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分香蕉教学反思(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2: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香蕉》教学反思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工作室的磨课活动,执教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一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在其他数学教师的指点和帮助下,通过两次执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群体研究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1、在教学中要依靠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节课教材中在讲述了除法的两种意义后,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弄清12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我第一次执教时,是严格按照教材,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不同的分法,学生往往是会分,但不能说清过程与道理,没有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通过其他数学教师指点后,第二次执教时,我做了改动,在讲述了除法的两种意义后,我安排了两组对比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两种意义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分法,学生既会分也能讲述分的过程,效果要好多了。

2、要正确处理教师讲与学生探的关系。本节课中对除法这种运算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揭示,第一次执教时我是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表面上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既浪费了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够好。这些属于概念性的教学,学生是初次接触,教师应该直接揭示,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如:在学生理解平均分后,教师直接揭示:像这种平均分的过程可以列一个除法算式。

3、要正确把握学生讨论的时机。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知。我在第一次执教时,因为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往往学生是无话可说,没有达到讨论的目的;其次,教师要讲清讨论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有组织、有序的开展讨论;再次,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不能让讨论走过场,要真正使讨论能够帮助、促进本节课的教学。

4、要精心设计练习题。数学课离不开练习,机械、重复的练习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中,第二次执教时,我设计了两组对比练习:

1、(1)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分( )盘。(2)1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学生分别列出算式,并说出每个算式各表示什么?再对比:每道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1)15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朵?(2)15朵花,每个小朋友分3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学生思考:这两道题的算式是一样的,所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学生通过做这两组练习题,再观察比较,也加深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是在学习、研究、与反思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的,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常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中成功的喜悦,更要在一起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一起说一说,研一研,思路会更清晰,长此坚持,对自己的教学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分香蕉》教学反思

分香蕉教学反思

《分香蕉》教学反思

《分香蕉》反思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香蕉

分香蕉

分香蕉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反思(优秀)
《分香蕉教学反思(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分香蕉反思 香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