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外民俗大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5: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民俗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风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二、简答论述 1.民俗的分类

(1)经济民俗: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包括生产、居住、饮食、商贸、服饰、交通等民俗。

(2)社会民俗: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包括家庭乡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等民俗。

(3)信仰民俗: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包括民间信仰、巫术、禁忌等。

(4)游艺民俗:指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口头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 2.民俗的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与模式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是指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彼此相似性。

二、民俗的传承性与播布性

传承性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民族迁徙和方式采借。

三、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形成后会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变异性指民俗传播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四、民俗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民族性一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二是指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地域性指民俗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如八大菜系(鲁川粤苏浙湘闽徽),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

五、民俗的原始性与神秘性

主要表现于信仰、崇拜、巫术、禁忌、占卜等活动上。

3.民俗的社会功能

1)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人际关系、尊老爱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等。

2)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在很多地方起到乡规民约的作用。

3) 民俗的娱乐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快乐和愉悦的调节作用。包括民间歌舞、游戏、竞技和杂艺等。如苗族的芦笙节、斗马节,侗族的花炮节、多耶舞,瑶族盘王节,佤族木鼓节,傣族泼水节等都具有娱乐的性质。

4) 民俗的审美功能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5)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是社会成员保持凝聚力和向心力。 4.民俗的形成

民俗源于社会生活,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经济的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经济基础对民俗的产生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

二、政治的原因。封建统治对民俗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各种民俗事象的迷信色彩,如婚姻丧葬、起房架屋、人生礼仪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仰和禁忌等都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

三、宗教的原因。原始宗教和现代宗教都对民俗产生起过深远影响,比如原始宗教的一些仪式直接发展为后来的民俗活动,一些祭祀活动也演变成节日等民俗内容

四、地域的原因。不同的山川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民俗和习惯,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体现出民俗之间的差异性。比如游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蒙古包”“吊脚楼”等民俗现象都是地域选择的结果。

5、民俗与旅游的辩证关系

一、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块,中国的民俗旅游资源: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地域覆盖面广,地方色彩浓;民族特点鲜明,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接待地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效益可观。

二、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1、民俗促进了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中除了获得美的享受之外,还获得新的知识。

2、旅游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会把现代文明带进民族地区,打破传统文化的封闭状态,使得民族文化沿着多元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开拓眼界,促进民族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

3、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注意到文物古迹、人文风俗的保护工作。

三、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作用

1、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文化会对当地文化进行冲击,从而淡化甚至同化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过分地、夸大地宣传会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化。

2、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由于旅游者的涌入,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会因商品化而受到歪曲并失去价值。异地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随之,民风淳朴也会丧失,还会出现崇洋媚外等,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3、腐朽生活方式的散播,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西方社会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或思想意识会相伴而至,造成优良传统的丧失,这些都要采取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以使民俗文化资源得以长期地使用和弘扬。

第二章 服饰民俗

名词解释

1.服饰是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

2.胡服: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常年在马上生活,为适于骑马,多穿紧身窄袖的短衣、裤和皮靴。 3.七星披肩:纳西族妇女服饰,缀以圆形花片,双肩各有一个大的,背上并列七个小的,分别象征日月星辰,表示披星戴月、勤劳不息,恶鬼不敢近前。 4.凤凰装:畲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线;高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挂叮叮作响的银器。 5.“米粒叶”是埃及妇女一种和有特色的民间服饰,是一块长方形黑色细布,绣有花边,不剪成固定样式,因此穿法各式各样。 简答论述

一、服饰主要包括四类:

1.衣着;2.各种附加的装饰物;3.对人体自身的装饰;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

二、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服饰以遮蔽身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

第二阶段、服饰除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

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第四阶段、除上述功能外,服饰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

三、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共有12种主要因素: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用途、民族、季节、质料、色彩、样式和工艺。

四、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2、求吉心理。

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五、中国汉族服饰民俗

一、古代汉族服饰的发展

1、进入农耕经济后,纺织业随之兴起,人类的服饰大为改观。

2、进入阶级社会,商代留下了一些服饰资料。

3、西周时期,贵族服饰承袭了商朝的上衣下裳,只是腰间束带渐宽。

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服饰风格不同,深衣和胡服出现。

5、西汉时,上下联体的长衣统称袍,成为贵族的主流,短衣与合裆裤多为劳动者所着。

6、魏晋南北朝时,胡服融入中国服饰,形成了中国服饰的重大转变。

7、唐代服饰吸收了胡服的某些特点,男子圆领、裹头、穿长鞋;女子以半袖衫为时尚。

8、宋代服饰在唐服圆领内加衬,改小袖为大袖,衣身也较快大。

9、元代蒙古族男女均穿宽大长袍,用带子束腰。

10、明代废胡服,恢复唐衣制度。

11、清代行满服,长辫。

二、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形成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建国后,中山装、西裤取代长衫;50年代后期,流行苏联的“列宁装”“布拉机”;*时,穿蓝灰黑或军装,较单一;改革开放后,流行西装、夹克;今年来,服饰各种各样,异彩纷呈。

六、英国穿西服的规矩:

平时穿着如果上下身是不成套的,一般不系领带;若穿全套衣服,则要系上领带。穿双排扣要将扣子一一系上。单排扣则反之,平时可以不系,遇有正式场合,也只系其中的一个;两个扣子的系上面的一个,三个扣子系中间的一个。如果全都系上,反倒显得呆板。衬衫的袖子一般长出上衣口少许,这样显得精神利索,但衬衫扣一定要系上。

