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妇字〔〕22号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0: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妇字„2006‟22号

关于动员组织广大妇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贡献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把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1、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是妇联组织的重要历史责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的战略要求。农村妇女劳动力占我国农业劳动力的60%以上,是推动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体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离不开妇女的广泛参与。建设新农村,既为妇女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对妇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具有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和服务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大有作为。各级妇联组织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动员组织广大妇女在建设新农村中作出新贡献、实现新发展。

2、妇联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实施“两法”、“两纲”,遵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发展维权齐抓、宣传培训结合、文明和谐共进,动员组织亿万妇女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加快实现农村妇女自身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3、妇联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制定和落实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案,并争取纳入到政府实

2 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通过巩固发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阵地、“妇”字号农林科技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扶持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造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切实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和创业就业的能力,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通过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促进美德进农家,深化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妇女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努力建设文明和谐新农家,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积极推进农村平安社会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妇女儿童维权机制,探索建立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工作网络,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推动妇女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管理民主和社会平安。

二、围绕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进一步加大服务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工作力度

大力拓展“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个服务平台,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综合素质,拓宽增收渠道,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生活质量。

4、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全国妇联等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意见》,推动妇女参训比例在政府相关培训工程中普遍达到40%以上。要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

3 和职业技术学校、农函大、农广校、农技校、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社会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农村妇女学校、妇女活动阵地、“妇”字号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的作用,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妇联发动、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社会化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机制,逐步形成培训科学化、队伍网络化、管理制度化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格局。要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层层抓培训。全国妇联将强化示范性培训,实施“5123”培训计划,即在“十一五”期间,培训5万名有创业意愿的妇女、1万名女经纪人、2万名女带头人、3000多名市县妇联干部。省、市、县、乡各级妇联组织都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女农民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培训,即加强对基层妇联干部服务能力的培训,帮助她们提高创新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带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本领;加强对“双学双比”女能手、女经纪人、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女能人发展能力的培训,帮助她们掌握农业新技术、法律政策、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广大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的培训,引导她们树立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帮助她们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加强对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的培训,帮助她们掌握职业技能和法律、健康、城市生活等知识,促进她们创业就业。要强化对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全程服务,

4 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促进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优势。

5、引导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增收致富。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引导农村妇女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要大力扶持、重点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村妇女提供服务的“妇”字号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探索企业、基地与农村妇女之间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村妇女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要着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妇代会+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强化妇联抓协会、能人办协会、协会带农户的工作,切实将妇联的群众工作优势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传播技术、沟通信息、联结农户、开拓市场、组织营销等方面的作用,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成一体,提高综合效益。

6、积极开展“两牵手、一扶持”活动。开展“科技牵手”,结合国家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发动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农村科技推广站、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5 等与女能人建立稳定的牵手服务关系,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女能人与农村妇女牵手,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开展“项目牵手”,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的区域优势和妇女特点,与市场接轨,与产业结构调整一致,积极开掘国内外项目资源,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强、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做到发展一批项目、辐射一片妇女、致富一方群众。加强“资金扶持”,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金融单位,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妇女制定倾斜政策,多渠道、多途径地为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创业就业提供小额信贷资金扶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改进运作模式,规范资金管理,联合开展信用村(户)的评选,扩大扶持资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7、推动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妇联与农业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参加各级“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切实把农村妇女转移培训工作纳入当地的“阳光工程”,统筹部署、同享资源、共同评估。要拓宽就业空间,促进外出务工妇女有序转移,引导留乡妇女就地就近转移,鼓励进城务工妇女返乡创业。要强化为进城务工妇女的服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妇联要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流动妇联”、“妇女

6平安之家”、“妇女之家”等新型组织和活动载体,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妇女的权益,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子女就学等问题,大力开展新市民教育,提高进城务工妇女的综合素质。

8、深化扶贫济困工作。按照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积极配合政府,协调社会资源,以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重点,继续实施“举全国妇女之力,建西部美好家园”行动,努力构筑城乡、区域之间统筹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项目推动、组织协作等妇女扶贫工作机制,把工作资源、工作力量、工作聚焦点向国家重点贫困村、特殊贫困片区、沿边境贫困带的贫困妇女群体倾斜。大力发展为农村妇女儿童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扩大“母亲水窖”、“春蕾计划”、“母亲健康快车”、“安康计划”和“小额循环金扶贫”等的受益面,改善贫困妇女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三、围绕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引导农村妇女建设文明和谐新农家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任务,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为重要内容,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切入点,进一步整合和深化面向农村的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弘扬社会新风、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9、以家风文明促进乡风文明。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赋予“美德在农家”等活动新的内涵,引领农村妇女和家庭明辨荣辱、崇尚美德、和睦家庭、团结邻里。要加强农村妇女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巩固农村妇女共同的思想基础,探索建立农村妇女思想动态的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机制,畅通党政部门了解农村妇女思想状况及亟需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

10、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依托,引导广大妇女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构建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邻里关系,激励农村家庭争做“思想道德好、勤劳致富好、学习奉献好、遵纪守法好、文明生活好”的模范。要探索建立城乡文化的互动机制,发挥巾帼志愿者、巾帼文明队、农村文化中心户和文化大院等的作用,依托基层文化站(室)的资源和乡土文化体育人才的优势,积极开展家庭文化及体育活动,把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给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

11、以家庭美化促进村容整洁。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深化绿色家庭、节约型家庭等创建活动,推广“文明生态庭院”建设的经验,在农村妇女和家庭中传播环保知识,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动员农村妇女发展生态农业,创建三八绿色基地,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扭,减少白色污染,注重节水、节电、节能、

