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蒙古语族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1: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蒙古语族民族

第一节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贡献卓著的民族。总人口5,813,947人(2000年),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有3,995,349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49,857人,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青海省有86,301人,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有15,774人,主要分布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河北省有169,887人,主要聚居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有141,495人,主要分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有172,026人,主要聚居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有669,972人,主要分布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河南、贵州、四川、北京、云南、广东、湖南、安徽、江苏、天津、湖北等全国各地。在我国行政建制上蒙古族有一个自治区、三个自治州和八个自治县。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使用区域广阔: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地区。严格划分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于喀尔喀方言,使用人口约180万;中国境内的蒙古语言又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使用人口近400万。中国现代蒙古语的主要特点是: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词汇方面,有汉语借词,也有一些突厥语、满语、藏语、梵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俄语借词。

历史上蒙古族使用过好几种文字。早期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文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现存(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文献)年代最早的是《也松格碑》(1225)。但至今仍未发现直接记载早期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的文献资料。到17世纪,回鹘式蒙古文发展成为两支:一支是现在通行于中国的蒙古文,又称老蒙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使用的托忒蒙古文。(蒙古国1945年开始使用斯拉夫蒙文,又称新蒙文。1992年重新恢复使用老蒙文。)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用蒙古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图书,其中包括蒙古文的创作和中外名著的译本,并发行了多种报刊。

蒙古族从东至西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多属于温带大陆气候,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由于分布广泛,所在地区地形及地理条件也有很大不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地方政。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建于明代,这里居住着蒙古和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民族。它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国境线长达四千二百二十一公里。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居全国第三位。人口2100多万,其中蒙古族占全区总人口的15.73%有250多万,占全国蒙古族人数的7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蒙古高原。阴山横亘于中部,北部是戈壁和草原,南部有黄河弯曲流过,形成著名的河套平原以及鄂尔多斯草原。兴安岭纵贯东部、以西是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境内河湖众多,高原盆地相间。草原、绿洲、戈壁、沙漠并存,地形复杂,物产丰盈。人们形象地把内蒙古的富饶概括为“北牧南粮,东林西铁,遍地资源”。 北牧,内蒙古草原面积8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南粮,内蒙古耕地面积4.9万平方公里,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是著名的“塞上粮川”和“谷仓”;东林,内蒙古有16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西铁,是指包头钢铁公司为龙头的工业体系。遍地资源,内蒙古现已探明的矿种70多种,矿产560多处。其中硫铁矿、铌矿、铍矿、稀土矿、冰洲石、蛭石、玛瑙等矿产种类居全国之首。特别是稀土占世界储量的90%以上,成为举世瞩目的“稀土之乡”。号称“乌金”的煤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此外,淡水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水资源和水产品生产潜力巨大。还有数以千计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珍禽异兽驰名中外。内蒙古高山、大河、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把北国大地装点得五彩缤纷,成为旅游者赏心悦目的胜地。

二、族源与社会发展

“蒙古”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以后又有“蒙骨”、“萌古”、“肓骨子”等许多同音译名 “蒙古”最初只是诸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据文献记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前,蒙古族就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后来西迁到了鄂嫩河上游不尔罕山(今肯特山脉)和克鲁伦河一带。在唐代史籍中称为“蒙瓦”;《辽史》中称为“萌古”。到公元12世纪,蒙古族已经分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此外,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尔、翁吉刺、蔑儿乞、斡变刺、克烈、乃蛮、汪古诸部。它们大小不等,经济文化发展亦不平衡。游牧在草原上的被称作“有毡帐的百姓”,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森林地带的被称作“林木中的百姓”,主要从事渔猎业。公元11世纪,他们结成了以塔塔尔为首的联盟,强大一时,因此“塔塔尔”,或“鞑靼”曾一度成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称。后来西方亦将蒙古泛称为鞑靼。宋、辽、金时代,把漠北的蒙古部落通称为黑鞑靼、漠南的蒙古部落通称为白鞑靼,有时也用“鞑靼”泛称中国北方各民族。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为民族名称,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许多部落。按照其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1.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被称为漠南蒙古,亦即科尔沁部;2.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被称为漠北蒙古,亦即喀尔喀部;3.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的蒙古被称为漠西蒙古,亦即卫拉特部,也称为厄鲁特(额鲁特)蒙古。

总之,蒙古民族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形成的人们共同体,蒙古文化实际上是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的总汇集。所以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蒙古族文化的起点和渊源。

三、经济生活

蒙古族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畜牧业、半农半牧和农业。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草原辽阔、草质优良、富饶的牧区盛产著名的蒙古马、牛、羊、骆驼。这种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在天然草场上大群牧放牲畜,过去是逐水草而居,现在发展到定居轮牧,有冬营地和夏营地,按季节移场放牧。在此就游牧文明而展开讨论,蒙古族不是惟一创造者。历史上已经有匈奴、鲜卑、突厥等民族成功地实践了游牧的“生存式样”。只是到蒙古人那里,他们不但继承了这些“生存式样”,从某种意义上讲,还使其发扬光大,成为了这种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 现在内蒙古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有五:一是大,内蒙古草原可利用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二是属于传统畜牧业;三是畜种分布与草原地带性植被相一致;四是农区,半农半牧区占畜牧业比重很大;五是饲养牲畜以草食兽为主,已经成为国家乃至世界良种牲畜的基因库,为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1、宗教信仰

蒙古族最早信奉的是萨满教,主要表现在祭天、祭地、祭敖包、祭火等方面。萨满教崇拜神灵,把世界分为三种:天堂在上,诸神居之;地为之中,人类居之;地狱在下,恶魔居之。天,是蒙古人最高的崇拜对象。以天为一切权力与力量的来源。“每事必敬天。闻雷声

1则恐惧,不敢行师,曰:‘天叫也’。”相信天操纵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命运。入关之后,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多宗教的影响,但终元一代,源于萨满信仰的各种“国俗旧礼”未尝废弃。直到16世纪70年代,藏传佛教再度传入蒙古之后,萨满教才开始衰落。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为释迦牟尼佛教的别支。明代,西藏的佛教在宗喀巴大师倡导下发起改革,创立了著名的格鲁派。格鲁派为了表示革新起见,以代表功德圆满的黄色为上,其僧人头戴尖顶黄帽,通称黄帽派,史称黄教。而把未改革的其他宗教都通称为红教。宗喀巴圆寂后,他的两个大弟子主持教务。这就是后来西藏佛教的两个领袖---*与*。其经典主要用藏文记录,称“甘珠尔”和“丹珠尔”。元朝贵由汗统治时期,蒙古人开始接触喇嘛教,当时喇嘛教只是在上层蒙古贵族中传播,未能广泛普及于民间。

“蒙古敬信黄教,实始于俺答”,土默特部的俺达汗,16世纪时,势力强盛起来成为右翼蒙古的首领,并向西北发展。于1558年在俺达汗出征撤里畏兀儿途中,首次接触到喇嘛教。1571年,格鲁派高僧阿兴喇嘛与俺达汗会晤,讲佛传经,劝导俺达汗信奉黄教。“因而

3俺达汗、钟金哈屯(三娘子)以下举国部署始皈佛教”。 最初,佛像、佛经就设在蒙古包内。1575年,俺达汗在青海湖畔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黄教寺院。明神宗赐名“仰华寺”。从此,黄教在俺达汗的支持下,开始在蒙古地区再度广泛传播。各部首领都相继建立了寺庙,以寺庙为中心进行宗教活动。寺庙不仅成为喇嘛诵经的地方,也是信徒拜佛之地。到清朝,自顺治、康熙以来,清廷一方面鼓励各地蒙古人修建寺庙,另一方面对喇嘛实行奖励制度。凡当喇嘛者,免去一切赋役和劳役,并享有一定特权。因此,当喇嘛的人越来越多,喇嘛教便深入到了蒙古族的各个家庭,形成了“笃信喇嘛,久4已惑溺,家家供养”的局面。致使蒙古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种繁衍都大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漠南(内蒙古)各地兴建寺庙有四百余座;漠北(喀尔喀外蒙古)蒙古地区有八百余座;青海、甘肃、四川、新疆等蒙古和臧族聚居地区有六百余座寺院。一般来说,在庙喇嘛人数,大庙(昭、寺)约两千人左右,小庙也有十余人。仅喀尔喀地区各寺庙就拥有喇嘛达105,577名,约占当时蒙古男性人口总数的44%。喇嘛教鼎盛时,喇嘛在庙人数高达蒙古总人口的1/3左右。进而影响到了蒙古族的整个社会生活。

2、衣食住行:

蒙古族的生产方式是以游牧为 主,其服饰特点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皮质长袍,束腰带,这种长袍俗称“蒙古袍”。 蒙古袍比较肥大,乘马时,可以用袍护膝御寒;夜里安歇,蒙古袍又成了被子。其袖细而长,在乘马持缰时,冬天可用袍袖御寒,夏天可用袖赶除蚊虫,一袍多用。蒙古族在服饰色彩上,崇尚白色,以此象征圣洁、长寿。每逢年节,就穿上白袍,相互问候,以示喜庆。“蒙古袍”现在有舞台服装和民间服装两种,民间服装多用红、黄、深蓝色的布料或绒线,在衣领、袖口、下摆等处绣上精美的花边。穿蒙古袍时 1

22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第387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圣武记》 3 《俺答汗传》(蒙文),民族出版社,1984 4 卢明辉著,《清代蒙古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必须系腰带,系腰带的方式极有讲究。腰带所用的质料有布、绸、缎等。腰带的颜色要和蒙古袍的色彩相协调。束腰带,能使腰胁骨保持垂直稳定,能解除人们骑乘的疲劳,而且还有着极为重要的装饰作用,更是未婚女子的标志和饰物。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皮靴,这种靴子骑马伸镫方便,又能防止小腿受摩擦。下马在草上地徒步行走,阻力小,靴子既能防寒又防风。

蒙古族女子的特色饰物是“哈布特格”。这是挂在蒙古袍右上襟纽扣处的一种囊式小饰物,一般长为3寸,宽约2寸,其形状各式各样,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椭圆形的。这种状如荷包的“哈布特格”,是采用浆过的硬布,中间纳以棉花,外边裹以绸缎,缝成空心小夹。外面用金银线绣上蒙古族女子最喜爱的图案,如美丽的山丹、莲花或飞禽、动物等。上边开口,下端缀以穗带,中抽丝带,用时可上下抽动。里边可装香料、药物、鼻烟壶、烟草及针线等物。“哈布特格”不仅是游牧生活中很有实用价值的饰物,同是又是蒙古族青年女子表达爱情的信物。

蒙古族男子有木碗、腰刀和火镰“三不离身”的佩饰。蒙古族喜用木制器皿,木碗是用原木制成,外部镶白银,花纹美观。吃饭时,即使是一家人,也是各用各的碗,客人也是用自己的碗来就餐。凡是自身不带碗者,就要被人耻笑。木碗、腰刀、火镰三不离身的习俗,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和历史上屡遭战乱所形成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它本身也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质料、款式及装饰艺术等方面的变化。传统民族服饰的流行范围在逐渐缩小和变化。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文化,各民族的饮食受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呈现出色、香、味各种特色的菜系食谱。蒙古族长期生息在北方草原,以牧业为主,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他们的主要食品,除炒米之外,还有“白食”与“红食”之说。

