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0: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摘要: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如何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⑴、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⑵、引导启发——个性化阅读的基础。⑶、独立分析——个性化阅读的目标。⑷、课外阅读——个性话阅读的方式。

关键词:个性阅读、平等对话、引导启发、课外阅读。

阅读伴随人的一生,它是学生步入社会从事各项工作所必备的能力,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因而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从目前阅读教学的实际来看,我们有些教学“太权威”了,在阅读教学中,口若悬河,大唱“独角戏”,霸道地把学生的头脑当作自己的教参或某些人思想“跑马场”。学生只能收敛起锋芒,抑制住个性,亦步亦趋,成了教师思维结果的被动追逐者。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把熄灭,学生成了毫无个性思维的“批量产品”,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给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以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2)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着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师生共同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尽情享受着阅读的乐趣。而交际理论也告诉我们:一个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学生能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在学生学完课文时,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妒忌心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由于我在课前就抱着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态度,同学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在交流时,有的就提出:“鲁肃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撒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诸葛亮,却没有将实情告诉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要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试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能提出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吗?因而平等对话是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二、引导启发——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阅读过程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虽然目前的语文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但多附有随意性,活动的实际效果却不佳。因而不能没有教师必要的引导启发,但这引导启发得是恰当的才行。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①在阅读中想象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阔思路,寻求多种答案或者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以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克服思维的单一指向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应看教师如何去挖掘。如在教学《荷花》一课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们是那些小动物,你想告诉荷花姐姐什么呢?”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荷花姐姐,你真美,你能帮我照顾一下我的孩子吗?”(青蛙)有的说:“荷花姐姐我能在你的荷叶上溜冰吗?”(露珠)有的说:“荷花姐姐,我累了,你的肩膀能借我靠一下吗?”(小蜜蜂)有的说:“您好,荷花姐姐,我们来比一比谁美。”(小公鸡)„„正是阅读过程中对这一结果的想象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②在阅读中评论

学生往往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阅读中评论,充分提高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能力。一当学生的理解、看法、观点明显有悖于课文所要表达的的主要情感时,违背课标所倡导的主要精神,甚至出现错误时,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发挥引导作用,及时的诱导、点拨、纠正。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已经读懂小姑娘到处找不到水,累得睡着,醒来后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亮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基础上,老师问:“你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得到了水,你一定会怎样做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高兴得手舞足蹈;咕嘟咕嘟得喝个痛快;不管三七二十一,捧起水罐就喝;我要慢慢地品尝,好好地享受;我要先喝几口,然后跑回家送给妈妈喝……学生各抒己见,实话实说。“小姑娘喝了吗?为什么不喝?”老师追问。满以为学生可以很快地感悟出小姑娘的美好心灵,不料有一名“调皮鬼”喊道:“因为这小姑娘傻!”“这小姑娘傻吗?”老师仍然满面笑容,不由自主却又非常真诚地问了一句。“傻!”“真有些傻!”“确实有些傻!”真没想到,很多学生跟着附和,而且理直气壮:小姑娘应该先喝,因为这水是她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小姑娘本来就口渴,加上为找水又走了很多路,一定是焦渴难耐,如果小姑娘不喝上几口,说不定就会焦渴而死;假如小姑娘因为没有及时喝上几口水就焦渴而死,既浪费了这救命的水,又没办法把水送给生病的妈妈;从“真想喝个够”可以看出,小姑娘真的是干渴难忍,她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学生们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然而,他们的解读还浮于浅表,没有触及人物的灵魂,明显的违背作者所表达的主旨。于是老师这样问:“小姑娘为什么不喝呢?有的同学认为是因为她傻,果真如此吗?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用心的朗读课文,同桌间交流了一会儿,便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小姑娘不喝,并不是因为她很傻,而是因为她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自己;她一想到病重的妈妈,就忘记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焦渴得快不行了;想到妈妈更需要水,她浑身来了劲,就好像赶走了焦渴,也就忘了自己特别需要水…..老师继续追问:“小姑娘一心想到的是妈妈,真让人感动!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她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妈妈,而惟独没有自己?”学生们的回答很精彩:“赶紧”“跑”写出了小姑娘动作迅速,急忙赶着回家;她来不及想什么,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我

