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文南通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5: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文南通

发布时间: 2005-01-07 14:20:08 字体:[ 大 中 小 ]

有人说:“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有人说:“如果把环境、城市建筑、经济状况比喻为城市的衬衫、筋肉和骨骼,而人文精神则是城市的灵魂。” 地处江海交汇的南通,在不断发展中,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文明,也创造了独具江海特色的区域文化。

哨口板鹞、蓝印花布、如皋丝毯„„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淳厚艺术内涵的南通民间艺术品如同一个个文化使者向世人展示着南通的独特魅力。

作为2003年中法文化重点交流合作项目之一,9月中旬,南通风筝代表团带着100只声形兼备的南通风筝飞往法兰西,应邀参加在马赛举行的第18届“东方之门”风筝节。南通也是我国风筝“四大流派”惟一一支受邀参赛的代表队。

中国风筝素有“南鹞北鸢”之称。南通风筝则处在中国南派风筝领军地位,其中尤以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色,全国绝无仅有。它融雕刻、绘画、扎染等多种工艺于一体,能在空中发出和谐婉转的音色,是名副其实的“风中之筝”。

在丰富多彩的南通民间工艺品中,迈出国门的远不止是风筝。400年薪火相传的蓝印花布、源于秦汉间的绞缬而进化的南通扎染、与西方油画争胜的“仿真”沈绣„„无不蜚声海内外。

盛产棉花的南通,是著名的棉布之乡,自唐宋开始,蓝印花布这一古老的印染工艺,便在我南通民间流传并一直继承发展着。

有人说蓝印花布土气,然而正因为其“土”,方透出特殊雅致——大俗即大雅。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是我国首家集收藏、研究、展示和生产为一体的蓝印花布艺术中心,它珍藏有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制品及资料千余件。蓝印花布并非南通所独有,但南通人勇于开拓,善于经营。如今,作为全国著名的蓝印花布产地,南通的“蓝艺”牌蓝印花布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通红木雕刻久负盛名,它讲究美术造型,具有结构精巧、木纹清晰、做工精致的特点。南通红木雕刻厂生产的“金爵”牌红木小件和红木家具,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众多外商誉为“中国之最”、“中国家具第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学忠是南通红木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他设计制作的多件红木雕刻工艺品获得全国大奖。1997年香港回归,他领衔设计制作的紫檀木雕《龙纹圆香几》,作为江苏省政府的贺礼赠送给港府。

以生产丝毯闻名的如皋工艺丝毯厂,曾两次为我国政府制作大型艺术壁挂,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联合国。该厂与著名画家、艺术院校合作完成的多幅丝毯,被国外著名博物馆购买珍藏。

南通彩锦绣堪称中国“现代工艺刺绣奇葩”。它集点彩、纳锦两种针法于一体,针法图案变化丰富,色彩文雅靓丽,具有远看光彩夺目、近看“花中有花”的装饰趣味。1995年南通有12位从事民间工艺研究、创作的专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南通民间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深动的历史痕迹,日益受到世界人民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昆曲之乡、京剧之乡、话剧之乡、歌舞之乡„„打开南通戏剧史册,被称为中国戏曲艺术百草园的南通,流派横陈、名家荟萃。

在南通第三届港洽会和民间艺术节、国际旅游节期间,为期四天的国际京剧票友邀请赛在南通拉开帷幕。尚长荣、王梦云等一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都将登台亮相。与此同时,来自大江南北的京剧票友也都纷纷慕名而来,通过清唱、彩唱、折子戏等形式,唱念做打,一展“国粹”风采。

南通的戏剧舞台绵亘千年,不知上演了多少出令人叫绝的精彩华章„„

昆曲,作为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首批确认代表作。而南通则有着“昆曲之乡”美誉。明清之际,一批文人墨客蓄养的家乐班相沿相续,昆曲演出热火朝天,其中,如皋冒氏家乐班演唱昆曲达150余年。汤显祖、李渔、孔尚任等都曾行吟于此。冒家班以冒襄时期最盛,冒氏“得全堂”,一度成为全国昆曲活动中心之一。

南通又是一个“京剧之乡”。号称“红生鼻祖”的王鸿寿等一批里河班艺人,清末参与编织了南派京剧的摇蓝。南通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全国早期的新型京剧学校“伶工学社”。南通更俗剧场更是南北派名伶献艺切磋之地,梅兰芳、欧阳予倩、杨小楼、余叔岩、尚小云、程砚秋、程砚秋等光临过的京剧名家数不胜数。南通也因之留下“南派北派会通、梅欧联袂演出”的佳话。

以“话剧之乡”载入史册的南通,与中国话剧源头结伴而行。打开中国话剧史的扉页,“春柳社”印满南通剧人浅浅的屐痕。三十年代前后,南通名闻于戏剧界。赵丹、顾而已、钱千里等“小小剧社”同仁,从这片热土上走向全国。

南通的童子戏更可谓南通一绝。作为古远巫傩戏剧仪式的存遗,南通童子戏始自周兴于唐,奇迹般顽强地传承着。用现代人的目光审视,这一流传至今的人类童年“游戏”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是典型的民间戏剧。在南通民间,南通童子戏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常盛、历久不衰,为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这一上下五千年的巫傩戏剧事象,如今引起国际上人类学、历史学、宗教伦理学、戏剧发生学等学界的认同和关注。日、韩、法、英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远道而来。

