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白茆山歌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4: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白茆山歌的生存现状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江南吴歌从形成之日起,就凝结了典型的民族性格与传统,并且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积淀了多层次的民族音乐。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吴歌发展支派白茆山歌从历史中走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对传统的执著、守护与热爱!正是由于他们代代间的口耳相传,我们才得以在今天的时空中,领略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韵。

常熟白茆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具体出现的时间,有文字记载可在南朝乐府中寻找到线索。1至今可以落实最为确切的一首,见于明代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七:“好条白茆塘,只是开不全。若与开得全,好与西帅歇战船”(西帅指当时与张士诚争雄的朱元璋)。

白茆山歌是白茆人在田间劳作时演唱的歌,所流传的山歌,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劳动、古人名、地名、物名、节令、私情、摇船、长工、仪式、佛偈、叙事、儿歌等种类。如今,随着城市化进展迅速,适合山歌演唱的环境正慢慢消失,所以,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讲,把这样一种演唱形式记录下来,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本文,也将阐述在现代化城市背景下,白茆山歌的生存状况。

一、吴歌概念的定义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太湖流域地区,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有四个嫡系,分别是相城阳澄渔歌、常熟白茆山歌、吴江芦墟山歌以及张家港的河阳山歌,而在留存至今的吴歌之中,要属江苏省常熟市白茆镇的“白茆山歌”保存最为完善。

追溯宗源,吴歌是从何时何地产生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吴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至少从迄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已经伴随着先民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并在上万年的历史时间中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推测,在中国的文字没有出现之前,2吴歌就已经存在太湖流域地区产生和持续存在,并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了。在江南吴歌存在的上万年历史中,这一特殊的中国民歌各种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和传播着,并且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非凡的记录。

12 贺学君《白茆山歌传承方式试议》

以中国文字的代表甲骨文为例,其出现迄今不过4000~5000年。但吴越文化的先声的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则已有6000~7000年。鉴于音乐文化与生产和生活的一般生成作用关系,可以认为音乐的产生应在文字产生之前。

1 在东晋至南朝宋、齐时期,吴歌又称“子夜歌”,因为传说这种歌是来自一位叫“子夜”的女子的创作。“子夜歌”主要描写家庭生活、男女爱情等题材,这些内容特征也使得吴歌的风格清丽温婉,柔情似水。当然,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也与江南这一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3长江中下游属于平原地区,这里历来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人们安居乐业,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这种农耕生活方式使伴随农田劳动而歌唱的“田歌”,成为这个地区分布最普遍,体裁最丰富,曲目数量最多的民歌体裁。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歌谣,题材大多以歌颂爱情,赞美生活为主,所以在演唱的时候也就形成了吴歌细腻婉约之美。

二、吴歌的发展过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周代十五个诸侯国民间流传的民歌。在《诗经》中,我们并没有找到吴歌的踪迹,这是因为当时只收录了黄河以北地区以及江、汉一带的民间歌谣。但这并不能证明江南地区就没有自己的民歌。顾颉刚先生《吴歌·吴歌小史》中说到:4吴歌最早起源于何时,我们不甚清楚,但也不会比《诗经》更迟。可是因为《诗三百篇》的编者只收集了中原和江、汉的国风,江以南的吴、越、楚都没有在风雅中占得一席地位。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蛮夷鴃舌之音,还不足以登中原文化的大雅之堂的缘故。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吴人没有歌,不会唱。”

从史料记载来看,比较早大规模收录吴歌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官方乐府机构搜集的民歌,当时由乐府搜集的民歌中,载于“南朝乐府”的“吴歌”就多达326首。其中90%以上内容是描写男女之情的。所以被当时的文人称为是“黄色歌曲”。

第二次大规模收录吴歌的时期,就到了明代,当时冯梦龙采录了由宋、元到明代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编纂成了《山歌》、《挂枝儿》等吴地民歌集。冯梦龙比较支持吴歌原本的“真情流露”,反抗政教诗学的态度。他认为,民歌的可贵之处就是抒发内心最本真的情感,而非像其它诗歌那样一定要用华丽辞藻来修饰。

34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第122页。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2 第三次大规模收录吴歌,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的歌谣运动。鲁迅提出要整理各地的歌谣、传说及童话,顾颉刚等人积极响应。最终由顾颉刚编辑的《吴歌甲集》(1925年)、王翼之编辑的《吴歌乙集》(1927年)等吴地民歌集,得以相继出版。

到了21世纪,有关部门又相继整理出版了《白茆山歌集》、《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等书,并且吴歌也登上了国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江南地区多位民歌手还被授予了吴歌传承人的称号,这使得吴歌这种古老的艺术种类又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焕发青春,并且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生根发芽。

