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0: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文章背景与主要内容:

1953年3月19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一举占领南京,自此南京成为太平天国首都。马克思密切关注中国革命,于5月20日写下这篇评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同年6月14日,此文作为社论载于《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这一评论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无情地揭露和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读书心得

文章的前半部分,马克思用了大量笔墨阐释十九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中国的国情。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打开国门,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的工业品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英国的思想文化及中国人民更深重的灾难。马克思在这里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中国从那时候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本国落后分散的手工业在英国机械化生产面前不堪一击,大量手工业者破产,鸦片更加横行,毒害着无数中国青壮年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大量的白银外流,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加重赋税,再经由各级官僚层层剥削,百姓已经不堪负重,当最终天灾出现的时候,百姓走投无路揭竿而起,接下来便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起义。太平天国,中国几千年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全盛时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坐拥最为富庶的江南,但同时,也极大影响了中英贸易。

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产出没有限制的增加,依靠不断扩张的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才能消耗那么多的产出,但市场的扩大人赶不上工业的增长,一场危机潜伏已久。那时,供给英国的茶叶涨价,中国的市场因太平天国而大大缩小,“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马克思此处的分析十分有趣,西方列强的炮火打开了中国国门,间接引起了中国革命,同时中国革命也简介引起了欧洲一场更大的革命,太平天国既是一场动摇“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统治基础的农民革命斗争,也给予英法等殖民主义者以最沉重的打击。这次革命加深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政治革命。马克思始终密切地注视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发表了许多热情赞扬太平天国革命的文章,他以鲜明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愤怒谴责外国侵略者的卑鄙和野蛮,对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海盗政策。他在这里运用了对立统一,两极相连的分析方法。同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市场,尽管是处在提供原料这样的低级位置,但中国的一举一动,开始受到世界的影响,也将深远的影响着整个世界。

文章中,马克思关于中国与鸦片的论述也很有趣,“中国人不大可能戒吸鸦片,就像德国人不可能戒吸烟草一样,新皇帝颇有意在中国本国种植罂粟和炼制

鸦片”。这与我以往的认识大相径庭,鸦片自一开始就毒害着中国人民,而且鸦片是一种毒品,已经在全世界被禁止,中国人当时难以戒鸦片,一方面是国家还没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另一方面鸦片作为毒品会令人上瘾。但当时,中国禁止鸦片的决心是坚定的,林则徐到广东主持禁言,拉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序幕。中国对鸦片的态度是坚决毁灭,不可能为了收回流失的经济利益而打算自己种植罂粟炼制鸦片。无论从何种角度考虑,我都不愿意相信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最后,谈到欧洲革命,“无论欧洲列强间的冲突怎样尖锐,无论外交方面的形式如何严峻,无论哪个国家的某个狂热集团企图采取什么行动,只要有一丝一毫繁荣的气息,国君们的狂怒和人民的愤恨同样都会缓和下来。”很多时候,战争的目的就是争夺利益,但战争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一个零和博弈,当避免战争积极合作能使双方的到利益的条件存在时,没有哪一方愿意动武。想想我国近年来的外交争端,和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日益激烈,钓鱼岛扣押船长事件没过多久,菲律宾又在黄岩岛惹事端,双方剑拔弩张,军舰对峙上月,看似战争一触即发,民众沸腾,但过上几天,大家冷静下来想想就会发现,菲律宾无非是觊觎南海的油气资源,真的打起来他什么也得不到,而且这会给美国一个大好的插手机会,战争最终极有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国现在处理领土争端的总体原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避免矛盾能给这一区域的所有国家带来好处,尽管一小小点动静都会让大家紧张的想要开展全面战争,但最终还是会回归谈判,因为始终有“一丝一毫繁荣的气息”。

“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中华民族已经被唤醒了,当年被奴役被侵略被压迫的中国已经一去不返,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渐渐崛起。经过数次战争与革命,中国更加紧密的和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对世界有着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的巨大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欧洲革命与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后感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后感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马原课读书报告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读书报告

《伟大的中国革命》读书笔记

读《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和《俄国在远东的成功》有感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