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化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7: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优化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摘要 杭州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明确提出要求:“拼音教学不听写,不默写,不给汉字注音”;倡导“在语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要求“在说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成为学习拼音、识字教学说话写话训练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很多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朗读 能力 情感 个性

一、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

拼音对孩子来说很抽象,新课标之前拼音教材是纯拼音教学,就是在拼音教学内容中除了拼音插图与音节拼读外,没有配备任何形式的阅读内容,单调的拼音教学可以说是枯燥乏味的。现在新课标拼音教材是拼音与儿歌相互交替出现,学完拼音紧跟一篇汉字加拼音儿歌,并且在儿歌中把本课时所学的拼音加了记号标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了解了“新标准”的编排特色后,教师们也在努力的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特别是拼音学习后的儿歌不仅把阅读与拼音学习相结合,也把拼音、识字、阅读紧密相连,学生不仅复习了所学的拼音,通过拼音认识了汉字,又通过通俗易懂的儿歌巩固了拼音学习,认识了汉字,可谓一举三得。

小学低段课文有:“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种,前者是借鉴了我国“集中识字”的教学实验成果,有利于在比较集中了解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识字方法,后者是借鉴了我国“分散识字”的教改

1

实验成果,注重在语言环境中以读促识、以识促读,将识字与阅读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倡导“在语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小学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对字词的理解应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加以理解,不能死记硬背生字词的意思。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衡量学生与语文素质才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准绳,课文的阅读成为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国家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阅读习惯、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致使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能力得不到全面提高。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所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不但语文,其他学科的知识,都需要阅读做支撑。

二、优化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阅读构建的意义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阅读兴趣,正确读、写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图画阅读),注意纠正唱读,顿读、指读等不良习惯。而把理解度的要求和人文内涵的挖掘尽量降低到底线(如结合上下文,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有自己的感受想法)。从小学低段就明确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开始便注意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在教学方法上变过去的串讲、死记为以读为主、整体感悟、读练结合、注意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对作品的情节、人物、词汇、思想和结构做出反应。并且应该强调阅读活动并非仅仅为了

2

获取信息,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会为学生们提供许多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语文新课标》也提出了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具体如何做呢?

1、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开始便要注意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拼读、识字能力与阅读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教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是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在阅读的课堂中教师起向导作用,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平时老师还要注意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产生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阅读。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长久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小学低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通过多种渠道,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新标》中指出:要重视阅读兴趣,正确读、写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可见阅读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有了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导入方式,在导入的时候就成功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愿意阅读的愿望。

上学期学校组织语文教师观摩教学活动,一年级一位语文老师教学的是《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有十二位教师参加听课,孩子都很兴奋。

3

一开始教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导入,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表现得很积极。一开始老师就让孩子们齐读,前两个自然段学生读的很整齐,声音很响亮,老师没有及时赞扬学生,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时,可能不是很熟练,就不太整齐了,老师用责备的语气、冷淡地说:“读的不好”,接下来阅读教学,老师没有改变方式继续让学生齐读,学生的表现也越来越差,而且有的学生开始做起了小动作、小声的讲话。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整个课堂前后落差很大,学生阅读兴趣荡然无存。低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有意注意时间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如果这位语文老师及时变换形式的方式来保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积累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可是这位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没有能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单一的教学形式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了。

2、小学低段要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萧山区教研室徐和平主任提出“学为中心,教学生学”教学新范式。他认为有效教学的标准是学生“学会”、“会学”、“乐学”,让学生经历一个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学习过程。他还引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一句话:“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见教师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指导学生学,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最终达到不用教的目的。

朗读是多种感官系统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阅读活动是从朗读开始的,朗读是默读的基础。因此整个九年义务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

4

朗读是阅读教学评价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朗读的训练,要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贯穿于各个学段中”。 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早读课上,班主任为应付少先队的检查,驱赶学生为读书而读书,让学生齐读,学生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如和尚念经一般嘤嘤嗡嗡听起来很热闹,但是这种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

朗读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我在金山小学听过王老师的一节《两只小狮子》公开课,她的课可以说让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一开始她让学生试读,读得好的大声赞扬,读的不好的,她没有一丝责备之意,而说:“我是这样读的„„”,很自然的进行范读。还让学生评读,让学生说说读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己理解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读到“懒狮子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完全不用指导了,有的学生甚至坐在凳子上还伸了一个懒腰,眼睛微微张开,读完这句,闭上眼睛假寐,学生完全进入课文中的意境。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的朗读练习也应是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后进生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强与自信心。在公开课中,有些老师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只盯着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还是那几个尖子生,大部分的学生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的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质量,希望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不让朗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鲁迅说: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教师要加强朗读指导,学生一旦掌握了技巧,将会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5

3、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强调阅读方法,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性、体验性,就是为了纠正长期流行的理性化阅读分析的偏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敢想敢说、充满好奇、异想天开、坚持己见„„以及许多“美丽的错误”,往往是健全个性、创新人才的隐含表现。但从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但忽视学生独特感受和领悟,无视学生个性存在和发展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教师潜意识中仍然希望学生的阅读理解符合常规,符合成人所谓的标准。这样的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新理念相去甚远,又怎么能培养出适应时代的具有全面语文素养的创新人才呢?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比如课文中学生对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课文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所以在阅读中,教师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

小学低段语文课文都是比较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儿歌、童谣、故事等。这些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喜悦,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形式要多样化,比如:读一读、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多种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进而主动阅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

6

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手段,认识世界的奇异窗口,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这样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自我,获得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喜欢阅读。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要重视阅读的教学,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让阅读教学得以成为教育学生的有力武器,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阅读教学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有趣且与生活紧密相结合的学习历程,教师要充分把握课文的教材优势,采用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当拓展学习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舒缓学生的心情,释放学习压力,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即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标准(试行)》国家教育部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新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二》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4】徐和平《学为中心 教学生学 — 教学新范式》 【5】http://wenku.baidu.com

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反思

浅谈低段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有效性

农村 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认识

低段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抓住阅读教学的主线,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优化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优化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