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3: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德国古典哲学中代表着辩证法思想的最高成果的学者是( C ) A、亚当·斯密 B、费尔巴哈 C、黑格尔 D、康德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D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B )

A、革命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阶级性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致力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致力于无产阶级专政。 D、致力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1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是( C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不相适应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D、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矛盾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是( A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1

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4、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在( B )

A、美国爆发的 B、英国爆发的 C、德国爆发的 D、法国爆发的

15、在19世纪40年代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是(B

A、列宁 B、马克思和恩格斯 C、圣西门 D、欧文

1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8、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9、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B )

A、基本内核 B、合理内核 C、精髓 D、核心

20、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BCD ) A、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2、最早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学者是( AD)

A、亚当·斯密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大卫·李嘉图

3、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三个代表人物有( ACD ) A、傅立叶 B、康德 C、欧文 D、圣西门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变革体现在那些方面( ABCD)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

D、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融为一体

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6、以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的正确表述有( ABD ) A、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 B、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C、革命性优先于科学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标志性运动有(AC 2

A、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 C、德国的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D、俄国的十月革命

8、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9、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B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1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体现在( AC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对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16、马克思主义是( ABCD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17、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的革命实践有(ABC ) A、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 B、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 C、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 D、十月革命

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是( AD ) A、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B、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理论

3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9、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原因在于( BCD ) A、这种品质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C、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0、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 ABCD)

A、学习理论 B、理论联系实际 C、坚持和发展 D、解放思想

三、判断说明题

1、马克思主义是所有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错误

2、“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错误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错误

4、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错误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马克思两个最伟大的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而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有空想成为科学。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 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时代的需要本身即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 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五、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历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稳定的,而它的具体学说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的辩证的方法。无产阶级的立场,就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不搞少数人的利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搞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就是在发展、变化、联系中看问题的方法,不搞形而上学。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学说是要发展、变化的。道理很简单,时代发展了,社会背景变化了,无产

4

阶级面临的阶级关系、矛盾状况也会随着发展和变化,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当然也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如果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不能实现无产阶级在新历史条件下的阶级使命和阶级利益。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就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相继出现。他们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2、谈谈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 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 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 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C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C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D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B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B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C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5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D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D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C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D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B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 )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 D )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实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B )

A、学习理论知识 B、参加社会实践 C、研究历史资料 D、进行社会调查

21、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 C)

A、人们的良好愿望 B、先进群体的要求 C、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D、正确的指导思想

22、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D )

A、主观性和个别性 B、可造性和可变性 C、稳定性和不变性 D、客观性和普遍性

2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C

A、社会规律是人为的规律,自然规律是客观规律 B、社会规律是可变的,自然规律是不变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起作用的 D、社会规律具有偶然性不稳,自然规律是必然的

2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

A、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B、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C、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D、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

2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 BC )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B )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6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BC )

4、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CD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 ABC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 ABCD )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 BCD )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8、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B )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BD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B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 ABC ) 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D“欲擒故纵”

1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 ABCD ) 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 CD )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AD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CD )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 ACD )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ABC ) 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8、辩证的否定是 ( ABCD ) A、事物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环节C、事物联系环节 D、扬弃

19、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 ABC )

7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2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 BD ) 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21、“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 BD )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 CD ) 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 ABD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24、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有(CD

A、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也要干 B、只要决心大,没有办不到的事 C、没有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再干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

25、下列说法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判断有( BC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是终极真理 B、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C、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D、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哲学。

三、判断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 )

2、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 )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错 )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错 )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 )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错 )

7、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 )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错 )

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错 )

10、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错 )

11、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对 )

12、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错 )

13、在实践中有正确思想指导就不会犯错误。( 错 )

1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 对 )

15、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列宁的物质定义不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最终认识。( 对 )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重要意义。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意义是,首先,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其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内容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列宁的“物质”概论及其理论意义。

答: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

8

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简述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相互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三,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看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4、简述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