作为“歌舞之乡”,南通的海门山歌剧、海安花鼓龙舞、如皋木偶戏、如东杂技„„神韵足底蕴丰,已经成为南通的品牌。海门山歌剧,在全国该剧种仅此一个专业剧团,故有“天下第一团”之称。海安花鼓于国庆五十周年参加**广场游行演出,并相继获得“山花”、“群星”等国家大奖。

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第一所纺织工程学校;第一所农业学校、第一所水利学校、第一所职业教育学校、第一所戏曲学校、第一所聋哑人学校„„以一地之兴,开全国之先。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南通这样的城市全国绝无仅有„„

一年一度高考发榜的日子里,南通江海大地总是一片笑声,为孩子、为明天、为希望欢腾。在今年的高考中,南通考生不负众望,再度夺魁。今年高考全省平均录取率为70%,而南通高考录取率超过86%,600分以上人数占了全省近四分之一。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曹悦同学摘得文科状元桂冠。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通的基础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南通高考成绩总均分、总过线人数等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每年都要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出10多个百分点;文、理科“三甲榜”几乎年年榜上有名。

素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南通,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胡瑷就是从南通这块土地上走出去,推行“苏湖教学法”,开启了全国一代教育新风。100多年前,清末状元张謇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主张,把教育事业放在有关国运盛衰和民族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从通州师范到如皋师范,从海边垦殖区每2.5平方公里的中心小学到市内的普通中学;从纺织、农业、商业、医学专科学校到女红传习所、盲哑学校、伶工学社;从在南通办学到在上海、南京、苏州办学,他毕生办校400余所,可谓教育大家。南通也因此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及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诸多个第一。

一百年后的今天,南通教育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拥有一批在全国打得响的教育品牌。南通拥有一批名校长和名教师,现有特级教师100多人,其中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名教师6人;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南通学生获9金2银;在国际中学生体育竞赛中,南通学生获得36枚金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

从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到许新海的“开放教育”,从“博士校长”到“金牌学生”,从“教育之乡”到“基础教育领跑者”„„一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就这样拍打、舒展开教育的翅膀,飞向远方,飞向那海阔与天蓝。

在南通,人们谈得最多的是孩子,最令人尊敬的职业是教师,最美观的建筑是学校,是舍得投资的是教育。目前,南通已有学校2000多所,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在内的结构完整的办学体系。

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南通教育已经为国家贡献了19位两院院士、100多名中央委员以及30多位将军。 靛蓝美棉布 青花看南通

发布时间: 2008-01-16 16:53:34 字体:[ 大 中 小 ]

蓝印花布明清时盛产于江南一带,它在南通的历史也非常悠久,1956年在市郊出土的明嘉靖顾能墓中的棉布,已经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建国前,全国大部分明清染坊受过洋布的

冲击,而南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蓝印花布的技艺一直延续下来,这也使得我市成为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随着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作为纯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在南通也曾日渐式微,但在一批有识之士和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蓝印花布又在江海大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997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人吴元新自筹资金在南通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蓝印花布艺术馆。他一方面坚持从民间整理收藏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实物及花版资料4000余件,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另一方面,他还大力向外界宣传南通的蓝印花布艺术,弘扬这一民族奇葩。1999年,他成功地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南通蓝印花布艺术展”;2000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特选我市的蓝印花布服装作为时装表演;2001年,南通蓝印花布展在上海亮相一个月,因场面火爆,主办方不得不延期一周方告结束,接待观众26万人次;2002年,南通“蓝艺”系列蓝印花布,获得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大赛金奖,又在“中国民俗吉祥艺术节”上夺魁。

2002年,时任市长的罗一民在全市重大项目办公会上拍板决定,拨出资金,扶持吴元新重建新馆。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国徽设计者张仃专程来通参加了新馆落成典礼,他高度评价我市“在挖掘、抢救、保护国家级宝贵文化遗产,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这样的新平台上,我市的蓝印花布又奏出了新的美妙音符。2004年参加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获得了“山花奖”金奖;2006年,在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的大力推荐下,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分馆在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开馆;南通蓝印花布还多次应邀赴日本、美国等地进行交流,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印染技艺。

没有创新,再好的东西也不会有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将被淘汰。吴元新等人在消化、吸收前人精华的同时,在蓝印花布中加入了现代的元素,让蓝印花布从单一的土布走向多种面料,从生活装饰走向实用服饰的多种类型。涉及面的扩大,也使得蓝印花布重新走进了千家万户,由小众文化回归到原先的大众文化圈中,从而得以发扬光大。

在全力保护、探索、创新的同时,我市还非常注重这门技艺的传承。南通职业大学2005年专门成立了蓝印艺术研究所,聘请吴元新为所长,一面让他在学校开办讲座,向大学生传授有关蓝印花布的知识,一面派出学生在艺术馆实习,向吴元新拜师,真正掌握印染技艺,让蓝印花布技术后继有人。

由于在南通不但有广泛的生产制作,更有实物的收集、文化的研究和技艺的传承与创新,2006年5月,南通蓝印花布被国务院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通也真正成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全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天宁寺古代建筑荣列其中。“国保”者,“国宝”也。古代建筑上“国保”,是非常难得的事,其价值不言而喻。

位于南通市崇川区中学堂街的天宁寺,现存山门、金刚殿、大雄之殿、光孝塔等古代建筑,为南通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南通导游词

南通导游词

南通自考

南通概述

南通姓氏

南通大学

南通导游词

南通农行

南通名人

南通印象

人文南通
《人文南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江苏南通人文 南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