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运 动 与 损伤

发布时间:2020-03-01 23:24: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运 动 与 保 健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在运动中如何注意预防出现意外情况和出现常见的运动病理情况后的基本处理方法。只有具备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重点:各种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授课提纲:

一、课堂常规:检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以及课堂记录要求

二、基本内容的学习:运动与保健

1、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 (1)运动中腹痛 (2)肌肉延迟性酸痛 (3)肌肉痉挛 (4)运动性中暑 (5)运动性昏厥

2、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 (1)运动创伤的预防 (2)常见运动损伤

三、课后小结:

课堂常规:

1、班长检查人数

2、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

3、说明本次课中需要同学们做好笔记。

运动与保健

导语: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不胜枚举的益处,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然而,任何事物存在都具有两面性,体育锻炼也不例外。体育锻炼在增进健康、防治疾病、延 年益寿的同时,体育锻炼方法运用不当也常伴有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只有具备体 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才能在锻炼中有效防止运动损伤、运动性疾病的发生,尽情享受体育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

机体对运动的不适应会造成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暂时性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 生理应激反应。常见的运动生理应激反应及其处理办法如下:

(一)运动中腹痛

1.原因和症状 多数在中长跑运动时产生。主要由于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内脏血管收缩、缺氧、新陈代谢产物的刺激,被膜炎症、胆道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腔道过度膨胀 以及炎症的刺激等因素引起腹部疼痛。

2.处理 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迹象,仅在运动时、加快速度后才出现腹痛,一般可采用减慢跑速,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常有助于缓解疼痛。若无效,疼痛剧烈时应停止运动。

3.预防 合理安排进餐与运动的时间、赛前进餐的质量“三少一高”(体积少、含产气食物少、含粗纤维少、高热量)。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避免腹部损伤。长跑或自行车运动中注意合理分配力量和速度。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提高机体的适应能 力。

(二)肌肉延迟性酸痛

进行一次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后,或间隔较长时间的未运动刚开始运动后,往往在运动后 的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痛,因为肌肉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 1-2 天,因此称之为延迟性肌肉酸痛。

1.原因和症状 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所致。由于只是肌纤维细微损伤和局部肌纤维痉挛,有酸痛感,但肌肉仍能完成其运动功能,酸痛后,经过肌肉内局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得更为强壮,随后同样负荷将不易再发生酸痛。

2.处理

a.热敷:针对酸痛的部位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 痉挛的缓解。

b.拉伸练习:对酸痛肌肉进行静力性拉伸练习,保持 2 分钟,然后休息 1 分钟,重复进行, 每天做几次伸展练习有助于缓解疼痛。但一般不要采用动力性拉伸,以免控制不好力度再使肌纤维损伤。

c.按摩:按摩有助于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3.预防 根据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运动量增加过快;运动时还应避免长时间 重复某一动作,以免该动作运用的肌肉负担过重;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专项准备活动要充 分,对损伤有预防作用;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强调做静力性拉伸练习, 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酸痛的发生。

(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三头 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1.症状与原因 痉挛肌肉僵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寒冷环境中运动,如准备活动做得不够,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后,兴奋性增高即可发生肌肉痉挛。如游泳时受到冷水刺激,引起小腿抽筋;在热环境中进行长时间运动或剧烈运动时,由于大量排汗

丢失大量电解质,使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肌肉快速的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以致收缩与放松不能协调地交替, 因而引起痉挛;也有的因情绪过分紧张所致。

2.处理

牵引痉挛肌肉,几分钟后即可缓解。例如游泳中发生腓肠肌痉挛时,不要惊慌,深吸一 口气,仰浮水面,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足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 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伸直膝关节,即可缓解。如不行,应呼救或立即上岸处理。

3.预防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适当进行按摩。高温环境下 长时间运动时,应注意补充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时,应注意保暖。游 泳下水前应先冷水淋浴,游泳时不要在水里停留时间太长。疲劳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四)运动性中暑

