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历史集体备课(324)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2: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一历史集体备课(2010.3.24) 主讲人:肖节长,参与人:苏美玲、肖节长

必修二第

3、

4、

5、6集体备课:

第3课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出现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了解古代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理解: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

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参考】

古代商业的发展,有赖于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或者市集的出现,以及社会的繁荣稳定,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要发展,应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与之相对应。在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宗法制、分封制,这些政治制度保证了当时经济的发展。秦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古代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一政治制度的超稳定性,确保了中国古代商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向前发展。不过,由于受到古代统治者指导思想的影响,中国在古代封建社会里,长期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问题探究

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①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②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③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 ④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与表现; ⑤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 ⑥明清的徽商与晋商。

2、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重要概念】

1、坊与市:秦汉时,在京都、郡、国所在的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的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与居民所住的“里”“坊”严格分开。唐初两者有严格的区分。按唐制,两京及诸州、县治所在的城市,始准设市,长安有东、西二市,洛阳有南、北、西三市都是当时著名的市。市设市令、市丞掌管交易,凡买卖均须立契约,不立契约者为违法。市内店铺一般临街而设,鳞次栉比,出售同类商品的店铺集中在一起。因而有笔行、铁行、肉行等不同的名称。市内按规定时间集散。以后坊市制度逐渐突破:一是坊与市的区别渐消,坊内亦出现商店;二是夜市广泛出现,突破了市场集散的时间限制,三是市的设置不限于州县治所,凡为“要路”而交易繁者皆可设市,且民间也有许多自发的市。

2、票号: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亦称票庄、汇号或汇兑庄。乾隆、嘉庆以后由于埠际贸易扩展,专营汇兑的票号应时产生,道光初年山西平遥日升昌颜料庄改组为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其后票号相继在山西建立,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票号多为合作组织,也有独资经营。票号资本存储于设于原籍的总号,总号一般设于原籍,因而山西票号又因总号所在地不同而分为平遥、祁县、太谷三帮,在各大城市设立分号,不另拨给资本。总、分号间可直接通汇或调度资金。三年或四年结账一次,赢利按股分配。山西票号经营的业务首先是汇兑。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营业重心在北方,但也兼及南方。营业对象最初主要是商人。太平天国期间及以后,因以清政府汇解各处税收协款、领发军队饷银,衙署薪金为业务重点,票号并经营存款、放款,其往来对象则以清政府和贵族官僚为主体。由于票号得到官府和大官僚的直接扶助,地位优越,在全国金融市场上曾煊赫一时。但为时不久,外国银行势力迅速扩张,钱庄业务范围扩大,夺取不少票号营业。辛亥革命后,票号失去靠山,多数票号相继倒闭,终归没落。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其发展,均田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西汉抑制富商大贾明清重农抑商的措施和后果;“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理解:井田制是奴隶制 的土地国有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是个人所有和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制度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制度有利于封建制

2 度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运用: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联系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理解解放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分析比较,阅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转型和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

【重点难点】

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其发展 难点:土地制度的演变的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参考】

合作探究

1、如何认识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

2、如何理解井田制下土地所有制性质?

3、简述井田制解体的过程并分析其瓦解的原因?

过程: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发展)──私田的增加──井田制的日趋瓦解──鲁国等各诸侯国改革税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的形成。

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讨论:阅读课本16页的[历史纵横],为什么会出现一家霸占很多良田的情况?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看两则材料,看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要“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材料二:„„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呢?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最后维护明清的封建统治了吗? 在老师的组织下,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很快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和反方的四个辩手到位,各自进行了一些讨论和交流,老师宣布辩论开始。

师:(小结)应该说,从主观目标和客观实效方面讲,“重农抑商”政策不仅阻碍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垂而不死。

3 看材料: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各代。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材料二: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台湾外纪》卷十二

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古代的对外政策,经历了由隋唐时对外开放,到明清时“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演变过程。明清时期为什么要改变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政策呢?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学习目标】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马可·波罗行纪》、寻金热、商业危机、科技的发展。

15、16世纪之交;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探险家们的表现具有两重性,是“非正义的进步性”。“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运用: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表格归类、地图动态演示、史料分析、情境再现、历史比较、讨论法。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反映了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实质;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有重大作用。

(2)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

4 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 【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商业革命(即世界市场的形成)、价格革命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参考】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含有浓厚的侵略及轻蔑之意味,把欧洲以外的地方看作是发现、开发、剥削的对象,因此,同学们应恰当用词。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的内容。

一、历史背景 设问:

1、观察并比较本图与现在最新的世界地图有何差别?你有何认识?

2、因路途遥远和交通不便,中世纪东西方互不了解并且交往甚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否有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自然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等四个方面归纳要点。

教师在学生归纳基础上总结: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社会根源──黄金或寻金热。 (3)商业危机

(4)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

3、设问:假如你要组织一次远洋航行,都需要些什么?

二、新航路的开辟

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新航路开辟的动态演示图,由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强调要注意时间先后,按顺序排列为: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船队首度环球航行;或按时间、人物、方向、开辟航线的结构编制简表。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1、经济上: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其次引起了西欧的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政治上:环球航行的开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殖民奴役。

3、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看,它是的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世界的最早起步。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欧、美三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荷兰的殖民扩张。英西海战,英荷殖民战争,英国与法国在印度与北美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灾难;黑奴贸易。

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

运用:探讨殖民扩张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绘制表格,问题探究,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 【重点难点】

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难点:殖民扩张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参考】

一、“海上马车夫”

先介绍荷兰的富庶和荷兰的独立。

以插图《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为素材,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加强对荷兰“海上马车夫”的感性认识。

教师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据此对商业垄断公司的概念作出解释。

二、“日不落帝国”

这部分内容以基本史实为主,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自行整理归纳,再提出尚不明白的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完成教学。

组织讨论“为什么英国能够击败荷兰、法国?”可从自然资源、工业基础、海军建设、扩张重心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设问:殖民扩张的主要西欧国家有哪些?主要的扩张手段是什么? 补充英国从黑奴贸易中获取巨额利润的资料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殖民活动的揭露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接触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殖民扩张活动的影响。

历史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高一历史组集体备课记录表1

高一地理集体备课计划

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时间

高一英语集体备课小结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高一英语集体备课发言稿

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组集体备课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集体备课

高一历史集体备课(324)
《高一历史集体备课(32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