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年级古诗集

发布时间:2020-03-04 10:5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年级古诗集

1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①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②一岁除:一年已过去。③屠苏:屠苏酒。 ④曈曈:形容太阳初升时的光辉。⑤最后一句是说:(年年元旦)总是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画有神像的桃木板,古人把它挂在大门上以为可以辟邪。

【大意】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每年元旦人们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2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①水村山郭:水乡与山区的城市。②南朝:东晋之后的宋、齐、梁、陈四朝。四百八十寺:形容寺院数量极多,并非实数。③楼台:指寺院中的建筑。

大意】

千里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叫,到处是绿叶映衬着红花,水边的村落,靠山的城镇,酒帘迎风招展。南朝建有许许多多的寺庙,多少楼台隐现在迷茫的烟雾般的细雨中。

这首诗前两句写江南的春天景物,富有生机;后两句集中描写烟雨中的寺院,并抒发了南朝统治者信佛误国的感叹。

3 绝

(宋)王安石

染云为柳叶,剪水作梨花。 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注释】

岁华:一年中的好光景。

【大意】

春天柳叶嫩绿,梨花盛开,若不是春风这个能工巧匠,又怎么会有 这一年中的美好光景呢?

这首诗前两句巧妙写出了春天的景色变化,后两句赞美了春风给大自然带来生机。

4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不值:没有遇到主人。(2)屐齿:木底鞋下前后齿状突出部分,防止上下坡时滑倒。 印:踩踏 。(3)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树枝编的门。

【大意】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 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 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不仅写出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地名。

(2)白屋:贫穷人家的房屋。房顶用白茅草或者白茬木板铺顶。这首诗用短短20个字,描写了风雪严寒的冬天傍晚投宿人家的情景。给人以天寒、贫穷、荒僻的强烈感受。

【大意】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6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

(1) 别院:客馆或旅店的院落。 (2)簟(diàn):竹席。

(2) 当午:正中午。(4)梦觉:从睡梦中醒来。(5)流莺:飞来飞去的莺。

【大意】

这首诗第一句写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二、三句写诗人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石榴花盛开,透过帘子,展现着明艳的风姿。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末尾一句写诗人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7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 飞来峰:在杭州灵隐寺前。(2)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塔:指飞来峰上的高塔。(3)这句意思是说:我听说登上宝塔,在鸡叫时就能看见日出的景色。(4)末尾两句:抒发了作者站得高,看得远的政治家宽广胸怀。

这首诗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畏艰险的意志。

【大意】

飞来山上有座很高的应天塔,听说在鸡叫时登塔远眺,可以看到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美景。我不怕浮云挡住视线,因为我站在飞来山应天塔的最高层。

8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首)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饮湖上:在湖上饮酒。2,潋滟(liàn yàn):水波相连的样子。

方好:正好。这句说:湖上道道水波泛着光亮,正是晴天好景。3,空濛:水气迷漫。雨亦奇:雨也显得很奇妙。这句说:山色被迷漫的水气遮掩得若有若无,雨下得也很奇妙。4,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5,相宜:适宜。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风景的有名作品。前两句一是写晴,一是写雨,都表现了西湖的美。后两句巧妙地把西湖与西施相比,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说明西湖不论何时都很美丽动人。

【大意】

波光闪动下的西湖很美好,山色迷蒙中的景色也很新奇。我要把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无论淡妆或浓抹同样都适宜。 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9自钱塘至桐庐舟中杂诗

(清) 刘嗣绾

一折青山一扇屏, 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 须在桐庐江上寻。

【注释】

1,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名,在杭州西南钱塘江畔。2,一折:一面的意思。一扇屏:一扇屏风。这句说:江畔的一面青山好像打开的一扇山水屏风画。3,一条琴:形容水流发出的美妙悦耳的声响。4,无声诗:指图画。有声画:指可吟诵的诗。5,桐庐江:浙江省建徳与桐庐两县之间的一段钱塘江叫桐庐江或桐江。后两句意思是;桐庐江上富有诗情画意。 【大意】