“白食”是纯洁的意思,深受蒙古族人民喜欢。“白食”分为食品、饮料两种,奶制饮料有鲜奶、酸奶、奶酒、生熟酵酸奶、混合回锅酒等;奶制食品有:奶豆腐、酸奶豆腐、奶酪、奶酥、奶皮、奶油、黄油、奶渣子、黄油渣子、白奶豆腐等。因为蒙古族崇尚白色,招待尊贵的客人,首先要敬献白食。逢喜庆宴席或逢年过节,也要敬献洁白的奶豆腐或奶皮子,让客人品尝,表示良好的祝愿;如有亲人出门远行,也要用白食祝福一路平安。

“红食”是肉食品,其原料主要是牛羊肉,其次是山羊肉和骆驼肉,其吃法多种多样,通常是手把肉;炖羊肉、烤羊肉,宴席则讲究摆整羊席,有蒙古烤全羊、挂炉烤羊等,特别高级的是蒙古八珍(醍醐、麋肉、野驼蹄、鹿唇、驼乳、麋肉、天鹅炙、元玉浆)。(在北京较著名的蒙古风味餐厅有滕格里塔拉、成吉思汗大酒家等)。

穹庐居是游牧民族的创造。它的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既能减少对暴风雪的阻力,又冬暖夏凉。非常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穹庐居历史久远,在女真人中也一度流行。近、现代蒙古族中仍在承传着,俗称“蒙古包”。其外形像一把撑开的伞,在顶端的中央留有天窗,作为通气、采光和生火时,出烟的通口。下部四周有圆形的毡墙,上与“伞”檐相接,下端直立于地。蒙古包多用白毡搭盖而成,然后用绳索从四面缚定。一般高约七八尺,直径约丈余。蒙古包的大小可分“六十头”、“八十头”、“九十头”不等。包内的骨架结构都是以柳木杆,编成平行四边形的带有网眼的墙壁,像网兜一样可以拉开和收缩,高约四五尺,每张拉开时宽约六七尺,由若干张连接组成圆墙。联接的张数越多,“头”数也就越多,包的大小就是由此决定的。在圆形天窗和包架之间,用柳木房杆,以天窗为中心,放射线式地向下部四周围墙头固定支撑。“蒙古包”的木门用绳索固定在两边的网壁上,外边再加上毛毡,如此构成了完整的蒙古包。蒙古包方向朝东南,这不仅与崇尚太阳有关,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风雪,因为北方草原地处高寒带,冬季多刮西北风。蒙古包的建筑表现了蒙古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按照传统习惯,草原牧民的作息时间,通常是根据蒙古包天窗射进来的阳光的影子来判断确定的。据专家们研究,面向东南方向搭盖的“六十头”的蒙古包,共有六十跟椽子,两个椽子之间形成6度角,恰好与现代时钟的时间刻度相符合。这说明,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了几何学原理的蒙古族已将天文学知识应用于居住建筑艺术和实际生活之中。

蒙古族“逐水草而居”,因此马成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生活的好“帮手”。无论游牧、狩猎、作战都离不开马。所以,蒙古族牧民对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在沙漠地带,骆驼是其重要交通工具,故有“沙漠之舟”之称。现在牧民仍然骑马、赛马、爱马。但是,拥有摩托车、吉普车和其它车的家庭愈来愈多。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变化很大。

3、婚姻丧葬

蒙古族实行族外婚,娶妻必须到外氏族去物色,嫁入本氏族的女子,是夫家的一个成员,因为有的是用全氏族的力量合伙抢来的,有的是全氏族资助彩礼聘来的,来之不易,必须把她们约束在本氏族之内。夫死后妻若改嫁,必须嫁给夫系家族成员。《蒙古秘史》载:“海都的大儿子伯升豁儿多黑申死后,其遗孀被其亲弟察刺海领忽收嫂为妻”。也有妻后母的情况,一般是在贵族中,父亲拥有三妻四妾,其后妻的年龄与嫡子相等,这样父死后子继承王位,先父的妃、妾也当作财产一样继承过来。成吉思汗死后,其子发生兄弟争艳。直至元代还保留“兄弟死则收其妻”的风俗。明代的俺答汗死后,他的宠妾三娘子先后下嫁给他的长子及长孙。在平民阶层,更多的是未婚的幼弟“娶寡嫂”,这样既省彩礼又合人情。 蒙古族历史上还流行过抢亲,又称“掠夺婚”。满族之前崛起的北方诸族,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抢掠女人和抢掠财物一样,是这些部落从事战争的目的。而且占有女人的多少,是与一个男人的显贵程度成正比的。成吉思汗说:“男子最大乐事,在于压服敌众和战胜敌

①人,将其根绝„„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以侍寝席。”充分地表现了这一时期男人的精神风貌。史载:成吉思汗的母亲是在迎亲的路上,被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抢来为妻的,成吉思汗的妻子也曾一度被蔑儿乞人抢去。当时,蒙古各部之间混战,抢婚之风盛行。著名史诗《江格尔》中的《洪古尔的婚姻》一章说:洪古尔为寻找美人为妻,到处奔波跋涉,曾计划去抢扎木巴拉可汗的女儿山丹格日勒,途中得知山丹格日勒已结婚,十分矛盾犹豫,后来终于鼓起勇气:“你已度过十八个春秋,为娶亲远离家乡长途奔波;如今新娘还没有照面,你就畏惧退缩,难道不怕侮辱了英雄的美名?”„„ 史诗描述出在当时,抢已婚的娇妻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英雄行为,而被抢的新娘及其父母,也为有一个英雄作为女婿而骄傲。现在蒙古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女恋爱自由。

在游牧时期蒙古人没有固定的墓地,在丧葬习俗中实行的是“野葬”和“原地葬”。“野葬”的仪式是人死以后,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载着尸体在草原上周游,什么时候尸体遗 落在草地上,什么时候就算落葬。然后驱车返回蒙古包,葬仪即告结束。“原地葬”即亲人死后,便把尸体存放原处,祭悼后,举家迁往别处。这种葬仪其实也是野葬。

后来蒙古族受到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也开始有了固定的墓地。正常死亡者实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者实行火葬。葬具用木棺,棺木的样式有两种,一种为卧棺,一般人死后用卧棺;另一种是坐棺,坐棺的样式很特别,外形样式像座小庙,分为三层,上部是檐式的庙顶,中层为长方形,底座为扁方形,入殓时让死者盘腿坐在坐棺里,臀部以下在底层,身腰部在中层,头部在顶层。只有*、葛根、喇嘛、尼姑以及对佛特别虔诚的人,死后才能用坐棺。

蒙古人实行土葬以后,亲人死后有的在家停灵,祭三天、五天、七天才送葬。送葬的方式是老年人死后灵柩用人抬,中年人和青少年死后灵柩是用车送到墓地。

4、节日体育

蒙古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牧草繁茂、牲畜肥壮的每年农历

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大会,意为“娱乐”、“游玩”,会期

三、五天或

六、七天不等,要根据大会的规模而定。那达慕大会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成吉思汗为了庆贺征服花剌子模的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以后经过元、明两代的发展,射箭、摔跤和赛马成为男子三项那达慕大会比赛的固定形式,其中摔跤和赛马最引人注目,夺冠的摔跤手被誉为雄鹰;最先到达终点的骑手,成为草原上最受崇敬的健儿。到了清代,那达慕大会逐步变成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

现在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既古老又神圣。除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项目外,又增加射击、拨河、歌舞表演及物资交流、草原旅游、草原文化节等内容。 蒙古族还有两个属于全民性的重要节日:大年(春节)和小年。蒙古族以春节为上节。大年三十,草原牧民,全家团圆吃“手扒肉”。晚上守岁,下蒙古棋、听艺人演奏马头琴,妇女、儿童玩“嘎拉卡”(羊骨拐子)、唱歌等;黎明将至时,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全家围着火炉吃饺子。大年初一人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烧香放鞭炮,骑着马玩乐或去亲友家拜年。农区的蒙古族在春节期间则组织灯会、打秋千、踩高脚、摔跤、表演民族歌舞等多种文娱体育活动。

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正好是送“灶神爷”上天的日子,故又称作“祭灶”或“祭火”。各户要在灶前烧香上供,供品有“白食”和“红食”。祭祀时,全家人向火神爷爷跪拜、磕头,长者还要念祷词,祈求庇护。

蒙古族有春节、灯节(正月十五)、寒食、清明、浴佛、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腊日、祭敖包、祭天、那达慕大会、小年等传统节日。以上所列节日,有的是全族同庆,有的是地方性节日。

蒙古族的摔跤:摔跤作为体育项目,在北方的许多民族中都有。如达斡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撒拉族等,但蒙古族的摔跤别具一格。蒙古族有句俗话说:“草原上的男子有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摔跤是“三艺”中的头一艺。 摔跤是蒙古族人民勇敢机智性格的象征,充满生机活力,民族特色浓郁。据文献记载,早在13世纪,摔跤活动就已盛行于蒙古族地区,当时,既是一种军事体育运动,又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古时各部落之间为了增强团结和友谊,常举行摔跤比赛活动。 蒙古族的摔跤比赛多在节日(如“那达慕”等)和欢庆丰收时举行。仪式隆重,场面热烈。比赛前,先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按摔跤手的体质和年龄进行编组和配对。盛大的比赛,摔跤手云集在草原上,多时达百人以上,加上众多的热情观众,比赛场面十分壮观。摔跤手们的打扮,呈现着一种威武的形象;身着牛皮(或驼皮)紧身半袖背心,边沿镶有花色图案的黑色库,脚蹬黑色皮靴。有的摔跤手在脖子上套着许多彩带,那是历次比赛获胜的标志,也是个人实力的一种显示。

比赛是有一定程序的。比赛开始时,摔跤手在长老的带领下雄赳赳地跳跃入场。长老们唱着“啊”字歌为摔跤手们祝福,这时四周的观众唱起模仿马头琴声的“朝日歌”。在摔跤手们互相鞠躬敬礼后,比赛才正式开始。场上歌声中止,观众的视线都集中摔跤手身上,一对摔跤手比赛完毕,观众的歌声又起,往返循环,直到全场比赛结束。

五、文学艺术与科技

1、文学、史学

蒙古民族文学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如神话传说、萨满教祭词、民歌、英雄史诗、叙事诗、民间故事和歌谣、祝词、赞词等,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真实地记录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足迹,充分地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精神世界。

史传文学名著《蒙古秘史》(旧译《元朝秘史》),优秀民间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孤儿传》,抒情歌谣《母子歌》(即《金宫桦皮书》)、《阿莱钦柏之歌》等的出现,标志着作家文学的兴起和各类民间文学的持续繁荣。在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乌巴会洪吉台》和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史书《黄金史》以及传记式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格斯尔传》也经过长期口头流传而形成书面作品。