第三章 饮食民俗

名词解释

1.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2.饮食结构: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配置方式。 简答论述

饮食民俗特征:区域性、差异性、丰富性和民族性。

一、饮食民俗的形成 原因:

1.经济原因。食俗虽然是种文化现象 ,但其孕育和变异无疑会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肴馔风格 2.自然条件原因。饮食民俗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地域和气温不同,食性和食越自然也不同。 3.民族原因。由于民族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民俗

4.宗教信仰原因。“民俗是退化的宗教”,不少食俗乃是从原始信仰崇拜或现代人为宗教的某些仪式演变而来的。

发展阶段:生食、熟食、烹饪。

二、饮食结构和类型

男方种植稻米,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主种小麦,以面食为主。菜肴是指素菜和荤菜的搭配。饮料是饮食结构的补充,有酒、奶、茶等。

三、饮食的惯制

1、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汉族男方则一日三餐,早餐粥、馒头,午、晚餐用大米饭,副食为蔬菜、荤菜和饮料等。

2、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如饺子、年糕、粽子、月饼手抓饭。

3、礼仪饮食惯制。如生日蛋糕、寿面、交杯酒、豆腐饭等。

4、信仰上的饮食惯制。如斋饭、雄黄酒、上坟用膳等。

四、日本的茶道

由四个要素组成,即宾主、茶室、茶具和茶。茶道有四规七则,四归为和、敬、清、寂。七规为:茶要浓淡适口;添碳煮茶要注意火候;随着季节的变化,茶水的温度要与之相适应,茶花要新鲜;时间要早些;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要周到的照顾到所有的客人,包括客人的客人。茶道包含着艺术、哲学、道德等因素,是接待亲朋、宾客,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个渠道。

第四章 居住民俗

名词解释:

1.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2.居住惯制是指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在居住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 3.靠崖窑:是在垂直的崖面上开挖的土窑,可以向纵深发展,深可达20米,也可以向两侧发展,形成并列的窑洞。 4.锢窑:是在平地上用土胚、砖石砌筑的拱顶房屋,锢窑的室内屋顶为拱形,与窑洞相似。 5.一颗印:是汉族传统民居之一,流行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尤其以云南最为盛行。也是围绕天井布置房屋,东西南北房屋全部相连围和,外观犹如印鉴,所以俗称一颗印。

6.城市积木 香港房屋拆拆建建,说拆便拆,说建就建的情况,比别处更迅速,更频繁.因此有人把这种拆拆建建与孩子们玩积木相比,说这是搭\"城市积木\".7.简答论述

一、居住民俗的形成

1、居住民俗的创始期:穴居和巢居,首先是原始群居,其次是生死分居,其三是迁徙居住。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风篱与原始帐篷巢居向后来居住形式过渡的产物。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帐篷、窑洞、干栏式、庭院式。居有定所,土木结构、砖石结构形成。一方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有体现出多样化。

居住类型:(1)洞穴居;(2)干栏式建筑;(3)帐篷;(4)长屋;(5)庭园住宅。

二、居住的惯制

1、火与火塘的突出作用:火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火塘家庭活动的中心;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火塘神圣的地方。

2、住房的分配:体现出长幼尊卑的关系。

3、公房:保存了原始社会生活习俗的住房分配,如云南的彝族男女公房。

4、人畜分居,人神有别。

三、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1、实用性:民居是一种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

2、艺术性:民居在形体构成和材料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都遵循了一定的美学法则。

3、伦理性:不同辈分、性别、尊卑等的住房位置和陈设有所不同。

4、宗教性:除了专门的寺观外,民居也常设有供奉祖先、神灵的建筑物。

四、风水与民居

风水术的核心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风水中包含的三个民俗宗旨:第

一、选择房屋基址时,最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

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是指合理化;第

三、用一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1、宅基选址:选址步骤:觅龙、观砂、察水、点穴。龙是祖山即总山脉;砂是祖山分支延绵而下,与本宅关系最密切的山岗;水是从山上下来与本住宅及砂山最靠近的溪、河、泉水等;穴就是基址所在,有吉凶之分。

2、

3、住宅外部布局:住宅与周围的山、水、路的关系。

住宅内部布局:住宅地势子午向,北高南低;住宅格局,以合院为主,以墙、廊联系,围绕中轴线左右对称。

五、建房与入住

1.建房:一般分为择地、开工、上梁、立门、落成五个步骤。

2.入住仪式:择日入住,选黄道吉日;火的重要性,火塘、灶的设置;祖宗神位安放;庆祝。

六、装饰

1、门窗装饰。

2、

3、

4、梁架装饰。雕龙画凤。

墙壁装饰,内外墙体都绘图,以白色为主。 屋顶装饰,大屋顶,人物等。

5、屋内地面装饰及其他装饰。

七、居住类型:(1)四合院(2)围楼(3)窑洞(4)“一颗印”。

第五章 交通民俗

名词解释

1、交通民俗:是指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2、

3、栈道:又名阁道,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

侗族风雨桥 为侗族交通设施,一般长60-100米,宽四五米,青石做桥墩,杉木铺桥面,上建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形如游廊,可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息.为侗族建筑艺术珍品.简答论述

1.产生及特点:区域性、神秘性、等级性、行业性、

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一)陆路交通民俗;(1)交通设施,道路栈道(又名阁道,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纤道盘上到和石阶路雪道城镇道路;桥梁①石桥②木桥③索道④其他。(2)交通工具,车辆、动物类交通工具、其他交通工具。(3)陆路交通信仰。

