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运动生理学试题二

发布时间:2020-03-04 01:22: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苏州大学 运动生理学 课程试卷 (B)

一、选择题(每题1分×10)

1、下述关于运动生理学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A: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B:属应用生理学 C:研究对象主要是人 D:其研究限于实验室内

2、下列哪一因素不是慢肌纤维的特征( ) A:肌红蛋白多 B:其支配运动神经发放冲动的频率快 C:有氧氧化强 D:肌纤维直径细而长

3、机体摄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过程为( ) A.气体交换 B.组织呼吸 C.外呼吸 D.呼吸

4、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意义的是 ( ) 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 B.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心力贮备包括( ) A.心率贮备、心舒期贮备 B.心率贮备、收缩期贮备 C.心率贮备、搏出量贮备 D.收缩期贮备、心舒期贮备

6、肌肉收缩过程中其直接能量来源是( ) A.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ATP

7、用于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的供能系统是 ( )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B+C

8、运动员听枪声起跑是( ) A.负反馈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前馈反射

9、当体育课的教学强调纠正学生动作细节时,说明运动技能已发展到 ( ) A:泛化过程 B:分化过程 C:巩固过程 D:自动化过程

10、“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 ) A:开始 B:进行 C:结束 D:以上均不是

二、填空题(每格1分×23)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下列三种、和自身调节。

2、反射活动可分为 和 。

3、外呼吸包括 和 。

4、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为 女子为 。

5、血液中运输氧的物质是

6、心输出量等于 乘以 。

7、需氧量和吸氧量之差为

8、运动时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是、和有氧氧化。

9、形成运动技能泛化阶段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 尚未建立,兴奋和抑制都趋于 状态。

10、“极点”是某些运动项目在 阶段中产生的,而“第二次呼吸”的出现,则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 。、

11、发展磷酸原系统能力,重复跑的距离宜 ,一般在 时间内完成。

12、儿童时期,神经活动中第 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对具体的信号容易建立 。

13、“乳酸阈”强度的训练,能最有效地发展

三、判断题(每题1分×10)

1、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其理化性质总是不变的,故称稳态。( )

2、肌梭的适宜刺激是梭外肌受到被动拉长。( )

3、动脉血中PO2的变化,比血液中H+浓度的变化更能显著地影响呼吸。( )

4、在三中主要营养物质中,糖类的氧热价最高。( )

5、激素可加速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不能发动一个新的代谢过程。

6、上体育课时,学生的兴奋性越高,则建立和形成新的运动技能就越快。

7、性激素时由性腺细胞所分泌的。( )

8、超负荷原则是指超过本人负荷的能力。( )

9、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手段要全面,不应受到专项特点的限制。

10、女子的肌肉力量为男子的50%左右。(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6)

1、间歇训练法

2、视力

3、心泵功能贮备

4、等长收缩

5、排泄

6、运动性疲劳

五、简答题:(每题5分×3)

1、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2、如何确定中学体育负荷阈?

) )

3、简述真假稳定状态的概念及不同点。

六、问答题:(每题15分×2)

1、试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做法。

2、阐述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苏州大学 运动生理学 试卷

(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10)

1、D

2、B

3、D

4、B

5、C

6、D

7、A

8、B

9、B

10、C

二、填空题(每格1分×23)

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2、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3、肺通气、肺换气

4、12—15g/100ml,女11—14g/100ml

5、血红蛋白

6、每搏量、心率

7、氧亏

8、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

9、内抑制、扩散

10、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1、短、7-8秒

2、

一、条件反射

13、有氧耐力

三、判断题(每题1分×10)

1、错

2、对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错

四、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6)

1、间歇训练:每次(组)练习之间都有严格的间歇时间,用积极休息的方式进行休息。在机体机能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组)的练习。

2、视力:视力是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

3、心泵功能贮备: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4、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周阻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并不发生变化。

5、排泄:生理学上将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尾产物、多余的水分与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毒物等,经血液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

6、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

五、简答题(每题5分×3)

1、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肌肉作舒缩活动时,静脉受到间歇性挤压,使静脉血流加速回心。但若肌肉长时间维持紧张状态,静脉持续受压,静脉回心血量则减少。(1分)(2)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力量大,排空完全,回流增多。(1分)(3)重力和体位:平卧位到直立位时心脏水平以上部位血液回流加快,以下部位回流困难。(1分)(4)呼吸运动:吸气时,有利于外周静脉血回流;反之,在呼气时,静脉回流至右心的血量也会相应减少。(1分)(5)静脉管壁的舒缩活动:静脉管壁含有平滑肌,其收缩可促进静脉血回心。(1分) 2、如何确定中学体育负荷阈? 答:(1)心搏峰理论:运动生理学将博出量达峰值的心率水平称为心博峰,心率为110――130次/分(2分)(2)最佳心率范围理论:将心输出量保持较高水平的心率称为最佳心率范围,心率为(110―120)――(170―180)次/分;(2分)(3)中学体育教学适宜生理负荷:心率为120-1140次/分。(1分)

3、简述真假稳定状态的概念及不同点。

答: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的吸氧量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种状态称真稳定状态。(1分)如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本人最高水平,但仍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此状态你假稳定状态。前者乳酸产生少,运动持续时间长;后者运动强度大,乳酸不断积累,运动不能持续长时间。(2分)

五、问答题(每题15分×2)

1、试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做法? 答: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活动。(2分) (2)提高氧运输系统各环节的功能。(2分)

(3)体温适当升高可提高酶系统活性;血液温度升高可引起有利于肌肉的氧供应。(2分) (4)肌肉温度升高,收缩速度加快,降低粘滞性,增强弹性防止运动损伤。(2分) (5)增加皮肤血流量和加强体温的调节。(2分)

(二):准备活动做法:

一般性准备活动:慢跑,徒手操、拉韧带和游戏。(1分)专门性性准备活动:与正式活动一致的练习。(1分)时间:30分钟左右,(1分)强度:45%最大吸氧量,(1分)与正式练习间隔时间:5—8分钟。(1分)

2、阐述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

(一).从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来看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可相对分为四个阶段: (1)泛化阶段:学生对动作内在规律不理解,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容易扩散、分化抑制尚未建立。教学中,要强化正确示范动作,要精讲动作要领,练习中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指出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3分)

(2)分化阶段:学生对动作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理解,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在时间空间上趋于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故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纠正错误动作,使动作做得更准确。(3分)

(3)巩固阶段:学生此时已建成巩固的动力定型,某些环节可以出现自动化,故教师要进—步指导技术理论的学习,提高和巩固动作质量,避免消退抑制的出现。(2分) (4)自动化阶段:学生已达熟练技巧程度,某套动作可以在无意识与下意识状态下完成,因此做出错误动作自己不易觉察到。故教师仍然需要经常检查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情况。(2分)

(二).影响因素:

(1)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1分)(1)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1分)(3)两套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1分)(4)分化抑制的发展(5)消除防御性反射(1分)(6)运动技能间的相互作用(1分)

运动生理学

苏州大学 运动生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上海体育学院考博运动生理学试题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318运动生理学教案

16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笔记(3)

运动生理学重点总结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

运动生理学试题二
《运动生理学试题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