要早点回家,让妈妈早点喝上这救命的水!“此时此刻,你们还有人认为小姑娘真傻吗?”老师乘势再问。学生的回答令人感到欣慰:说小姑娘傻的人,就真的有些傻了;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心灵美好,形象高大;小姑娘心地善良,有着金子般闪亮的心。(3) ③在阅读中质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由于个体思维的差异性和倾向性。学生质疑一般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个性特征。一是零散重觉型,二是广杂发散型,三是立体辐合型。质疑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也是激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质疑问题虽然表现出不同水平,但教师都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和适当引导。“学贵有疑,有疑才有进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贵出新,能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提出的问题就新颖、灵活而又独特。创贵在勇,有勇才敢于质疑,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就有学生提出对“中部凿井法”有不同理解。有的学生认为“中部凿井法”就是先从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有竖井分别向两头开凿,有的学生则认为詹天佑应该是通过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的,即竖井处两个从里向外凿,隧道两头从外向里凿,这样一来工期才会缩短。而另有学生又提出自己的想法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不就越短吗?可其他学生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所以并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那究竟打几口?有个学生说,肯定打两口,因为八达岭的隧道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打两口,把工作面增加到六个,而每段隧道的长度就相当于居庸关的。而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但必须在同一条水平线,否则就打不准、打不通,所以文章中詹天佑要对工作人员说“定点、勘测、计算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这是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

2、启发学生用心感受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每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有个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船长不和其他人一起逃生?那么船长有没有逃生的机会呢?这引发了学生很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船长可能来不及逃生;有的学生认为轮船下沉的时候会带起旋涡,掀起巨浪,小艇到不了身边;还有的学生认为船长的职责就是应该与船共存亡。虽然在这里讨论逃生的意义并不大,但是从这里我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有了客观判断分析事情的能力。而教师在这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船长身上的品质,用心去感受船长的魅力。“其实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走向死亡的时候——他一句话也没说,一个手势也没做,就像一尊雕像慢慢地沉入大海。”此时学生应仿佛身临其境深情并茂的朗读着,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独立分析——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培养个性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归宿就是独立分析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4)这就对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需要一定的独立分析能力。因为课外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独立阅读。我们对

学生进行个性的培养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课外独立自主阅读,学生独立分析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吗?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和灵活处理教学疑难点的技能。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做法是:先扶后放,扶放结合。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我提出了“蔺相如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他具体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四个问题作为参考,接着在“池之会”一段教学中,我做到了“放”,由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独立寻求答案。结果在学生的讨论中居然出现了“以牙还牙”这样富有创新性的妙语。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分析时抱轻视态度的心理障碍,要促使学生争取读深、读透,全面掌握文章内容。指导学生独立分析时,可建议学生分三步走:第一步要读通,每句话、每个词都要读准、读通,一丝不苟;第二步要读懂,对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文中的人物、事件了然于胸;第三步要读透,能从文字形式深入到课文内容,争取达到富有个性的理性的思考。

四、课外阅读——个性话阅读的方式 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阅读实践占据了重要位置,所以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活动,以达到巩固、提高个性阅读能力的目的。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收不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优秀的读书笔记展评”、“剪贴报”、“手抄报”、“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阅读步步深入。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我认为“讲故事”是最让学生感兴趣的了。因此,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阅读。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而且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一方面能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如果有了较强的个性阅读能力,学生将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解读》P60 (2)《课程标准解读》P54 (3)《小学青年教师》2006年12月总第335期P18—P19 《小姑娘真“傻”》 吴鉴世 (4)《课程标准解读》P63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精品】

尊重学生 发展个性

尊重个性

尊重学生个性与严格要求

尊重学生促进个性发展

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个性张扬

阅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