清代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用蒙文著有《一层楼》、《泣江亭》等名作,还继承父志续完了章回历史小说《青史演义》。这些都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蒙古族的史学历史久远,且颇有成就。前面提到的《蒙古秘史》,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外,可称是13世纪用蒙古文字撰写的第一部历史巨著。作者按编年体,以生动的笔调,叙述了当时北方草原上诸部落如何走向统一,蒙古社会的生活状况、阶级关系,成吉思汗的政治、军事举措,窝阔台继位后的各种事迹等历史内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对后世蒙古史学的发展颇具影响。而《金册》(今佚),则纯粹是编年体史书,与《蒙古秘史》的内容颇有类似之处。13世纪后半叶还产生了蒙古文写的《圣武亲征录》(原稿已佚,但有汉译本传世),记述元太祖、元太宗事迹,虽不如《蒙古秘史》完善,但补充了它的史料遗漏。又有汉文写的《十三朝实录》,它虽未刊行,但为明代篡修《元史》提供了基本史料。元代由脱脱主持编修的《宋史》、《辽史》、《金史》以及《大元一统志》等,都有蒙古人参加。明清时期,蒙古族仍有史学著作问世。比较重要的,如《黄金史纲》、《蒙古源流》,都是蒙古编年史的代表作,对于研究14-17世纪蒙古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史料,一直为后人称道。

2、音乐舞蹈

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河套地区流传这样一句话:“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只牛耳朵”。反映了内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特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草原牧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辽阔自由、舒展悠长为特色的长调民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如呼伦贝尔盟为明快、开朗;锡林郭勒盟则婉转、悠扬;而伊克昭盟却跳跃、豪放。与长调相对而言,短调民歌,曲式短小,结构严整,音调简洁,旋律平和。

蒙古族民间舞久负盛名,传统的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牧马舞等等。安代舞是一种群体的自娱舞蹈,其特点是手甩彩巾,踏步跳,通常以歌伴奏。盅碗舞多由女性单人表演,其特点是上半身、特别是肩部的舞姿最丰富,在乐器伴奏下,整个舞蹈动作显出典雅质朴、刚柔相济的风格。筷子舞由男艺人在婚礼、喜庆节日、筵宴之际单人表演,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着半蹲的舞姿,手、肩的动作突出,绕圆动律感强,具有欢快、热烈、矫健的特点。牧马舞是模拟马的各种姿态和动作,或舒缓轻行,或纵马飞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牧马生活的场景。 蒙古族的乐器主要有胡笳、火不思、四胡、四弦琴、马头琴、碰盅、太平鼓、三弦、蒙古筝、蒙古琵琶、笛子、扬琴等。其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拉弦乐器是马头琴,因琴头雕饰有马头而得名。琴身和弓杆用硬木制作,音箱扁平而多呈梯形、长方形,两面蒙以绘有图案的马皮或羊皮,用两缕马尾为弦。音色圆润、浑厚,高音区清脆悦耳。除了独奏,也用于说书和民歌伴奏。

3、书画、雕刻

蒙古族的书画,早在元代就有了很高的造诣,至清代又有很大的发展。元代小薛太子(元泰定帝第三子)善画鹿,玉出于父子善画墨竹,和礼霍孙善画肖像,也先贴木儿善画山水,伯颜守仁喜写竹。忽必烈嫡子真金善书法,尤以篆、隶著称; 的书法为时人称道,其“单牍片纸,人争宝之”;诺怀尤以大字见长,字径数尺,皆端劲有体。明代,宫廷太监陈喜,工人物鸟兽;而俺答汗致明朝皇帝的表文附图也是一件极为珍贵的艺术品,图中描绘精致、细节入微,如七孔桥洞、城楼和城墙、宫廷建筑等都十分逼真,绘画笔法有独到之处。清代,蒙古族法式善,既善书画,又是篆刻家,其画《蛮山同绎秋图》现存日本;布颜图是著名山水画家,所著《画学心法问答》一书阐述了画论中诸多问题,其画繁而不乱,简而能厚;璧昌能诗善画,以画虎为绝技。清代时,蒙古族书法成就颇显者亦不少,如锡缜,能为四体之书,尤长于篆,亦工小楷;音德布,善草书;荣 因 ,“工书”,无所规摹,或腴或瘦,莫不神采奕然,细楷少似赵孟 ;景惠,“工楷书,逼真后军乐毅论”。 在雕刻方面,蒙古族的民间雕刻分石、木、骨雕三类。建于清雍正年间的五塔寺雕刻,其纯熟的技艺不仅表现在新颖独特的造型上,而且体现在其每一部分的细部,综合采用了圆雕、浮雕和线刻等表现手法,堪称石雕艺术的佳作。木雕、骨雕或单一或合并用于蒙古族的刀具、酒器、茶具、鞍鞒、乐器、号角、首饰匣、盘碗等方面,其中有的还利用了镶嵌手法。蒙古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包括马鞍,金银器皿制作和擀毡制毯、制革等。马鞍具的制作精美细致、款式多样,以金银装饰的为上品。用桦树根旋控成型,再用银片镶成的银碗,闪光锃亮,小巧玲珑。锡林郭勒盟织造的绣花毡,构图丰富,色彩以蓝为主,既是蒙古族的实用之物,又是时尚流行的民间工艺品。

蒙古族早期教育的特点是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即口传身教。忽必烈建立元朝,在京师设立国子学,这是元朝的最高学府,主要以《通鉴节要》译成蒙古语文教之,以后增授《帝范》、《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蒙文本或节要本和四书、五经。学习成绩优秀者可以升为高等生员。明清两代到民国时期,蒙古地方私塾教育盛行。在北京最早成立的是满、蒙文高等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蒙古各地招收学生,学习期限分预科二年,正科三年。这是一所专门培养满、蒙文通才的学校,学习满、蒙语文、地理、历史,分普通、法政、测绘各科。此外还有旗学,即清代蒙古八旗的学校。辛亥革命后,蒙古地区的新式学校逐步取代了私塾,30年代后中小学、师范学校已普及到各盟旗。特别是1913年在北京开办的蒙藏学校,有千余名蒙古族学生,培养出不少优秀知识分子和革命家。

回顾我国的科学技术史,古代曾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其中包含蒙古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如在天文历法、农牧业、医药学、数理化、兵器制造等方面,都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和科研成果。ꗬ Ѐ ꗬ

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对天文历法的研究很重视。1271年,在元世祖忽必烈主持下,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兴建了一座天文台,1276年还批准兴建了登封(今河南省登封县)天文台、大都(今北京)天文台。这些天文台建筑规模宏大,设备仪器完善,为天文观测研究提供了比较理想的物质条件。除了上述3个天文台外,还建了24处观测所。当时元大都天文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管理最科学的天文台之一。由于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使元朝天文观测在测定黄赤大距和恒星观察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如今在呼和浩特五塔寺墙壁上,保存有一幅石刻蒙文天文图,署“钦天监绘制”,这幅内容全面的“盖天图”是目前发现的惟一的一幅石刻蒙文天文图。内蒙古图书馆藏有几种蒙文天文书抄本,其中之一名为《天文学》,共2册,书中附有全天星图,是该书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星图由黄道分开,南北天图各一幅。每幅图上除有黄极外,还有赤极。这种天文图在我国历史上很少见。

在历法方面,蒙古族早期使用的是自然历,即以草木纪年。草青为一年,新月初升为一月。随着游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蒙古民族形成了自己的历法“蒙古皇历”,即12生肖年法,此纪年法以12年为一轮回,周而复始,并以鼠年为首。建元后曾采用干支纪年。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决定立太史局改修历法。改修后的新历,定名为《授时历》,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开始使用,这是我国古代计算精确的一部历法。

在医药学,尤其是外科学方面,蒙古族结合本民族的生活特点,把自己善于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科医疗技术带进中原,在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正骨科。当时在接合股骨的手术中,已经采用了冰冻麻醉法。著名蒙医绰尔济墨尔根治疗骨伤和外伤的疗法有独到之处。到了明清两代,蒙古族医学体系渐趋完善,蒙医著作有乌珠穆沁人 布扎布编著的蒙文《药方》和益希班觉编著的《甘露之泉》,对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并收录380多种药,对每种药都作了解释。同时,还用蒙文翻译了藏医名著《四部医典》。蒙古族医学在诊断方面采取望、问、切、消、解、温、补、和、汗、吐、下、静、养等方法,治病多用成药,并总结出食疗、炙疗、罨疗、瑟博素疗、皮疗、温泉疗、针刺放血疗、按摩疗等疗法,当时,蒙古骨科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蒙古族在数学研究方面成就突出。最先研究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是蒙哥汗。著名数学家明安图则用30年时间进行研究,证明求圆周率公式,题名为《割圆密率捷法》留传至今,这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数学著作。蒙古族数学家都伦著有《贻笑大方算草》(又名《少广章初编》)一书,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 兵器制造方面,由于征战的需要,元代成立了军器监,并研制出了我国兵器史上第一个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元代火铳、火药制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弓箭、刀枪、盔甲等制造也颇多可赞之处,数量、种类繁多,质量精良,总体反映出元代兵器制造业的突出成就。

主要参考书目:

1.额尔登泰、乌云达赉《蒙古秘史(校勘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伊朗)志费尼著、何交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3.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编《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4.郑广智、林蔚然合编《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5.《内蒙古改革开放二十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6.因始噶居巴·洛桑译培著《蒙古佛教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7.(清)耶喜巴勒登著 苏鲁格译注 《蒙古政教史》民族出版社,1988年。 8.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翻译《蒙古风俗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9.札奇斯钦著《蒙古文化概论》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年。 10.乌云巴图、葛根高娃合著《蒙古族传统文化论》远方出版社2001年。 11.荣苏赫等主编《蒙古族文学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年。 12.李汶忠编著《中国蒙古族科学技术史简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

思考题:

1.游牧文化.2.成吉思汗3.喇嘛教

名词:

1.《蒙古秘史》 2.《江格尔》 3.明安图4.马头琴5.那达慕大会

第二节 东乡族

一、概况

东乡族是我国甘肃省南部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这一山麓地带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据2000年统计,东乡族有人口513,805人。其中将近一半以上人口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和临近的广河县、和政县、康乐县及临夏县、积石山自治县等。此外在兰州及宁夏、新疆地区也有部分东干族人口。

东乡族之族名,以其居住河州东乡而得名。河州系临夏,明代初年被称为河州卫,管辖范围包括今临夏回族自治州的7个县及和临近的青海循化、贵德,夏河、临潭等地。按当时行政区划,河州卫分为东南西北四乡。南乡相当于现今的和政、康乐两县;西乡相当于现在临夏县以西地区;北乡相当于现在的永靖县;东乡就是现在的东乡族自治县。以前东乡族被称为“东乡回”、“东乡蒙古”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东乡族人民的意愿以“东乡族”为其族名。1950年10月,在东乡族主要聚居的东乡地区成立了县一级的东乡族自治区,1954年改为自治县。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北部。总面积约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境内除东乡族而外,还有回族、汉族等,东乡族占全县人口的67%左右。自治县三面临河,黄河沿着县的西北边境流经三十公里,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刘家峡水利发电站就建造于这段黄河上;洮河由南至北流经自治县东部和东北部边沿地区七十多公里;大夏河流经县西南二十多公里。东乡族地区虽然三面临河,但由于境内地势高,过去和现在都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河流来发展生产。从地貌上看,全县象一把撑开的伞,以锁南坝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由六条大山梁和六条大沟组成。梁高沟深,所以人们说:东乡地区是“山高无尖子,沟深无底子,摔死麻雀,滚死蛇”。但是东乡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高山深沟中开辟了大约三十八万亩土地,使自己得以生存和发展。