运动性中暑是由于外界环境的物理因素(高温),影响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活动而引 起的急性疾病。通常在炎热季节长时间进行运动时容易发生。

1.症状与原因

中暑早期可有头痛、呕吐现象,逐步发展为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干燥。严重者可出现虚 脱、抽搐、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在高温环境中,如果运动量很大,体内产热较多,热量积累的结果使体温明显升高,从而影响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使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假如头部缺乏保护,被烈日直接照射时间过长,阳光中射线可穿透颅骨引起脑膜充血、水肿而发病。剧烈运动时,出汗过多,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肌肉痉挛。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继续出汗,可导致脱水,血液 浓缩,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容量不足,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而发生中暑。

2.处理

首先将患者扶送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方法。如额部冷敷降 温,喝些清凉饮料、并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等。严重患者经临时处理后,应迅速 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3.预防

高温季节应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户外运动尽量避免烈日直射的时段,运动一般在上午 9:00 以前和下午 4:00 以后 为宜。高温季节户外运动应佩戴太阳帽,穿宽松薄衣;室内运动时,应保持室内通风并 备有低糖含电解质饮料。

(五)运动性昏厥

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叫做运动性昏厥。

1.症状与原因,昏倒前,患者感到全身无力、瘫软、头 昏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 低、呼吸缓慢等。 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也和剧烈运动后引起的低血糖有关。

2.处理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同时用手 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如有呕吐,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果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 呼吸,醒后可饮热水。

3.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久蹲后不要突然起立;不要带病参加剧烈运动;疾跑后不要 立即停下来;不要在饥饿时参加剧烈运动。 (六)、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训练不足及体适能状态较低的人,通常在运动开始后不久(特别是长跑运动),就会有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感觉。在运动生理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极点”或“撞墙”。不过,只要坚持下去,一会儿后这种感觉就会逐渐消失,并且又会感到轻松自如了。这个生理现象叫做“第二次呼吸”或“再生气”。

1.症状与原因, 是由身体从平常安静的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体内各器官及系统都需要一段时间作为适应。训练水平低及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足,都会增加出现“极点”现象的机会。反过来说及体适能状况得到改善后,“极点”现象就会推迟或减轻,甚至不再出现。

2.处理,出现“极点”现象时,千万不要因而停止下来,应该保持冷静并有意识地进行深长的呼气。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这样,“第二次呼吸”就会很快到来,使你又再可以轻松地运动下去了。

3.预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

二、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

(一)运动创伤的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要减少运动引起运动损伤的几率,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运动之前最重要的是必须了解身体的初始状态及其对运动的适应程度。

对自身健康状 况有全面认识。例如:身体是否有先天性的疾病,心肺功能怎样,肌肉力量、关节柔韧性如 何等。

2.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

一般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及伸展练习,使肌肉关节活动开。 还应做好与运动内容相配合的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不要太大,准备活动与运动间隔时间不要太长。 研究表明,缺乏准备活动和准备活动内容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锻炼后的放松活动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一样重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放松活动,可以减轻锻炼后出现的延迟性的肌肉酸痛。

3.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进行一项运动之前,必须对该项运动有所认识,明确动作技巧 的掌握,并做出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帮助锻炼者集中注意力,减低紧张情绪及建立信心。 4.场地器械及服装应符合运动的要求。 活动的安排应视场地情况而决定,尤其要注意运 动场地不平、碎杂物、跑道太硬、沙坑有石子、器械安装不当、安放位置不妥等问题是否存 在。应根据运动项目选择服装、鞋袜。例如跑步运动,就不能穿着没有防震功能而只具有快 速旋转功能的网球鞋。

5.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训练。

不同项目都有其薄弱的易伤部位。这些易伤部位多在关节 周围、小肌肉群和韧带等部位。人们往往注重大肌肉群的训练,而忽视小肌肉群的力量练习, 导致二者发展不平衡,最终在小肌肉群、关节、韧带等处发生损伤。

