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6: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选择题:

1.加点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A.和蔼 ǎi 豌豆 wān 横蛮 h¨ng 斟酌 zhu¨

B.勉强 qi¨ng 污 wū 丞相 ch¨ng 轩榭 xuān

C.差役 chāi 折磨 zh¨ 施舍 shě 铺板 p¨

D.褥子 r¨ 考虑 l¨ 藤绷 t¨ng 凶杀毒打 xiōng

2.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A.颐和园 (y¨) 即使 (i¨) 吝啬 (s¨) 嗟夫 (jiě)

B.干涸 (h¨) 妯娌 (l¨) 坠落 (du¨) 停滞 (zh¨)

C.嗜好 (sh¨) 盗窃 (qi¨) 逻缉 (j¨) 迁徙 (x¨)

D.裨益 (b¨) 大儒 (r¨) 祖籍 (j¨) 佳肴 (y¨o)

3.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拖拉懒散 改斜归正 嶙峋突兀 为富不仁

B.雍容典雅 腐草为萤 英雄气概 俭以养德

C.高官厚禄 心旷神饴 不攻自破 成群结队

D.旧地取材 不辍劳作 无可奈何 挑拨离间

4.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任劳任怨(担当、承受) 聊叙(姑且)

B.饱经风霜(足足地、充分) 墨守(墨翟、墨子)

C.辨伪去妄(到、往) 肆虐(残暴)

D.不毛之地(指草木) 邱壑(坑谷、深沟)

5.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有误的是(

A.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语 文 试 卷 四。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地占去了……

成人:成年人。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是:正确、对。

C.在不断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起来:指学问有所增长。

D.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

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死:枯干、干涸。

6.句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A.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B.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

C.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们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D.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

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填写词语正确的是(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他一面了,这个( )是无法( )的。母亲是一个( )的人,她只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 )和( )中国的历史。

A.哀痛 补救平凡 创造着 创造了

B.悲痛 弥补平常 创造了 创造着

C.哀痛 弥补平凡 创造了 创造着

D.悲痛 弥补 普通 创造着 创造了

8.根据句意用双竖线划开主、谓语正确的是(

A.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

B.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C.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

D.我们‖对于传说的话,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9.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 )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 )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

( )逃到别的树上去。

A.只有 才 或者 B.只要 就 或者

C.如果 就 而且 D.无论 都 而且

10.复句层次和分句间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① 只有会过穷日子, ② 才能产生出富来,

③ 才能在我们的国土上建立起人间的天堂。

A.① │ ② ‖ ③ B.① │ ② ‖ ③

条件 并列 假设 并列

C.① │ ② ‖ ③ D.① │ ② ‖ ③

条件 递进 因果 递进

11.分句间关系或句意分析有误的是(

A.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分析:因果关系。强调联拱石桥得名的原因。

B.闻一多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分析:选择关系。突出强调闻一多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

C.只有赶上丰年,才能缝一些新衣服。

分析:条件关系,强调母亲缝新衣服的前提条件是年景好的时候。

D.我们谈的“俭以养德”当然不是诸葛亮时代的封建道德,而是当今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美德。

分析:转折关系。强调指出我们所谈“俭以养德”的标准。

12.修改病句有误的是(

A.能否接受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进步的重要因素。

修改:能否接受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进步的重要条件。

B.通过讨论,使我明确了认识。

修改:通过讨论,我明确了认识。

C.县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的工作。

修改:县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的问题。

D.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修改: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13.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A.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

变换成陈述句: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B.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拖累了。

变换成主动句:生活太安逸了,生活就拖累了工作。

C.我们赞叹建设者杰出的创造和智慧。

变换成否定句:我们不能赞叹建设者杰出的创造和智慧。

D.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变换成反问句:学问的基础难道不是事实和根据吗?

14.辨别修辞方法正确的是(

① 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

② 鲁迅吝啬吗?当然不是。

③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比喻 设问 排比 对偶 B.比喻 设问 对偶 排比

C.夸张 反问 排比 对偶 D.夸张 反问 对偶 排比

15.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是(

A.《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

B.《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C.《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所作。

D.柳宗元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永州,为了抨击中唐王朝赋税繁重的罪恶,

写了《捕蛇者说》。

16.文体知识说法有误的是(

A.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一是指选材自由;二是指表现方式

灵活多样。

B.用作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自然科学的

原理、定律、公式。

C.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的开关构造、类别、关系、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特

点、演变等,给人以知识。

D.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17.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A.我在家族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革命生活和军事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

难。

B.母亲又给我一个勤劳的习惯,一个强健的身体,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C.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

财产。

D.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

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18.句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A.以俟夫(fū)观人风者得焉。

B.然得而腊(l¨)之以为饵。

C.宠辱偕(xi¨)忘,把酒临风。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tāng ),横无际涯。

19.朗读时停顿正确的是(

A.或异/二者之为。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而乡邻之生日/蹙。

D.岂若/吾乡领之旦旦/有是哉。

20.与原文不完全相同的是(

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B.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然则南极潇湘,北通巫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21.对下面句子破折号使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A.表解释说明 B.表语意递进

C.表总结上文 D.表话题转换

22.依次在下边的括号内填上关联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

这样看来,( )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 )有收复失地的把握,( )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A.因为 不是 而是

