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前银行产品创新热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享】当前银行产品创新热点分析

【暖冬简评:】

银行市场份额开始被压缩,服务大型企业客户的利润逐渐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需求日益扩大,银行纷纷迎着潮流改革创新,利用小微企业金融类产品占领市场份额。银行传统储蓄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理财需要,传统银行转型已迫在眉睫,互联网金融类产品出现满足了人们增加财富的愿望。金融市场似乎不再被传统银行垄断,互联网企业跨界金融正全面挑战商业银行。你了解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吗?下面请您跟我一起走进《当前银行产品创新热点分析》,解读银行产品创新惠泽人们生活。 【文章内容:】

当前,金融改革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业盈利增速普遍下滑,资本监管日趋严格,这些都促使商业银行向注重资本节约的精细化管理变化。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产品创新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巩固存款和净息差、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维系客户、促进经营转型的最重要手段。

小微企业金融类产品

在大型企业议价能力变强、企业融资多元化、银行降低经济资本占用的背景下,开拓小微企业客户群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而利用网络数据时代的新技术、批量服务小微企业集群成为近期创新的热点。

化渠道流程,打造在线网络融资平台。通过电子化服务小微企业,能大大降低征信边际成本。平安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打造全流程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实现小微企业在线申请和实时放款;招商银行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了系统自动测算授信和业务全流程不落地处理;光大银行“融e贷”线上实时贷款、兴业银行“兴业通-简捷贷”及工行的“网贷通”,均是依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实现自助办理贷款的在线融资产品。

由于“在线化”能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贷款“急、频、小”的特性,同时节约商业银行成本,将成为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重要途径。

加强数据挖掘,力推信用类贷款。财务不规范和抵质押品不足是制约小微贷款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借助数据分析开展信用类贷款成为创新热点。农行通过与大型客户ERP数据直连,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客户推出基于交易数据测算的“数据网贷”;建行依赖自有善融商务平台收集数据,以存量小微客户结算量为测算依据,推出“信用贷款-善融贷”;光大、华夏等银行根据客户POS流水记录,自动测算并匹配“POS小额信用贷”。

信用贷实质是各行数据收集、分析与挖掘综合能力的体现。随着商业银行对数据资源价值的重新审视,借助大数据技术关联、交叉分析客户信用状况并预测违约

风险,同时自动匹配额度将成为小微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

互联网金融类产品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快速融合,带动以余额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传统商业银行也不断“触网”,围绕新兴模式和渠道探索转型创新。

互联网企业跨界金融,全面挑战商业银行。从理财看,以低门槛、高流动性和高收益为代表的“余额宝”式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存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014年7月,人民币存款较上月减少1.08万亿元,增速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3.7个百分点,剔除“时点”因素,互联网理财产品分流作用不可小视。从融资看,互联网金融以其信息、成本、效率的巨大优势,通过P2P、众筹、小额贷款等模式开始冲击着银行融资中介的主体地位。

截至2014年2月,阿里小贷已累计向70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发放贷款超1700亿元。从支付看,2013年第三方支付 金额达16万亿元,虽然与商业银行近千万亿元的规模相差甚远,但其约150亿笔的业务处理量已与商业银行数量相当。可以说,新兴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和客户体验优势,从理财、小额信贷和支付等全面切入商业银行固有领地。

商业银行挖掘自身优势,抢占网络金融一席之地。面对新兴互联网金融咄咄逼人之势,商业银行依靠自身资源、风控、人才和资金优势开始探索转型。

在理财方面,银行纷纷推出类“宝”类产品进行应对,并推出起点金额低、根据存期分段计息的灵活型智能存款,以期留存客户闲散资金。

在融资方面,招行、平安、民生等在P2P融资领域开展尝试,虽然撮合P2P的收益率明显低于直接投放贷款,但银行因此规避了贷款额度、存贷比、拨贷比等监管,创造了一块增量的中间业务收入。

在电商方面,各大银行纷纷搭建起自身的B2B/B2C电子商务平台,其本质就是商业银行希望从互联网支付产业链的末端提升并渗透到整个产业链中,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数据流的掌控和挖掘分析,由单纯的支付中介转变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而获取新兴利润增长点的探索之路。

直销银行模式兴起。直销银行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这一经营模式下,银行没有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电脑、电子邮件、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特别适用于物理网点较少的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

目前,民生、兴业、北京、包商等银行纷纷涉足该领域,主要产品为高收益理财和存款、转账等。由于没有网点经营费用,直销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价格及更低的手续费率。如民生直销银行上线3个月,客户数达47

万,直销理财“如意宝”产品申购额高达470亿元。与传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不同,直销银行不是简单的渠道拓展,而是银行从组织架构到营销策略等全方位的互联网式探索。

投资银行类产品

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重要趋势的背景下,国内银行、证券、保险等相互渗透的局面也已逐渐出现,围绕公司业务投行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产品创新活跃。

顺应直接融资趋势,公司业务投行化日益明显。随着金融脱媒步伐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和需求不断提升。从2004年到2013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9万亿元增长至17.3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9.7%;同期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比重,由79.2%下降至51.4%,年均下降2.78%,而十年间债券融资规模与信贷融资规模的比例更是由1:50提高至1:5,大量优质企业的银行贷款已被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替代。

面对这种新形势,商业银行纷纷加大短券、中票、集合票据等债券承销力度,并创新出私募并购债、永续债、宝岛债等一批新型直接融资产品。统筹利用表内外资源,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促进公司业务投行化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盘活存量,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深化。2013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常规化的方式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之路重启。

当年11月,国开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80亿元的第一期开元铁路专项信贷支持证券。2014年6月,央行表示资产证券化将采用报告制度,由银行自主发行。

据统计,2012年美国证券化产品发行量达2.2万亿美元,余额9.9万亿美元;同期欧洲证券化产品发行量0.23万亿欧元,余额1.6万亿欧元。

而截至2014年5月,我国资产证券化总规模约为1793亿元,差距明显。在当前存款大量流失、信贷产品期限错配、流动性不足、行业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围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创新将成为商业银行另一个热点。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金融产品创新分析

银行产品创新工作活动情况汇报

银行产品创新工作活动情况汇报

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产品创新

银行产品

银行员工当前关注的热点及思想问题

我国当前气象信息服务行业产品现状分析

产品分析

产品分析

当前银行产品创新热点分析
《当前银行产品创新热点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