作为吴歌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白茆山歌的发展是伴随时代发展的。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常熟市地处平原地区,那为什么会把发源于江南平原的民歌称为“山歌”呢?其实,“山歌”这一概念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理解为“山区的民歌”。山歌概念只是指具有这样一些音乐形态特征的民歌:演唱音域宽广辽阔,声区高亢,旋律起伏比较大,节奏自由,速度往往比较自由舒缓,等等。由于白茆地区的很多民歌都具有这些音乐形态特点,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这里的民歌称为“山歌”了。

同时,白茆当地人对山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在白茆,人们经常会说“唱唱歌,散散心”,最后一句“散散心”经过时间地演化,渐渐就成了“山歌”的谐音。

三、历史上的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在白茆当地流传甚广,影响很深,几乎家家都会演唱,山歌已经融入到了白茆人的生活。在白茆当地,几乎能随时随地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白茆人经常会聚集在白茆塘两岸或者在宽阔的田野上进行赛歌会,在旧社会,赛歌会的时间甚至会持续几天几夜。因为白茆山歌更多考察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尤其在对歌的时候,常常以“盘歌”的形式出现,5“盘歌”是一种相互问答、斗智逗趣的对唱,歌词包含的知识内容极其广泛,是男女青年考较对方知识和智力的主要手段。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白茆山歌的赛歌会会持续几天几夜了。

5 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第147页。

3 白茆山歌的句式,最为常见的是“四句头”,这也是吴歌的重要特点。在《乐府诗集》中所收录的吴歌,大部分都以每首四句为主,其中又以五言四句为典型。王运熙曾经详细考证了吴歌与汉魏《相合歌辞》的传承关系,认为五言四句是江南民歌原有的形式。6翻阅《晋书》、《宋书》、《南史》、《隋书》中的《五行志》中,的确多有这样的民谣、童谣出现:

庚公上武昌,翩翩如飞鸟。庚公还扬州,白马奔旒 。《晋书·五行志》 宁食下湖荇,不食上湖莼。庾公没命丧,复杀王领军。《宋书·五行志》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宋书·五行志》 像这样朗朗上口的民谣、童谣,与六朝吴歌五言四句的句式非常贴近。 白茆山歌是吴地歌曲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江南农耕文化最自然的流露与体现,她内涵非常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摇船歌、地名歌、私情歌等不同种类的歌曲。

在旧社会,大多数白茆山歌的内容都以“哀怨”为主题,因为当时老百姓家里不富裕,吃不起饭,生活艰难,因而他们需要通过某种渠道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所以饶命在演唱山歌时,往往会表露出他们对生活的不满或者遗憾。同时,白茆山歌的曲调也比较缓慢,听上去近似幽幽的“哀叹”,而不是愤怒的“咆哮”。

当然,白茆山歌的内容也不全是为了表述当地百姓对未来的惆怅,和对生活的不如意,它也是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娱乐工具。在夏天的插秧或者秋收时节,农民们在稻田里一边劳作,一边哼上几句山歌,这时他们会觉得浑身有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茆山歌有时能起到服务劳动热情、消除疲惫的作用。

白茆山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它也和人民的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在一些山歌中能感受到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例如白茆山歌中的《正月半》,最具有吴地民歌中民俗文化的代表性。这首民歌的每句歌词都很短小,但句句与江南平原农村特有的民俗、风 6 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第36页。

4 物和农事相关:

正月半,龙灯看,摇车转; 三月半,桃红柳绿景致真惹看;

四月半,田麦长长黄一半;五月半,拔棵黄秧种种看;

六月半,水车得辘河里转; 七月半,田里早稻秀一半; 八月半,糖炒芋头吃吃看; 九月半,新米团子送亲眷; 十月半,家家老小吃的像个玉罗汉; 十一月半,买得年东回家转; 十二月半,太阳头里打算盘。

这首民歌中的每句话,都与江南农村中农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就像一部通俗易懂的民俗学“百科全书”。

白茆山歌中的摇船山歌,流传也非常广泛,因为白茆镇处在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水域占全区面积的25%,连接太湖和长江的重要河道白茆塘把白茆分为南北两部分,可以说白茆镇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旧时水路运输比较发达,船家在划船过程中容易疲劳,这时他们通过唱山歌来排解寂寞。

例如下面这首《摇船歌》:

摇一撸来扎一绷, 沿河两岸好风光, 片片麦苗绿油油, 秋风送来稻谷香。

又如白茆山歌里《网船上娘姨苦凄凄》的渔歌:

网船娘姨苦凄凄,

夜夜睏块冷平基。

日里张鱼拖虾网,

夜里还要捉田鸡。

捉着三条臭鰟鮍,

5

一早上市换麦粞。

四、当今的白茆山歌

(一)生态环境的缺失

白茆山歌在民间的流传主要靠口口相传,解放初期,由于农民的业余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唱山歌是最为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再加上几乎所有的山歌歌手,性格都非常开朗、外向,喜欢展示自己的演唱才华,所以才会有当时自发形成的万人对唱山歌的场面。可是随着改革开放,适合山歌生存的演唱环境改变了,缺失了山歌生长的生态环境。所以如今已经很少看到群众自发形成的赛歌会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官方色彩的山歌艺术节。

