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记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1: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记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

在2007年11月22—26日,在安徽黄山市举行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活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安国、曹理两位中小学音乐教育专家,对音乐评比情况作了精到的评述。我们有幸亲临现场,现将听课的感受和专家点评加以整理,以飨大家。

一、活动安排

1、开幕式

2007年11月23日上午九点,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活动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大剧院隆重开幕!

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教育》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吴斌先生主持。参加开幕式的有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瑞敏女士、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艺术处万丽君处长、安徽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陈钦处长、黄山市教育局程勇副局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执行秘书、人民音乐出版社副社长莫蕴慧女士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程勇副局长、陈钦处长先后为大会致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艺术处万丽君处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她首先对安徽省教育厅、黄山市教育局为使这次活动顺利进行付出的努力和给予巨大的支持表示感谢!万处长回顾了前四届评选活动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前期录像评选情况:本次活动共有42节课(小学组23节课、中学组19节课)。同时万处长传达了教育部在2008年将着重关注农村艺术教育发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并着手建行高师改革、建立骨干教师的数据库;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设立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标准等音乐教育方面工作重点。

最后万处长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专家领导和评委以及与会的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2、现场评选与观摩

(23日—25日)开幕式结束后,“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活动”的入围教师现场讲课、评课活动分中学会场和小学会场同时展开。剧场内座无虚席,连后台、走道都坐满了前来观摩的代表。三天的现场教学评比中,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2节音乐课,这些课,理念新颖,选材得当,目标明确,构思独特,教学流畅,效果良好,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新的启迪。

3、闭幕式

(26日)闭幕式由吴斌先生主持。杨瑞敏女士及本次评委均出席了闭幕式。

王安国、曹理教授分别代表中、小学现场评委作活动总评。王教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操守与音乐修养,从而来进一步提高音乐专业水平”。曹教授说的:“创新、再创新、在创新中进步;反思、再反思、在反思中寻求突破”则集中体现了评委们对老师的殷切希望。

吴斌用“实施中收获、校正中前行”高度概括了我国课程教学改革七年来所遇到的问题与取得的成果。并从“在教学中应该指出行为思想与背后教学的支撑”“评委应该给老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等多角度对老师与评委分别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杨理事长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她说:本次活动总人数达2000余人,老师参与热情高涨。通过这一次活动,看到了新老师的茁壮成长,看到了我国音乐教育师资的突破性发展。

二、现场感受

1、教学有效 风格多样

用十二个字来总结:长足进步、高潮迭起、美不胜收。具体有如下体现: ①体现了科学的音乐教育的理念。理念是一个复合体,既有大教育的可以涵盖不同学科的理念,也有一百年来在中国土地上逐渐生成的理念,也有对国外音乐教育的借鉴。

② 体现了执教者出色、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每位教师,都有绝活,器乐、声乐、舞蹈、创作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十分出色,令人叫绝。

③ 体现了令人信服和感动的现场教学效果。如《德彪西印象派音乐作品欣赏》一课中,一位学生在表达对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理解时回答道:“这是一个意象,我从作品中感受到:此大海非彼大海也。”这就是真正走进音乐的话。再如《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中的霸王别姬一段,很难唱,但课堂上,不但女生、男生认真学唱。学生还在唱时向教师提出要求,请教师现场用动作来配合做。这种师生的互动交流,达到了令人信服的效果。可以说,在教师打开了走进民族音乐大门以后,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情感被完全激发了。其中一位学生说:“我学京剧晚了,但是,我会让我的子女学京剧。”从学生的收获和表现上看到,一节好的音乐课是如此地令人感动和信服。

2、专家点评 精彩纷呈

1、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整个教学课时,还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2、要注意音乐节奏与旋律线条之间的综合表现。

3、教学形式的设定促使目标的完成,尤其要关注对学生行为的指导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表现。

4、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顺序,尽量拓展老师个人的才能,同时多启迪学生的自主意愿。

5、强调音乐课中最重要的“唱”这一功能。注意节约背歌词等其它教学时间。

6、音乐应该更多的表达情感与情绪,而不能纠缠于课件中某个具体的情景细节。

7、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形成教与学的脱节。

8、在运用教学道具的时候,应先引导学生对道具的认识与运用。

9、媒体对教学的良好辅助作用,而不能是为了做课件而做课件。

“现场点评”是本次活动有别于以往历届活动的最大亮点,评委老师的精彩点评常常引得掌声雷动,点燃台上台下的互动热忱。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参加本次活动收获很大,意犹未尽。