东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中有40-50%的词汇与蒙古语相同或相似。东乡族还能同青海同仁县的土族、积石山大河家地区的保安族以及操恩格语的裕固族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突厥语借词,语言也受到突厥语的影响。另外,汉语的借词也占相当比重。大多数东乡人都兼通汉语,汉文也成为东乡族的通用文字。

二、族源与形成

东乡族是13世纪初到14世纪初叶由定居在东乡这一地区的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关于东乡族族源问题,由于东乡族没有文字,汉文又缺乏记载,所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东乡族来源于蒙古人;有人则认为来自蒙古西征时期从中亚迁入东乡的中亚各族人和阿拉伯人、波斯人等;还有第三种说法,即认为东乡族是以当地的回回人为主并吸收了蒙古人、汉族人的成分而形成的。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据《蒙古秘史》和一些史书记载,“撒尔塔”的含义泛指中亚一带的穆斯林。根据东乡族自称及近些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大体上认为东乡族的形成与13世纪蒙古军西征有关。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撒尔塔人被编入蒙古军或被“签发”东迁,来到东乡地区,逐渐融合了当地一部分蒙古族、汉族及藏族等而逐渐形成东乡族。

从历史记载来看,自元明以来,东乡地区作为河州的一部分是各种色目人和蒙古人的主要屯田区之一。他们共同组成屯戍军,过着“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生活,逐渐纳入当地社会生活的行程。其首领一般由蒙古人担任。蒙古人当时在政治、经济上都具有优越地位,享有免役、免赋等优厚待遇。这种特权地位,反映在语言方面,蒙古语就成为屯戍军中通用的语言。再加上东迁的穆斯林来自中亚各地,语言不尽相同,这就促使他们学习和使用蒙古语,并接受一些蒙古的风俗习惯。而且,在东乡族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受蒙古文化的影响外,也有蒙古人的加入,这也是东乡族使用蒙古语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东乡族族源中还有汉族、藏族的成份,这是因为这两个民族是当地的老住户。他们在东乡地区生活的时间,要比东迁的穆斯林及蒙古人更早。东乡语中有40%的词汇是汉语借词,这一方面说明东乡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曾发生了密切联系,同时也说明汉族人也有融合到了东乡族中的。如居往在锁南坝地区的汪家、康家、张王家和居往在汪家集的高家、黄家,都说自己的祖先是汉族,他们有的来自陕西,有的来自四川或甘肃;藏族在唐代已移居河州,元代曾在这里设吐蕃宣尉使都元师府,任命藏族人担任都元帅。以后这里的藏族也有融合到东乡族中的。

东乡族形成时间大约在元末至明中叶。因元明时期中国早已是封建社会,所以东乡族的社会结构一开始自然是以封建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制度。不论是元代的屯田制还是明代的土司制或是清代的会社制,都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元末明初,直接统治东乡族地区的是何土司及其所属的千户、百户。第一代土司名锁南普,藏族,元末任吐蕃宣慰司都元师,驻河州。明洪武三年(1370)附归明朝以后,授河州卫指挥同知,世代世袭,并赐姓何,东乡地区成为其辖地。洪武末年,何土司的势力逐渐衰落,明朝开始在东乡族地区推行里甲制度,“改土归流”。所谓里甲制度,是明朝政府在甘宁青地区设置的一种基层形式。明初河州地区辖45个里,后合并为31个里,里下设甲,分置里长、书手、甲首各一人,均为地方豪强充任。东乡地区划9个里,90甲。里长、甲首把持地方,武断乡里,包揽词讼,维持治安。书手掌一里之赋税、文案。这种制度加强了明朝在东乡族地区的统治;到清代康熙后期,废除了里甲制度,在东乡地区清理田亩,厘定税例,建立会社制度。每会辖若干社,社下有

七、八个自然村不等。会置练总一人,社置社长一人,均由地方豪强充任,但不世袭。其职责仅为“稽察盗贼,巡警地方”,不得包揽词讼,假手赋税。会社制度的建立,加强了清廷对这一地区的直接统治。到清中叶以后,又改会社制为乡约制度。乡约制度是清朝利用伊斯兰教寺坊组织和教内关系推行的一种统治制度,乡是一种社会行政单位,乡约则为一乡首脑。乡约又分为“寺约”和“回约”两种,凡建有清真寺的地方设“寺约”,无清真寺的地方设“回约”。其职责是“分段管理”,“互相箴规约束”。三年期限,届时更换。发现有“不法之徒、滋事行凶以及私立邪教等事,即由该寺约、回约妥为秉公处理,违则禀官提究。”这样,清政府就巧妙地把清真寺作为统治回族、东乡族的工具。乡约名义上是3年一换,但实际上连任十年甚至终身的也不少;辛亥革命以后,甘肃处于军阀割据。1921年起,在东乡地区推行保甲制度,10户为一甲,10甲为一保,由当地地主及宗教上层担任。

三、经济生活

东乡族以农业为生,农作物有小麦、洋芋、青稞、大麦、谷子、玉米等,其中洋芋的播种量和产量较大,是东乡族劳动人民的主食之一。由于地少人多,加之土地贫瘠、干旱等原因,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东乡族农民(主要为男性)外出打工或经商,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畜牧业在东乡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牲畜主要有骡、马、牛、羊等,其中以羊为最多。近几年引进的宁夏滩羊发展很快。这种羊适合在东乡地区干旱山地饲养,毛长皮薄,是制裘、制革、毛纺和制毯的好原料;东乡族的手工业生产以擀毡、织褐子最为著名。擀毡是东乡族的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带过来的传统手工业,有毛毡、沙毡(二年毛制作的)和绵毡等。褐子是东乡族传统的纺织品,织褐用的线是由羊毛捻制成的,成品虽然粗糙,但结实耐穿,是过去东乡族人民做衣的主要面料;东乡族擅长经商。历史上东乡族商人的足迹遍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与汉族进行商品交换的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东乡族人到城市从事建筑、长途贩运、餐饮等行业,如著名的“东乡手抓羊肉”餐馆已经开到了临夏、兰州、北京等地,受到其他民族人民的喜爱。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该信仰是其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带过来的,在东乡族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国内地伊斯兰教的几个大的派别中,都有东乡族的信仰者。其中库布林耶的张门门宦、虎夫耶的胡门门宦、白庄门宦和伊赫瓦尼派就是首先由东乡族人传播的。因此,在中国伊斯兰教教派发展史上,东乡族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东乡族的生活习俗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如在葬礼、节日等方面与回族大体相近,但又在服饰、饮食、婚姻家庭等方面有自己的地区、民族特色。

服饰:过去东乡族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绣花衣服,袖口上镶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的后面开小叉,用飘带束住裤管。逢喜庆大事,穿绣花裙子。后来,妇女的服饰逐渐变化,并开始戴盖头,根据年龄不同分绿、黑、白三种颜色。穿宽大大襟衣服,外加一件坎肩,长裤一直拖到脚面。男子多戴平顶“礼拜帽”,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

饮食:东乡族以面食为主食,副食主要是洋芋,蔬菜较缺。食牛、羊、鸡、鸭肉,但须经阿訇或伊斯兰教的长辈屠宰方可进食。东乡族喜欢饮茶,来客人时常以“盖碗花”招待。倒茶倒水时不能反手倒,反之会被认为是不董“规矩”。

婚姻家庭:东乡族家庭通常由夫妻儿女组成,也有三四代同堂的。祖父母住上房,父母亲住厢房,儿女住单间的尕(小)房。子女结婚后另建新家,父母与幼子同住。

东乡族的婚姻,实行男娶女嫁。男子到了结婚的年龄,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即男方家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去茶、冰糖、衣物等。送了“订茶”就等于已经“订婚”,之后,男方家要给女方送“彩礼”。“彩礼”的多少视男家经济情况而定。一般是由媒人、男方家长及儿子一起向女方家送礼,女方家请来本家的老人,备以饭菜招待,称之为接礼。结婚日期多选在秋收后或冬闲时的“主麻”(即星期五聚礼日)。结婚这天,要进行简单的伊斯兰教仪式。即男方到女方家娶亲时,由阿訇主持仪式,并当众念“尼卡哈” (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结合”,即证婚词)。之后,人们把预先摆好的一盘红枣、核桃,撒给围观的大人和小孩,表示早得儿女。第二天新娘同客人见面,称“拜客”,下午新娘第一次进灶房,擀长面,称“试刀面”,并请客人品尝新媳妇的手艺。ꗬ

待客礼节:东乡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到家,要用最好的茶饭招待。主人陪客,但不和客人一起饮茶用餐,而是在一旁端饭倒茶,以示尊敬。女主人一般不与客人会面。待客时的主要食品有油香、鸡、手抓羊肉等。特别是东乡人吃鸡很有特点,要把鸡的各部分为13块,鸡尾最贵重,只有最年长或最尊贵的人才能吃鸡尾。ꗬ

五、文学艺术

东乡族书面文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以前,由于东乡族有语言而无文学,加之生活贫困、人民受教育水平低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东乡族中并没有出现专门的作者,也没有书面文学作品。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东乡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东乡族人民有了本民族作家及用汉文创作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和影视作品等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从中反映了东乡族社会发展的风貌。但最能代表东乡族民族特点的文学形式是民间文学。对于一个历史上没有文学且又缺少史料记载的民族来说,东乡族民间文学以它特有的艺术风格,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乡族人民从古至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美好理想和民族心理状态。

东乡族民间文学形式多样,包括歌谣、谚语、故事、传说等。从20世纪50年代起,甘肃省就组织一定的人力对东乡族民间文学进行了挖掘搜集,并出版了《东乡族民间故事集》等成果。特别是1995年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东乡族文学史》中,以大量的篇幅对东乡族民间文学进行了深入综合的研究剖析,对于研究东乡族文学有重要参考价值。

东乡族艺术包括音乐、美术、书法、雕刻等。东乡族花儿韵的曲令非常丰富,有

六、七十种之多,如《河州大令》、《河州二令》、《白牡丹令》等。东乡族花儿音乐多具有与歌词相配合,有一曲多词和一词多曲的特点。它的调式多为五声徵调或商调式,曲调结构是以乐句为三组成的单段体乐段结构,在歌唱中配以大量衬词,声调高亢、悠长、嘹亮,很具感染力;东乡族民间美术主要是板柜画和墙壁布兜画。板柜画主要以黑白色为主,工笔勾勒,内容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朴拙典雅;墙壁布兜画多以蜡笔绘彩,内容也大多为花卉树木;东乡族的建筑特别是清真寺建筑中,广泛采用雕刻工艺。木雕多表现在插梁、飞椽、垫板、梁椽、挑席以及门窗的棂花上。砖雕多用在墙壁的各个部位,因物设图,七施雕镂,为建筑物增添了艺术感。

主要参考书目: 1.《东乡族》简史编写组:《东乡族简史》,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2.郝苏民主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妥进荣主编:《东乡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马自祥、马兆熙编著:《东乡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题: 什么是乡约制度?