6.加强自身安全意识,特别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掌握运动中可能发生意外时的自我保 护方法,防护运动技术。例如:运动中倒地时,要立即屈肘、抱肩、低头、团身,以肩部着地顺势滚翻,切不可直臂撑地。必要时可采用运动防护用具,可减低运动损伤的程度,但不能预防身体碰撞,只是可以减低撞击造成的伤害。

(二)常见运动损伤

1.软组织损伤

(1)擦伤

① 原因与症状 因运动时皮肤受搓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擦磨器械受 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斑渗出。

② 处理 创伤面可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处如有异物可用干净毛刷将异 物清除。创伤口周围可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创伤面小,可擦红汞或紫药水涂抹伤口即 可。大面积擦伤,创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清理后,可洒上消炎粉或消毒纱布覆盖创伤面,最 后用沙布包扎。伤口较深者,应注射破伤风针。

(2)撕裂伤

① 因与症状

在剧烈、紧张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如篮球运 动中,眉弓被对方肘部碰撞而引起眉弓皮肤撕裂。

② 处理

若撕裂的创伤口较小,经消炎处理后,用粘膏或创可贴粘合即可。撕裂创口 较大,则须止血,缝合创口。如果伤口深且污染严重,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和给以抗菌素 治疗。如肌腱断裂则需手术缝合。

(3)挫伤

① 原因与症状

因撞击器械或者练习者之间相互碰撞而造成挫伤。伤后引起疼痛与暂 时性功能丧失。挫伤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股四头肌、小腿前部、各关节部位以及 头部等。单纯挫伤在损伤处出现红肿,皮下出血,并有疼痛。内脏器官损伤时,则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心慌气短、出虚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甚至休克。 病理上肌肉挫伤的早期组织变化为血肿形成炎症反应,与肌肉拉伤不同的是,其以后由 致密结缔组织的疤痕取代血肿,疤痕中没有肌纤维再生。严重的肌肉挫伤可引起骨化性肌炎 并发症,严重影响肌肉功能。

② 处理

在 24 小时内采用 RICE 处理方法,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或外敷中药。 24 小时后,可热敷、按摩或理疗,以活血、消肿、止疼。进入恢复期可进行一些功能性锻 炼。如果怀疑内脏损伤,则作临时性处理后,送医院检查和治疗。

(4)肌肉拉伤

① 原因与症状

肌肉拉伤通常可分为主动拉伤和被动拉伤两种。主动拉伤是由于肌肉 做主动的猛烈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所承担的能力;被动拉伤主要是肌肉用力拉伸时超过了肌 肉本身特有的伸展度,特别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协调以及肌肉弹性、伸展性、肌 力差者更易拉伤。损伤后伤处肿胀、压痛、肌肉痉挛,可摸到硬块。较轻的肌肉拉伤只是细 微几根肌纤维断裂。严重的肌肉拉伤是肌肉撕裂。

② 处理

轻者可采用 RICE 方法处理,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24 小时 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如果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手 术缝合治疗。

2.关节、韧带扭伤

(1)肩关节扭伤

①原因与症状

一般因肩关节用力过猛以及反复劳损所致。也有的因技术动作错误,违 反解剖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肩关节扭伤与将手臂伸高过头的动作有关,如排球扣球、网球大 力发球时常出现这类损伤。其症状有压痛、疼痛,急性期有肿胀,慢性期三角肌可能出现萎 缩,肩关节活动受限。

②处理

单纯韧带扭伤,也可采用 RICE 方法处理,即冷敷,加压包扎。可服用消炎药, 或注射类固醇以控制肌腱发炎。24 小时后可采用理疗、按摩和针炙等物理治疗,出现韧带 断裂时,应立即送医院缝合和固定处理。当肩关节肿胀和疼痛减轻后,可适当施行功能性锻 炼,不宜过早活动,以防转入慢性。