三、反思

此次活动,教师借班上课,评委现场点评。参赛教师们各自显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巧妙的教学设计以及娴熟高潮的技能技巧。在这几天的听课和听点评中,我们认为,一节好的音乐课,内容的扎实及教学的投入非常重要。

(一)、扎实

扎实、实在:在语文课、数学课上我们经常见到,对于音乐课应该同样重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花里花哨、热闹非凡的音乐课,但好象忽视了音乐本体的东西,让我们的音乐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这次活动中,总体感觉各位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课都上得比较扎实、实在,而不是一味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东西。

案例一: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孙绍华老师执教的《走进美国音乐》是一节早期美国音乐的综合课。课上,教师随《娱乐者》音乐表演踢踏舞,教师的特长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将教学引入特定的意境,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在试唱音乐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主要的节奏型——切分节奏(拉格泰姆的音乐风格),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播放音乐片段,判断是乡村音乐还是拉格泰姆,并用肢体语言作答。此环节体现了师生同学、同玩、同乐。最后的创编说唱环节,体现了师生互助、共同学习的态势。这样的课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既扎实,又不缺乏兴趣。

案例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彝族和藏族》这一课,周晗老师通过彝族《酒歌》和藏族《酒歌》的对比,了解各自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我感觉老师自身音乐素质很高,又唱又跳又演奏萨克斯,学生课上很活跃,但是我们觉的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在音乐风格上体会的不够深入,学生学得不够扎实,学生似乎没有真正感受到两个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以上对两节课的分析,我们认为一节有意义、实在的音乐课,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怎样学,学到了什么,教学中应以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去真正了解音乐、感悟音乐!

(二)、投入

我们认为教师课上的投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音乐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这是不可质疑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完全投入在音乐之中,一定会带动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你的队伍当中。

案例一:《探究千手观音之美》是一节欣赏课,这位来自上海的老师王华,用她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带动学生去理解作品的特点,教学很自然,并不牵

2 强,而且让人记忆深刻。如:在感受作品的动作美这一环节中,教师旁边动作示范(此时教师以怀有

6、7个月的身孕),一套动作做下来气喘吁吁的,但是她依然那么投入,真是令人感动!可想而知学生能不跟着老师动起来吗?我想,这就是一位教师对音乐的热情的流露吧!同样,在好几节课中,我发现当老师投入地教学时,连肢体语言也是那样地具有美感,有时碰到的一点点问题,教师会自然地用一个小巧的手势,一个陶醉的表情,就能马上让学生领悟,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案例二:《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由广东省东莞中学陈岸如执教的一节欣赏课,教师运用了大量的范奏、范唱,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视觉刺激,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被老师的热情和真诚打动,愿意主动地参与其中,个个都很投入。我想这不光是课的魅力,更是教师的魅力!课后评委对教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钢琴伴奏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是他引领学生从经验入手欣赏,到学生通过音乐要素自主深入分析音乐,充分给予了肯定!

回顾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走过的路,我们是在不断反思中调整的。2001年提出,音乐教育要走出两个误区,一是走出德育代替美育的误区,二是走出以专业化代替对人的全面素质培养的误区。2004年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目标:改变被动学习,生成主动学习;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创造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淡化评价甄别功能;注重整体全面发展等。在2001-2003中,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认识趋向是,离开桌子动起来,就是一节好音乐课了。2003-2004年间,国家发生了两件标志性事件,对音乐教育有新的改变。一是王策三与钟启泉先生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争论,即“北王南钟”之争,一个强调“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无论怎么学习,都不会过分”,一个强调“应该大力创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这两大派别的争论,对课程改革带来了影响。第二个事件,是2004年的昆明会议(第四届全国音乐课堂教学评比)后,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上展示了不少一线教师的困惑,如音乐本体的失落,自主合作学习的流于形式,综合学习的泛滥等。因此,我们经历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现在,我们是吸取了前阶段的课改经验后,结合对国际音乐教育界的新理念的关注与研究,提出了全面修订音乐教育理念的方案,我们将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实践中生成、对创造思维功能的发掘、对多元文化的重视”这四个方面进行关注。

音乐的王国里除了有

1、

2、

3、

4、

5、

6、7这7个音符,还“隐藏”着很多秘密,它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最后引用其中一位专家的话:这次音乐学科教学展示活动,向音乐教学工作至高点又迈进了一步!

以上是我们从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态度上得到的一些启发,谈了自己对“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比活动”的观后感和点滴体会,希望与同行们共勉。 孟艳红 刘力 2007.11.30

3

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比活动心得体会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银川市第五届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活动7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江西赛区)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中小学音乐课教案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

银川市第五届优质课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6

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方案

第五届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活动总结

记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
《记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