B.只要 不但 而且

C.因为 不是 就是

D.只要 不是 就是

23.加点的词在该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A.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B.我喜欢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C.额头上那些皱纹告诉我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爷爷确实老了。

D.只有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24.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A.坚定不移 B.拈轻怕重

C.一代天骄 D.任劳任怨

2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B.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C.他的家乡是广东五华县人。

D.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二、阅读记叙文,完成后面各题:

(一)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已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已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吧。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26.这段文字主要写孔乙已的悲惨境况,从文中找出词或词语分别来形容他的声音、脸

色、神态、离去的动作。

声音:_______________

脸色:_______________

神态:_______________

离去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加点的句子是描写什么的?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描写孔乙已从破衣袋里取钱用了“摸”字,能否换成“掏、拿”,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对下面这句话的分析,哪一个更正确?(

别人说,“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却道,“跌断,跌,跌……”

A.怕人取笑,不敢承认。所以说跌断的。

B.确实是跌断了腿,无法行走。

C.既怕丁举人,而又思想迂腐,爱慕虚荣,便说跌断的。

D.怕丁举人,又爱慕虚荣,怕人取笑,便说跌断的。

30.文中的“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都是修饰什么动作的?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结尾句写“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已)。”说他死了,

先用“大约”,后用“的确”,矛盾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2.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母亲的性格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文中第一个加点句子是_____复句关系?

答:___________

34.文中第二个加点句子是______复句关系?

答:___________

35.文中最后一句话是用______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说明文,完成后面各题:

(一)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哲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它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么的锐利,动作是那么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会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36.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下列那一项(

A.松鼠不敢下水 B.松鼠的叫声

C.松鼠 D.松鼠的动作

37.第二行和第六行加点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列哪一种(

A.打比方 B.作比较 C.举例子 D.下定义

38.这段文字中加点词语“总是”、“有时”用得很准确,;简要回答它们在句中的

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①碑身在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②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的品质、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③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④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39.这段文字依次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做了哪三部分的介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意思进行的分层,

将分得正确的一组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

A.① ‖ ② ③ ④

B.① ‖ ② ③ ‖ ④

C.① ② ‖ ③ ④

D.① ② ③ ‖ ④

41.这段文字所说明的事物特征是(

A.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

B.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

C.具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D.整个纪念碑的的造型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42.第④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说明

四、阅读议论文,完成后面各题:

①人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呢?②天才是天生就聪明吗?③任何人从无知到有知,从没有才能到有才能,都要经过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的过程。④有的原先智力较弱、才能较差的人,由于后来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逐渐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使智力和才能都得到提高。⑤相反,一些智力和才能获得较早发展的人如果骄傲自满,不再勤劳苦练,他的智力和才能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正是说的这个道理。⑦宋代王安石曾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方仲永,小时比较聪明,五岁就会写蛮不错的诗,由于后来没有受到教育,没有抓紧学习,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语文试题《语 文 试 卷 四》。⑧在他二十岁左右,王安石回乡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他已经完全是个平凡的人了。⑨可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

43.本段文字的论点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 B.议论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

45.第⑦⑧句的表达方式是(

A.描写 B.议论

C.抒情 D.记叙

46.对本段的结构划分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7.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布衣:平民

B.卑鄙:低微而鄙俗

C.驱驰: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48.诸葛亮“由是感激”的原因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本段文字写诸葛亮由是感激,追随先帝的经历,开头写“臣本布衣……不求

闻达于诸侯”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题目:我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可先在题目横线上选填①“学会了”,②“盼到了”,③“成功了”

④“了解了他(她)”;也可填上别的词语或短语,然后作文。

2.写成记叙文,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3.字数在600─8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齐。

参 考 答 案

一、1.A 2.D 3.B 4.C 5.A 6.A 7.C 8.D 9.B

10.A 11.D 12.A 13.C 14.B 15.B 16.B 17.D 18.C

19.B 20.C 21.A 22.B 23.C 24.B 25.B

二、

26.答:极低; 黑; 颓唐; 坐着用手慢慢走。

27.答:文中加点的句子是描写环境的,它的作用是渲染环境。

28.答:不能;“摸”表现孔乙已没有钱了,所剩无几,在残酷的封建社会中困苦地生

活着。

29.C

30.答:文中的这句话是形容“走”这个动作的,表现封建社会造成的人际间的

冷漠关系。

31.答:不矛盾。因为“大约”说明无人关心孔乙已,对他的死活说不准。

“的确”说明在封建社会的思想毒害下,孔乙已身受其害,外加对

他肉体上的摧残,他是没有生活出路的,肯定会死。

32.答:任劳任怨 性格和蔼 同情贫苦的人 自己很节省

33.答:并列.34.答:转折.

35.答:议论 是说明母亲优秀的品质对我的深远影响

三、36.C 37.B

答:

“总是“的作用是:表示“一向”、“一直”的意思,“总是”强调松鼠跳着前进是一贯的动作方式,而不是偶然的。

“有时”的作用是表示“不经常”、“很少”的意思,“有时”一词强调松鼠连蹦带跳是偶尔的动作方式.答: 40.D 41.D 42.C

四、43.答:论点是第三句。 44.A C 45.D 46.D

五、

47.C

答:诸葛亮“由是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49.答:其作用是衬托出诸葛亮本不求显达,受先帝之恩,

而愿追随先帝的原因。

六、(略)

初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解读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反思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