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高血压饮食二级营养师论文(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公共营养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浅谈高血压的饮食治疗

姓名:张萍 身份证号:532526198009190545 准考证号:1312092402000007596 所在省市:云南 昆明 所在单位:

浅谈高血压的饮食治疗

姓名:张萍

单位:

摘要:通过了解高血压的发展,提高对高血压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认识。医学界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原因研究不断地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饮食对于高血压的影响。为使大家对高血压的营养防治有深入理解,将高血压的类型、病因、危害及营养防治方法作出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血压、饮食 。据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我国有关调查数字显示来看,高血压患病率还在逐年上升,现在高血压人数已近一亿,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是很大的,而据最新的研究显示,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与不合理饮食关系重大

1、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理想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 mmHg.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在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即为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2、高血压的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2.1高血压的分类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2.2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2.2.1 遗传因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许多资料数据表明,父母血压高的,孩子也容易得高血压;脑中风多发的家族,其家庭成员患病的可能性也较大。一般来说,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病例占半数以上,另外不到半数的病例才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早在三十几年前,京都大学冈本教授就开始了高血压白鼠交配试验,并分别于1969年和1974年成功培育出完全遗传型高血压白鼠和脑中风白鼠。这一实例证明了高血压和脑中风与遗传因子的关系。科学家已培育成功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 2.2.2环境因素

外界环境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因素,有人称为允许因素。因为只有遗传因素还不足以引起高血压,必须在允许因素的影响下才能发病。外界因素包括饮食、职业、经济、劳动种类、文化程度、人际关系等,它们通过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血压。 2.2.2.1饮食 2.2.2.1.1 钠的摄入:

食盐中含有大量的钠,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密切相关。钠潴留使得细胞外液增加,心排血量增高,血压上升。低盐饮食可以明显的改变高血压的症状。钠是致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每天为满足人体生理平衡仅需摄入0.5g氯化钠。国人食盐量每天北方约为12~18g,南方约7~8g,高于西方国家。每人每日食盐平均摄入量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我国膳食钙摄入量低于中位数人群中,膳食钠/钾比值亦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我国膳食普遍低钙,低于标 3 准供给量800mg/d,最低人群仅300mg/d。 2.2.2.1.2 能量的过多摄入:

肥胖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高血压患者多数合并超重或肥胖。国人平均体重指数(BMI)中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24.5和21~25,近l0年国人的BMI均值及超重率有增加趋势。BMI与血压呈显著的正相关,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发生危险5年内增加9%。限制能量摄入使体重减轻以后,血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2.2.1.3 蛋白质来源:

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血压的影响不同,植物性蛋白可使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大大降低;大豆蛋白虽无降压功能,但有预防中风发生的可能。 2.2.2.1.4 脂肪和胆固醇:

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都不好 2.2.2.1.5 其他营养素:

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具有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血管结构与功能的作用;茶叶中的茶碱和黄嘌呤等也有利尿降压的作用;高血压病合并肥胖、高脂血症及心功能不全者严禁饮酒。我国人群每周至少饮酒一次者男性约30%-66%,女性约2%~7%。每日饮酒量与血压呈线性正相关。男性持续饮酒者较之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增加40%。

2.2.2.2 生活环境与职业

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 2.2.2.2.1 生活环境

有人研究发现,凡在噪音经常骚扰下的大城市火车站或闹市区的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安静的农村。高原和寒冷的居住环境,也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原因是人体在噪音环境下,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跳加快,使血压升高。同时噪音还能使具有保护心肌功能的血镁量下降,所以,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往往增高 4 有人在暴露噪音环境下,给动物作实验,结果发现,毛细血管壁变形,血流速度减慢,心肌和血管系统均受损害。 2.2.2.2.2 职业性质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从事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等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增加,心率加快。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所致的反复的应激状态以及对应激的反应增强,使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还可改变正常的肾脏一容量关系,使血压升高。在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高血压的危害及并发症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例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与心、脑、肾的关系非常紧密,如果不引起高血压患者的关注,极有可能引发与以上三方面有关的并发症。

3.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病理改变,长期的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组织缺血,长期高血压及伴随的危险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该病变主要累及中、大动脉。 3.2 高血压并发症 3.2.1.心脏病

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的损害方面。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 5 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3.2.2脑出血

高血压对脑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脑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

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3.2.3 肾脏疾病

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情况: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的表面呈颗粒状,皮层变薄,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 3.2.4 眼部疾病

高血压使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中心反射变窄,动脉管径狭窄;如血压长时间增高,视网膜动脉出现硬化改变,动脉发生银线反应,动静脉出现交叉;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时间长久,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腊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总之高血压的危害是致命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第一杀手。尽管目前治疗手段很多,但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达到推荐的血压控制目标。如果不进行治疗,高血压将导致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和失明。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将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

4.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包括以下几点

(一)合理膳食;

(二)适量运动;

(三)戒烟限酒;

(四)心理平衡;

(五)自我管理;

