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认定申请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常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创办于1956年,目前学校由开办初期的3名教练2个运动项目,在训人数不足30人发展到目前9个运动项目(含非奥运2个项目)在训人数近300人。学校实施了“金牌与人才、创收与普及”双线发展战略,一方面以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为重要任务,另一方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及场馆资源,为社会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服务于青少年体育培训、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建校以来,学校曾三次荣获“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称号,两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及2009年连续两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王晓红等四人被授予“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称号,多名教练员荣获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命名的“优秀教练员、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还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市机关工会、市体育局授予的“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优秀单位”等光荣称号。

学校先后培养了蹦床奥运会冠军陆春龙,游泳奥运亚军、世界冠军王晓红,射击世界冠军杨伊明,羽毛球世界冠军卢兰、蒋燕皎,跳水世界冠军张玉萍、黄强,举重世界冠军宋志娟,武术散手世界冠军邰普庆,技巧世界冠军周再军、王湘麟、陈勇军、陶毅、朱彭涛、方盛、周溢等十余位世界冠军。建校至今,先后向国家、省、解放军、高校输送了近千名优秀运动员,为省、市、学校赢得了荣誉,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学校办学成效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建设《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标准和市体育局的工作要求,学校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建设标准化少体校,构建和谐少体校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增强办学的使命感、培养人才真抓实干

我校担负着为优秀运动队输送、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我们按照“提升创新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办学方向,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业余训练工作方针,借助“基地”学校这个平台,完善办学条件,强化日常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增强了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的工作能力,通过“基地”工作进一步地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我校上下高度重视“基地”创建工作,把这一工作作为常规化的日常工作,把各相关要求具体细化到实际工作中,确保不走形势、不搞过场,以“基地”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业余训练的良性发展。创建工作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流程,确保创建工作有序进行。二是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订切实可行措施。三是领导班子深入一线检查指导,请专家讲学辅导,制订奖惩措施,激励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四是以创建为手段,创建为动力,采取量化考核等多种措施,高效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在创建伊始就提出,我们创建“基地”的目的是要进行科学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全省及常州市的竞技体育发展做贡献。

(二)创建工作形成合力、强化全员责任意识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战略和“体教一体、读训并重”结构形式。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坚持以训练与学习结合为中心;提高成材率,提高输送率为重点;提高教练员理论水平、业务素质、执教能力为保证;训练与教学、训练与科研、训练与投入、训练与效益协调发展为方向。以立足省运、冲击全运、参与奥运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通过“基地”创建工作,学校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了重实绩,重贡献,求过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主、灵活、激励的分配机制。在研究问题上下功夫、在训练规律上下功夫、在学习效果上下功夫、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充分发扬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向训练要成绩,向管理要效益。学校按照以发展为主线、教练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基地”为抓手、以质量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务实创新,实践体教结合的科学发展模式,培养体育专业后备人才。学校严格按照省、市体育局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强化管理、科学训练、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谋求加快发展。增加了规范管理、规范要求的各项举措,减少了得过且过、顺其自然的工作现象;增加了实事求是、狠抓过程的原始记录,杜绝了应付检查、恶补资料的虚假现象。有效地提升了全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调动了全校的积极性,营造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人才的良好用人环境,增强了单位发展活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三)强化训练过程管理,规范日常办事程序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有效动力,程序化的工作秩序是构建和谐校园,打造良好育人环境的根本。我校根据“基地”建设的要求,在国家高水平基地专家的指导下,仔细查找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业余体校常规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制定了《教练员教案制定要求及检查制度》、《训练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训练质量检查考核制度》、《教练员月考核奖惩办法》、《教练员年度考核奖惩办法》等较为完善且符合学校现状的常规管理制度,并在训练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使得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通过几年的努力,教练员的主要工作明确到每年、每月、每周、每日。学校对训练的每一个流程都有专门人员负责检查落实,遇事及时汇报分管领导处理,做到全校工作状况看一下台帐就一目了然,便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教练员在训练工作流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予以公示,确保对出现问题处理尺度的一致,有效避免在执行处罚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四)加强教练队伍建设,提高训练质量效益

