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发布时间:2020-03-02 11:42: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小学 刘文中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将更的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式,是今后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也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究,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对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对探究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心理氛围中,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学习中探究性学习中我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学习地快乐。

一、让学生当探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空圆柱和空圆锥,动手验证它们底面积和高的关系,小组内先交流。

生1:空圆柱和空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我是这样做的:底面对底面一样大,再把它们放在桌子上,我从上面看一平,所以它们高相等。

生2:我认为空圆柱和空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底面积相等和生1的方法一样,高相等我是这样验证的:把空圆锥放入空圆柱,正好上下一齐,所以,高相等。

生3:我也同意它们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我是量出来的。

师:大胆猜一猜,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会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生2:我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5倍。 生3:圆柱体积可能是圆锥体积的3倍。

师:下面我们就动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把空圆锥里倒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看看几次倒满。(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分工,动手装一装、看一看,做好记录,五分钟后汇报。)

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总结规律后教师指出: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己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今天这种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基本上和科学家们进行研究的方法相同,这就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操作验证──探究规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成探究过程,当成研究活动,不再是课堂练习的重复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明白,任何知识都是通过人们的艰苦努力和探索得到的。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心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探险家,体验到探究发现规律的无比快乐。

二、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学生探究机会。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把前人总结的或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以结构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这些知识的发展、发展过程并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短暂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要求。我们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同时,也形成了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师先出示两组题,让男、女生各计算一组,比赛哪组同学既对又快。

第一组(男生做): 263-15-85 457-36-64 727-213-187 第二组(女生做) 263-(15+85) 457-(36+64) 727-(213+187)

在动笔计算过程中,女同学做得很快,男同学却很慢,并有少数男同学向老师提意见:女同学的题目计算起来简便,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数,一个数减去整百数当然比较快。

通过观察,女生也同意男同学的“意见”。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问:他们的算法不一样,但结果却相同,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 )

师:仔细观察这3个等式,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开始积极地观察、讨论,大胆地猜想起来。 生1: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生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教师板书) 师: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过把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 这时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然后交流总结。 „„

然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作出充分地肯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建构,并进行相应的巩固性、综合性、应用拓展性练习。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上洋溢着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创设数学情景的教学,把书本中现成的结论变成学生探究的课题,促使探究活动主题化,静态知识动态化。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史学史不仅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探索新知的兴趣,从创设的数学情景中尝到了数学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使学史学会探究,促进体验成功。

体验创造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以及结论和规律是怎样应用的,也就是把教材錗含的知识成果经过学生的再创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荷南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

资助探究为核心的过程。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有得到老师会同学赞扬的心理愿望。教师以赞扬、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成果,水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和促进,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例如在《8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的最后,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一道口算题:妈妈带了8张5元的人民币去卖锅,汤锅每只38元,炒锅每只41元,可以买哪一种锅?学生在读题、独立思考后,争先恐后地回答。有一位同学的想法很特别:

生: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东西,有会员卡可打八折,每有会员卡也可打九折,41元的炒锅如果打九折就不到40元了,妈妈当然可以买到41元的炒锅。

师:你们对这位同学地回答有什么想法?(学生窃窃私语,又不敢下定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我们小组认为他的想法和生活中的情况很接近,应该是正确的。 生2:我们小组认为他很聪明,想到了我们都没想到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生3:编书的叔叔阿姨可能没想到我们小朋友也懂得打折。 生4:我们小组还不太理解打折,老师你能为我们讲讲吗? „„

这时,教师没有急于对学生地回答进行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这种创新的想法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同学们的赞赏和肯定中,使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

总之,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资助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同时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快乐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