那一座青山,景色苍翠得有如一扇优美的画屏;那一湾碧绿的溪水,流声淙淙,悦耳得好像一张弹奏着的乐琴。想看美丽的图画并吟诵诗,就要在桐庐江上寻找。这首诗富有美妙的想象力,前两句用屏风和琴,把青山和碧水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后两句对桐庐江充满诗情画意表示赞叹。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农历重阳节,又称重九。山东:指华山以东的作者故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2,登高、插茱萸:古代风俗,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佩带茱萸袋登高,认为可以免除灾难。茱萸(zhū yú):一种有香味的植物。

【大意】

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做陌生的客人。常常想念家乡,而每逢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前两句写诗人客居外地的孤独,重阳佳节时更加倍思念家乡亲人。后两句通过想象家乡兄弟对自己的思念情景,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

(2)玉笛:笛子的美称。

(3)暗飞声:不知从何处传出声音。

(3)散入:飘入。

(4)折柳:指《折杨柳》歌曲,内容大多歌唱离别之情。

(5)起:产生。

【大意】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这首诗写诗人在春天夜里听到笛子吹出《折杨柳曲》,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12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寄北:寄给北方的家人。

(2)第一句:你问我归家的日期,我现在还不能确定。

(3)巴山:作者当时正在四川一带巴蜀山区。

涨:上涨。

秋池:蓄着秋天雨水的池子。

(4)何当:何时。这句说:何时才能回到家中,一起在西窗下剪去蜡烛的余烬呢!

(5)却话:再话,再叙。这句意思是:把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情况向对方倾诉。

【大意】

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的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13乡思

(宋)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

(1)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2)望极天涯:极目

天涯。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3)碧山:这里泛指青山。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大意】

人们常说,那太阳落尽的地方是天涯,天涯虽远,却可以看见,而故乡即使尽力远望也看不到啊!本已恨那青山阻隔着视线,使我不能看到自己的家乡,现在青山又被暮云遮挡,又多了一层障碍,越发看不到了。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遥远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14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瓜洲:在长江北岸,与江苏省镇江市隔江相望。

(2)京口:今镇江市。

(3)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作者曾在这里居住。

(4)绿:这里作动作用,相当于“吹绿”。

(5)还:还家,归家。

【大意】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中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呵,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这是一首作者想念金陵家园的诗。前两句写京口和瓜洲离得很近,不过隔着一条江和几道山而已。后两句是诗人的名句。句中“绿”字用得很巧妙,是诗人经过十几次改写才定下来的。这样,就把春风给写活了。末尾一句,好象是诗人对着圆圆的明月在发问:你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回钟山的家呢?在前三句中,诗人把想家的情绪有意隐蔽下来,直到最后,才将感情的闸门一下打开,抒发了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从而使全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5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注释】

(1)京师:古代对国都的称呼。这里指明代都城北京。

(2)这句是家乡遥远。

(3)无别语:没有别的话。

【大意】

我家远在三千里外的江南水乡,今天接到一封家书,信上写满了十五行;十五行的信全没有别的话,都只说着要我早早回到家乡。

这首短诗,用明白如话的语言,说出了家乡亲人和作者相互思念的感情。全诗写得自然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

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杜少府:作者的友人,姓杜,担任少府职位。

之任:赴任。

之:前往,前去。

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

(2)城阕(却):阕,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城阙,指京城长安的城郭和宫阙。

辅:护持。古代称京城附近的地方为辅。

三秦;泛指长安附近的秦国原有地区,即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秦灭亡以后,项羽把这一地区分为壅、塞、翟三国,所以叫三秦。这句意思是说:京城长安以三秦地区为辅。

(3)风烟:这里指流动的云雾。

五津:津,渡口。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建为的一段岷江中有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

