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之前身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4: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之前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10月7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六军的大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的全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大部组编而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前身是湘赣苏区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1944年10月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北返,中原突围,于1946年秋返回延安,与独立四旅组成第二纵队(后独立六旅归二纵队建制),次年3月西渡黄河。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6月,归一野一兵团建制,出色地完成了自卫反击、解放大西北、进军新疆和西藏阿里的光荣任务。

1946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纵队,后改称第六军,由新四旅和教导旅组成。新四旅前身是1927年黄(安)麻(城)起义组建的光山独立团发展的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后与一方面军的三十九团合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参加过\"百团大战\"。教导旅的前身是中央苏区红军的一部,参加了创建和保卫中央苏区诸战役和长征,还有一部分是陕北红军和红二十五军,后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开辟根据地的斗争。后一二九师七七一团等3个团赴延安组成新四旅,晋察冀、冀鲁豫的劲旅到边区,组成教导旅。

第六军先后参加了保卫延安等重大战役,解放西安,攻克兰州。1949年11月,由二兵团转隶一兵团建制,由王震司令员、徐立清政治委员率领进军新疆。

新疆和平解放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起义部队于1949年12月7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于1949年12月20日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一兵团从

二、六军中抽调大批优秀政工干部到二十二兵团和五军的军、师、团中,建立起各级党委会和政治工作机构及制度,加强了二十二兵团和五军党的工作和部队建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中坚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的

二、六军。这是一支从红军、八路军延续下来的英雄部队。据兵团办公厅1995年征集统计,1954年兵团成立后,仍在兵团工作的老红军有195名,老八路2098名,其中不包括40年中已调出兵团的师以下老红军老八路。这些老红军老八路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时期。全国解放后,他们又坚定地执行毛泽东的命令,一手拿稿,一手拿枪,在新疆亘古荒原上谱写了屯垦戍边的壮丽诗篇,并成功地改造了国民党驻疆7万起义官兵。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垂史册,留芳千古。他们激励着年轻一代兵团人在新世纪创造新的辉煌。 编辑本段首长关怀、党政领导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组建了兵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兵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支持兵团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对兵团的支持力度。

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开发布《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对屯垦戍边历史经验和兵团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作出了专章阐述,明确了兵团是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

兵团是自治区的组成部分,兵团的发展始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及各族人民的帮助。在屯垦初期,各族群众当向导,提供生产工具,给予各种支持;各级政府给兵团划拨了大片的荒地和草场、矿山及天然森林等资源,奠定了兵团发展的基础。1982年兵团恢复之后,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兵团工作的领导,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重视发挥兵团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兵团事业的发展,将兵团工作纳入自治区全局性工作中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促进了兵团各项事业的发展。

兵团自觉接受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努力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发展融合型经济,密切了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编辑本段健全壮大、业绩斐然

50年来,在中央的关怀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兵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兵团总人口已有254万人,下辖14个师、185个团场(其中建筑工程团11个)、517个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一批科教文卫体社会事业单位;有11家上市公司、2所大学和1所农垦科学院;有国家级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有完善的公检法司监机构和健全的戍边维护稳定队伍。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方面兵团都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 促进发展

兵团几代人继承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坚持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到新疆的风头水尾、大漠边缘、边境沿线艰苦创业,加上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支援,形成了经济上具有生产力水平起点高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快的特点,建成了机械化、规模化的大农业,兴建了新疆第一批现代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商贸流通业,建起了石河子等一批军垦新城,成为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兄弟民族相互支援,促进新疆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形式。至今兵团许多大宗农产品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而且在农田规划、地膜覆盖、节水农业等方面在当地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社会发展方面,兵团所辖单位分布全疆,又相对集中,呈上下步调一致、整体性强、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发展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不仅是自身所必需,而且发展较快,从而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出了大量科研成果,铸造出具有特色的“兵团文化”和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保稳固边

在稳定边疆、巩固边防方面,兵团成为永不换防、永不转业、世代接续的戍边力量和永不挪位、有生命力的界碑。在维护稳定方面,兵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新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巩固祖国边防方面,与军队、武警和人民群众共同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军、警、兵、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不论是在历次反对民族分裂、平暴制乱和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边境安全的斗争中,还是在边境建设、反恐演练、抗灾抢险中,兵团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编辑本段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兵团这种特殊组织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兵团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对中央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中央精神与兵团实际的有机结合,着眼于屯垦戍边的新实践,在几代兵团人不息奋斗的基础上开拓奋进,致力于兵团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为国家和新疆各族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兵团上下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形势和新疆周边形势的判断上来,进一步确立了把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及新疆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以“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凝聚人心,增强屯垦戍边事业的责任感。认清发展是屯垦戍边的第一要务,率先发展好,才能更好地戍边维护稳定,富民兴边,从而增强了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资源深度开发机遇的紧迫感。在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的大战略下,兵团实施了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兵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了兵团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优势,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3年,兵团生产总值达到268.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655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10781元。与实施西部大开发前的1999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了55.7%,年均递增1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7%,进出口总额增长2.96倍,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增长97.8%。

编辑本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兵团屯垦戍边50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决定组建、恢复并支持兵团发展壮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屯垦戍边历史经验,开发、建设、稳定边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战略举措,符合国家最高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边疆的实际情况。

值此兵团成立50周年之际,兵团编辑出版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社会50年纵览》,系统、详实地记录了兵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屯垦戍边的光辉历程和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向国内外全面宣传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貌,为探索兵团屯垦戍边的成功经验,制定兵团21世纪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信在进入21世纪新的伟大征程中,兵团将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时刻不忘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重托,牢记屯垦戍边的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新中国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皮书

说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沿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神

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之前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之前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