(二)水陆交通民俗;(1)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水道、其他交通设施。(2)舟船、筏。(3)水陆交通信仰。

(三)空路交通民俗。

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1)自然环境;(2)新型交通的发明和使用;(3)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4)民族文化因素。

第六章 农业民俗

名词解释

1.农业民俗: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与经验诸内容的模式化行为。

2.刀耕火种 人类早期的工具为木棒,同时把石斧等经过磨制了的石器缚在木棍上,用来开垦掘地,种植作物,人们砍倒并放火烧掉地面的植物,将种子播到地面,依靠草木灰鹤土壤的固有肥力而使作物生长发育,坐享其成,这便是原始\"刀耕火种\"的游耕习俗.3..观光农业 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是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利用旅游来推销农产品,成功将旅游开发与农产品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吸引游客与推销农产品.4.坎儿井:是维吾尔族的地下灌溉系统。 简答论述

1、产生与发展:(1)原始农业民俗(2)传统农业民俗(3)现代农业民俗。

2、农业民俗的类型:(1)种植业民俗(2)渔业民俗(3)林业民俗(4)畜牧业民俗(5)采集与狩猎民俗(6)副业民俗(农产品加工业民俗)

3、农业民俗的特征:(1)地域性、季节性、行业性(2)功利性(3)技艺性(4)稳定性(5)经验性(6)田园性。

4、影响农业民俗的因素:(1)自然环境(2)科技技术(3)经济条件(4)民族与地域传统。

5、农业民俗旅游开发原则:(1)地点选择 (2)景观选择 (3)季节选择 (4)组合开发

3、农业民俗旅游的分类:(1)观光观赏类(2)游乐参与类(3)饮食购物类。

第七章 工艺美术民俗

名词解释:

1.工艺美术民俗是人们在生产、制作生活日用工艺品和装饰欣赏工艺品过程中形成的传承模式。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景泰蓝 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品,是用细扁铜掐成图案,焊在铜胎形上,再填上彩色油料经烧制,磨光,镀金而成.具有浑厚持重,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可惜在十多年前被日本等国暗中学去.3.七宝烧:是日语对金属珐琅器的称谓,因为日本人认为这类工艺品非常美丽华贵,恰如佛经中提到的其中珍宝,故冠以“七宝”之名。 简答论述:

1.工艺美术形成和发展:工艺美术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一致的。中国工艺美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几个阶段。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都是以石器、陶器工艺为主体的工艺时代。②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是以青铜器工艺为代表的。③封建社会是工艺美术的上升阶段,各种工艺得到发展,新工艺不断产生,是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发展时期。④近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继续向前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史历代社会较为重视的内容,到了近现代,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东西文化交流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空间。

3、工艺美术民俗的分类:(1)为生活日常用工艺品,即经过加工、装饰的生活实用品。(2)为装饰欣赏工艺品,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

4、工艺美术民俗的旅游价值:(1)功能美;(2)形式美;(3)质地美。

旅游时一种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综合审美活动。工艺美术的旅游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2、功能美。民间工艺基本上都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具有实用之美。 形式美。形式美包括造型美、图案美、色彩美三个方面。

3、质地美。质地本身之美承载着艺术品之美。

5、工艺品要成为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重要的是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1)突出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2)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第二节 中国工艺美术民俗

1、中国工艺美术的显著特点:(1)历史悠久;(2)品类齐全;(3)技艺精湛;(4)风格独特;(5)不断创新。

2、汉族工艺美术民俗:汉族工艺美术的源头是远古先民创造的最早的十饰物。包括(1)陶瓷工艺(2)金属工艺(3)织染工艺(4)雕刻工艺(5)髹漆工艺(6)木工艺等。

3、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主要特点:(1)传统工艺继承较好;(2)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鲜明;(3)工艺品以实用为主;(4)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 4.美国:工艺美术丰富多彩,缤纷绚丽,充分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国民经济和开放的思想文化所带来的活力。特点有:

(1)作品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2)作品绚丽多样,富于激情; (3)表现内容充满幽默感和娱乐性; (4)作品注意材料的机理效果和特性,

(5)作品很少带有实用功能,以陈设和观赏为目的。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

名词解释

1.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多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2.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3.入赘:又叫从妻居,是一种古老的婚姻习俗。 简答论述:

1.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1)诞生礼仪(2)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3)婚姻礼仪(4)丧葬礼仪。 2.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1)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礼仪,他才能获得社会中的地位。

(2)成年礼仪,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

(3)婚姻礼仪,男女双方经过合法结婚程序而组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婚后所生子女的权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的合法财产也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4)丧葬礼仪,既是衡量子孙尽孝与否的标志,又对能否得到祖先荫庇是家道昌隆具有重要意义;也表达了死者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以及对灵魂存在论这种迷信思想既恐惧又有所求的复杂感情。

一、汉族人生礼仪民俗

1、诞生礼仪

(1)求子仪式:包括向神灵祈子、由旁人送子。

(2)孕期习俗:包括孕妇禁忌、孕期馈送和接生方式。 (3)庆贺生子:洗

三、满月、抓周。

2、成年礼仪: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开笄。

3、婚姻礼仪

(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2)迎娶阶段:准备嫁妆,花轿迎娶,拜堂成亲。 (3)认姻亲关系:婚礼后男女双方要互认宗亲、近亲。

