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8:1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一、

二、

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框包括两目: 第一目:生产与消费,介绍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此目还介绍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二是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识记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2、能力目标:①思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我们要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今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五、

六、教学手段:

1、演绎法

2、探究讨论法

3、教材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如何发展 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七、教学设计理念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这框内容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来说说在家里和学校或者外面都使用过哪些高科技产品?这对你们的生活的娱乐方式带来什么变化?

那么我们消费的东西从何而来呢?

教师总结 :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显然,生产决定着消费,它怎么决定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讲授新课

(1)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教师活动:

课本第29页的漫画“今非昔比”中,即使是位高权重的皇帝享受的最好的出行待遇只是马车,夏天消暑的方式也只是让侍卫撑伞、扇扇子,他为何不像现代人一样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学生回答:古代的生产力不发达,不能生产出飞机和空调这些东西。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不错。这些产品就是我们消费的对象,如果没有生产出来,我们也就谈不上消费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观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板书)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教师活动:对比旧时和现在的生活消费方式的区别。

教师提问: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大家无聊时就到处窜门,但有了电脑以后,沟通便利了,很多人无聊时就上网与朋友们聊天,或打游戏,或查资料,出现“宅男”“宅女”等新的人群。现在智能手机发展得很快,人们更倾向于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等,出现了低头族这一新人群。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大家还能举出什么例子说说现代人与过去的人们生活消费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大家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的变化,如果这些产品没有被生产出来,我们能这样消费能这样生活吗?因此,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板书)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活动:在我们同学的课室都装了很多风扇,而大家的家里更是安装了空调,大家享受到它们带来的便利。但是,在古代,人们是怎么样的呢?

2 (用扇子)

连皇帝也仅仅是两个宫女在前面帮他扇风而已。很明显,随着风扇、空调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没有生产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能不能提高啊? (不能)

所以,我们得出了第三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板书)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活动: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的出现,也就是说电脑和手机都没有被生产出来,大家还会有购买电脑、购买智能的渴望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都是生产创造出来的,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所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生产,我们大家都无法生存,社会也就谈不上发展了,这也就说明了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动力。(板书) 教师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板书)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教师活动: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我们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没有消费,生产会怎么样呢?(提问) 学生回答:生产的东西没人用

教师总结:,对!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大家很容易就明白了,如果没有消费,那么生产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生产也就没有必要了。因此,我们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板书)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个生产才能继续下去。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教师活动:当今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一部手机,甚至是一个人有几部手机。有了手机之后我们都会想让我们心爱的手机变成更加漂亮,即使是一部‘其貌不扬’的手机,通过专业美容,也会变得靓丽端庄,新潮时尚,使人爱不释手;从中展现个人的个性特征,毕竟手机是大家随身的通讯工具,不打扮打扮怎么行呢?

(展示课件中关于手机美容业的图片)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发展大街小巷都有着卖手机贴膜、

3 手机挂件的小摊。手机美容业的发展是由消费带来的,也是消费促进的。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据。(展示数据材料)

(有人做过这样的市场测算:设定一个地级市人口500万,以每5个人1部手机计算,那么就应有 100 万部手机。如果 10 部里面有1部手机,每年在手机美容上投入20元,那么,一个地级市手机美容市场就有20元×10万部=200万元。你只要占有这个市场的50分之一,每年就有4万元的收入。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值,但至少昭示出了手机美容服务业庞大的市场潜力。)略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手机美容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手机美容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3、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下一则材料,展示图片

手机美容是一项新兴的服务,最早的手机挂绳、透明套、闪光器、闪光天线、屏保、贴画等手机附属装饰品,现在都是小儿科了,手机贴钻、换壳、镀膜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手机DIY装饰。将自己的手机变成一件艺术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得出了课本29页的一个结论: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板书)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板书)

教师活动:一个在路边以手机贴膜为生的人,他赚钱了,拿了钱去吃饭(生存资料的消费),吃饱后才有力气可以继续劳动(创造新的劳动力),如果钱赚的多,他还可以去参加手机美容技能的培训(发展资料的消费),提高劳动技能和质量,还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甚至是能扩大自己的商品规模,开个专卖店什么的。这样劳动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教师总结:不断提高的消费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也就是我们人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也就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所以说我们得出最后一个观点: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板书)