白茆当地的山歌艺术节现在还未形成气候,在2002年9月,由当地政府组织举办了首届盛况空间的“白茆山歌艺术节”,虽然在艺术节上,许多山歌手向大家展示了白茆山歌的艺术魅力,也听到了许多即将失传的唱腔,譬如“三邀三环”,但是,在绚丽的灯光、舞美的映衬下,表演着原汁原味的山歌,总让人觉得有点不相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山歌的生态环境缺失了,原来人们的那种日常行为现在已经成了被动行为。

山歌仅有“保存”是不够的,因为“保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保存”下来的东西,都是与它的原生态环境相割裂的,仅仅是从“田野”挪到了“舞台上”或者“博物馆”里。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修复”或者“重建”它应有的生存环境。

(二)山歌的历史变革

白茆山歌的种类繁多,光收录进《中国白茆山歌集》的作品就有近千首。这些源于民间的歌谣经久不衰,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断提炼,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无形文化财。

山歌,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镜子,白茆山歌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番鲜活的反映各个时代特征的景象。通过这些山歌,可以洞察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民众,他们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以及生活追求等。进入新时代,山歌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6 第一,山歌功能的变化。

过去的山歌,主要是为体力劳动服务的,当人们疲惫的时候,唱支山歌,疲劳很快消失,而现在,这种作用已经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抒情言志,自娱自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二,山歌词曲的变化。

白茆山歌的词曲丰富多变,除了长篇山歌之外,短山歌的数量也是难以计数,现在,虽然还有一些旧时的老山歌在民间传唱,但过去较为流行的《长工苦》、《荒年歌》等,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在近几十年间,涌现出了许多首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山歌,这些新山歌大多都是以描绘美好生活,赞美白茆镇新面貌为主,譬如《白茆塘水长又长》、《白茆塘上好风光》等,这些新山歌在群众中的传唱度也开始越来越广。

在曲调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原本老山歌中哀伤、苦闷的调子慢慢被现代人遗忘,而一些曲调明快的山歌却保留下来,譬如《划龙船》、《搭凉棚》等,并且每年都会在当地的庙会上表演。现在在白茆镇出现的山歌局面是新老搭配,在继承中创新,可以说新老山歌齐头发展。

第三,山歌传承途径的变化。

现在白茆山歌的社会传承途径,已经慢慢从劳动现场转向了文化阵地。人们接触山歌,接受山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幼儿园、小学教唱山歌。现在白茆当地,学唱山歌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进入了小学的课堂,甚至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山歌课程,邀请当地的山歌手作为客座老师走进课堂教学生唱山歌。

2、村里、乡里教唱山歌。在白茆有一支业余山歌队,这支山歌队的队员年龄跨度很大,年轻的菜40多岁,最年长的有80岁,他们大多都是自发而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爱山歌,经常会定期排练,并且出去演出。

3、建立山歌馆。白茆山歌馆是在1995年建成的,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山歌馆,在其中,陈列了山歌的起源,发展历史,还有一些旧社会唱山歌时的劳作物品等,通过这种静态物品的展示,让人们对山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都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如白茆山歌这种传统文化和艺术遗产,后人都希望能把它最真实的一面保留下来,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这种艺术已经失去了原本生

7 存的土壤,而且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所谓“原汁原味”的表演,或许跟它起初的样子也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了。

在现有的环境下,再也不可能让村民回到田野里,一边耕地一边唱歌,或者划着渔船唱船歌了。即便有,那也不是一种日常行为,而是一种刻意的表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让人们逐渐从双手劳作中脱离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生产。

据白茆当地政府给我们介绍,他们正在建设一片庄园,在这个庄园里要恢复山歌最本真的生存环境,专门雇佣一批人白天在里面生产劳动,每月还给他们一定的工资,这些工资也足以保证基本的生活开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大家了解山歌的生存环境,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利用这种无形文化来拉动旅游业。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无人接班”的困境,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很难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上的积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当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的温饱问题以后,才会考虑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如果能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在保护的前提下,还能带来经济效益,那就不会存在上述的困境了。在韩国、日本,他们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统称为“无形文化财”,我觉得这样一种说法更贴切,这些艺术本来就是一种精神财富,只是无形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还有官方,开始意识到必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只有将它们继续发扬光大,才能提高中国的经济软实力。

8

白茆中心校演讲稿

常熟市白茆职业中学

白茆镇中心小学关工委工作汇报材料

白茆中学近三年课改工作总结

白茆镇创建省级生态镇工作情况汇报

白茆中心校(本部)“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策划方案

叶敏磊:党和国家话语与农村女性的声音——以白茆山歌为例的观察(1956—1966)

白茆镇中心小学创建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活动总结

山歌进校园

自编山歌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