(2)膑骨劳损

① 原因与症状

膑骨俗称“菠箩盖”,具有保护股骨关节面,维护关节外形,传递股四 头肌力量的作用,是维护膝关节正常功能的主要结构。这个部位的痛楚十分常见,尤其是在 上下山坡或爬楼梯时更为显著。膑骨劳损是可能因重复的碰撞,或活动时所受的冲力太大, 或长时间做同一姿势的膝关节活动所致。也可一次直接外力撞击致伤。如篮球跨步急停、跳 高和跳远时踏跳不合理或摔倒受击,都可导致这种损伤。

② 处理

患者可采用中药外敷、针炙、按摩等,甚至服食抗炎的药物。平时注意加强 膝关节肌群力量练习(包括股四头肌和腿后肌群),如采用高位静力半蹲,每次保持 3~5 分钟即可。病情好转时,可逐渐增加时间,每日进行 1-2 次。

(3)踝关节扭伤

① 原因与症状

脚踝受伤是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运动中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使踝 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都会导致损伤的发生。例如打篮球、踢足球或跳高之后双脚着地不稳, 均会令足踝出现不正常的扭动。在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不平坦的情况下,更易造成这类损 伤。由于关节活动量超过了其可能承受的程度,周围的组织给拉伤,以致组织出血和红肿, 并有触痛感觉。内侧和外侧的脚踝关节韧带都有可能受伤,不过有七成的伤患是在外侧韧带 发生的,尤其是前部分的纤维组织。 主要症状表现为:伤处疼痛、肿胀、韧带损伤处有明显压痛、皮下淤血。

② 处理

受伤后,急救可以采用 RICE 的方法,即立即冷敷,用绷带固定包扎,并抬 高伤肢。24 小时后,根据伤情采取综合治疗,如外敷伤药、理疗、刮痧、按摩等,必要时 作封闭疗法。待病情好转后,施行功能性练习。对严重患者,可用石膏固定。韧带完全断裂 者,需固定 4~6 周,解除固定后配合按摩、理疗、中药熏洗和功能锻炼。

(4)急性腰伤

①原因与症状

运动时,身体重心不稳或肌肉收缩不协调,引起腰部扭伤。多数因腰部 受力过重,负重时的动作错误,或脊柱运动时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例如,挺身式跳远时、展体过大;举重上挺时,过分挺胸塌腰;跳水时,下肢后摆过大,都可能造成腰部扭伤。损 伤后,当场疼痛,有时出现腰部肌肉痉挛和运动受限。

②处理

腰部急性扭伤后,应立刻停止活动,让患者平卧。如果剧烈疼痛,则用担架抬 送医院诊治。处理后,应使用硬板床或腰下垫个软枕头,以减轻疼痛,使肌肉韧带处于放松 状态。也可针灸、外敷伤药或按摩。 总括而言,无论是上肢或下肢的运动创伤,主要都涉及肌肉、肌腱、韧带、骨骼和关 节的损伤。这些损伤都可以利用 RICE 的急救方法做初步处理;不过,遇上原因不明或严重 的创伤时,必须立即送医院救治。最后,运动员应该切记:在未得到医生的准许前,切勿恢 复正常的运动训练,或进行运动竞赛。

3.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1)原因与症状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多发于初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发生原因是由于跑跳的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过分牵拉,刺激骨膜引起非细菌性的炎症。初参加锻炼的青少年,下肢的肌肉还不发达,跑跳时不能协调地收缩与放松,脚落地时, 也不会利用缓冲力量,致使骨膜反复受到牵拉。另外,天气较冷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腿部的肌肉、肌腱比较僵硬,以及在硬地上跑跳时间过长,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运动量过大等是引起发病的主要机制。多在剧烈跑跳运动十几天后发生,有时也发生在坚硬场地进行变速跑、后蹬跑、跨步跳以及上下坡跑等。主要症状:疼痛、压痛、骨膜水肿、变形骨膜引起的硬性突起等。