(4)宦游人:离家在外作官的人。三四句说:我与你同为作官而在外奔走,彼此离别之意恰好相同。

(5)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

存:存在,有。

知己:知心朋友。

(6)天涯:天边。

比邻:近邻。比,紧靠着。五六两句说:只要天下有知心的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亲切。

(7)无为:不要。歧(其)路:岔路。这里指分别的地方。

(8)沾;湿。巾:佩巾,秀巾。七八句说;在分别的地方(或指分别的时刻),不要像儿女一样感情脆弱,让眼泪沾湿了佩巾。

【大意】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这是一首有名的送别诗。开头两句,点明了在京城送好友赴蜀州上任。接着是诉说离别前的衷肠和抒发在外作官的感慨。五六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无比深厚的情谊。末尾两句,既是劝慰朋友,也是勉励自己,表现出乐观的精神。

17芙蓉楼送辛渐(选一首)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辛渐:作者的朋友。

(2)吴:“吴”与“楚”都泛指镇江一带。

(3)平明:清晨,拂晓。

(4)冰心在玉壶:比喻人的清白廉洁。

【大意】

在寒雨笼罩着大江的夜晚送客到了吴地;清晨客人离去之后,越走越远,只见到楚山孤立在远方。洛阳的亲友们如果打听我的话,就说我的心志如洁白的冰和光润的玉壶一样纯洁、清白。

18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注释】

(1)元二:作者好友,名字不详。

安西: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附近,是当时安西都护府所在地。

(2)渭城:即秦代的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的渭河北部。

浥(易):湿润。这句说:渭城早晨下的小雨湿润了地面上薄薄的一层尘土。

(3)客舍:指饯别的管舍。

青青柳色新:青翠的柳枝颜色新鲜。

(4)更尽一杯:再干一杯。

(5)阳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所以称“阳关”。

这首诗在唐代就很有名,被谱成送别乐曲,广为传唱。诗的前两句,写出送客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景色。

【大意】

早晨的小雨湿润了地面,客舍周围一派嫩柳初生的清新景色。这一切好象都是为了送元二而特意安排的。出了阳关就见不到朋友了。{言外之意是,何况安西比阳关还要远呢?这里把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情谊,一下子都倾诉了出来。}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之:去、往。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2)故人;指孟浩然。

西辞:因黄鹤楼在广陵的西边,所以说“西辞”。

(3)烟花三月:指三月的景物繁华艳丽。

下:顺流而下。

【大意】

朋友就要离开黄鹤楼到柳叶青青的扬州市。船越走越远,剩下一片孤帆的影子渐渐消失在碧空里,这时只见浩荡的长江流向遥远的天边。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愉快气氛的送别场面,没有通常那种送别时的伤感情绪。后两句,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感情。

20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董庭兰,是一位善于弹琴的音乐家。

(2)曛:太阳落山时的昏黄景色。(3)前路:这里是双关语,既指旅途,又指将来。

(4)谁人:哪个人。

君:指董大。

【大意】

夕阳的余辉映黄了天空连绵千里的云层。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好一幅苍茫雄浑的景色。你不要担心前进的道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有谁不知道你呢?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写出一幅苍茫雄浑的景色,为送别朋友的场面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气氛。后两句,临别时用充满豪情的语言去安慰和鼓励朋友。

21临平泊舟

(元)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注释】 (1) 临平:湖名,也是镇名,在浙江省杭州东北临平山东 南。(2)侵篷:笼罩着船篷。(3)摇月碎:水波荡漾,倒映在湖中的月影被弄碎了。(4)一天:满天。

【大意】

游人把船系在柳树旁,湖影笼罩着船篷,夜里的天气已经凉爽了。水波荡漾,倒映在湖中的月影被弄碎了。这时只见满天风霜如同藕花一般开满一地。

这首诗通过描写临平湖光山色、藕花盛开的美景,反映出诗人在路途中 的愉快心情。

2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 隐者:隐居的人。(2)不知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这首诗通过与童子的一问一答,写出了隐者所在山中的幽静淡雅景色,同时把隐者那种超凡脱俗的形象反映了出来。