4、丧葬礼仪:

(1)初终:嚎哭,招魂。(2)设床:设床停尸。(3)沐浴、更衣:穿寿衣,四季之服。 (4)报丧:巴死讯报告亲友。(5)大殓:把遗体抬入棺材。(6)选择墓地及落葬日:讲究风水。

我国汉族葬式主要是土葬,僧人火葬。

二、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1、诞生礼仪

(1)未孕前的求子习俗:摩梭人崇拜干木女神,白族供奉女性生殖器,拜观音菩萨等。 (2)怀孕时的习俗:不吃生姜,不吃兔肉等。 (3)临产习俗:隔离独处。

(4)诞生后的习俗: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2、成年礼仪 (1)冠、笄之礼 (2)穿裤、换裙 (3)文身、染齿和凿齿

3、婚姻礼仪

(1)抢婚习俗:傈僳族、云南红河苗族。 (2)入赘习俗:鄂温克族、傣族。

(3)表亲婚:土家族。

(4)转房婚:壮族、苗族、傈僳族、佤族、布依族、蒙古族等。 (5)不落夫家:广东、福建、广西一带及一些少数民族中。

4、丧葬礼仪:

(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火葬、土葬、天葬、塔葬、悬棺葬及其他。 (2)丧葬的礼仪表现:停尸、招魂、报丧、吊唁、入殓、送葬。

三、港澳台人生礼仪民俗

1、香港、澳门:凡婚礼、添丁、祝寿之类喜庆,都要作“人情”(贺礼)。春节、中秋佳节,常向尊长赠礼。平时探访者较少,只以电话问候,必须造访时,要先电话联络。一般社交,宜约于酒楼或茶餐厅。陌生人称呼,男士称“先生,女士称“太太”“小姐”,政府机关人员、警察称“阿Sir”女性称“Mi”“Madam”。小店老板称“事头”“老细”工人称“师傅”等。

2、台湾:

(1)婚嫁:同姓不婚,需经议婚、订婚、完婚、迎亲四个阶段。 (2)丧葬:沿袭大陆。

(3)生育:孕妇常吃猪肝补胎、报喜、做月内、满月、周岁、十六岁都有仪式;重男轻女。 (4)寿庆:男女成人后,每逢生辰都有家人准备素面、香烛等举行简单的庆祝仪式。女儿出嫁者,寿庆比较隆重。一般50岁时开始称寿,60岁为下寿,70岁为中寿,80岁为上寿,90岁为耆寿,100岁为期颐。

一、亚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日本

(1)婚俗:日本婚姻形态基本上有两种:嫁入婚、婿娶婚。

(2)礼仪:言谈举止、家访的规矩、做生意的方法等都有体现。

2、东南亚

(1)马来西亚:见面摩擦对方手心,并佛掌摸心窝互致问候。交谈时回避种族纷争、政治生活机宗教信仰。正式场合不穿黄色衣服。严禁摸背部、头部。

(2)泰国:20岁左右的男子腰过三个月的僧侣生活;不能摸人头;睡觉忌头朝西。忌讳红笔写人名。 (3)菲律宾:交谈时不要涉及政治纷争、宗教和近代史。不要嘲笑天主教会、政治人物或某人家庭。受邀请迟到15至30分钟为宜。

(4)印尼:以右为尊;孕妇忌吃鲨鱼、忌杀鸡。

(5)缅甸:男孩要出家一段时间,不用左手吃饭,不能伤害乌鸦、牛。

3、印度

(1)见面双手合十,口念“向你致意”。尊长者,在老人和父辈的名字后腰加一“吉”字。

(2)做客须带欧洲巧克力或印度甜点心,鲜花。礼物最好是黄色、红色和绿色包装,象征幸福和快乐。

(3)从出生到成年经历命名礼、喂饭仪式、剃头礼、拜师礼等。 (4)婚礼:新郎给新娘戴手镯,新婚夫妇绕“圣火”转圈。 (5)葬俗:印度教徒火葬、拜火教徒天葬、穆斯林土葬。

4、越南

(1)日常礼仪:见面打招呼、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常用酒和生冷酸辣食物待客。 (2)春节立竿驱鬼习俗。 (3)食槟榔习俗。

(4)越南京人的婚俗。三步骤:对生辰八字、送聘礼、迎亲和举行婚礼。

(5)越南京人的葬俗:土葬,先扎白魂,其次小殓,后为大殓。送葬时,子女要披麻戴孝,到墓地时,要行初愚、再愚、三愚礼,祈求亡灵安歇。斋日行不同的礼节。忌日要上供。

二、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美国

(1)握手:普通见面礼。一般是女方、长者、上级、主人先伸手,握手时注视对方。女性彼此见面不握手。

(2)称谓:直呼其名,很少用正式头衔称人。

(3)谈话:不能涉及年龄、婚姻、收入等个人问题,交谈时保持一定距离。 (4)社交惯例:女士优先、提前预约、送礼宜轻等。 (5)禁忌:忌讳“13”和“星期五”。

2、加拿大

(1)见面:握手、拥抱。熟人见面直呼其名,长者尊者要用尊称。 (2)拜访:拜访前要预约,约会须准时。

(3)送礼:送礼不在乎其经济价值,不能送白色百合花。 (4)聚会:不穿牛仔裤,10点,周末11点半前须告辞。 (5)交谈:无感兴趣话题则谈天气,爱谈政治。

(6)其他:重视公共场所礼节、乐于助人、在家不吹口哨、不讲故事等。

3、巴西

(1)婚礼:女子18-20岁,男子24-26岁,合法婚有两种:教堂登记和政府登记。男方无需聘礼,女方准备一切。

(2)印第安人待客时行沐浴礼,招待客人最好礼节是河里洗澡。

三、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英国

请客吃饭一般在晚上,邀请方法可以通过手写请柬、印刷请帖或电话等形式。晚宴一般九点开始,不能迟到。服务从最年长、最重要的女宾开始,吃饭喝汤不能发出声音。

2、法国

尊重妇女,女士优先,讲文明、重礼貌。热情而不重然诺。尊重隐私权。

3、德国:礼仪之邦,讲究公共道德。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互相谦让、尊重老人和妇女儿童已成为传统美德。