名词:撒尔塔

第三节 土 族

一、概况

土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据2000年统计,土族共有人口241,198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此外在青海的同仁、乐都及甘肃的天祝、肃南、永登县、积石山、卓尼等地也有部分土族分布。

土族自称各地不一,互助、大通、乐都、天祝一带的土族自称“蒙古尔”、“蒙古尔孔”、“察汗蒙古尔”。前两者意为“蒙古人”,后者意为“白蒙古”;民和、积石山等地的土族多自称“土昆”;同仁土族自称“土民”或“霍尔”;卓尼土族自称“土户家”。其他民族对土族的称呼也不一致:当地汉、回等民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民”、“土户家”;汉文史籍称土族为“西宁州土人”、“土人”;藏族和藏文文献则称土族为“霍尔”。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称为土族。1954年在最大的土族聚居区建立了互助土族自治县。1986年又分别在大通、民和联合回族共同建立了两个自治县。

黄河、湟水谷地是青海省土族的主要聚居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灌溉便利,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园艺作物栽培;甘肃省的土族聚居地区,大都山高沟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北部较冷,南部温和,适宜农业、牧业和林业的发展。长期以来,生活于青、甘地区的土族人民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林业和园艺业。

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代的土族语,分互助、民和、同仁三个方言区,语音上有较大差别。大部分土族兼通汉族和藏语。土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使用汉文、藏文。1979年创制了以拉西字母为基础的土族文字,结束了土族没有文字的历史。

二、族源和形成

关于土族的族源,由于缺乏记载,所以在学术界有各种说法,主要有吐谷浑说、阴山白鞑靼说、蒙古人与霍尔人融合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但目前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是,土族是以古代吐谷浑人后裔为主,吸收了蒙古、藏等民族的成分,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吐谷浑,原属辽东鲜卑慕容氏的一支,主要活动在辽东一带。大约公元四世纪初,这支鲜卑人在其首领吐谷浑率领下,向西迁到了现在甘肃和青海两省交界处,逐水草而居,并建立了吐谷浑国。吐谷浑极盛时的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及新疆的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

公元663年,吐谷浑为吐蕃所灭,各部四散,大部分降于吐蕃;一部分东迁灵州(今宁

5夏灵武);还有一部分留居青海东北部故地。五代、宋、辽、西夏期间,史籍又有东迁灵州

6等地吐谷浑人重返青海东部河湟故土,与原留居者汇合的记载。直到元朝兴起并统一中国后,“吐谷浑”一词不再见于文献记载。但在吐谷浑人的故地,史书上却出现了“西宁州土人”、“土人”的记载。这些“土人”居住的地方即是今天土族居住的地方,而在历史上该地区则是吐谷浑人长期居住的地方。据此,许多历史研究者认为,这些“土人”即是以留居原地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吸收融合了蒙古、藏等民族成分的人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即今天的土族。汉文史籍中的“土人”之“土”源于吐谷浑的“吐”;“浑”是蒙古语“人”之意,这就是说,“土人”是“吐浑”一词的演化;“土昆”即是“吐浑”之音转;而土族自称“蒙古尔”、“蒙古尔孔”并使用蒙古语反映出土族在形成过程中除深受蒙古族文化影响外,还吸收了蒙古人的成分。从文献记载情况看,元明时期,今互助、大通一带有蒙古人留居。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逐渐融入到土族中。

据明、清时期的部分史志记载,明代土族已有了本民族的聚居区。包括今青海省互助、乐都、门源、民和及甘肃天祝等地,这一带正是今天土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尽管土族与生活在这里的汉、藏等民族错居杂处,但各地土族均有稳定的小聚居区。在经济生活方面,因土族居住地区多宜农宜牧,所以元明之际的土族已由畜牧经济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和手工业。

元朝时,土族地区主要属于甘肃行省管辖,元政府对土族首领授以官职,令其统治土族。明朝继承这一制度,对土族首领封土司民。这些土官(或称土司)一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本民族的代表和统治者,又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其主要职责是“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

7守卫、朝贡、保塞之令”。清灭明后,土族地区的各土司先后率部归附于清朝,清承明制,土族地区土司制度仍然保留。直到1930年互助设县后,这种延续三百余年的土官制度被彻底废除。

三、经济生活

历史上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基本上属于就近草山、草场的定居放牧。元、明以后,土族经济在转向以农业为主的过程中,畜牧业仍作为一种传统经济保持着自身的特殊位置。土族从事农业生产初期,主要利用自然水源或冰雪融水灌溉农田,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开始兴修水利。土族地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胡麻、油菜等。民和三川地区 56 《新唐书.吐谷浑传》。

《宋史.吐蕃传》。 7 《明史.职官制》。 的土族也经营园艺业。据史料所载,这一地区在明末时就是“枣梨成林,膏腴相望”。

土族的手工业大都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存在,主要是加工一些生产和生活必需品。土族社会中出现的工匠,如木匠、铁匠、银匠、毡匠等一般也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多在农闲时从事手工业生产。土族中的手工业生产以酿酒、羊毛纺织和工艺刺绣最具代表性。

四、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

土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早期的土族,主要信仰原始的萨满教。元末明初,藏传佛教传入土族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发展尤为迅速,土族地区出现了许多格鲁派寺院,如佑宁寺、华严寺、金刚寺、广惠寺、朱家寺、金角寺、吴屯寺、天堂寺等,其中以佑宁寺最大,历史上互助、大通、乐都一带的寺院大都为佑宁寺的分支属寺。这些寺院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土族、藏族人民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土族人民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同时,还有许多民间信仰。

土族的饮食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元代以前,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经济,在饮食方面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还食用青棵炒面等。后来土族由畜牧经济转为农业经济,则以面食为主食,但早年的饮食特点仍然有所保留,如招待客人时桌上总要摆一个“西买日”(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盒),并讲究吃“手抓肉”。土族喜欢饮酒。历史上,土族人家几乎都能酿造青稞酒,尤以互助土族为最。如今互助牌系列青稞酒已远销海外,究其根源,与土族酿酒的历史与技术是分不开的。

土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妇女的服装穿高领大襟长衫,两袖用红、黄、绿、紫、黑等颜色做成,色彩协调,对比鲜明。外套黑色、紫色镶边的坎肩,腰系彩带,下身穿红裙子,裤子膝下部分有套筒,土族称为“贴弯”。已婚妇女的“贴弯”为黑色,红色“贴弯”是少女的标志,但同仁地区的已婚妇女也可用红色,老年人不再用贴弯。

土族的男性服饰,过去以长衣为主,现在变为以短为主,长短结合。青年人的衬衫、腰带、鞋袜都要绣花。白布衬衫为小领大襟,胸口镶一块四方形乡花布,两只袖筒口有二寸多宽的黑布镶边。白衬衫上面套黑、蓝、紫色坎肩,腰系彩绸或绣花棉布带子。过去民和地区的青年男子穿长袍短褂和礼帽,现在已基本和汉族相同。同仁地区的男装基本上与藏族相同。

在婚姻方面,土族原则上只是同族之间通婚,但实际上,土族和汉族、藏族、蒙古族通婚的也不少。但土族禁止同曾祖的兄弟姐妹之间结婚,即使相隔几代也不能“开禁”。

土族男女结婚前要先请媒人“说亲”。结婚前一天,即女方嫁女之日,亲友们带着钱、布料、衣服等礼物装箱贺喜,女家则设宴招待。傍晚,男方派两位“纳什金”(迎亲人)带着礼品和新娘的衣服、头饰,前往女家迎亲。第二天凌晨新娘梳妆打扮后,在堂屋举行上马仪式,之后由新娘的亲人8-10人组成送亲护送新娘到婆家。当送亲队伍走到距男方家

二、三里路时,男方派两个人前来敬酒、献哈达,到男方大门前时又要敬酒、献哈达。新娘进大门时,有两个妇女在前面拉着红白毛毡,新郎新娘踩着毡,并肩步入庭院。紧接着举行拜天地仪式,答谢媒人。谢毕,新郎新娘携手人洞房。

土族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过去土族讲究家大业大,这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和睦兴旺、家长是否治家有方的标志。人口多、辈分多的大家庭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因此土族中几代同堂的现象较多。现在大家庭逐渐减少,核心家庭逐渐增加,老人一般要和幼子生活在一起。

土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独特,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天葬和水葬。青海互助、乐都、同仁和甘肃天祝地区的土族多数实行火葬,少数实行土葬;青海民和、大通等地的土族一般实行土葬。土族的火葬对象是有选择的,土族把火葬视为一种圣神的丧葬方式。隆重的火葬限于正常病故的老年人,而且必须有子嗣;天葬对象是天折的婴儿和少儿;水葬主要是在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的黄河沿岸土族中实行,水葬的对象是早逝的少男少女。土族的火葬仪式隆重 8

8 《秦边纪略》。 肃穆:老人病故后,将衣服脱去,使其成蹲坐状,双手合十,两拇指撑于下颌骨,用五寸宽的长白条捆住,头上套斗篷式“布日拉”(丧服),下围布裙,然后放入木制灵轿内,抬到火葬场,将死者面向西方放入火化炉内,砸碎灵轿,投入炉内同时烧掉。之后拾取骨灰木匣内,埋在临时选定的地方,待到第二年清明节时再埋入祖坟。亡人送葬后,子女要服丧,期间不玩乐、不赴宴、不穿新衣,当年春节不贴春联,不拜年。

土族也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春节是土族最热烈、最隆重的节日,初一清晨要举行“迎神仪式”,之后,首先给家中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再给同一家庭中的长辈拜年,依次要给所有的家族长辈拜年。从初二开始,要给亲戚、朋友拜年。土族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还有旧历正月十四在佑宁寺举办的观经会;二月

二、三月

三、四月八在各地举办的庙会;二月二在威远镇办的擂台会等;民和三川的“纳顿”(庆丰收)会等。

五、文学艺术

土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谚语、歌谣等,其内容涉及土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地理、建筑等各个方面。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在土族中广为流传,是土族叙事诗的代表作。全诗共300余行,生动细腻地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祁家延西》是一部长达50多组的史诗,叙述了80高龄的土族英雄祁延西在国家危难关头,毅然统兵出征,最后英勇牺牲的经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土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寺院建筑和园林建筑,而尤以住宅建筑和寺院建筑最能反映土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土族的住宅建筑为庭院式土木结构,每户都有一个独立的四合院。土族住宅建筑的特点是,房屋设计新颖、配料合理、做工精细、美观结实,民房的结构装饰既符合青海高原寒冷的特点,又体现了民族建筑艺术的风格特点;土族地区众多的寺院建筑,大都为汉藏式结合的建筑,结构独特,气势雄伟,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色。修建经堂佛殿的木工、油漆、装饰、绘画、雕塑、刺绣等工艺,多出自土族工匠之手。值得一提的是土族妇女为佛殿经堂所绣制的各种佛像、经幡、壁毯等刺绣作品,以彩虹为基调配色选料精心绣制而成,既为殿堂增添了光彩,也展示了土族刺绣艺术的绰约风姿和土族地区寺院建筑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郭璟:《土族》,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土族编写组》编写:《土族》,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胡国兴主编:《甘肃民族源流》,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郝苏民主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题: 简述土族的形成

