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散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8:23: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荷塘月色》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通过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意境。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和《春》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文章主旨:《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 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 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女,祖籍江苏省南京市,台湾当代作家。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它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表露的却是追求大自然的美,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那若隐若现、姿态翩然、轻灵而有风度的“空中楼阁”,并非对景物形态的自然照摄,而是主观化、情绪化,作为审美主体形象的“再造的世界”,“是一种纯粹的、超越和独立的宇宙之创造”(台湾现代派诗人纪弦语)。它寓含着深刻的象征意蕴,寄托着作者冷寂中的挚切追求与憧憬,可以说是作者向往超世拔俗的心灵的“楼阁”幻境。

《我与地坛》

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 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

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故都的秋》

郁达夫(1896.——1945)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通三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

《泪珠与珍珠》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小名春英。

《泪珠与珍珠》就是这样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文章由自己少女时的记忆写起,真切地再现了那时的天真与直率。然后写老师如何点拨她理解白居易和杜甫诗句的旨意,她对人生开始有较为真切的领悟。进而结合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对人生与亲情的切身感受,事理、情理契合交融。文章结尾宕开一笔,借说“观音流泪”和“耶稣滴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

《灯下漫笔》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灯下漫笔》这个题目是颇有深意的。鲁迅曾有“将偶然的感想,在灯下记出”,然后成一本名叫《夜记的书》的设想。先生为什么偏爱“夜呢?”他曾说过,“因为白天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大家的心无从相印”又说,“人的言行,在白天和黑夜,在日下和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可以说,当鲁迅在黑夜、灯前,独自面对“赤条条”的“自我”时,他便开始写散文了。因此,这个《灯下漫笔》就是作者更多也更直接地说出鲁迅真正所想,显示只属于鲁迅的思想和人生体验,露出灵魂的“深”与“真”的一篇散文。了解这一点后,我们就知道《灯下漫笔》这个题目及文章的内蕴之深了。

本文原是收入杂文集《坟》中的,九十年代初北大教授钱理群在编选《鲁迅散文全编》时,把它从杂文集中抽出,放进“散文集”中。这是为什么?大致说来,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偏于“为别人”与“为敌人”,是启发民众和打击敌人的;而他的散文则更偏于“为自己”,

比之小说和杂文,更多地、也更直接地“说出”鲁迅真正所想。

鲁迅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思想战士,好发议论几乎成为他的天性,议论渗透于他的一切创作中,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有着浓厚议论色彩的散文。鲁迅的散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往往先从自身谈起,具有某种“自叙传”的性质。本文就是从作者自己在民国二三年遭遇的银行停止兑现货币的事情谈起,然后从现实伸向历史的纵深处,他发现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交替的现象。作者由此追寻中国人的生存(死亡)方式、意义与命运,以及对于中国人生命的被漠视,“死”之无意义、无价值的冷峻的剖析,内蕴着十分深沉的悲怆。

鲁迅的散文不仅有独特的话题,更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在他的散文中,虽然时时可以感受到他的深邃、冷峻,但绝无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之态。他总是将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矛盾、困惑展示给读者。他的目的是要诱发读者更多的联想、发现、议论与诘难,他对读者的要求是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 对自我的严厉解剖。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本文开头在写到自己经历的银行停止兑现货币、黑市中终于有钞票换现银且比例为“六折几”时,“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通过对比,得出了一个可悲且可怕的结论,“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先生就由此对国民的奴性(包括自己的)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和严厉的批判。 几 处重要的比喻。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孩子。”先生指出,中国的历史不过是“吃”与“被吃”的循环,中国人不断在自己制造的等级制度、礼教中被吞噬、被扼杀。文中几处重要的比喻都是对这些话语最形象的阐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历史命运:人们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被这个社会的等级、礼制„„所吞噬。这是先生对于以儒道释为主体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国的文明”的整体性的否定。 见解的深刻和冷峻。文中说:“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鲁迅先生回顾中国历史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人最害怕的不是做奴隶,而是怕奴隶做不稳;中国的所谓“太平盛世”其实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所谓“乱世”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这里对“太平盛世”的本质的分析是十分深刻、一针见血的。那么,中国人的奴性又从何而来?“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并引用《左传·昭公七年》中“人有十等”等文字,揭示了中国人的奴性来源于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等级制”。作者还发现,中国古代的“圣君、贤臣、圣贤之徒,以至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已经和正在试用各种名目的麻醉剂,使中国国民“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对此,作者旗帜鲜明的表示,要“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打破中国几千年的等级秩序,建立民主的、把人当“人”的新世界! 绝望中的希望。

