先行一步。水利改革应同其它改革一道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发展壮大国民经济的强大动力。

二、目前水利管理体制

2.1管理体制形式

2.1.1水利单位分类。目前,水利管理单位从归属上大体包括三类:一 类是条条上的,如河道流域主管部门和少数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一类是块块上的,如各级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的水利水电厅局;最后一类是条块上的,如某些水文、水电单位,某些方面属于条条上、某些地域上又属于块块上,日照、威海两市水文在省市级上属块块,而在县级上又成为条条上的了。水电行业分属更多,有条条上的,有块块上的;有中央的,有地方的;有军队的,有电力的„„从性质上水利单位也可分为三类:A类是拥有行政执法权的水政执法部门,如各级政府的水利厅局、大型流域管理机构和部分特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大约占总数的9%;B类是拥有水利行业管理职责的事业部门,如各级政府水政部门下设的或附属的行业质评单位、监督单位和工程设施单位,这类单位约占总数的84%;C类是拥有水利行业技术能力和机械设施的施工企业单位,如各级水政部门下设的施工安装公司或施工监理部门,这类单位约占总数的7%,全部各类单位共约8万余个。

2.1.2管理体制形式。目前,我国现行的水利行业管理模式是:“条块分割型”,即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分级分部门的行业地域管理模式,在同级政府领导下水利、环保、城建、卫生、地矿、农业、林业等诸多部门,根据分工不同,分别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防汛调度、资源保护等职责,即“多龙管水”。

2.2体制存在的弊端

2.2.1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由于条块分割、分级多部门负责,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汛调度、资源保护、规划设计等方面是“多龙管水”,相互推诿、分工不 1

清、职责不明。

2.2.2司法不一。治理污染归环保部门,节约用水归城建部门,地下水归地矿部门,卫生防疫监督归卫生部门,水电调度归电力部门,自然江湖河水归水利部门,对所有违法水事案件的执法部门不同,执法力度不同,造成“多龙管水”形式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

2.2.3行政干预。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设计、防汛调度、施工管理、尤其是工程建设招投标诸多方面,无一不存在行政干预、决策不科学现象,下级单位违心地去立项、执法、设计施工、运行调度,使整个水利行业在领导权的监督下运行,没有按自然经济规律进入市场运作,如工农业、城市供水的水价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包发包、施工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多的行政干预现象。尤其现今少数“年轻”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漠,在“我”管辖区域上老子天下第

一、“家长”独断作风盛行,更是部分违法水事案件的直接干预者。近几年工程建设招投标就是明显的例子,工程建设招标只是合法的形式而已!

2.2.4性质不纯。基层水管单位往往是行政、企业、事业三方面性质、职责共存。水库灌区作为一个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单位,属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虽然有编制但不拨事业费,汛期负责组织防汛抗洪,又具有部分行政职能,于是,政、企、事不分,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就管而无权、说而无效,至多充当了一个“两面人”的角色。这84%的水管事业单位按说应该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企业经营型三种,可惜至今改革不到位!水电站也是如此,负责防汛抗洪弃水发电,和灌溉发电,因此具有双方面的作用功能,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结合在一起。

2.2.5投资不足。在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方面,没有建立正常的投资渠道,维护经费缺口较大,政府未给水管单位拨发专项事业经费,导致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退化、技术落后、效益锐减。水管单位受社会影响和农民负担加重等因素制约,经营收入有限,职工工资不保,行业贫困,队伍不稳,人才流失,更加剧了水管单位的恶性运营。

2.2.6水管单位内部“大锅饭”。受现行体制约束,水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结构很不合理,而分配不公、多劳不多得、思想不解放、没有竞争意识、吃“大锅饭”等弊病尤为突出。

三、水利改革的必要性

3.1行业归属

水利一直归农口,原因是前段历史上主要为农业服务,而今水利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服务,其生产出售也如同重工业商品,因此,理应实行“农转非”,水利行业复归重工业部门。清朝之前历代政府,水利部门一直归“工部”管理,属于工业建筑类行业,只是民国以来才改变成现状。

3.2水的商品属性

水利产品主要是“水”,是改变了其空间位置、时程分配、经过工程措施作用流回或阻止、延缓并改变了方向的产生了效益的非自然水,水利措施之后的水资源,具有了商品属性,是重工业商品之一。

3.3水资源的有限性

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和可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可再生性、重复利用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可污染性、不可替代性和稀有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我省人均水量又是全国人均水量的约1/6,为352m3,况且,水资源总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近年来又成下降趋势,水资源与其它矿产、物产资源一样是有限的。据统计:截至2001年

底,全国668个城市中就有450多个供水不足,300余个城市严重缺水,114个城市特别严重缺水,30多座城市出现地面严重沉降、下陷、裂缝;其中4个城市地面沉降超2m。年均减产粮食100亿kg,直接工业损失144.7亿元,其它间接损失852.3亿元。一方面是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管网滴、渗 损失水是供水量的25%,工业企业管网渗漏率更高,有的则达50%,有些单位和个人又大量浪费和污染有限的水资源,使本就不足的宝贵之水缺上加紧;另外,由于农药、化肥、造纸、制革、冶金、化工、食品、卫生防治等各方面药物的使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范围和趋势,这一切使水资源日趋紧张。更有甚者,今年五月份烟台市某单位出巨资从韩国进口40余吨废旧手机、电池等生活日用垃圾,来浪费我们宝贵的外汇储备、污染我们的环境,这在国内已不是首例,此类事常有报道。

