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1: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而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困难。

三、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 1

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重视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总是习惯性地围绕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老师的这种评价取向只能是片面地激发少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那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往往会在这种评价取向中慢慢耗尽。

教师评价的语言或形式单一,当学生的课堂表现出色时,只用集体拍手或教师苍白无力的一个表示赞扬,或当场发放小红花之类的评价物质。单一的模式在长久实施后,就成了一种形式,失去了评价应有的激励作用。当奖励夸大它的效用时,学生会把“学习”这一目标置于脑后,而只在乎当前的奖励,甚至于把奖励当成学习的目标,转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种功利心理,即回答对了问题就想得到奖励。因此,一开始还能看到一些孩子积极参与学习, 而当同类奖品拿多了时,这些学生对奖品失去了原有的企盼心理,变得可有可无。“奖励”这一外在的学习动机也随之消失,学生不那么积极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了。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各种活动来开展教学,如:竞赛、猜迷、任务型活动等,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师们就将评价做为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外在动机。忽视了评价的反馈功能,此时评价往往过于随机、随意,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尤其是在一堂课结束时没有进行整体评价反馈,使评价流于形式。

在“每位学生都能成功”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老师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鼓励性和发展性。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在沉默中爆发,在交流中思考。可以说,积极的课堂评价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我们要求的是对学生教育的层次性、螺旋性,帮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今,课堂中无处不在的表扬,使学生的心理达到饱和状态;缺

乏针对性、准确性的评价使学生错失了一次次“扬长避短”的机会;不切合实际的评价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被人赏识。新课程提倡课堂评价的鼓励性和发展性,可以说极大的满足了学生渴盼表扬的心理需求,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对学习的乐趣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之中,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依赖“外部权威人物评价”阶段。为此,过多过滥的表扬使其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反而一再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从而滋生骄傲、自满情绪。这类学生的突出表现之一就在于听不得任何人的批评,一旦受批,则极易产生对抗情绪、消极心理,心理上难以承受“ 天堂到地狱”之旅。

这一代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高度期望带来的高度满足使大多数学生不知“苦为何物”,并且,自小养成的“外部归因”习惯,让他们总以为任何错事都应归结于外部原因,而看不到自身的丁点错误,加之进校后老师“先甜后苦”的评价策略使其“妄自尊大”的心理更进一步。殊不知,温室里的花朵更需要大自然烈日、暴雨、狂风的洗礼,方能顽强地长大。而这些孩子一旦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或经受不如意的事时,心理无法承受这些“巨变”,从而产生焦虑、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如若得不到及时调适,极易产生不良后果。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1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 何慧

小学数学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教学札记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札记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
《小学英语教学札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