运动员是业余训练的主体,教练员是业余训练的核心,教练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项目的发展后劲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效益。学校根据省运周期采用竞聘上岗的形式聘用教练,针对教练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进一步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通过年度计划,月计划和训练过程经费预算、周工作安排和训练时间安排,提高教练员工作的计划性。二是通过每月撰写一篇和训练及队伍教育管理有关的文章,提高教练员的专项认知水平和执教能力,提升教练员对队伍管理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性。三是通过计划的制定、总结、训练质量评比、大纲考核测试、训练督查组分析讨论会等形式,提升了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提高了教练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通过制定赛前预案和赛后小结等形式不断提高教练员对参赛的认识水平、及临场指挥能力。

(五)改善办学基本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运动训练过程实践性较强,对场地、器材、设施要求较高。学校经多年努力,多方筹措资金,特别是借承办省十七届的契机,先后新建、改建、维修了所开设项目的训练场馆设施,添置了部分国内知名品牌的训练器材,设施先进,通风、采光、照明条件好。各项目训练器材齐全、完整、先进,能保证训练需要。使现有的训练场馆、器材、设施等条件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极大地满足了项目训练规模和训练水平的要求。为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育人环境的全面优化为高质量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从生活、学习、训练的各个细节打下了坚实基础。本周期学校先后输送了朱涵、关俊、杨容易等28人进入省优秀运动队,另有48人进入省体校,本周期学校还培养出了袁一凡、沈铎等多名有潜质的、受到省队总教练和国家队教练关注的优秀苗子。

(六)探索体校发展模式、优化教体结合效果,

国办2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解决运动员教育和保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们一向重视与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彼此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在体教工作结合、在训练条件改善、在训练项目进校、在训练时间保障、在加大经费投入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合作,收效十分显著。如我们共同下发了《羽毛球业余训练教材》在全市区范围内开展羽毛球普及运动就收到了很好效果。我们认为教体结合工作是少体校发展的生命线,我们的运动员都是各个普通中小学校的学生,做好教体结合工作刻不容缓。我校向来重视教体结合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我校目前与周边小学、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学校现有的场馆设施和教练力量与周围小学、幼儿园共建了体育单项特色校,在逐步改善了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同时,提高了训练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共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一种是我们教练员到学校去承担特色体育课的教学,如盛毓度小学的武术,西新桥小学的羽毛球等等。一种是充分利用我校的优越场地,加上我校优质的教练力量为学校培训学生,如西横街小学的游泳、羽毛球等。

我们已经在体教结合的工作中尝到了甜头,我们已经在体教结合的工作中看到了方向,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与互信,更好地在体教结合的工作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三、学校自评情况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下发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条件,学校认真自评,自评结果如下:

1、教练员职称学历

我校有专兼职教练员17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占教练总数23.5%。该条目得分为2分。

2、教练员学历

本科学历14人,占教练总数的82.3%。该条目得分为 2分。

3、教练员培训

学校注重教练员培训,有规划、有投入、有实效。近三年参加国家、省岗位培训13人次,占教练总数的76.4%。该条目得分为 0.5 分。

4、教练员论文

周期内教练员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共15篇,发表论文人数占教练总数的88.2%。该条目得分为 2 分。

5、专项训练设施设备 按照我市体育局的运动项目布局,学校开设7个奥运项目,学校利用承办十七届省运会的契机投入大量资金对训练设施设备进行了新建、扩建、改建和修缮。各种场馆、场地设备设施齐全,完全符合比赛训练要求。其中体操场馆实有面积1237平方米,蹦床馆实有面积1092平方米;篮球场室内1片1092平方米,室外2片1448平方米,身体训练房91平方米;羽毛球馆实有面积1050平米;游泳场馆实有面积2442平方米,游泳身体训练房139平方米;花样游泳场馆实有面积732平方米,花样游泳陆上训练房173平方米;跳水陆上训练面积360平方米,室外跳水池实有面积628平方米。