答: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即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空。 时空的客观性是绝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简述实践的含义、基本特点、基本形式。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大基本特征。实践三大基本形式是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6、如何从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7、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主要表为:其一,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⑵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首先,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在同一性之中。

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0、简述意识能动作用。

答: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答: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即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首先,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例如(适当举例)„„

其次,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在社会领域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是不可战胜的。发展观的原理要求对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例如(适当举例)„„

2、试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

9

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例如(联系改革开放现实适当展开)„„

3、试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4、试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路径,事物的发展只能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

⑵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曲折性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⑶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时代总是要前进的,不能因暂时挫折而动摇。其次,发展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⑴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变革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情;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各项事业不断的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 D.人的意识 2.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事物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

3、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等感性活动

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生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6、“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0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C)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1、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上(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4、“纸上得来终觉深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

A、世界的可识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任何真理都具有( ABC)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多元性

3、“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能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1

5、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 A )

A.反映论 B.可知论 C.先验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BCD)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染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7、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BC)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8、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D)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9、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BCD)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0、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BD)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5、(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实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 2 )这一原理是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思想武器。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二者各执一端,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克服了它们的片面性。

( 3 )这一原理也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轻视科学理论,从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二者都是主观主义,给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原理,就可以克服这两种主观主义。

五、论述题

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 ⑴、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⑵、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⑶、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13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D)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B)

A、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D)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

14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 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条件是(A)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 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BCD)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生活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的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BCD)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存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4、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CD)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5、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

15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也决定生产关系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B)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7、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CD)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9、“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观,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0、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3、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学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4、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上午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6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5、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简答题

1、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以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为内容的、决定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客观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规律的基本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3)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以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前提,即上层建筑要变不适合为尽可能适合。 (4)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

这一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原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5、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产全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 由以上可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五、论述题

1、如何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当今的社会思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的大转变的时期,许多不好的思想就会传入中国,比如拜金主义,和平演变。。。。。。

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的转变,有不好的因素,就会给中国当今的思想带来不好的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

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质),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17

起阻碍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对经济建设不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政治建设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2、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的科学揭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概括为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社会发展的动力应从社会内部去寻找。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由生产力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并以生产关系为中间环节,构成两对社会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在:这两对矛盾为社会所独有,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着其他的社会矛盾,它们的性质规定着社会的本质;这两对矛盾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其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更为根本,它决定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也制约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后一矛盾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前一矛盾的解决。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表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其中经济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的、思想的动力是不可缺少的,但却是第二性的,属于反作用的性质,它始终是实现经济必然性的工具,而不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它可以决定历史斗争的形式、历史事变的外貌和历史进程的速度,在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中,也可以成为直接的、主要的导因,但从根本上说,它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整个社会的性质,它本身作用的方向、范围却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因此,要全面地、辩证地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既要揭示社会发展的总的动力系统,反对把社会发展动力单一化,又要突出历史进程中主要的、决定性的方面,反对把各种动力等量齐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价值规律是( A )

A.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 B.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 C.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2.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商品竞争规律 4.利润在本质上是( D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特殊在( D )

A.能保存资本价值 B.能转移价值

C.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D.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创造使用价值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

解析: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过程只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价值增殖过程本身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即无酬劳动的物化过程。 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D )

18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 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 C )

A.剩余价值 B.剩余劳动 C.资本积累 D.可变资本 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C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 B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1.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D )。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C )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13.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 C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4.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D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降低生活资料价值的结果

C.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或增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15.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C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1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 )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厂房 D.商业设施 17.具体劳动( C )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自的关系 D 。创造剩余价值

18.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C ) A 。 都成为资本家 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 D。 彻底破产。

1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C )

A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2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 )

A 。 可变资本之比 B 。 不变资本之比 C 。固定资本之比 D。 流动资本之比

二、多选题

1.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与价值不一致,这说明( CD )