鲁迅先生自认为是旧堡垒的人,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太黑暗”、太“冷酷”,但为“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或为“也如我那年轻时似的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鲁迅先生却说:“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他对“人”的生与死的思考充满着浓重的孤独、悲凉以至绝望的色彩,但在感受着孤独、寂寞与绝望的同时,又努力地反抗绝望。对年青一代的信任和怀有希望,便是这种思想的明证。从鲁迅的文章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这暴露了鲁迅先生思想的矛盾和痛苦,但也

正是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精神战士所了不起的地方——不是以道德与真理的“化身”自居,而是在反省着国民性的弱点的同时,让人感受到先生的仁爱与宽厚,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花未眠》

川端 康成 1899年6月11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 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花未眠》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是写凌晨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盛开着,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美的哲学思考。它昭示人们,要想达成具有较高品位的艺术的美,需要三个境界:

一、对于引发自己美感的事物要去亲近,去探知,去认真观察,而不能仅凭头脑想象。

二、对观察到的事物反复探究,反复品味,并且要纳入到自己已有的丰厚文化积淀中,调动各种艺术感受能力,去感知美的真“自然总是美的”,这是作者对于艺术美的真谛的探知。

三、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一旦邂逅,引发内心美的感受,就不要轻易放弃思考人有人言,花有花语,二者交流,是一种缘分,它来自于心灵上的豁达与冲 淡。“一朵花也是好的”,即使是一朵花,也可以成为“美的启迪”,成为“美的开光”。

主旨:课文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强调自然美是无限的,美是邂逅和亲近所得,艺术创作应该重视写实,表现自然美。

《漫画清高》

金开诚,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

《漫话清高》是一篇文化随笔性质的说理性散文,思想深刻,富有理趣。文章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入手,旁征博引,论述了清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清高在当代的社会意义,并大力提倡保持清高的气度,这对名利熏心之人无疑是一剂良药。

《巴尔扎克葬词》

语言特点1.出色的辩证思想 2.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

《巴尔扎克葬词》激情充溢,文采飞扬,即使现在,世界各国研究巴尔扎克的学者还常常在他们的论著中引用其中的论断。其中的一些语句,如“他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等等,已经成为评价巴尔扎克的名句,广泛地出现在各种论著和教科书中,由此可见,《巴尔扎克葬词》具有经久不衰的思想和艺术魅力.面对巴尔扎克的逝世,雨果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逝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读着这篇散文,我们仿佛站在当年的拉雪兹公墓前,聆听着雨果深沉而

激昂的演说,连飘飘细雨也浑然不觉。 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本文不仅深切悼念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而且表达了作者积极的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等,这样的表达,已经由个体的巴尔扎克之死上升为作者一种哲理性思考了。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演讲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这篇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如行云流水,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语句比比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例如“对于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句子使用了“虚构”这一文学理论术语,它不仅鲜明地标志出雨果作为文学家的身份,而且饱含着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深切真情。 “一切虚构”都残酷地“消失了”。这是怎样的打击!怎样的失落!怎样的沉重!通观全文,字里行间都奔涌着恣肆淋漓的激情,充分显示了巴尔扎克这位朋友之死、这位天才之死给作家心灵造成的强烈冲击,也充分体现了雨果洒脱自由的文风。

总之,《巴尔扎克葬词》把激情洋溢的哀悼之情和文采飞扬的诗化、哲理化语言结合在一起,既洋溢着奔放酣畅的诗情,又有着强大的理性魅力。从中,我们既感受到了雨果作为浪漫主义诗人豪迈不羁的气质,又窥见了他作为一个大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更目睹了他作为一个大文豪炉火纯青的笔力。

巴尔扎克(1799.5.20-1850.08.18)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维克多·雨果(1802.2.26~1885.5.22)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

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等。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短文两篇》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和音乐家。

现代散文

过年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教学研究

成熟现代散文

人在旅途现代散文

家现代散文

客栈现代散文

缄默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翠鸟

风尘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现代散文上 散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