4、意大利:讲究礼貌,乐于助人,讲究公共道德,结婚要在教堂里边。重视生日。土葬。

5、俄罗斯

(1)日常礼仪:待客以面包和盐,亲吻、握手;介绍时先介绍女子;尊重女子;赴会不能迟到。

(2)命名习俗:父母抱着婴儿和寄父母、祖父母一起到婴儿宫,父亲去办理出生证明,母亲受赠《婴儿保健手册》。命名典礼在国歌声与贺词中开始。

(3)婚俗:说媒讲究单日,忌讳星期

三、星期五和12号。相亲时祷告,结婚事摆“门形”婚宴。

(4)丧葬习俗:土葬、火葬。葬后8天和40天,分别办丧后宴。 6西班牙

(1)称呼:先生加父姓,夫人加夫姓,未婚女子小姐加教名。 (2)约会:电话通知,男士黑皮鞋,女士戴耳环,女士优先。

(3)交谈:注重个人隐私,不谈宗教、家庭、个人工作。自尊心、荣誉感强。

(4)送礼:酒、巧克力、工艺品等,不送鲜花和个人化物品。礼品需包装,进门即给主人。忌讳大丽花和菊花图案。不喜欢中国传统山水画、仕女图案。

一、非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南非:民族成分复杂,生活习俗各异。祖鲁族是最大部落,从事农业及畜牧业,以玉米为主食。牛是财富的象征,节庆杀牛,置牛头于屋顶,意识永不忘本。娶亲以牛为聘礼,行一夫多妻制。

二、大洋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澳大利亚

(1) 称呼:正式场合全称,冠以先生、女士、小姐。亲友之间,直呼其名或昵称。 (2) 见面:握手、接吻、贴面。先介绍长者、尊者。 (3) 请客:提前一周邀请,造访要先约定。 (4) 土著人男子10-12岁开始参加成人仪式,男女均文身。

(5) 葬俗:土葬、火葬、天葬、弃葬、木乃伊等。

2、新西兰

欧洲和亚洲移民遵循各自传统风习。毛利人尊敬长者,重视权杖、绿玉项链等传家宝。能歌善舞,擅长雕刻。接客最高礼是碰鼻礼。因国鸟为几维鸟,故新西兰人自称“几维”。

第九章 人际礼仪民俗

名词解释

1、人际礼仪:是指在一定交往场合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

2、国讳:又称官讳,是举国都应避讳的名称,主要是指皇帝及皇帝祖辈、皇太子等人的名字。

3、“TOP”原则:是所有旅游从业人员应遵循的着装原则。指人们的穿着打扮要兼顾时间、地点、场合的需要。

简答论述

1人生礼仪的特征:(1)符合现代观念(2)符合现代审美标准(3)符合现代生活特点(4)符合现代国际惯例(5)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人生礼仪的性质:(1)阶级性(2)民族性、国别性(3)普遍性。作用:(1)尊重作用(2)约束作用(3)教育作用(4)调节作用。 第二节 中国人际礼仪民俗

1、汉族人际礼仪习俗:

(一)古代汉族人际礼仪习俗,(1)举止性礼节,站立礼跪拜礼女子行礼坐姿礼节穿戴仪容与礼节谢罪之礼——免冠、徒跣、肉袒、负荆。(2)称谓礼俗,名称称谓名称避讳指称称谓礼俗④与双方相关之人、物方面的称谓礼俗⑤官场称谓礼俗。

(二)现代汉族人际礼仪习俗,(1)举止性礼俗,①握手②鞠躬③磕头④碰杯⑤吻礼⑥拥抱⑦手礼⑧眼礼⑨微笑。(2)言语礼仪,①称谓②问候语。(3)交际媒介物,①酒②茶③其他交际媒介物。

1、服饰仪容礼仪:(1)服饰礼仪(2)仪容礼仪

2、服饰礼仪的“TOP”原则:是所有旅游从业人员应遵循的着装原则。“TOP”即“time”(时间)、“occation”(场合)、“place”(地点)的缩写,指人们的穿着打扮要兼顾时间、地点、场合的需要。

3、穿着制服要做到:(1)整齐(2)清洁(3)挺括(4)大方。

4、仪容礼仪规范着重:个人发部修饰、化妆修饰和面部修饰。

5、言谈举止礼仪:(1)语言礼仪,①称呼语②问候语③答应语。(2)举止礼仪,①站姿②坐姿③步姿④手姿。

第十章 岁时节日民俗

名词解释

1、节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

2、感恩节:是美国独创的、最具美国特色的节日,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它既是一个祈祷和感谢上帝的古老节日,更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简答论述

一、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岁时节日民俗是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导致了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其形成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2、