A.价值规律有时不发挥作用

B.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的供求关系可以改变价值规律 C.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一种趋势 2.资本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是( ACD )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

C。反映人与

C.资本的生命力在于运动 D.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3.资本的本质是( CD )

A.以货币、生产资料和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D.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ACD )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 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5.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BCD )

A.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资本 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资本 D.生产剩余价值所必要的物质条件 6.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 ACD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量的大小由使用价值来决定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生产者要得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 7.最早奠定和提出劳动价值论基础的学者是:(A D)

A.亚当·斯密 B.恩格斯 C.马克思 D.大卫·李嘉图 8.剩余价值( BCD )

A.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 B.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D.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9.平均利润的形成使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那么( BD )

A.资本家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大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利润小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资本有机构成具有平均水平的部门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致;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利润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0.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内容包括( ABD )

A.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B.财富大量集中

C.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 D.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贫困之中

解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相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C是错误选项

11.商品是 (B C D)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人类劳动的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12.产业资产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 C D )

A.货币资本 B.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1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B C D )

A.全部用于积累或全部用于消费 B.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

C.用于积累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 D.用于消费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 B C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1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 D )

A .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1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A D)

20

A.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布波动 C.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17.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 B D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B.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C.表明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有不同影响 D.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8.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 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包括(B C D ) A.滞胀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危机阶段 20.商品二因素是指(A C)

A.价值 B.固定资本 C.使用价值 D.价格

三、判断说明题

1.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被商品生产者或商品使用者同时兼得占有。错 2.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错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错 4.剩余价值的生产,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对 5.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哪些作用?

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价值规律内容:第一,价值规律具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第二,价值规律具有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还具有指导消费,更好地满足需要的作用。价值规律作用:第一,实现产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第二,通过竞争,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实现了市场的新陈代谢。第三,竞争能够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企业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其中技术创新又是根本的,谁的技术先进,谁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含着一系列矛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后果?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后果是: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4.简述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5.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二因素关系: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 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⑵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⑶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 五 论述题:

1.如何正确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内容: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理论的揭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马克思揭示的价值的本质来看: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

第二,从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

第三,从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来看: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劳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直接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仅仅是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第四,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第五,从价值的展示形式来看: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利润(包括商业利润、银行利润等)、利息、地租(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其来源都是雇佣工人的的剩余劳动。

2.。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马克思主义历来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并对资产阶级学说中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加以继承和借鉴。(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即使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El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22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D )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4、金融资本是由( C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D )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6、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C )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C ) A、国有垄断资本 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 D、资本输出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C )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 C )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B )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 B )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3

14、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D )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C ) 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1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D ) 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17、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D )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A ) 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19、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C )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D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 ABCD )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 ABCD )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

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 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AD )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4、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BCD ) 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5、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 ABCD )

24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6、垄断价格是( ABD )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ABD ) 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8、垄断竞争的特点( ABCD ) 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 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 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

9、垄断价格( BC ) A、完全是人为定价 B、受替代品竞争的制约 C、受市场需求量的制约 D、违背了价值规律

10、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 ABD A、可能相互交往 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11、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 ABCD ) 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BCD ) A、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B、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13、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 ABCD )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ABCD ) 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

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ACD ) 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25

)

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

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

16、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 ABCD )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实行部分国有化

C、实行职工持股 D、推行企业民主,实现劳资合作

17、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ABD ) 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1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ABD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七十七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1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ABCD )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ACD ) 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

三、判断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1、此观点正确。(1)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促进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大公司既有大量闲置资本为大银行提供充足存款来源,又能获得大银行的贷款。大银行能筹集大量货币资本,迅速增强实力,加剧兼并中小银行,走向垄断。(2)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股权结合、人事结合的途径相互渗透融合为一种新型资本,即金融资本。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2、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3、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4、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4、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5、资本主义国家有了经济计划就能从根本上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