小结: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教师过渡:

其实,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是在不断的重复的,我们把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称为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后面的分配、交换,更谈不上消费了;而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

4 与消费的桥梁,沟通着生产与消费,消费则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板书)

1、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2、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4)大力发展生产力(板书) (PPT)2001-2016年世界各国GDP总值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板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的图表材料,根据“生产决定消费”观点,提问: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大力发展生产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就业物价形式稳定,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连续几年,我国GDP在世界上均保持着仅此于美国的第二生产大国的地位,看图(PPT)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已经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呢?

现实原因: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材料:联系人均GDP,中国幸福指数排名) 在世界各国的GDP竞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05年超过英国,08年超过德国,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虽然排名世界第二,可我们却是最穷的老二。2016年中国人均GDP不足9000美元排世界第69位,虽然比前几年排名提高不少,但总体而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但由于中国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0倍,以人均计算,中国人均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专家坦言:问题还仅仅表现在数据层面,更深层次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还有待提高,相比发达国家,无论是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科技、环保领域、我们还有巨大的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社会领域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专家指出,中国现在还不算强大,只能算肥大,不仅表现在没有多少力量,而且还隐藏这诸多致病因子,具体到中国经济,那就是含金量很低,科技创新不力,经济高增长,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和付出沉重环境代价换取,这种隐藏的病因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相继致病了——环境污染,产品安全事故频发。

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

5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个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只是要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和物质文化需要,还包括要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以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如何理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像跷跷板一样,一头高,一头低,

有些地方,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甚至根本得不到发展,即所谓不能充分发展,再直白点说,不平衡发展的极致,形成了一些地区不能充分发展现象,而推一把,不能充分发展的后果呢?无疑就是在发展中这些地方却陷入了贫困。整个是在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这好比一个鸟巢里的几只雏鸟,强的霸占资源,越来越强,弱的无法与之竞争越来越弱,发展不平衡,弱的吃不到,经济凋敝,发展不充分。 这个一直在解决,振兴东北,中西部战略,都努力过。

但一个网购,把这些努力全弄残废了。

实际东部沿海用网购,把持住落后产业,既不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升级,也不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低端传统制造,

只是拼命向内陆输入制造业产品,而中西部无法与之竞争,这些市场一片凋敝,更不能做跨越式发展,甩开沿海走高科技研发道路,发展陷入困境。

解决之道在于,如果是东部发达地区,生产传统制造业产品,那么收高额税费,中西部则免税,这样,工厂自然转向中西部,网购发货地在中西部,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平衡,

而失去传统制造业的东部沿海,自然进入实现转型升级的时代

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6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这重要的转型时期,发展更是作为第一要务来进行。

3、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板书)

教师活动:发展生产里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实施小组抢答

教师点评总结:a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应服从服务于该中心;

b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课件展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生产力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途径。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生产力。设问:同学们,你们在这样的一个伟大时代里准备怎么做?

结束语: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我们的课就到此结束了,下面请大家做一下练习,巩固一下知识。

(三)课堂小结(见板书)

(四)课堂检测:

[例1 单选]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地是( A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二者互相决定

D、生产重于消费

[例2 单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 A )

[1]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2] 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3]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4]改革开放的需要

7 A、[1] [2] [3]

B、[1] [2] [3]

C、[1] [3] [4]

D、[2] [3] [4]

[例3 单选] 民生厚而德正,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的道理( C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例4 单选]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D )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例5 不定选]2009年7月18日,大陆居民组团赴台旅游正式启动迎来一周年。一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累计达到13731个团组、38.33万人次,日均1050人次。台海旅会副秘书长张锡聪表示,大陆居民赴台游的实施,将至少为台湾带来超过70万人的岗位以及每年远超过600亿美元的产值。这体现了( BC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D、消费促进生产的升级

材料题: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提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答案: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供给,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其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 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板书设计: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生产——起决定作用 分配

桥梁和纽带

交换

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与意义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体验为什么和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学生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自己感悟生产的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国家经济生活的情感。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讲课教案

《发展生产__满足消费》教案5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上课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