3、

4、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的影响; 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历史事件和传说的影响 文化传播的影响

二、岁时节日民俗的分类

1、宗教性节日民俗

2、

3、

4、生产性节日民俗 年节及其民俗 文娱性节日其民俗

三、岁时节日民俗的特征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2、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汉族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四大传统节日。

1、日本

(1)女儿节:三月三; (2)端午节:五月五; (3)七夕:七巧节,七月七

(4)樱花节:3月15日—4月15日

2、韩国

(1)春节:正月初一

(2)独立运动纪念日:3月1日 (3)中秋节:八月十五

3、东南亚

(1)泼水节(4月13日):缅甸 (2)光明节(7月14-16日):缅甸 (3)独立日:菲律宾(6月12日)、马来西亚(8月31日)、印尼(8月17日)。 (3)宋干节(4月13-15)、水灯节(12月15日):泰国 (4)国庆节:新加坡(8月9 日)、越南(9月2日)

4、印度

(1)杜尔佳节:9~10月 (2)灯节:10~11月

一、美洲国家

1、美国

(1) 独立日:7月4日

(2) 情人节:2月14日

(3) 感恩节:11月第四个星期四 (4) 圣诞节:12月25

2、加拿大

(1) 枫糖节:3月~4月 (2) 狂欢节:2月上、中旬 (3) 郁金香节:5月最后两周

3、巴西 (1) 桑巴舞与狂欢节

(2) 父亲节:8月第二个星期天 (3) 敬牛节

二、欧洲国家

1、英国:元旦、耶稣受难日、复活节、五朔节、春假日、圣诞节、节礼日。

2、法国:元旦节、除夕夜、国庆节(7月14日)、劳动节、停战节(11月11日)。

3、

4、

5、

6、德国:圣诞节、狂欢节、啤酒节、复活节、耶稣圣体节、婚礼节、乡村节。 俄罗斯:复活节、圣诞节、洗礼节、谢肉节、元旦、清明节。 西班牙:口福节(1月17日)、螃蟹节、鲜活节。

意大利:狂欢节、赛马节(7月2日、8月16日)、复活节

三、非洲国家

1、埃及:尼罗河泛滥节、埃及惠风节

2、南非:喧闹艺术节、兰花节

四、大洋洲国家

1、

2、

澳大利亚:国庆(1月26)、圣诞节 新西兰:新年、复活节、澳新军团日

第十一章 游艺民俗

名词解释

1、游艺民俗:是口承文艺活动、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

2、

3、

4、

5、民间歌舞:是指载歌载舞或乐舞的民间游艺活动。

民间小戏:是指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演唱的戏剧艺术。

民间曲艺:又称民间说唱,它是以说唱为主,包含一些表演因素的口头艺术形式。 工艺美术民俗:是人们在生产、制作生活日用工艺品和装饰欣赏工艺品过程中形成的传承模式、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民间杂艺:古代称为“百戏”、“把戏”,是流行于民间以杂耍性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

7、民间传说: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由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

8、

9、民间竞技:是一种以竞赛体力、技巧、技艺为内容的娱乐活动。

歌圩会 广西壮族每年三月三是举行的,对歌前先抬着刘三姐神像游行一周,然后男女青年身着盛装相互对唱,红蛋和绣球则是男女青年传播交流表达情感的信物.简答论述

二、游艺民俗类型

根据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游艺民俗可以分为七类:口承文学活动类、民间歌舞活动类、民间小戏活动类、民间曲艺活动类、民间竞技活动类、民间杂艺活动类和民间游戏活动类。

三、游艺民俗的特色

1、娱乐性与竞技性相结合

2、季节性与节日性相结合

3、明显的祭祀与巫术色彩

4、浓郁的乡土特色

四、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

1、欣赏的价值

2、参与的价值

3、娱乐价值

第二节 中国汉族游艺民俗

一、民间口承文学 民间口承文学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大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学。

1、民间歌谣

(1) 山歌:南方诸省对民歌的统称。 (2) 号子:与劳动相关。

(3) 信天游:流行于陕甘宁。

(4) 花儿:流行于西北高原的民歌,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 (5) 小调:结构规整、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6) 风俗歌:古歌、酒歌、婚嫁歌和丧歌等。

2、民间故事

(1) 童话:幻想故事,充满浪漫色彩。 (2) 生活故事:现实性较强。

(3) 民间寓言:哲理性故事,短小精悍。

(4) 民间笑话:属于幽美讽刺小品,分为嘲讽笑话、幽默笑话、诙谐笑话三类。

3、民间传说

是劳动人民创作的鱼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古迹、山川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具有传奇性、神秘性、与一定的自然和实物结合在一起等特点。

4、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

民间谚语式劳动人民用形象、精练的韵语,直接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口传语言艺术。具有哲理性、训诫性、形象性、通俗性和音韵和谐的特点。按内容可以分为政治谚语、劳动谚语、道德谚语、科学谚语。

民间谜语是含蓄的咏物性和有迷惑作用的短谣。具有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分为物谜、事谜、字谜三类。

二、民间歌舞

民间歌舞是指载歌载舞或乐舞的民间游艺活动。民间歌舞的产生与生产实践和宗教祭祀有关,最早的民间歌舞是原始的劳动舞和仪式舞,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民间歌舞逐步完善和发展,又实用性的娱神歌舞发展成今天自娱性娱人歌舞。按表演形式分,民间歌舞包括民间歌舞、民间乐舞、民乐三种。

