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6: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

建筑理论2005-9-19

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

文/五合国际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中国住宅市场的高速发展。当前中国住宅无论在开发规模的庞大、建设范围的广阔还是在产品类型的丰富等方面,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市场的繁荣一方面体现了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住宅产品开发设计的进步和成熟。但井喷式的高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隐忧。急功近利的开发指导思想在大多数项目中普遍存在。新鲜的概念炒作和一时的轰动效应,固然可以取得理想的市场业绩,但其中又有多少项目是真正围绕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这一宏远目标来实施的呢?

开发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这里所说的设计是广义的设计,其参与者不仅包括建筑师、规划师、影观建筑师、还包括参与决策意见的开发商、策划商等。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住宅设计也深受开发理念的影响而偏于浮躁,易走极端,在感性与理性的两端游移不定。要么是感性至盲目,把住宅设计当成艺术实验、虚空概念的载体以及设计师狭隘观点的自我宣泄;要么是理性至刻板,斤斤计较于朝向、得房率等琐碎之处,在技术革新上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在产品外延极度发展的同时,产品内涵缺乏深层的挖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设计手法的多样和技巧的纯熟掩盖不住技术含量的苍白;另一方面是新奇怪诞的概念掩盖不住某些基本观点、认识的陈旧和落后。中国住宅设计的进步有目共睹无需赘言,本文则从另一个侧面来仔细审视其中的得失,以期探寻一条中国住宅设计的自我突破和进一步发展之路。

一、关于规划

单体重于规划的认识误区

在住宅设计中,当规划与单体发生矛盾时,首先被舍弃的往往是规划。关于这一点,也许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目前很多住宅区的规划质量普遍下降这个不争的事实却客观地反映了这种认识倾

向。规划更多的目的是简单满足容积率的需要和平面图案化的效果,当然其中也有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认识水平的原因。消费者更多地关注具体的单体户型而忽略邻里关系,对规划图纸及其创造出的外部空间环境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相应的空间想象力。单体的优劣可以很快作出判断,而规划质量的高低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而随着人们对户外生活的日益重视,室外环境质量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室内,忽视规划的住宅区,不仅降低自身内部环境空间质量,更对外部的城市空间产生负面影响。

对景观优于规划先行的疑问

景观设计是对外部环境空间质量的优化和提升,但如何正确看待景观和规划、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居住区综合品质营造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在一些项目的设计中,景观设计先于规划进行,这一方面反映人们对景观重要性的认识,但另一方面却暴露出对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的违背。因为景观和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其重要性和先后次序也不同。规划要解决的是诸如容积率、交通路网、功能分区、单体布局等偏技术性的问题,理性成分更多;而景观主要解决的是环境空间效果、绿化、小品等问题,更偏于感性。如果景观先行,往往会导致后期规划在技术层面上的诸多不合理,甚至不符合相应的规范、法规,这正如室内设计先于建筑设计一样。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才能保证各部分设计的顺利进行。在景观与规划的相互关系上,也应该规划先行,以规划为主导,同时结合景观概念统一设计。

规划质量是影响社区综合环境品质的先决条件

规划质量不高是中国住宅设计的软肋之一。家庭居住标准的改善并不意味着综合居住品质的提高。从社区综合环境品质层面上来看,规划质量的优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国外居住区环境宜人、生活气氛浓郁、空间丰富多变,而其中单体建筑物在造型、档次等方面也并非特别突;中国的民居村落、小镇古城也是如此。相反,近年来建造的一些高档住宅区,内部环境空间却让人感到单调平乏。建筑可能会落后、过时,而良好的规划则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对于中国住宅的规划设计,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历史时期,需要更多地从城市肌理、历史文脉以及民风民俗等处着手,不仅创造便于人们交流沟通的内部环境空间,同时优化外部的城市景观,才有可能真正营造出良好的社区综合品质。

二、关于户型

创新求变重形式、轻内容

中国住宅设计热衷于户型的创新求变,各种概念及手法层出不穷。从平层到跃层,从错层到一错再错,从阳光室到空中花园,从小户型到空中别墅,无疑户型的创新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丰富的生活空间体验,但并非所有的创新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创新设计偏重于商业宣传和销售的需要,重形式、轻内容,为变而变。如有的户型面积本不充裕,却设计成多个标高的错层,造成每个空间过于促狭,频繁的上下楼也给生活带来不便。有的户型设计了空中花园,其提供人们更多户外活动机会的本意无可厚非,但花园本身在高度、面积、通风、采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有的户型人为地大大增加层高,在销售时宣传为业主将来可以一层变二层以增加使用面积,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增加的造价还是需要购房者分摊.况变为二层后,其使用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户型需要合理的创新求变,其根本的目的在于真正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居住文化及习惯