8 节材。要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和村庄建设,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绿化、美化、净化的村容环境。

四、围绕促进管理民主和农村平安社会建设,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发挥妇联组织依法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作用,引领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大维护农村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为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平安稳定作出贡献。

12、提高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程度。加强对农村妇女的“管理民主”教育,帮助她们增强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惯履行民主权利的能力。要进一步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工作,推动落实村民委员会中有一名女性成员、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中妇女代表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要推动将事关农村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和合法权益保护的重大问题纳入村委会“一事一议”内容,使广大妇女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中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13、加大对农村妇女儿童的维权力度。以“五五”普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契机,在农村广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帮助妇女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要加大实施“维权行动计划”的力度,提高参与有关农村妇女儿童立法和公共政策

9 制定的程度,健全农村妇女儿童维权咨询站、投诉站、维权岗、救济站等维权机制和网络,关注和推动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征地补偿、家庭暴力、外出务工妇女权益保护和文化匮乏等问题。

14、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积极开展“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村镇”等创建活动,深化“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做好家庭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无毒品、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四防”、“四无”工作,预防和有效化解家庭、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的平安建设。

15、加强农村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双合格”活动和小公民道德建设“四进”行动,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网络。要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创建农村家庭教育示范县(乡、村)。要加强农村大龄女童的就学工作,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在全国创办1000所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

五、围绕强基固本、夯实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活力

10 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妇女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的“双五能力”为着力点,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形式,强化组织功能,延伸工作手臂,提高服务本领。

16、加强组织创新。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争取各级党委对妇联组织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努力做到“一纳入、四落实”,即把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总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同步推进;落实组织班子,落实工作载体,落实活动阵地,落实工作经费。要积极探索在农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不同利益群体中建立妇女组织的有效途径,推广“妇代会+协会”的经验,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适时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评优表彰活动。

17、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培养、双带动”工作,把女能人培养成为妇代会干部,把妇代会干部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不断提高妇代会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妇女致富的能力。要加大对乡(镇)妇联干部和村妇代会主任的培训力度,推动将基层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基层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全国妇联制定的“十一五”干部培训规划重点向基层倾斜。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乡(镇)、村两级妇联干部培训规划,一级抓一级,争取用2-3年的时间,将乡(镇)妇联干部轮训一遍;用3-5年的时间,将村妇代会主任轮训一遍。

11

18、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以优良的作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重心下移、互联互动、抓点带面、统筹推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妇女发展和维权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农村、农户和农村妇女之中。

六、围绕营造有利于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氛围,认真做好抓点示范、宣传表彰工作

加大对妇联工作和妇女典型的社会宣传,为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19、推进“巾帼示范村”建设。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创建200个全国“巾帼示范村”。创建全国“巾帼示范村”,要积极组织广大妇女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熟练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要着力发展以妇女为主的农林科技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要打造和发展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品牌,建立外出务工妇女联系制度;要引领广大农村家庭积极参与“五好文明家庭”和“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文化体育活动阵地和设施建设,活跃农村家庭文化体育生活,努力实现“四防”、“四无”、“零暴力村庄”、无失辍学女童的要求;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关注妇女的

12 身心健康,使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等现代文明观念蔚然成风;要强化村妇代会组织、制度和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村“两委”中的女性比例,引导妇女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各地妇联要紧密围绕当地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各级“巾帼示范村”创建标准,突出地方特色、妇女特色和民族特色。

20、加大宣传引导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妇联宣传媒介和社会媒体的作用,运用招贴画、宣传手册、宣传片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各项政策,引导妇女树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观念,使党的政策入村入户。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形成共同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树立、表彰和宣传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妇女典型,激发广大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求真务实、努力工作,把动员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在各地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思考、定位和谋划农村妇女工作,结合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19个部委制定的《关于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选准突破点、把握关键点、寻求对接点、掌握着力点,学好用好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

13 帮助妇女享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政策资源和服务手段。

21、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村妇女的主体意愿和首创精神,调动和发挥她们的创造热情。要坚持把实现广大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妇女群众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不增加农村妇女负担,多为她们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

22、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妇女,重点研究和准确把握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不断提高妇联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努力使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合农村实际、符合妇女意愿。

23、强化统筹互动。以乡村为阵地,整合和发挥妇联“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双合格”、“维权行动计划”等活动的资源与作用,实现妇女发展、维权、精神文明建设、儿童家庭教育等各项工作的互联互动、整体推进。要建立统筹城乡妇女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动员各级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五好文明家庭、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等与农村贫困妇女和家庭结对,形成城乡妇女发展资源、城乡妇女工作和区域妇女工作的有效对接,构筑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工作格局。

14

24、注重因地制宜。从各地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抓好服务引导、分类指导和示范倡导。要充分考虑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等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与需求,确定不同的目标任务。农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地方,要把重点放到引导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领先有为、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上;基本解决温饱的地方,要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把带领妇女脱贫致富作为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为建设新农村打好基础。

5、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妇联的工作优势与农村和妇女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引领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要善于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体现亮点,走出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路。

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全 国 妇 联

2006年7月8日

教字22号

教字22号

教字22号

防安字〔〕22号

罗妇字3号

粤妇字5号

商妇字〔〕10号

妇字〔2001〕12号

妇字[2002]21号

包组通字22号

妇字〔〕22号
《妇字〔〕22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富妇字 妇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