1、北方汉族歌舞

(1)山东秧歌:有鼓子、海阳、胶州三大秧歌,是山东民众刚直、豁达性格象征。 (2)东北秧歌:动作强劲有力。

(3)陕北秧歌:流行于榆林和延安大部分地区。 (4)河北秧歌:流行于唐山。

2、南方汉族歌舞

(1)花鼓:徽、浙、苏、湘、鄂 (2)花灯:滇、黔、蜀、湘、鄂

(3)采茶:浙、赣、徽、闽、桂、粤、湘、鄂

三、民间小戏

民间小戏是指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民间演唱的戏剧艺术。我国的民间小戏种类繁多,大体可以归纳为花灯系统、花鼓系统、采茶系统和秧歌系统。北方地区多为秧歌戏,南方地区多为花鼓戏。此外还有宗教戏剧、傀儡戏、皮影戏等。

四、民间曲艺

民间曲艺又称民间说唱,它是以说唱为主,包含一些表演因素的口头艺术形式。全国有300多个曲种。按照表演手段不同,曲种分为说、唱、数、说唱兼有四个门类。

1、

2、

3、

4、说类:评书、评话、相声、滑稽;

唱类:大鼓、、渔鼓、坠子、琴书、弹词、牌子曲、莲花落等; 数类:数来宝、快板、山东快书; 说唱兼有类:鼓书、评弹。

二、民间竞技

民间竞技是一种以竞赛体力、技巧、技艺为内容的娱乐活动。它包括三大类:赛力竞技、赛技巧竞技、赛技艺竞技。

三、民间杂技

民间杂技古代称为“百戏”“把戏”,是流行于民间以杂耍性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它包括民间艺人的杂手艺、动物表演及诸种斗戏。究其主演形式,大致可以区分为民间艺人的杂耍表演、动物的斗戏与表演两大类别。

四、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指流行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语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普遍的、最常见的、最有趣味的娱乐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助兴游戏、体能游戏、智能游戏、博戏。

第三节 中国港澳台游艺民俗

一、香港游艺民俗

香港是一个迅速崛起的现代化都市,却同时保留着许多民族特色浓郁的风俗习惯,悠久的传统文化。如端午节的龙舟竞赛、中秋节的彩灯会、春节焰火和元宵灯节等。还经常举办国际性或区域性的体育活动。香港拥有各种赛马场、夜总会等娱乐设施,每年都吸引了很多游客。

二、澳门游艺民俗

澳门有东方的“蒙地卡罗”之称,博采业在澳门有160多年的历史。主要有三种类别:幸运博彩;押注于赛狗、回力球和赛马车;彩票。最著名的赌场有澳门赛马车场、葡京娱乐场和水上皇宫。

三、台湾游艺民俗

台湾高山族文学艺术以口头民歌、民谣为主,有颂祖歌、耕作歌、悲歌等。乐器有口琴、竹笛、鼻笛、弓琴、腰铃、殿板等。舞蹈有甩发舞、杵舞、大帽舞。

台湾汉族民歌有古民歌和鹿港民歌两种。古民歌劝善为主要内容,以“昔时贤文”和“百家白”两首最为流行;鹿港民歌内容广泛,以普渡歌、大普歌、泪州圣母歌和戴万生反叛歌四首最为流行。汉族乐曲大致可以分为七子班、老戏、白字戏仔、潮州戏和布袋戏五类。民间舞蹈有大鼓凉伞。戏曲种类有台湾歌仔戏。

第四节 外国游艺民俗

一、亚洲国家游艺民俗

1、日本

(1)舞蹈:插秧舞、路鸟舞、鲸鱼舞等。

(2)戏剧:能剧、歌舞伎、话剧、歌剧、舞剧、木偶剧。 (3)体育:相扑、柔道、围棋、棒球。 (4)游戏:打羽毽、抽陀螺、玩纸牌等。

2、韩国

(1)宫廷乐:雅乐、唐乐、乡乐。 (2)民族乐:杂歌、民谣、农乐。 (3)舞蹈:太鼓舞、杖鼓舞。

(4)竞技:摔跤、荡秋千、跷跷板、车战、牛比赛等。

3、印度

(1)音乐:分为南北派。

(2)舞蹈之邦:古典舞多是祭神舞、宫廷舞;蛇舞。

4、泰国

(1)音乐:悲曲、愤曲、娱乐曲、佛事曲等;三大乐队:比帕乐队、弦乐队、玛合理乐队。 (2)舞蹈:分为表演舞和民间舞两类。

(3)竞技民俗:泰拳、藤球赛、赛舟、风筝赛。

二、美洲国家游艺民俗

1、美国

(1)音乐:主要有教堂音乐、军乐、爵士乐、摇滚乐和古典音乐。 (2)舞蹈:芭蕾舞、土风舞、霹雳舞等。

(3)体育竞技:棒球、橄榄球、篮球、高尔夫球、网球、足球等。

2、巴西

(1)音乐:四大音乐中心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和库里蒂巴。 (2)舞蹈:桑巴舞和卡波埃拉舞最为著名。