名词:吐谷浑

第四节 达斡尔族

一、概况

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共有132,394人(2000年),内蒙古有77,188人,主要聚居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黑龙江省有43,608人,主要聚居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卧牛吐达斡尔族镇和莽格吐达斡尔族乡;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富裕县友谊达满柯族乡和塔哈满达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5,541人,主要分布在塔城、霍城,伊犁和乌鲁木齐。辽宁省有1,282人。其余分布在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市和天津市。总计达斡尔族在我国行政建制中有一个民族自治旗和八个民族乡.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清代以来达斡尔族守卫祖国东北和西北边疆,他们的语言受到驻地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四种方言:布特哈、齐齐哈尔、海拉尔和新疆方言。布特哈方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瑷珲、嫩江、讷河、甘南等县,使用人口约5.5万人;齐齐哈尔方言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龙江、富裕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扎兰屯市、阿荣旗等地,使用人口约5万人;海拉尔方言主要分布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海拉尔市,使用人口近1万人;新疆方言是指新疆6000多人口的达斡尔族使用的语言,没有文字,少数人兼用蒙古语。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58年8月15日成立。位于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属中温带与寒温带的交替地带,气候较和暧,无霜期在120-150天左右。该旗自然资源丰富,河流纵横,有诺敏河等四十二条江河,灌溉着肥沃的土地。水利资源丰富,水产品以鳌花、鲤鱼、白鱼闻名。全旗总面积达11,943平方公里。南部有较大的平原和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盛产玉米、高粱、小麦、大豆、水稻和烟等。北部是资源丰富的山区,丛生着柞、桦、榆等十多种树木和黄芪、木芍等百多种野生药材。森林中栖息着熊、猞猁、狐狸、灰鼠、狍子以及水獭等多种野生动物。地下蕴藏着砂金、云母、煤、铁、铅锌、花岗岩、石英等矿产。

二、族源与社会发展

“达斡尔”一词是本民族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此后,在我国史籍中常以“达呼尔”、“达古里”、“达呼里”、“达古尔”、“达糊里”、“达胡尔”等音译写法。明末称“达奇鄂尔”,居住黑龙江上中游地区,即西起石勒喀河流域,东至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和牛满江,北抵外兴安岭,南至大小兴安岭的广阔地区。清天聪年间,为“索伦部”之一部。达斡尔又称萨哈尔察部。《清圣祖实录》记载为“打虎儿”。尽管有不同音译写法,指的都是达斡尔这一族称。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学术界尚无定论,主要有契丹说、室韦说和蒙古同源说。倾向契丹说的比较多。清乾隆弘历敕修有关史书主张达斡尔人来源契丹说。清朝达斡尔族文人郭尧兴说:“达斡尔既不是索伦,又不是满族,也不是蒙古,‘达乎尔旧作大贺,土人音译为搭乎鲁,传为契丹贵族’无疑是契丹的一支”《达斡尔族研究》一书中诸多文章皆持契丹说。主要论据是契丹族的历史变迁与达斡尔族的历史传说相吻合,契丹语与达斡尔语有很多相同词汇;其生产生活方式较为接近,如定居、从事农、牧、猎、渔等各种生产,能建造房屋,修筑城堡和制作大轮车等,习俗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凿冰捕鱼、放鹰捕猎、击曲棍球等。

持室韦说者认为:17世纪以前达斡尔人分布在黑龙江以北及精奇里江河谷,是隋唐时期室韦部的故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和中原王朝通贡,以此推断达斡尔族与隋唐时期的室韦有渊源关系。

持蒙古同源说者认为: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尤其是《蒙古秘史》中的一些古老词汇在现代蒙古语中已经消失,在达斡尔语中仍然保留着。

三、经济生活

达斡尔族在黑龙江北岸时,即以耕种、养畜、狩猎、捕鱼等作为生计。南迁后,又充分利用嫩江流域的肥沃土地、草原、森林、江河等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牧业、狩猎业、林业、渔业、放排等多种经营。 早期农业经营比较粗放,只种大麦、燕麦、稷子、荞麦、黑豆等早熟低产作物。耕种方法简单,烧荒或撩荒,漫撒籽,收成丰歉全靠雨水调和。20世纪初招垦移民,汉族农民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了达斡尔族地区,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作物品种在原来基础上,又增加了谷子、玉米、小麦、大豆等;改进了耕作方法,粮食产量增加。从40年代以来,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一是重视农业投入和农田基本建设,播种面积扩大,耕作技术和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二是由封闭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商品经济过渡;三是由较为单一的种植业向多种经济发展。目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已经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此外,达斡尔族种植园田和黄烟颇为有名,(其烟叶等级分明,烟味纯正,直今还保留着种植黄烟的传统。)构成其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达斡尔族以擅长制作大轮车著名,这说明达斡尔族曾有过发达的牧业和手工业。今天虽然是农业民族,但依然保留着祖先的凿冰捕鱼和放鹰狩猎的技术。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1、宗教

达斡尔族信奉原始的萨满教,崇信着众多的神灵,对这些神灵祭祀,一般分成两类,即家神和野神。

家神是在家里平时祭奉的,有氏族神、父神、母神等祖神。在家神中,最为贵者是同一“哈勒莫昆”的氏族祖神,即家族的保护神。祭祖神能使子孙繁衍不息,兴旺发达。所以一年中对祖神祭祀的次数最多。家庭成员如果得了疾病,也要请祖先除病消灾。其仪式是家中的老主妇向祖先神烧香奠酒叩头。然后举行驱鬼魂的“苏木苏扎热古”仪式。这一仪式是把已剪好的纸人送到野外扔掉,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对纸人吐唾沫,以示对鬼魂的愤慨。认为这样病人就可痊愈了。如果久病不愈,便要宰牲祭祖,请萨满来跳神驱鬼。

野神包括自然界的诸神和野生禽兽成灵精的神。自然界的诸神,包括天神(腾格里巴日肯)、地神(嘎吉热巴日肯)、土神(巴拉格巴日肯)、河神(比里格巴日肯)、水神(巴彦巴日肯)、木神(道比巴日肯)、山神(敖里巴日肯)等。 祭天神:达斡尔族认为天神的至上者是天仙,也是人间大地的守护者。日、月、星神都统属于天神。对天神的祭祀是每年除夕到正月十五,先立祭杆,(用8米长的松木杆制成,杆顶有木制飞檐的灯笼棚,棚里设铁环,以此穿灯绳,用来起落蜡烛灯)祭杆又称天灯杆,立在大门的东侧。入夜,便把蜡烛灯吊入灯笼。与此同时,家中长母用荞面做出几十盏盆状的荞麦灯,用棉花制成灯芯,内注苏籽油,点燃后放在大门左侧或祖庙前,以此祭天仙和日月星神,祈求天神赐福。

祭山神:认为“敖包”(石堆)是山神的居所,祭“敖包”便是祭山神。每当猎人入山打猎,家中长母便要向祖神烧香磕头,祈请猎人平安,猎获丰收。“敖包”多在山顶隘口处,路遇“敖包”便要祭祀。祭祀的方式是烧香磕头敬酒,给“敖包”添置石块,祈求山神保佑。 祭山神的大型仪式是举行“敖包会”。每年三月、八月小祭两次,三年一次大祭。小祭由本氏族组织,大祭由多个氏族联合组织。其祭祀仪式是在“敖包”上,插如带有青枝绿叶的柳树或桦树,以此象征五谷丰澄、六畜兴旺。祭祀时敬献上煮熟的牛、羊、猪肉,在“敖包”上奠酒、奶酪等。在“敖包”的四周点火焚香。主祭人宣读祭文后,萨满围绕“敖包”唱求神歌,跳吉祥舞。众人向“敖包”叩头,祈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各业兴旺。祭后,参祭人同享祭品。餐后举行摔跤、赛马、射猎等活动。达斡尔族遇有天旱,也要祭“敖包”求雨。祭祀后相互用盆、桶泼水,衣服湿得越透,意味着雨能下透,以此祈求丰收。 祭土神:达斡尔族在开荒种地之时,开犁之前,要祭土地神。祭祀仪式是在野外堆起一个土神堆,然后奠酒叩拜。

祭河神:祭祀的方式是在木板上置蜡烛灯,点燃后放入河中,以此为祭。另外,在摆渡的河口,在捕鱼的鱼场,都为河神建有小土庙。随时到庙里祭拜,求河神保佑平安。

2、衣食住行

早在清代达斡尔族男装以皮衣为主,冬季穿绒毛厚的狍皮袍和带毛皮裤,下摆前后开衩,又轻又暖。春秋季穿毛短毛稀的狍皮衣,皮板厚实,挡风耐磨;夏天穿光板皮衣、皮裤。普遍带狍头皮帽子,喜欢扎腰带,佩挂烟具和火镰。传统的靴子有用狍腿皮拼缝鞋面,用鹿脖子皮做的靴底,里边穿狍皮袜子,垫乌拉草,轻暖柔软,适合冬季涉雪时穿。

民国以后,布料渐渐取代了皮料服装。款式也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女子服装,根据不同季节,有棉、夹、单等布料的衣、裤。每个女子结婚时都要做几件面料较好,比较华丽的服装,外面罩艳色大绒长坎肩,穿绣花鞋,普遍喜欢戴头饰、耳环、手镯、戒指等装饰品。衣襟上佩带绣花荷包和手绢,专为老人或客人敬烟时用。年轻人喜欢浅蓝色,中老年人喜欢蓝色或深素色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除一些老年人还穿长袍外,大多数人都穿时装,节庆活动时穿民族服装。

达斡尔族游牧时,以牛羊肉为主食,喜欢吃奶食品:奶皮子、奶干、黄油。饮鲜牛奶和酸牛奶。同时也吃猎获的狍子、野猪、野兔、野鸡、飞龙、鹿、罕达犴肉。吃法有熟食和生食。熟食讲究煮、烤等方法,喜欢煮大块肉,煮肉时放入大量山花椒等调料。也喜欢吃手把肉,把带骨头的肉在沸水锅中煮熟,盛在盆中,端在炕桌上,每人拿起一块,用刀割成小块蘸韭菜花或盐吃,味道极为鲜美。生食即生吃野兽的肝、肾,认为这样能补养身体,增强目力。

定居后渐渐学会种植白菜、豆角、土豆、萝卜、黄瓜。副食以白菜为主,吃法也很特别,达斡尔族喜欢把白菜磨碎末,放入蒜泥、辣椒末、适量的盐,味道清香可口。他们也很喜欢吃韭菜末。定居以后也畜养家畜、种植五谷,以稷子米、荞麦、燕麦为主,常常用鲜牛奶和酸牛奶拌饭吃。泡酸奶子的稷子米饭,泡鲜鲫鱼汤的稷子米饭,是待客的美味佳肴。后来又有了小米、玉米和大米、白面等。饮食发生了变化。

达斡尔族的村、屯建在依山傍水的向阳之地,少则十来家,多则上百家,园田连接,街道整齐,房屋成行。房屋有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的。一般是两间或三间,也有五间的。两间房通常是西屋住人,东屋是厨房。西屋有南西北三面连炕。长辈住南炕,儿子和儿媳住北炕。西炕待客,如家中有未成婚的小儿子可住西炕,三间房,中间是厨房,东西两侧住人。五间房正中为厨房,两侧四间住人。现在旧式三面连炕,老少三辈同室的房屋逐步减少,新的房屋结构是分屋而居,有客厅、卧室、厨房等。