居住文化及习惯是影响户型设计的重要因素。从中国住宅的历史来看,不论其地域特点和类型风格的差异如何,其中都有很多共通之处。传统的居住建筑包括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三合院,一颗印;晋商的家族大院;徽州的民居村落;客家的土楼;江南的私家园林;北京的王府花园等等。其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居住文化及习惯的大致轮廓:重礼(伦理道德,长幼尊卑)而缺乏人性关怀;重室外空间而忽略室内的舒适度;重私密性而含蓄、内秀,表现形式多为低层的木构或砖木结构建筑。但是当前中国的住宅除了少数高档的别墅以外,主要是向工业化、集成化、配套化方向发展的多、高层集合住宅,受西方工业革命后的集合住宅影响很大,特别是建国初期沿袭了苏联工业住宅的模式。这些住宅很难真正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习惯。很多住宅设计言必称是对传统居住文化和习惯的迎合,实际上囿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表现出来的却又是牵强附会的风水和外在的形式的炫耀。传统的观念也应与时俱进,不应该 残首缺。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住宅特别是大众住宅在借鉴欧美、日韩住宅设计经验的过程中,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充分反映科学的进步,反映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生活方式的演变在户型设计中的体现

住宅是包容生活的容器,而户型格局则是特定生活方式的反映。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决定生活方式的因素包括家庭结构、饮食习惯、交友会客、思想观念等等。目前的中国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两口或三口之家是基本家庭模式,很难再有四世同堂的家庭出现。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在家就餐的机会大大减少。交友待客的场所也从家里逐步向社会公共场所分流,住宅真正成为家人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更有一些家庭受异域生活观念模式的影响,崇尚异域的生活情调。生活方式强调人性的关怀,也更多样化。中国住宅设计也应该充分体现这种生活方式的演变带来的各种要求。具体表现在房间数量不应盲目贪多;客厅面积不应盲目求大;更应重视人性空间的营造(如家庭起居室、书房、健身等)、卫生间的功能配置,面积指标也趋于采用更高的标准,交通流线也应有更多的变化,而不限于一进门就是客厅、餐厅的惯用模式。因此,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大环境中的中国住宅设计,不可能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式,一种户型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其是否表达出来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三、关于朝向

住宅朝向对舒适度的影响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住宅朝向是规划,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对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通常建筑的主朝向为南向,避免东西向或北向。朝南的房间可以获得更多的日照,冬天气候条件下,无疑在温度、湿度方向具有更高的舒适度,但从影响房间综合舒适度的多方面因素来看,朝向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除了朝向以外,其它如通风、视线、景观,甚至室内功能格局都能对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时候在设计中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无论如何,朝向都是不敢触碰雷区。其深层原因是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良好的朝向是获得一定舒适度的最为经济的方法。从实际使用角度来分析朝向问题,可以发现其在舒适度营造的多种因素中,并不足以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一方面是现代人们白天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房间的景观视线等其它因素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理性而客观地认识朝向对舒适度的影响,是住宅设计理念和居住理念走向成熟必须面对的问题。

解决不利朝向的技术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住宅设计建造手段的革新。先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由于不利朝向带来的对房间舒适度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住宅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保温、隔

热、防晒、遮阳等方面,有很多成熟技术可以充分应用到住宅设计和建造上来。如干挂式外墙板技术,无论在保温、隔热、通风方面较传统墙体都有巨大优势。各种类型的外遮阳幕帘可以极大减少阳光的直射而产生的热量。此外,先进的保温材料、防辐射隔热玻璃、门窗、、墙体防冷桥技术等都可以创造更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住宅所处的区域气候环境以及外墙所处的东、南、西、北不同方位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其对 适度的提升效果也大大优于仅靠自然朝向的被动适应方式。

打破朝向铁律将是规划及建筑设计创新求变的最大突破口

过度注重朝向,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住宅在规划及建筑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我们仅从图面上就可以直观地分辨出国外和国内居住区,因为二者之间在规划形态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往往是前者活泼、灵动,后者单调呆板,甚至以行列式居多,其中的主导因素就是朝向。在单体户型的设计中也由于朝向而导致户型割据的枯燥乏味、千篇1律。设置是交通紊乱。并不是国外的住宅设计无视朝向的存在,而是由于朝向并不是影响房间舒适度的唯一重要因素,再者不利朝向也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手段予以解决,更重要的是朝向的灵活带来规划布局的自由,可以充分创造更加丰富的室外空间环境和更加生动活泼的建筑形体,无论是室外环境的质量,还是室内空间的舒适度都能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朝向问题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局部的限制,将是中国住宅规划及建筑设计创新求变的最大突破口,特别是在国家经济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这种突破既有可能也有必要,是本国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

N+i项目理性分析

小住宅设计

住宅设计 教案

适宜性住宅设计

电脑住宅设计

住宅设计资料

理性分析:立论的基础

理性分析鸡业市场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住宅建筑弱电设计

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
《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