(六)按时就医。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手段很多,包括药物疗法和自然疗法。其目的都是保证成年人的正常劳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防治、饮食疗法是治疗的基础,高血压病因虽然复杂,但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注重饮食对于防控高血压有明显作用。 4.1高血压患者饮食原则

由于高血压主要是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所致除要注意锻炼,起居定时,心胸开阔外特别要饮食选择和饮食结构。

高血压与饮食的关系,不论中医、西医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即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因此,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 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4.1.1.控制能量摄入

高血压患者应节制饮食, 避免进餐过饱, 减少甜食, 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俗话说, 饮食常留三分饥, 老年高血压患者 应根据本人工作和生活情况按标准算出应摄入的热能, 再减少15%--20% 。 控制热量可使临床症状如气喘、胸闷得到改善提倡吃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胆固醇 排泄;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类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4.1.2.低脂低胆固醇

避免进食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 \"三高\" 食物;

适量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1克以内。可常吃豆腐及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高血压患者不伴发高脂血症的,则每日可食 1 个鸡蛋。

4.1.3.适量膳食纤维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应防止使秘,膳食中要保持一定量的纤维素。适当食用蜂蜜亦有润燥用。

增加膳食纤维 能减少脂肪的吸收,减轻体重,间接辅助降压。食用富含膳食纤维 的食物,最好能保证每天膳食纤维 摄入为30g左右,相当于500—750g绿叶蔬菜和100g粗杂粮。.主食宜多吃粗粮、杂粮如糙米、玉米 , 少吃精制的米和面。 烹饪中宜多用红糖、蜜糖 , 少用或不用绵白糖、白砂糖。这样可以不断补充机体缺乏的铬 , 并改善和提高锌 / 镉 的比值 , 阻 止动脉粥样硬化 , 减少镉的积聚 , 有益于高血压的防治。

4.1.4低盐饮食

降低摄盐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钠的过多摄入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和血液黏度尤为不利 , 对高血压更是一个致病因子。对一般患者来说, 每日摄盐量应限制在 6 克以内, 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不要超过此限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 , 每日摄盐量应限制在 4 克美国统计表明,每天吃15克食盐者,高血压发病率约为10%,食盐增至2倍,则发病率提高2倍左右 。

4.1.5限制脂肪

膳食中应限制动物脂肪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 每日300毫克以下,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鱼肉中还含有较多亚油酸对增强微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4.1.6补充钙和钾

补充机体可吸收的钙 , 高钙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钙有 \" 除钠 \" 作用 , 可使血压保持稳定。有资料报道, 高血压患者每天补充 1000 毫克钙, 连用 8 周, 就可使血压明显下降。 含钙丰富 食品有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选用含镁丰富食品 如绿叶蔬菜、小米、荞麦面、豆类及豆制品镁盐可通过舒张血管达到降压作。改善膳食中的钾 / 钠比值 ( 即 K 因子 ) , 可使高血压患者免除使用药物之苦。良好的 K 因子应是 -3,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K 因子保持在 3 以上 , 才能使人体各器官、组织发挥良好的功能。当K 因子降低到 3 以下时 , 甚至低至 1-1.5 时 , 钾 / 钠 在 20 以上 , 实验研究表明 ,K 因子 大于等于10 的食物对高血压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如香蕉、柿子、苹果、红枣等食物的 K 因子均高于 50, 它们是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妙品。膳食中应适当增加钾的摄入 , 或在烹调时用钾盐代替盐 , 同时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量 , 这些都有助于降低血压 .补充机体可吸

收的钙 , 高钙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4.2.适量活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4.2.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 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 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 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 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4.2.2、运动的禁忌

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 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 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 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4.3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 -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

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饮酒, 其饮酒量每日必须限制在 50 毫升以内, 切忌一次饮完

。过度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卒中的危险,而且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

4.4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4.5 自我管理

4.5.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4.5.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4.5.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5.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4.5.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4.5.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5.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4.5.8、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

①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 ②酒后应禁止性生活

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4.6 按时就医

4.6.1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

4.6.2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救120急救中心。 低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主要治疗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 5.高血压患者饮食选择

动物食物:牛奶 松花蛋 鸦蛋 鸽肝 水 产 品:干贝 海带 海蜇 紫菜

果 仁:核仁 西瓜籽 兰花籽 花生仁 莲子 黑芝麻、

蔬菜:菠菜 胡萝卜 竹笋 黄瓜 葱头 魔芋 油菜 马铃薯 荠菜 蕃茄 萝卜 芹菜

参考文献:

(1)于康《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北京出版社2010-06-01 (2)闫西艴,陈灏珠主编 《高血压与相关疾病》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3)葛可佑《公共营养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10月

(4)廖康强《食物健康手册--N种常见食物的最健康吃法》,气象出版2009年

二级营养师

妊娠期高血压饮食

营养师论文

营养师论文

营养师论文

二级营养师理论试题

二级公共营养师复习资料

防高血压的饮食方案

公共营养师二级报考条件

高血压饮食的日常调养常识

浅谈高血压饮食二级营养师论文(材料)
《浅谈高血压饮食二级营养师论文(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