(2)处理

早期较轻的患者不需特殊方法治疗,仅用弹力绷带将小腿裹扎,停止大运动量的练习,避免剧烈地跑跳。2-3 周症状自行消失,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停止训练并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抬高伤肢,采用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与渗出组织液的吸收。治愈后训练时,运动量必须逐渐增加,以免再发损伤。

4.关节脱位

(1)原因与症状

因受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作用,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叫关节脱位,又称脱臼。关节脱位可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 (或称错位)两种。严重的关节脱位,伴有关节囊撕裂,甚至损伤神经。运动中发生的关节脱位,大都是间接外力撞击所致。 如摔倒时,用手撑地,引起肘关节或肩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后,常出现畸形,与健肢对比,关节脱位处可发现明显的畸形。因软织织损伤且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疼痛、压痛和关节肿胀,并失去正常活动功能,甚至发生肌肉痉挛等现象。

(2)处理

用长度和宽度相称的夹板固定伤肢。如果没有夹板,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 在自己的躯干上,防止震动,应尽快转送医院,争取尽早复位。如果没有把握做整复技术时, 切不可随意做复位的动作,以免加重伤情影响功能的恢复。

5.脑震荡

(1)原因与症状

脑震荡是由于体育锻炼中身体互相碰撞、或撞击重物,或从高处跌 下时头部撞地所产生的冲力而引起的。伤后立即发生一时性意识障碍(若昏迷时间过长,则 考虑是否是颅脑损伤)受伤后呼吸表浅,脉率稍缓,肌肉松弛。清醒后,患者不能回忆起受 伤时的情况及伤后的经过。头痛、头晕,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多汗、失眠等症状。

(2)处理

让伤者平卧,安静休息,头部冷敷,身上保暖。若有昏迷,立即指压人中、内关、合谷穴;若呼吸发生障碍,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上述处理后,出现反复昏迷或耳鼻口 出血,两瞳孔放大,又不对称时,表明病情严重,应立即护送医院治疗。在运送途中,要让患者平卧,头部固定,避免颠簸。脑震荡无论受伤程度轻重如何,伤者均需送医院接受进一 步的检查。 脑震荡一般都可自愈,无须住院治疗,但要注意休息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保持情绪安定,减少脑力劳动。在恢复过程中,可定期做脑震荡痊愈平衡试验,以检查病情的恢复情况。其方法是:闭目、单腿站立、两臂平举,如果能保持平衡,表明脑震荡已基本治愈。这时,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但要避免滚翻和旋转性动作。

6.骨折

(1)原因与症状

运动中,身体某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撞击时,造成骨折。例如在踢足球时,小腿被踢伤发生的胫骨骨折,跪倒在地引起膑骨骨折等。骨折是比较严重的损伤,但发生率很低。骨折分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两种。常见的骨折有肱骨骨折、前臂骨骨折、手骨骨折、大腿骨折、小腿骨折、肋骨骨折、脊柱骨折和头部骨折等。 骨折发生后,患处立即出现肿胀,皮下淤血,有剧烈疼痛(活动时加剧),肢体失去正常 功能,肌肉产生痉挛,有时骨折部位发生变形。严重骨折时,伴有出血和神经损伤、发烧、口渴、直至休克等全身性症状。

(2)处理

骨折发生后要立即停止伤肢的活动,并进行急救。若伴有出现休克时,应先进行处理,平躺休息,点按人中穴,并进行对口人工呼吸或心脏腹外按摩,若伴有伤口出血,应同时实施止血和包扎。应用夹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伤肢,固定包扎时,动作要轻、缓、慢,不要乱拉乱拖,以免造成严重的错位,及时护送医院检查治疗。

运动损伤与急救

运动损伤论文

运动损伤小常识

研究生运动损伤

投掷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题库

运动损伤健康教育

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

体操运动损伤问卷调查

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分析

运  动  与  损伤
《运 动 与 损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传统运动疗法 损伤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