5、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是建立在私营企业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公司决策所依据的还是利润率,而不是国家计划。国家计划对私营公司没有行政约束力。虽然国家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把私营公司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而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私人资本追求高额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因此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

26

6、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6、此观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7、.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7、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垄断从自由竞争中形成,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首先,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形成没有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不可能消除竞争。其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维持。垄断组织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最后,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不同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垄断阶段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8、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

8、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它是成本价格和垄断利润之和。垄断价格包括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垄断高价和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低价。从本质上说,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垄断价格抑制了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从全社会看,商品价值仍然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而只是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与商品价值总额相等。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9、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出现了变化。

9、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使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从根本上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维护的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各种具体形式本质上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10、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新变化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10、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法人股东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是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基于雇佣劳动的社会资本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四、简答题

1、为什么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垄断。

1、答案: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和日益集中,这是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利润;规模巨大的企业造成的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企业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为什么说金融寡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实际控制者?

2、答案: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治。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

27

业的制度;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金融寡头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这种联合有多种途径可以是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可以是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也可以是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等。此外,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社会政治生活。

3、国家资本所有制的实质。

3、答案: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在国家资本所有制中,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通过国有企业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国有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是一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所有制,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4、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新变化的表现。

4、答案: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新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家行政机构权力得到加强,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更加集中到政府首脑。第二,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通过个人或团体、政党,以集体行为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第三,法制建设得到强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5、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5、答案:从根本上说,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要求调整和变革与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不适应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出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和否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依然存在;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法。资本占有社会性提高,但资本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但并没有改变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基础,资本主义财产占的鸿沟在继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五、论述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1、答案: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之前的生产主要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又来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的生产都是以获取使用价值为主要目标,生产手段简单、技术水平低下。而资本主义生产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不受财富的使用价值形态的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同时,激烈的资本主义生产竞争形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和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虽然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在经济上保护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自由民主、正义平等,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无疑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

2、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

2、答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首先,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地位,控制着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规则和主导世界经济的国际组织,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得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以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其次,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有被经济全球化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

28

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目前世界上仍有一半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经济全球化所带来这些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A )

A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6世纪以莫尔(英)、闵采尔(德)、康帕内拉(意)为代表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 A.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847年10月底至11月,恩格斯写成《共产主义原理》的发表。 C.1845年,马恩在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 D.1844年《神圣家族》的发表

3.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是:( A ) A 暴力革命 B和平过渡 C 议会斗争 D游行罢工

4.宣布苏联的成立和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的年份(时间)分别是:( A ) A 1922年和1936年12月; B 1917年和1936年12月。 C 1917年和1933年初 D 1922年和1933年初; 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6.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 ( C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B )

A由谁来进行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8.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B )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的政治前提是:( A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0.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1.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A)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2.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首先要经过(A) 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13.苏维埃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C)

29

A.1917年11月 B.1918年春 C.1921年春 D.1936年12月

14.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D)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所有制基础不同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17.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18.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9.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 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

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

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 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

20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C.彻底消灭剥削 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 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AB)

A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巨大成功; 2.空想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AC)

A 16世纪初; B 17世纪初 D 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C 1516年《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 3.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ABC )

A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 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 4.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BCD )

A 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出发,单凭主观臆想(要)摈弃资本主义制度,而却找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或理论根据;

B 空想社会主义者找不到实现社会变革、埋葬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

C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是把未来社会看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看成理性、正义的表现。

D 它们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通往未来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而也不可能给无产阶级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或革命的思想理论武器。它们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30

5.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意义在于:( ABCD)

A为新社会的诞生“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B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C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D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6.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由于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得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是:(AB ) A 唯物主义历史观 B 剩余价值学说

C 1845年,马恩在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 D 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等著作中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 7.对无产阶级革命的 理解,正确的是: (ACD )

A是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手段或获实现方式; B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在全球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8.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因为:(ABCD) A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B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C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 D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9.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这些国家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ABC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俄国

