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武汉二桥

发布时间:2020-03-01 18:50: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薄弱校华丽转身的背后---记武汉市二桥中学阳光课堂

(一)

(2011-10-12 19:06:14) 转载▼

标签:

张金豹 教学模式 长江大桥 水调歌头·游泳 武汉市二桥中学 教育

题记:在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学校通过“时间加汗水”来获得学校暂时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创造性。这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那么,如何解决?唯有尊重科学。用科学的理念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教学的高效益!

武汉市二桥中学,这所从困境中一路走来的薄弱校,自2006年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学校逐步走向了“科教科学”,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相信,二桥中学的“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将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更加贴近教育现实,具有操作性的教改经验。

时值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自古被称为“江城”的武汉。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而1956年,毛泽东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后所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句,更铭记了长江大桥的伟岸。黄鹤楼、长江大桥,连同赫赫有名的“归元寺”,这些人文景观都使武汉这座文化名城成为魅力之城。

于是,当我踏上这片文化的热土,延续先贤的脚步前行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在二桥中学校长室,我与“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的创始者——张金豹校长进行了交流。这位实干型的校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像一位久未重逢的老友,他谈话语调平和,始终面带微笑,话语里流露出他先进的教育思想。随着交谈的深入,你会感觉到他骨子里透着一股坚韧的力量。

为了深入了解二桥中学人创造的“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我走进了二桥中学的课堂。这是一节独特的语文课,走进教室,我看到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份折成两张16开纸的资料,上面印着“论语八则教学案”的字样,前面一

小部分是“三维目标”、“课堂前置”等,后面有“学习探究”、“课堂检测”、“课后反馈”等。

刚上课,同学们就以4人或6人一小组的形式在一起就教学案上的题目进行讨论。小组之间有讲的、有听的、有记的„„大家学得热火朝天,讨论声此起彼伏。教师则在全班巡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小组讨论完毕,按照教学案上的内容探究和拓展题,每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将组内讨论的成果进行全班展示,他们将作者——孔子的时代背景、政治、历史文化等知识一一道来。很难想象,11岁左右的孩子竟对孔子这位伟大的先哲有着如此深刻的了解。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并举手进行补充或者提出不同意见。课堂氛围井然有序,却不失轻松、活泼。课堂上,大多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只是在最后,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精炼的归纳和适当的拓展。回顾整节课,教师总共说了不到15分钟。一节其他教师费尽口舌才能讲完的内容,在他的寥寥数语中却高效地完成了,不能不让人惊讶。

据李校长介绍,这位教师使用的正是全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这是二桥中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参观、模仿实践和打造改进而最终形成,并在全国多个区域引起反响的教学模式。“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珠,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而课堂模式创新的的背后,蕴含着二桥人怎样感人的心路历程呢?在二桥中学生命发展的轨迹中,它又曾经历了怎样的凤凰涅槃。

创新源于在群雄中突围

二桥中学是一所位于汉水之滨的学校,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在学校办学的前十几年,是一所典型的薄弱学校。至今,老二桥人都记得,那时附近小学的很多教师和家长经常对学生说,不好好读书,就送你到二桥中学念初中。回忆当初的情形,老二桥人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后经张金豹校长之前两任校长励精图治,综合办学水平虽有一定提升,但仍处于汉阳区二类靠后的地位。

张金豹调任二桥中学之后,首先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从同类学校脱颖而出;二是改变当前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效果却不佳的状况,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探索轻负高效的教学之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改革,不冲出一条“血路”来,二桥中学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2006年,在二桥发展的关键时刻,张金豹调任二桥中学任校长。当时,他带领全体二桥人积极探索着“生之方向”。经过反复研究,他们认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靠质量,必须大力提高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于是,二桥中学走上了一条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振兴教育之路。

泰戈尔说:“只有经过地狱的磨炼,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拨出世间的绝唱。”教改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改革,难以一蹴而就,面临诸多难题,其中观念的转变最难,也最痛苦,这是学校在其生命的历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与生俱来的阵痛。教改之初,二桥中学教学成绩一路下滑,上级领导和学校教师质疑声不断。关键时刻,张金豹——坚韧果敢的汉子,并没有后退。他坚信,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教改,才是学校唯一的活路。

传统薄弱校华丽转身的背后——记武汉市二桥中学“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

模式”

(二)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刘 佳 李文辉 添加时间:2011-10-12 10:56:00 题记:在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学校通过“时间加汗水”来获得学校暂时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创造性。这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那么,如何解决?唯有尊重科学。用科学的理念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教学的高效益!

