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所见所闻,写出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快乐。”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又要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是一项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教学:

一、畅游书海,尽情享受阅读快感。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学生就没有丰富的语言词汇的积累,那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标》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于是,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类读物,使自己置身于书海,尽情畅游。我班专门成立了班级小图书室,把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奉献出来,集中到一起,还成立了班级图书室,这样使这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做到了极大程度的共享,为学生创造了汲取更多课外知识的机会。同时还积极创造静心读书的机会,每周专门设立的静心读书日,包括阅读各类古诗文、古典名著、现代优秀名作、国外优秀名著等,让学生尽可能的静心阅读,培养乐于阅读的兴趣。现在,浓厚的阅读氛围在班级里已经初步形成。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要使学生写得真实,写得丰富,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只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不断地获取作文素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认为观察能力主要是习惯构建。良好的习惯,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素质,而是靠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

一要进行指向观察训练,即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应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只有那些事感兴趣,他们观察时才会认真仔细,教师可布置一些观察性的作业。如“校园一角”、“养花”、“家里的狗”、等,让学生观察,也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拔河比赛”让学生体会

观察。观察后,让学生口述有哪些收获,以此培养他们浓厚的观察兴趣。二要进行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从指导学生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一盆花、一株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如写一个小动物,写天上的一片云,写一个活动场面等等。三要进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观察情境,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

学生每逢作文,总是无事可需叙,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其实生活是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作文材料源泉,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数之不尽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充实。内容来自生活,来自平时积累。

1、走进生活,有感而发。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以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很大的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的小事感到没必要写。我鼓励学生做到每日回忆白天之事,想想有什么事可以作为作文素材,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进行诉说,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2.启发学生对身边的偶发事件观察、思考。学生在学校或家庭中常有偶发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老师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发生,并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并引导学生观察。有一次,课堂上有位同学肚子疼,突然吐了一大堆脏物。当时同学们有的指责,有的叹气,有的捂鼻子,有的主动帮助、关心。这时我便就这些是引导学生以当时的情形展开辩论,在就顺势让学生以《同学病了以后》为题进行习作。类似这样的经常性训练,来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细致观察,时间长了,同学们也就逐渐养成了会抓住重点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习惯。

3、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走进生活,丰富写作素材。当前的小学生的生活极为单调,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无非是徘徊在“家庭――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之间,如此,哪来学生写作的源泉?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的知识面的狭隘,对生活缺乏体验,更谈不上深切的感受了。心理学表明:好动、贪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如在“迎三八”学生征文竞赛“妈妈我想对您说„„”这次活动中,鼓励学

生说心里话,谈感想,真情实意地表达对母亲的尊敬之情,学生写作兴趣高涨,征文作品的质量也较高。

四、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在实际教学中,一要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二要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离题万里或千篇1律。三要使学生作文时吧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四要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五、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1.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作文环境,学生作文才敢在观察中写事讲真话。但教师应要注意不要拿后进生作文取笑,也不要用尺子来衡量学生的作文,只要学生作文有所进步,就要多表扬、鼓励。尤其在批改作文时要讲究艺术、鼓励性的评语。

2.发现写真话及时鼓励。激励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有一位学生写《发考卷后》这个题目,注意观察妈妈表情的变化,有条理具体地写出真情实感。机会难得,于是我及时抓住这个典型,当作范文宣读,学生听后共同探讨、议论,同时深受启发。由此,我感觉到学生作文是否有内容可写,除了自身因素外,与教师及是启发、鼓励有很大关系。

3.及时纠正学生在拟稿中出现的模糊认识。学生写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事情时,难免会触及到社会上某些特殊现象,思想上会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启发健康思想作风。

六、师生共评,主动参与

“作文不是写出来就好,而是经过改出来才好的”。修改作文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自改能力,学生必将受益终生。然而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先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学生写好作文后,教师不要急于下笔为学生修改。根据习作训练要求,找出

一、二篇典型文章,概括优点,找出不良之处,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作文,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我还会把优秀的学生习作发表到有关网站,推荐刊登。好文佳作通过学生诵读、演讲等形式向全校同学公开表彰,并通过校广播台定期进行发表,这样学生就充满了自豪感、成就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或者诵读的同学,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习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的学生,通过师生共评这一过程,也找到了纰漏,就会仔细思索,开动脑筋,认真写好作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让学生每天都可以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让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写自己喜欢的,轻松的作文,一定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小作家”。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初三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cad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老年大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