(3)体育运动: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田径、赛车等。

三、欧洲国家游艺民俗

1、英国

(1)音乐:古典音乐、中世纪音乐、流行歌曲、爵士乐、摇滚乐、铜管乐。

(2)体育竞技:足球、橄榄球、网球、板球、体操、拳击、游泳、赛车、射箭、登山、骑马、曲棍球、水球等。

2、法国

(1)舞蹈:古典舞、爵士舞、踢踏舞、迪斯科和霹雳舞。

(2)体育运动:登山、滑雪、冲浪、橄榄球、网球、体操、游泳、赛车、骑马、马拉松、滑冰等。

3、德国

(1)音乐之乡:巴赫、亨德尔、舒伯特、舒曼、瓦格纳、拉斯姆、勋伯格、米德米特等著名音乐家。

(2)体育竞技:足球、网球、高尔夫球、游泳、滑雪、骑自行车、骑马、徒步漫游等。

4、俄罗斯

(1)五大娱乐爱好:读书、体育、打猎、钓鱼和旅游。

(2)体育:冰球、足球、国际象棋是最普及、最受欢迎的三种。

5、西班牙

(1)音乐群星:普拉西多·多明戈、阿尔贝尼斯、格拉纳多斯等。

(2)舞蹈:地区性舞蹈、波勒诺流派、安达卢西亚流派、新古典主义、弗拉门戈舞、萨苏埃拉和西班牙现代芭蕾。 (3)体育竞技:斗牛王国。

四、非洲国家游艺民俗

1、埃及

音乐受阿拉伯影响;舞蹈有东方舞、渔民舞、灯舞、棍舞和丰收舞等。

2、南非

音乐受西方影响;五大动作柔曼轻盈,节奏明快,肩、腿部技巧明显。

五、大洋洲国家游艺民俗

1、澳大利亚

(1)音乐:澳大利亚在歌剧、芭蕾舞、交响乐大型乐曲和古老民歌方面多姿多彩,澳式摇滚乐和乡村音乐是多元化音乐艺术的代表。

(2)体育运动:足球、板球、网球、橄榄球、赛马、游泳、冲浪、跳水、潜水、钓鱼等。

2、新西兰

(1)音乐:毛利人的音乐舞蹈是伴随着毛利口头文学一起表现的。乐器有笛、响板、号角。 (2)舞蹈:波依舞、恰卡。

(3)体育活动:足球、板球、网球、橄榄球、高尔夫球、曲棍球、游泳、冲浪、滑雪、潜水、爬山等。

第十二章 宗教信仰民俗

名词解释

1、宗教信仰禁忌:是指人们为达到虚幻的彼岸世界,必须在现实生活中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2、图腾:是说原始民族对所崇拜的事物,都认为和自己的氏族、部落有亲族或血缘关系,这是图腾崇拜的实质。

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世界上成熟最早的一种至尊教,是以超脱轮回、投身净士、达到涅槃境界为最高目标的宗教。

4、信仰:信仰属于精神的范畴,是以中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的特殊的情感和心理体验。

5、民间信仰习俗:是出于对某种精神体、某种宗教的信仰心理而形成的包括习惯性的仪式,行为等的风水。 简答论述:

一、宗教信仰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根源:宗教信仰的产生是人类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2、认识根源:宗教信仰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根源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物质和歪曲反映。

二、宗教信仰的特征

1、盲目性:宗教的神都是人们根据现时生活的原形加以夸张而成的。

2、虚幻性:宗教信仰是一种虚幻的世界观。

3、系统的宗教礼仪:宗教对于人格化的神的偶像有着一系列的宗教礼仪。

4、有固定的组织形式:表现在:有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宗教信仰者参与宗教活动;有宗教机构和相应的物质设施。

第二节 中国汉族宗教信仰禁忌

一、原始信仰

1、自然崇拜:天体神、地上无生物神、生物神

2、图腾崇拜:动植物和无生物、氏族与之有血缘关系、崇拜图腾、保护神、同一图腾禁婚。

3、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死,祖先对后代有庇护作用。

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1)宗教意识——核心(2)宗教组织(3)宗教礼仪

4、禁忌的起源:(1)是对灵力的崇拜和畏惧(2)是社会的人对自然的人的一些本能欲望的抑制。(3)是来自于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仪式(4)是人类从长期生活经历积累中得出的教训。

5、禁忌的分类:(1)宗教禁忌(2)生产禁忌(3)语言禁忌(4)生活禁忌 道教禁忌

1、原始信仰禁忌

(1)饮食上,禁止以崇拜对象为食物。 (2)语言上,禁止直呼崇拜物之名。 (3)崇拜物所在牌位,不得乱动。

2、道教禁忌

分为四个层次:戒律、斋戒、清规和一般禁忌。 三大宗教禁忌

1、生杀禁忌:禁止杀生,是同宗教的善恶管、灵魂观和轮回观念连在一起的,认为人和动物不仅有灵性和灵魂,而前得互相轮回,因而把杀生作为一种罪过而予以反对。

2、饮食禁忌:这是中焦信徒用节食荤腥的清苦精神相崇拜对象表示虔诚和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

3、财物禁忌:各种宗教都禁止偷窃和抢劫,对于宗教职业者规定不贪财和不积财的接轨,因为它们都把对财物的欲望看成是罪恶的根源。

4、婚姻禁忌:宗教教义规定僧尼、教士不婚嫁,一次显示其品性高洁和出俗不凡的神圣性。

5、伦理禁忌:首先禁止欺骗、妄语;其次禁止不敬父母等。

中外民俗

电大中外民俗

《中外民俗》教案

中外民俗课程标准

中外民俗论文

中外民俗与礼仪

中外民俗教学目标

旅游与中外民俗论文

中外民俗概要B试卷

中外民俗阶段考察试题答案

中外民俗大题
《中外民俗大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外民俗题 民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