过去达斡尔族的交通工具陆地是骑马、驾木制大轮车;水上用独木舟和小木筏子;雪地上使用雪橇。外出远行骑马赶路,走村串亲驾大轮车,远征出猎、伐木放排、长途运输、拉庄稼和烧柴都用大轮车。木制大轮车最适应在山区、沼泽地使用。一般达斡尔族家庭都饲养好乘马,至今逢年过节还举行赛马活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铁路、公路事业的发展,新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摩托车、小四轮拖拉机得到广泛使用。现在汽车越来越多。

3、婚姻丧葬

解放前达斡尔族男女婚事由父母包办,礼聘之俗已出现,但买卖婚姻的性质尚不严重。一般不拿儿女做交易,按达斡尔族的婚俗,由男方所纳的彩礼,除了留一头乳牛之外(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全部都给女儿结婚时带走,同时还要尽可能地给女儿陪送衣物。

达斡尔族的主要婚俗类型有指腹为婚、娃娃婚、童养媳婚、娶女婿婚和成年婚。 指腹婚:这是指在儿女未出生前就由父母包办订下来的婚约。这种订亲方式,多在知心好友间实行。待孩子出生后,如果两家的孩子都是男孩,便结为兄弟,如都是女孩,便结为姊妹,如果是一男一女,便订为夫妻。其订亲的方式是由男孩的父亲携酒去女孩家,给女孩家辈分最高者行敬酒磕头礼,经其长者许诺,婚约便视为成立,从此以后两家严格恪守。 娃娃婚:这种订亲形式是在孩子幼小时,两家父母感情相投,便为儿女包办订亲,其订亲形式和指腹亲相同。

童养媳:女孩年幼失去父母或家贫无力抚养,男方家有和这一女孩年龄相当的男孩,女孩便成了其家的童养媳。

娶女婿:这种婚姻类型要经媒人介绍,姑娘家因父母年高,子幼或无子嗣,可以经媒人介绍,双方家长同意后,把女婿娶到家。但女婿没有财产继承权,待岳父家男孩长大成人,女婿也可以分居另过。

成年婚:达斡尔族习俗男女孩子到15岁,便是成年,经媒人介绍,双方父母同意订亲完婚,俗谓成年婚。成年婚订亲的仪式,首先由男方求媒,媒人受到男方的委托,在帽子的右面挂一新红布条,携带用红纸做瓶塞的喜酒到女方家说亲。女方一见便知红媒来临,热情款待。如果女方的父母了解男方家庭,对男孩满意,留红媒吃饭,订亲告成。如果女方对男方不了解,不表态。媒人需要往返四五次,等待女方了解清楚满意了,才款待红媒。之后媒人率男方来女方家行磕头礼,双方即成婚约,社会即予承认,第三者便不能再插足其间。 过彩礼,意思是“过礼为信”。彩礼一般为乘马一匹、乳牛一头、犍牛一头、活猪一口、酒一坛,衣物以及金银首饰若干。过彩礼的仪式是由女方选定吉日举行。男方要请才思敏捷而又富有阅历的同辈或长辈为代表。在媒人的陪同下,由堂叔或堂兄驾礼车前往。礼车和牵着的牛马,都要披戴红布条,酒坛上要贴红纸,女婿乘马跟随于车后。礼品:带缰绳的马,表示联亲;乳牛是送给姑娘的母亲;(用以来补偿姑娘小时候吃母亲的奶)猪、酒、糕点是用来招待女方家族的亲人。结婚的日期由男方选定,但要在结婚前两个月,通知女方家,并要给女方家送结婚衣物,摆酒设宴,酬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女方家要为姑娘结婚做好一切准备。结婚的吉日多为偶数。

达斡尔族男女结婚的婚龄都喜欢选奇数,如十

七、十

九、二十一或二十三岁等。男女相加为偶数,俗以为吉利。新中国建立后,婚姻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达斡尔族的青年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实行一夫一妻制。

丧葬:达斡尔族实行土葬,每个“莫昆”都建有公共墓地。一般老人死后,要头南脚北停放遗体三天,三天入殓后抬出屋门,将灵柩停放在灵棚内数日,出殡前杀牛或马举行祭灵仪式,翌日上午出殡。长子在用马拉的灵车前引路,埋葬时由亲儿子挖土填四角。送葬归来,将灵车掀翻。送葬人员从点燃的火堆上跨进院内。如果是老人去世,家人三年内不贴红对联,春节守灵位,不拜年,不参加娱乐活动。

4、节日体育

达斡尔族有春节(阿涅节)、抹灰节、洁身祭、二月

二、依尔登、斡米南、库木勒玛日拜、药泉会、端午节、多由抬克、敖包沃贝、千灯节、腊八节等十三个节日。达斡尔族的一些节日来源于汉族,如“春节”、“二月二”、“端午节”、“腊八节”等;一些节日则与蒙古族、鄂温克等民族同庆,如“敖包沃贝”。历史上,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其宗教节日“洁身祭”、“依尔登”和“斡米南”古老而又具特色。

洁身祭,每年农历正月择日举行,节期一天。届时,信仰“萨满”的人们带着羊、酒、食品等前来参加。举行仪式之前,主祭者先在大锅内放护心宝镜和五色鹅卵石,然后给锅里添满干净水,旺火烧开,即成“神水”。接着宰羊摆酒敬献神灵。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主祭萨满不停地跳神。仪式将结束时,主祭人用炊帚或锅刷浸蘸“神水”,先洒拂本人,然后洒拂所有参加者,象征洁身去灾。

依尔登,是达斡尔的宗教节日。意为“萨满的祭祀”。每年或隔年的农历三月择日在萨满家举行,节期一天。参加仪式的人要带酒、香、哈达和布匹等祭品或礼物。祭祀时,先在屋里竖立一根带绿叶的柳树枝象征“神树”,树枝上挂着各种神灵的铜制面具。仪式开始,先由萨满助手打鼓念咒,请诸神降临。然后主祭萨满,围绕神树跳迎神舞,一请本神降临,二请主祭神降临,三请所有的神降临,最后还要送诸神回归。依尔登最重要的祭祀仪式是“吃血”。届时,杀三岁羊一只取血,以羊奶和酒拌羊血,并加九小块香和九小块羊肺。再将拌好的血料盛于木碗内,主祭萨满将灯火吹灭,大家在黑暗中吃血。之后,主祭萨满与助手在人们的伴唱下,共跳求神舞。主祭萨满边跳边往挂在神树上的神灵的铜制面具上涂羊血,以示神灵们也都吃了羊血。至此,仪式结束,主祭萨满和助手将神灵面具收存,把神树埋葬,所有参加仪式的人聚餐,共同享用供品。

斡米南,意为“萨满的盛典”,是达斡尔族重大的宗教节日。时隔三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

三、四月间举行,节期三天。目的在于向诸神献礼,为族人祈福消灾。节前先搭一个大蓬,蓬内竖立两根神树,蓬外竖一根神树,三根神树上都挂着铜制的神灵面具。参加“斡米南”的人必须带祭品和礼品。仪式开始,主祭者请诸神降临,然后围绕神树跳迎神舞。神灵“附体”后,主祭萨满仰卧于地打滚,口中喃喃与神灵对话,请神灵恩典。神灵离去时,主祭和陪祭萨满同跳送神舞。祭毕,参加仪式的所有人共享祭品,是为第一天祭祀;第二天继续跳神;第三天举行“库热”仪式。主祭萨满和陪祭萨满分别执住一根长牛皮绳,并以这根长牛皮绳将所有参加仪式的人围捆起来,用力拉紧三次,象征民族团结和人丁兴旺。晚上在黑暗中举行吃牛血仪式。在吃血的过程中,主祭萨满模仿布谷鸟啼叫,布谷声声,表示神灵已变成布谷鸟来吃血了。此时,主祭萨满边舞边将牛血涂于挂在神树上的诸神灵的面具上,“斡米南”祭仪结束。

“库木勒玛日拜”意为“采柳蒿芽”,是达斡尔族的生产节日。每年农历四月上旬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定。柳蒿芽是一种野菜,多年生草本,略带药味,清凉可口。鲜嫩的柳蒿芽可拌凉菜,可以做汤,味道鲜美,是达斡尔族季节性的一道好菜。现在,柳蒿芽菜已成为绿色商品,有冷冻和干制品销售。采柳蒿芽时,达斡尔族男女老少相约结伴,头带艳丽围巾或包着毛巾,腰系绣花裙,一边采摘柳蒿芽,一边说笑对歌,充满山野情趣。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最为著名。曲棍球作为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由来已久,其先民契丹人建立辽朝时即盛行这一体育活动。曲棍球由曲棍和球组成。打球用的曲棍用当地生长的硬杂木根制成,达斡尔语称“贝阔”,长约80厘米。击球部分弯曲而扁,宛如冰球杆。曲棍球,达斡尔语称“波列”,分儿童和成人两种。儿童用的是软质球,用牛毛沾水团成,软而有弹性;成人用的是硬质球,用杏树根或榆木削制而成;球的底部抠空,钻上几个孔,填上油质物,点燃后成为一团火球。元宵之夜打曲棍火球,双方传来传去,像流星飞行,似蛟龙戏珠,别有情趣。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比赛分甲乙两队,每队各十人,有守门员。场地面积和足球场地相似,两头竖立木杆球门。比赛前,双方商定由谁先开球。比赛中,如一方将球打出界外,由另一方在球出界处发球。守门员可用手击球和用手抓球,一般球员只许用曲棍击球。一方将球打入另一方球门内得一分,以打进球多者为胜方。

1976年全国第一支以达斡尔族运动员为主力的正式曲棍球队成立,1978年在全国第一次曲棍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古老的曲棍球运动成为中国的一项体育项目。1982年以达斡尔族青年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在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轰动世界曲坛,也是第一次在国际曲坛上升起五星红旗。1989年国际体委正式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1980年以达斡尔族女子为主的中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成立。到1990年,达斡尔族运动员有120多人次成为国家曲棍球队队员。第一个国家级曲棍球女裁判员、教练员和亚洲曲棍球裁判联合会的第一名女理事是达斡尔族的哈森。

五、文学艺术与科技

达斡尔族的民间文学有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英雄史诗、舞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话故事语言质朴,叙述生动、形象,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中:“开天辟地的时候,天神造人,是用泥捏成的。”如《天神与莽盖比武》等神话。最有影响的传说是《少郎与岱夫》讲述民国时期农民少郎与岱夫不能忍受地主的压迫剥削,组织农民发动起义,打击地主和官军,最后被镇压的传说故事。控诉了地主和官军的罪恶,歌颂了少郎与岱夫的斗争精神。现在已有《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集》出版。其中英雄史诗有两部。一部是《阿尔坦噶乐布》,长500多行,据说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另一部是《绰凯莫日根》,长达2000多行,据说创作于奴隶制时代。这两部英雄史诗分别歌颂了达斡尔族英雄保卫家乡、追求正义、反对邪恶的斗争精神。