各项目均有独立的训练场、馆、房,根据认定条件,完全符合内涵的要求,该条目得分为 6 分。

6、科研医务设施设备

1987年经市编委批准学校成立体科室,2004年做了相应的调整,批准设置为体育医疗科研所,设科学选材室、训练监控室、运动医学室、医务监督室、保健站和全民健身指导室。现有价值约近千万元的科研设施设备。科研医务室现有专职人员9名,其专业及学历完全符合内涵要求。为运动训练提供了全面服务和保障。该项目完全符合条件内涵要求,该条目得分 6 分。

7、训练计划

学校17名教练均有规定的格式标准、统一规范的年度、周训练计划及课时计划,且各种计划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学校多年坚持对各项计划的检查。内容含概评比、表彰、总结、批评,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学校目前尚有少数教练的教案、总结依据认定实施细则内涵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自评认定该条目降档计分为 4 分。

8、大纲考核

学校目前开设奥运项目7项。自评查学校游泳、跳水、花样游泳、体操、女篮、羽毛球项目有国家总局公布的大纲考核标准,学校按照此考核标准进行了考核。蹦床项目参照体操项目的大纲进行了考核。

学校7个奥运项目按照国家颁发大纲进行考核测试。2009年春、秋两季参加测试144人;2010年春、秋两季参加测试140人;2011年春、秋两季参加测试208人;2012年春季参加测试240人。根据认定条目内涵,该条目得分为 4 分。

9、训练常规管理

学校训练部门有完善的训练制度和计划,有教练员评聘和考核制度,有选材测试和训练监控制度,有运动员进退队、考勤、参赛、输送等制度,且规范齐全,学校有27项训练常规管理类制度,并有详实的原始记录,输入微机管理,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该条目得分为 6 分。

10、人才库

学校设有运动员人才库,目前275名专项训练队员的综合素质情况,均进入微机管理,其入库内容有:形态、机能、生理、生化、一般身体素质及专项技术等内容,还有参赛、输送、达标、文化考试等材料。各队技术档案填写规范齐全、管理严格,为教练提供了科学训练的依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该条目符合条件内涵要求的一档。该条目得分为 4 分。

11、教育教学

青少年业余体校本身没有教学任务,学生就读于学校附近的盛

毓度小学、西横街小学、怀德苑小学、中山路小学、市三中等教学条件优越、教育质量良好的中小学校。学生就读率为100%。根据文化教学内涵要求,该条目得分 20 分。

12、人才质量

近三年学校向省专业队输送运动员17名,省体校输送33名,合计输送50名,该条目完全符合内涵标准。该条目得分为 10 分。

13、人才效益

学校输送的运动员陆春龙获得2009年世界锦标赛男子网上团体冠军、个人第二;2011年世界锦标赛男子网上团体第

二、个人冠军。输送的运动员蒋燕姣获得2010年亚洲运动会羽毛球团体冠军。该条目得分为 30 分。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练员队伍整体实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学校大幅度地进行了教练员队伍的调整,很多刚退役的优秀运动员补充到了学校教练员队伍之中,由于新进教练员执教经验有限,教练员队伍的整体实力有待提高。

2、教学训练大纲执行难

一是全国统编大纲部分内容与实际训练情况不相适应,测试标准和效果难以控制;二是学校自编大纲缺乏权威性和可比性,使得大纲测试难以操作。

3、整改方向

1、对个别老教练员学历偏低和新教练员经验缺乏的问题,学校规定每月进行一次教练员业务研讨,希望通过业务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对年轻教练提出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要用心去教,用脑去想,不断地加以总结,使自己早日成熟起来;同时要求所有在职教练员必须坚持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非本科学历教练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从而不断来充实自己。学校充分利用《基地》认定的大好形势,抓住契机,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实现学校整体评估结果达“优”以上的既定目标。

2、针对一些项目无教学大纲,考核执行难的问题,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同兄弟学校的沟通,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把教学训练大纲的实践效果能够同训练工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渐积累,对自编大纲进行充实和调整。

回顾过往,我们充满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和激情。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常州市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以“基地”评估为动力,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强化管理,实施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不断向硬件设施、教练员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四个一流”的《基地》标准努力,真正把学校办成领导期望的、社会认可的、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常州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和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省、国家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辉煌!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