10.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应该由下列情形来决定:(AB ) A只能由该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自己来决定;

B 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C只能选择和采取暴力革命这种形式来进行。因为资产阶级是决不会自愿让出国家政权的。因此别无选择。 D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11.之所以说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是因为:(ABCD ) A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B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C 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

D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 12.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ABC ) A.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B.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1921年3月以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时期 D.1921年3月以后的和平经济建设时期 13.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理解主要有:(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B 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

C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D 发生在1918年夏天到1921年3月期间,主要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 14.列宁晚年在“政治遗嘱”中,对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 ABCDE )

A 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B 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C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D 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E 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时代形成的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苏联模式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按照斯大林的旨意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31

15.“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从政治体制方面来看,主要有:( ABCD )

A 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B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C 自上而下的干部的委任制和终身制;

D 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16.“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从经济体制方面来看,主要有:( )

A 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B 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C 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D 排斥市场机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 17.“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ABCD )

A.集中过多 B.管得过死 C.否定市场的作用 D.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18. 20世纪,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

A.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B.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也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

C.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组织在世界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D.它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19.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为:(ABCD ) A.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

B.社会主义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结束了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 C.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D.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ABCD ) A.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B.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

C.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判断(改错)题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修改: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48年法国的二月革命(旨在推翻1830年7月上台的七月王朝,推翻了国王路易·菲利普,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并把1848年欧洲革命推向高潮。) 修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 3.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可以理解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

修改: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4.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工人运动的发展进程时,没有注意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一现象,是后来列宁首先注意到这一现象的。

修改: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工人运动的发展时,已经注意到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现象。 5. 列宁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的观点 (正确)

6. 列宁认为 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落后国家内(在俄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正确)

7.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没有出现观点和意见的分歧与争论,一致拥护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修改: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8. 1928年10月--1932年底,苏联实行了以优先发展民用工业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修改:将“民用”改为“重”

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正确)

32

10. 马克思主义政党只吸收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且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 修改: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 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民普遍受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公有制占主体,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思想领导。其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组织领导。再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3.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 ,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5.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主义正当的先进性建设。 五.论述题

1.为什么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是需要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事业,也是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事业。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需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强有力的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结合实际条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是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无论任何时期,无产阶级事业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试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2.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面对现实,是从本国国情出发的理论,而认清了国情,就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4.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 )

33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 )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B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D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C )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C )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D )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D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 A )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D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 )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D )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BCD )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BC )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CD )

34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BCD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ABCD )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 ABCD ) 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7、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BCD )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8、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BCD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CD )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1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BC )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ABCD )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12、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BC ) 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1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BCD ) 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BCD )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1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BD ) 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

[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35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4.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们对预见未来持慎重的态度,力求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处理未来社会的认识问题。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依据规律预测未来。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展望,是立足于对社会规律的探求的,是以历史规律为依据的。

第二,从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他们在考察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当然也会继承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某些思想和猜测,但他们主要是立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来提出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他们不是凭空想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反面来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资本主义社会有剥削,那么就设想未来社会没有剥削;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就消灭私有制,实现私有制等,这些都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相对立而提出未来社会的观点。二是从正面引申得到未来社会的启示。即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中,资本主义社会中自我否定的因素中,得到未来社会特点的认识。

第三,只讲一般特征,不作细节描绘。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细节的描绘。因为具体的情形只能用那时的条件来说明,预见未来主要是指出大的方向和基本的特征,应把细节留给历史。

2.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二,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三,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含义是什么?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4.什么是“自由王国”?

36

谓自由王国,就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

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但并不是说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就是“自由王国”,只有当人类把自己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才有真正的自由王国。

5.“三大差别”指的是什么?

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五、论述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割裂了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联系,是错误的。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和最高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首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要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项工作。

其次,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导引;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精神支柱;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其精神动力。

忽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统一,就会导致共产主义“渺茫论”和“空想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立足当前,把握未来,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5(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