3.4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历史发展到现在,各种经济形式并存互补,社会分工更细更专业,用水排污行业单位日趋增多,跨流域调水、多方向跨专业供水更是必然,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分配权之间的水权矛盾愈趋明显。因此,水利行业作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就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改革,大胆探索。

四、水利改革的内容和举措

我国是一个水利古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发水利事业并制定水利条约“无曲防”,公元1202年,金章宗颁布执行的《河防令》就是现存最早的防洪法规,先秦时秦国的《田律》就明确规定了开发水利的“利泽均衡”原则和“保护生态”等原则。当前,广义的水利范围包括:防洪、排水、灌溉、给水、水力、水运、污渠和港口等八种,因此,水利改革至少应含盖这八项内容。

4.1体制改革

水利改革,首先应该明确性质,确定行业归属,综合水利职责,理顺关系,整合行业。分别改属于公益性行政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营性企业单位。

4.2人事改革

在干部制度上,废除终身制,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无功即过、连续考核、末位淘汰体制。用工制度上,应实行社会招工、全员竞聘、双向择选制度。分配制度上,应实施按岗设薪、绩效挂钩、工资浮动体制。

4.3科技改革

重视培训科技人才,提倡鼓励各种教育成才形式,启用高科技手段和高技术先进设备,进行技术装备和科技改革。

4.4引入竞争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及补偿机制

在行业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在资源利用上引入有偿使用机制,在治理保护上引入资源补偿机制。

4.5所有制改革

完善当前所有制形式,可实行全民所有制、股份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合作所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允许民营企业个体或股份所有制形式进入大中型水管单位和水市场,从事水利事业的规划设计、开发利用、施工管理、运行调度等多项水利工作。

4.6明确水权与水市场

要明确各种水资源的所有权、分配权、经营权(含水价制定权)和使用权间的相互水权关系,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净化商品水市场主体,使生产者、消费者自由进入水市场;量化商品水客体, 让商品水交易科学化、规范化;强化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坚决不应买断;界定水市场永远为准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其宏观调控。

4.7实行产业资源化

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实行行业产业化、供水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用水商品化、运营规范化、规划一体化、开发资源化,收取各种功能的“水费”——即供水、水力、水产、水保、水运、环保、防洪、排水、治碱、湿地等方面的水的“使用费”和“治理保护费”,当然计入成本、利税、折旧等因素;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开源节流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水利改革的典型标志——城乡水务一体化

水利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现行水管理体制涉及水利、环保、卫生、城建、地矿等诸多部门,分工不明,缺乏协调。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说:“解决这种局面的最好办法是推行泰晤士管理模式,即变多龙管水为一龙治水。实现流域化统一管理、赋予流域管理组织以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最高权限。”在改革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将涉及水的有关职责进行综合,对涉及水管理的行业进行整合,将城建、地矿部门管辖的地下水、环保部门管理的污水、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表水,统一划归“水务”部门这面大旗下,变“多龙管水”为“一龙主水”,外加原水利部门本身自管的防洪、排涝、治碱、灌溉、供水、水电、水产、水保、和交通部门管理的部分航运、港口等分类职责统一划归水务部门,将城乡地表水、地下水、各种废水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等一切水资源交归水务部门统一管理、调度分配,形成上下左右全方位、前后时刻相连接、城市乡村一体化、水利环保生态化的综合管理格局。统筹兼顾各行业、综合管理水资源、全面管理水环境,把有关“水”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等事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有关“水”的行业合理地整合揉成一体,形成全面、综合的“大水利”——水务业。扩大“水利” 管理的层面、加强“水利” 管理的职责、强化“水利” 管理的执法力度,重视“水利” 管理的时效性,强调“水利”管理的连续性,宣传“水利”管理的社会性,让“水务” 这面大旗成为发展地区国民经济的航标,让“水务”系统成为启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生力军。打造水市场,成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水务局,统一管理利用城乡水资源,已是大势所趋,上海首开此例,日前,全国部分省份已有地级水务局成立,我省县级水务局业已挂牌运营。因此,在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基础上,实行行业产业化、供水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用水商品化、运营规范化、处事法制化、规范一体化、开发资源化,从战略角度看待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远虑变近忧的缺水问题,必将掀起水利发展的新高潮,再创历史新辉煌。

2003年5月20日

作者简介:

卢立强(197711.08-),男,汉族,专科学历,助理工程师,莒县青峰岭水库管理处工作。

解学相(1965.12-),男,汉族,本科学历,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业余干部大学、莱阳农学院,农工专业,高级工程师,现在莒县水利局仕阳水库管理处工作。兼任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会员、中国管理学会会员,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理事、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目前主攻方向:水资源调度与水环境保护。

联系地址:莒县桃园南区25#楼102房

邮编:276500联系人:解学相

联系电话: 0633-6906977(办2,8:00-11:30,14:30-18:00)

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漫谈

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冷水滩区水利站改革情况汇报()

最新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深化水利改革发展试题

水利改革发展——农村饮水

冷水滩区水利站改革情况汇报()

青州水利改革发展汇报

(讲稿)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南通市水利改革与发展总结

漫谈水利改革
《漫谈水利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水利改革发展 水利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