武汉市二桥中学,这所从困境中一路走来的薄弱校,自2006年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学校逐步走向了“科教科学”,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相信,二桥中学的“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将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更加贴近教育现实,具有操作性的教改经验。

正因为张金豹勇于在困境中克服重重障碍,才迎来了学校今天的教育新格局。迄今为止,二桥的教改之路已经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轨迹,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动向。

当时已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江苏省东庐中学的课改事迹引起了二桥中学的高度关注。为此,2007年11月,张金豹带领学校20多名干部教师奔赴东庐中学学习取经。东庐的讲学稿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参观回来后,二桥中学在吸收东庐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加以改进创新,开始了“教学案”的改革实践。为促使改革富有实效,学校积极完善“三配套”。首先是设备的配套。学校建立了文印室,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等硬件设备。二是管理的配套。每个年级每个科目都建立了相应的备课组,给出集体备课的时间,明确要求提前一周的备课量,精心设计教学案,供师生共同使用。最后是奖励制度的配套。教学成绩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鼓励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鼓励各学科提高教学质量并进行奖励。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二桥中学的“教学案”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板书大大减少了,由于大多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消化了,所以,学生的课外作业也大大减少了。学校教学质量在逐步提升,二桥中学的教改事迹开始在全区产生影响力。2008年底,二桥中学“教学案”的改革经验被汉阳区教育局在全区推广。

第二阶段是开始试验合作性学习和生本教育。

“教学案”的采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改革后二桥依然遗留着传统课堂的很多痕迹: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教师讲授多,学生活动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的体现不够。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必须进一步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桥中学又开始走上外出参观学习——回来总结揣摩——边模仿边改进的课改之路。 2009年10月,张校长带领10多名骨干教师奔赴山东杜朗口中学参观学习。杜朗口中学开放式的课堂让二桥的教师深受震撼。开始,二桥中学借鉴了杜郎口中学的很多教学方法。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种课堂

模式在不同的人文土壤里,其发挥的效能也不同。一段时间以后,二桥人发现:杜郎口中学实行的是住宿制,可以将部分学习环节延伸到晚自习,但是二桥实行是走读制。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唯有坚定不移地“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

那如何在短短45分钟中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经过研究,学校决定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培养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发言,有思考地倾听等。使课堂教学秩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才逐步好转。

在探索合作性学习课堂模式的同时,二桥中学也密切关注生本教育。学校先后邀请全国著名教育家冯恩洪先生和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到学校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为更好地掌握郭教授的生本理念和教学策略,2009年11月和2010年9月,二桥中学两度选派课改小组成员和骨干教师奔赴广州参加生本教育研讨会、参观生本教育基地。回来之后结合二桥中学的特点和实际,开始了第三轮教学改革。

第三阶段是形成以“教学案”为载体,以生本合作课堂为特色的二桥中学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

经过了参观学习、模仿实践、改进创新、专家指导等课改经历,二桥中学在试行生本合作课堂时,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三个不同”。一是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法。平时教学突出生本合作课堂特色,中考前则注重传统的复习备考方法。二是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对教材中部分过难过深、不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三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和分工区别对待,实行分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

“转益多师是汝师”。正是这样一步一步不断探索,不断修正,二桥中学才最终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 独特的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

这个历时3年多,并受到全国多所学校、专家广为关注的课堂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张金豹介绍,这个课堂模式简单概括为“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它是以“教学案”为载体,以生本教育为理念,以合作学习为形式的一种集大成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二四”即“一个中心、两个关键、四个环节”。

“一个中心”是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为中心。它体现的是生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自由地成长。

“两个关键”是指教师主导课堂成功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关键,极大地激发和提升学生思维是另一个关键。“一二四”课堂模式倡导的课堂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下,由学生自己认真思考、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大武汉之桥

武汉二模

武汉二桥中学 阳光课堂‘一二四’教学模式

二桥西社区

说不尽的桥(二)

武汉四年级数学试卷二(推荐)

蓬安二桥安全工作计划

学习二桥中学心得体会

二仙桥学习感悟

二仙桥街道党工委

武汉二桥
《武汉二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