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山歌曲调高亢悠扬,多颤音,歌词见景生情,即兴填词。如《心上人》、《山乡》、《摇篮》等。舞蹈达斡尔语叫“鲁日格勒”,汉译“燃烧或兴盛”,可能是围着篝火狂舞而得名。一般是两人对舞,其他人围观助兴,达到高潮时,多人下场齐舞,舞姿表现出:“斗熊”、“鹰飞”、“划浆”、“提水”等意义。以呼号为节奏,以滑步和跺步为基本步伐,近年来发展改编出《映山红》、《嬉水姑娘》、《曲棍球》和《欢腾的山村》等舞台节目。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达斡尔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

2.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3.满都尔图著《达斡尔族》民族出版社,1991年。

4.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概况编写组《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概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5.巴图宝音编著《达斡尔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

思考题: 1.达斡尔族婚俗

名词: 1.曲棍球

第五节:保安族

一、概况 保安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保安族共有人口16,505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还有少数散居在兰州、临夏及青海、西藏、新疆等地。

保安族自称“保安人”。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民族,一直称其为“保安回”。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命名为“保安族”。1952年在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和刘集两个地区成立了保安族自治乡,1956年改为民族乡。80年代初,正式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保安族聚居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角的小积石山东麓。县内最高海拔为4218米,最低海拔为1800米左右,黄河从青海省循化县经积石关进入积石山县。全县年均降水量为660.2毫米,平均蒸发量约880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7、

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9%,因此形成了冬春两季干燥、夏秋两季湿润、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

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蒙古语、达斡尔语以及裕固族的恩格尔语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同土族、东乡族的语言也比较接近,很多词汇相同,语法结构也大体一致。由于和汉、回等民族交往密切,所以保安语中大约有40%左右的汉语借词。

二、族源与形成

保安族的族源问题,是保安族历史文化研究首先遇到的重要问题。由于可供参考的资料特别是历史资料很少,该问题尚存争议。在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

1、蒙古人为主说。这种观点认为,保安族的来源,可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以蒙古民族为主与一部分当时在保安地区活动的汉、土、回、藏等族人民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或者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一部分蒙古人和藏、汉、土、回等民族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2、回族为主说。保安族与回族同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且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均与伊斯兰教联系密切,历史上又有“保安回”的说法,民间也有同回族有关的追溯保安族族源的传说,所以有人提出回族为主说。这种说法又分为以下几种意见:一是保安族是从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县)或南京等地迁来的回民,他们在青海同仁一带与其他民族结亲落户发展而成保安族;二是保安族原是从陕西、甘肃临夏等地派往保安地方屯垦守边的回、汉“营伍人”(即戍边部队),最后落户定居发展而形成保安族;三是保安族原系临夏大河家地方的“回回”,因长期在同仁等地经商、落户便发展成为保安族。

3、色目人为主说。这种观点认为,保安族是以元代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为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回族、藏、土等民族相互交融发展,逐渐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保安族是元代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到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汉等民族长期交往,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据史载和口碑资料,1225年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归来时,将中亚各族的俘虏编入“探马赤军”。1227年蒙古灭西夏,占领了积石州,包括今青海同仁地区在内的河州地区,成了蒙古军的重要军事据点。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探马赤军”就地驻扎屯垦,其中同仁地区的中亚色目人就成了今日保安族的先民。他们在长期与周围其他民族通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保安族。

从保安族的历史发展来看,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的同仁县。13世纪时,这里是蒙古人进入西北藏区的交通要道。明代,封建王朝为了加强边防,也先后派兵驻守,并在同仁隆务镇附近修筑了保安城堡,设置了保安营。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贸易往来,军民屯田等原因,在隆务镇附近,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分布状况。保安人聚居的下庄、尕撒尔、保安三个地方,被称为“保安三庄”之称。这种多民族杂居的环境,是保安族族源多元化形成的重要条件;和中国内地其他三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伊斯兰教在保安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联结作用,且对保安族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保安族人后来从同仁迁到了现在居住的地区。在新的定居地,保安人仍按同仁居住的习惯,尕撒尔的保安人聚居在大河家的大墩村,下庄的保安人聚居在大河家的干河滩村,保安城的保安人聚居在大河家的梅坡村,形成新的“保安三庄”。还有部分保安人定居在刘集、柳沟等地。从此保安人就在甘肃每秒繁衍生息,发展至今。

三、经济生活

保安族主要聚居的大河家和刘集两个地区,位于积石山自治县的西北部,北隔黄河与青海省的民和县相望,西有积石山横贯甘肃和青海两省边境,出积石关门可达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全境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发源于积石山麓的崔家峡、大峡和大墩峡等三条大溪,给各族人民以灌溉之利。保安族人民主要经营农业生产,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豆类、荞麦、大麻、甜菜等。除此而外,保安族还从事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尤以制作多种多样的“保安腰刀”而闻名;商业也是保安族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以行商为主。保安族商人的足迹遍布西北各地。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该信仰随其先民――中亚穆斯林东来,在发展过程中对保安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清真寺是保安族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其文化生活的中心。保安族迁居甘肃后,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清真寺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5)修建的大河家清真寺,该寺是保安族地区的中心寺,辖有30余座小寺。每座寺内都设有经文学校,有数量不等的满拉(学生)学经。自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苏菲派传入中国形成门宦以后,在保安族地区也产生了崖头门宦与高赵家门宦。崖头门宦以其创始人阿卜杜拉·法塔赫的原籍在大河家的崖头坪而得名;高赵家门宦是保安族人马哈雅创建的一个门宦,因他是刘集的高赵家人而得名。

保安族风俗习惯与伊斯兰教联系密切,在节日、丧葬习俗方面与回族相似,但在服饰、饮食、婚姻家庭等方面有自己的民族特点。

服饰:保安族的服饰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同仁居住的早期,保安人男女在冬季均穿皮袍,戴皮帽,夏秋则穿夹袍,戴白羊毛毡制作的喇叭形高筒帽,并系各色鲜艳的丝绸腰带。东迁到大河家后,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保安人同当地回、东乡、撒拉、汉等民族之间的密切往来,保安人的服饰有了明显变化,男子开始戴“礼拜帽”,穿白布衫,套青布背心。但在过节或参加喜庆活动时,常戴礼帽,并穿黑色长袍,扎彩色腰带,挂保安腰刀,足蹬牛皮制成的长筒靴;妇女戴盖头,穿紫红色或墨绿色大襟上衣,蓝色或黑色的土布裤子,有的穿过膝的长袍,外套深色的坎肩。

饮食:保安族多以小麦、玉米、豆子为主食,通常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饭或搅团(在开水锅内撒面粉搅成糊状,稠的是搅团,稀的是散饭)。食用肉类必须要阿訇屠宰,忌吃猪、马、驴、骡及一切凶禽猛兽,一切自死之物和动物的血均不能食。忌饮酒,通常饮用以砖茶、青茶沏泡的盖碗茶。据说保安族在青海同仁地区居住时,饮料为酥油奶茶,后来这个习俗发生了变化。保安人还自制一种饮料,叫麦茶。即将麦子炒熟后碾碎,与盐同煮,解渴清火,非常可口。

家庭婚俗:传统的保安族家庭以几代人的大家庭为主要形式。长辈是家庭最高权力的支配者,夫妻之间以丈夫的意志为主,舅父的权力在保安族家庭中占有一定位置,特别是对外甥的婚姻有决定权,被认为“阿舅是骨头的主”。

保安族的婚姻以双方都是穆斯林为首要条件。在青海同仁居住时,由于周围穆斯林人口少,保安人有过与藏族、土族通婚的历史,但多为娶非穆斯林民族的女性,而且规定这些女性需“入教”,即信仰伊斯兰教。迁到大河家后,由于周围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都信仰伊斯兰教,故保安族与其通婚者较多。

保安族的婚姻习俗包括请媒人说亲、下聘礼和婚礼等仪式。说亲时媒人要带着“定茶”,若女方接受“定茶”,意味同意,反之则表示不愿与之结亲;下聘礼是一项很重要的仪式,通常由媒人及男方本家兄弟前往女家送礼。女方接受男方彩礼,并设宴请亲族,名曰“叫客”。叫客越多,越能显示女方亲族之间的团结。女方接受大礼后,便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

保安族婚礼大都选择在星期五(伊斯兰教的聚礼日)举行。在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时,要请业内阿訇念“尼卡哈”(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结合”,即证婚词)。当新娘离开家时,女方家也组成送亲队伍,新娘自家门边走边向后抛撒五色粮食(麦、豆、玉米、青稞、小米)。据说,这是示意将吉祥如意和幸福留给父母。这一天,在新郎家还要展示新娘的“针线”。 保安族的婚礼通常举行三天。除第一天迎娶新娘外,第二天男方继续设宴,第三天是女方“回门”的日子。按保安族的习俗,新娘3天不吃男方家的饭,而由娘家送饭,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和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ꗬ

五、文学与民间工艺

保安族的书面文学是以汉语文为载体的,其产生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创作形式为诗歌、散文、小说等,内容以反映保安族性格特征与民俗文化生活为主。

保安族民间文学类型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特别是其民间故事内容更为丰富。有受伊斯兰教劝善故事影响、具有抑恶扬善内容的故事,如《叶其木.伍麦勒的故事》,有体现保安族居住地区自然地理风貌的《妥勒尕尕上天取雨》,有表现各民族团结和睦内容的《三邻居》等,从中展示了保安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及思想感情。众所周知,保安族信仰的伊斯兰教除了崇拜真主外,反对其他任何崇拜的对象。但在保安族民间故事中出现了雷公大神、山神、仙人、龙王等,这是保安族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揭示了保安族文化的多元背景。

保安族的民间工艺习俗较有特点。在保安族经济生活中,冶铁手工业占有相当地位。过去,由于人多地少的经济条件造成了兼营商业和冶铁业等副业。至今,仍有许多保安人经营冶铁手工业,其中以从事腰刀生产者为多,另外还打制镰刀、斧头、铲子、剪刀等。这些手工业艺术相沿成习,成为保安族民间工艺的精华,其中尤以保安腰刀著名。保安腰刀的制作经过不断发展,其品种、工艺及其样式都有所改善,在打坯成型、加钢淬火、刻花刺字、镶嵌磨光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如今保安腰刀作为生活用具、旅游纪念品和馈赠品,畅销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西藏、内蒙古等省区,并远销港澳及日本、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和国家,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喜爱。制作保安腰刀也成为保安族人民走向致富的途径之一。目前除个体生产经营外,保安族地区相继建起了民族刀具厂,集中技艺较高的工匠,添置新的生产设备,组织批量生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已成为积石山自治县乡镇企业的支柱产业,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书目:

《保安族简史》编写组:《保安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马少青:《保安族》,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中国保安族》(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郝苏民主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马世峰主编:《保安族文化大观》,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妥进荣主编:《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华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题:

关于保安族族源的几种观点

名词:保安三庄

蒙古

手语族与聋人文化

蒙古丧礼

蒙古婚俗

蒙古歌曲歌词

蒙古风俗

蒙古帽

蒙古民俗

蒙古诗集

蒙古族人概况

蒙古语族
《蒙古语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