【大意】

在一棵松树底下,诗人询问道:小男孩,你知道这位隐者到哪儿去吗?小男孩回答说:师傅到山上采药去了,山上云雾缭绕,山连绵起伏,不知道师傅到底在哪。

23绝句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释】

(1)学难成:学习难以取得成绩。这是一首劝学诗。前两句写后两句是写学习要有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大意】

学习的道路漫长,必须珍惜每一寸光阴。专心学习,连池塘生春草的美景都不曾梦见;岁月流逝,一下子就到了满阶梧桐落叶的秋天了。

24、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1)子聿:作者的小儿子。(2)无遗力:不留遗力,竭尽全力。(3)纸上:书本上。(4)浅:肤浅。(5)绝知:最应该知道。(6)此事:指学问。(7)躬行:亲自去做。

【大意】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年少时努力学习到老方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总感觉浅近,要想真正弄懂还要靠自己亲身实践。

【提示】陆游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一方面强调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使是真实正确的,对自己来说也有隔膜。没有亲身实践,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极为重要。

25、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1)颜真卿,唐朝书法家。(2)五更鸡:天快亮时,鸣啼叫。(3)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4)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大意】从半夜点灯到天快亮鸡叫的时候,正是有志男儿读书的好时光,年轻时候不知及早勤学,到老了才后悔读书太晚了。

26、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大意】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27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南岸。六朝时为贵族聚居的地方。(2)朱雀桥:在南京城秦淮河上。(3)花:作动词用,即开花的意思。(4)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5)王谢:东晋时声望、权势最显赫的王导、谢安两大贵族世家。(6)寻常:普通。 【大意】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乌衣巷一带的萧条景象,只写野草、夕阳、燕子,唤起了读者的想象,从侧面暗示了乌衣巷的衰落,而历史兴亡之感也就在乌衣巷的今昔对比中表达出来,笔调含蓄蕴藉,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28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1)出塞: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2)但使:如果。(3)龙城飞将:汉朝李广英勇机智,威震龙城匈奴称为飞将军。阴山:位于内蒙北部。 【大意】

这首诗,反映了兵士们共同的愿望:在一个英勇机智的将军领导下,保卫祖国,不让敌人侵入国境。诗人今昔对比地说,明月啊,你曾照过秦汉时代的边关,那是胜利的边关;今天明月依旧,可边关战争一直不断,使得征人远戎万里,不能

29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1)临安:南宋都城。(2)邸:旅馆。前两句写杭州表面的繁荣景象。(3)西湖歌舞:指统治者在杭州终日寻欢作乐。(4)熏:指春风袭人。 【大意】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方休?暖风把游人熏得陶醉,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解说] 北宋灭亡后,统治集团仓皇南逃,临时定都于杭州。本来,他们的迫切任务就是复国,重回国都汴州。但面对着杭州美丽的山水、繁华的建筑、热闹的歌舞,他们居然整日沉迷在灯红酒绿的醉生梦死之中,把这临时的行都当成了旧有的国都。“杭州”和“汴州”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沉迷于杭州还是不忘汴州,代表的却是对国家和民族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面对这种苟且偷安的局面,诗人不能不发出这种强烈的愤慨。

30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 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万紫千红总是春 。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注释】

(1)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2)寻芳:游赏美景。(3)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4)滨:水边。(5)等闲:轻易,随便。

【大意】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只把它当作一首游春诗来欣赏,那也是读者的权利,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古诗集

古诗集

荷花古诗集

小学16年级古诗集

中国经典古诗集__修身养性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古诗集(分类)

二年级上必背诗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集

诗集·

二年级古诗集
《二年级古诗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古诗集 诗集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