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1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8: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一)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案例:

(师)准备一条拔河绳,一上课,就请班上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与三个普通的女生在教室里表演拔河比赛,„„

(问)为什么女生能胜?——学生答:人多力量大。 (师)再请六个普通的男生分两组对抗拔河赛后,„„

(问)同样多的人,为何有胜有输?——学生分别答:配合的好坏、心齐与否、组织的好坏„„。 (讲)我们有时把心不齐、组织不好、配合也不好„„的一伙人称为“乌合之众”;而把心齐、组织好、配合也好的团体称为?——学生(齐)答:集体! „„

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

2、教学案例:

在悦耳的背景音乐《青春舞曲》中,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不久,有的开始奋笔疾书,看着他们自信的面容,我为我的精心设计感到自豪。第一个学生要求发言,谈了自己的青春理想,我及时地予以肯定。接着,更多的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变得很活跃。这时,我注意到第一排的一个女生,她悄悄地举了一下手,但很快又放下了,随后和自己的同桌小声地说了句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她一定有自己想说的话。我走到她旁边,诚恳地做了请的姿势。“老师,你总在让我们说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您不讲一讲您自己的青春经历呢?”

分析: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为妥?

复习提纲

(二)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

2、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环节

3、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4、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5、《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

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2、思想品德课与《历史与社会》等其他社会课有何区别?

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讨论课的效率?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2、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学生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

2、“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案例:

(师)上课前一分钟,先请一学生在讲台上玩电子游戏(大屏幕展示全班学生看),游戏结束时上课铃声已约过一分钟。

(师)不顾上课铃声,再请一学生上讲台继续玩,两分钟后游戏结束。

(连续问全班学生)继续玩好吗?整个上午就玩下去好吗?如果不够刺激,玩输的出钱给玩赢的好吗?

(若已有学生说“不好”时,再问)为什么不好?玩电子游戏不好吗?„„(学生发言)„„。 (讲)对,有些游戏本身就是“不良诱惑”,如赌博;有些游戏本身并非不好,但人们玩过了头,也成了“不良诱惑”。生活中后一种“熟视无睹”的“不良诱惑”就更多了。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自己有过的)类似的“不良诱惑”?„„(学生发言)„„。 (问)这些看似无碍的现象有何害处?„„(学生发言)„„。 (问)怎么办?„„(学生发言)„„。

(板书)„„(学生讲一条拒绝不良诱惑的办法,教师写一条)„„。

(边讲边书)„„(把学生讲的多种办法用精练的词汇概括为3至4条)——

1、避开诱因法;

2、„„;

3、„„;

4、„„。 (小结)„„。

分析: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哪些原则?

2、教学案例:

在《我与青春有个约会》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一个环节叫“青春调色板”,要求学生用一种颜色描绘自己所理解的青春。以下是学生的一些描述:

生A:青春是红色的,青春热情如火,朝气蓬勃。引用费翔的一句歌词:我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

生B:青春是蓝色的,青春放飞理想,犹如放飞蓝天的白鸽。我们拥有太多的蓝色的梦。 生C:青春是绿色的,绿色是生命的本色,她象征着青春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孕育着勃勃生机。 生D:青春是白色的,它是那样洁白无暇,犹如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在上面描绘一幅幅人生的蓝图。 分析:请你也续写两条。

复习提纲

(三)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2、思想品德课程基础性目标

3、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6、校内课程资源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思想品德课与中学其他文化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有何意义?

3、简述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辩论的作用。

4、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什么意义?

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2、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能给学生创设思维机会的课。

2、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

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案例:

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要求学生设计一幅能反映情绪变化主题的漫画,并给漫画取个恰当的题目、编一个故事。故事要能说清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原因,并为他出出主意,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 分析:你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吗?为什么?

2、教学案例:

这是一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片段:一群头戴稻谷、小草、小鸟、蛇、鼠、昆虫、鹰、青蛙、狮子、羚羊、狼和人等画像的学生正快乐地做着游戏,老师也乐在其中。一团红线球在他们的手中传来传去,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编织着一张“生命网”,当这一条条的“生命网线”举过他们头顶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感悟到:大千世界,每一个生命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结”,生命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而当其中的某一个结消失的时候,“小草枯萎了”、“小鸟死去了”、“狮子也没法活了”„„慢慢地,整张网就坍塌了„„。 分析:安排这一游戏活动的作用?组织课堂游戏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

一、名词解释:

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是一个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2、《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教育的德育课程。

3、国情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以增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努力肩负起历史使命。

4、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活动和结果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具有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指引学生学习和指导测量与评价三大功能。

5、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

6、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的说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资源。

二、简答题:

1、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答:中学德育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则是中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和“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2、《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3、简述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几种方法。

答:(1)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挂图、图片、漫画、实物、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一些可知可感、有声有色的直观情景。(2)模拟表演创设情景。通过小品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或师生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演示一定的道德行为情节,创设特定的道德情景,体现道德观点。(3)组织短小精悍的游戏、竞赛活动等,创设有一定刺激性的情景,等。

4、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教学技巧与心理辅导技术?

答:由于思想品德课中包含大量的心育要求与内容。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教学技巧与心理辅导技术,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接受继续教育等途径,进一步系统学习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努力使自己具备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知识摄取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技术运用能力、拓展创新能力等。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渗透到自己日常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学会一般的观察、调查研究方法,及时发现学生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学习运用谈心、咨询等方法解决学生常见的轻度心理问题;适当组织开展一些心理训练活动,开设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讲座以及心理辅导课等。

三、辨别题:

1、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服务。

答:正确。手段永远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需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而不是相反。不论教学手段本身是否“先进、现代”,只有适合教学方法的教学手段才是有效的、正确的。

2、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能力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答:正确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一堂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离不开好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能力强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能对现有的课程资源做出恰当的取舍,并能结合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和组合。所以说教师的能力的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答: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这正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学教育、教学的规律、思想品德课的性质,以及中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等,决定了在中学众多的德育工作形式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意味着学生新的思路的开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的目的。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

答:体现了遵循认识规律的教学设计策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理性认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直接体验,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教师在引导、归纳学生分析时要有耐心,和急中生智的技巧,否则易走样。

2、分析: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为妥?

答: (1)放下老师的架子,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平等地参与讨论。要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见解。

(2)直面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维,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有自己的疑惑和迷惘。如果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无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只是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甚至于回避问题,就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 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与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

(二)

一、名词解释:

1、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在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与中学的其他课程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但作为主要承担德育任务的课程来说,其设置和功能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它是中学德育的专门课程。

2、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环节,不拘一格。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一般可以包括激发兴趣、引导思考、精确认知、启迪觉悟等环节。

3、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是指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者的完整统一,它们是整体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理解。确定其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兼顾其他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还应关注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

4、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规范,它反映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共性,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5、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基本的整体性的要求和规定,它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四有”好公民奠定基础。

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其中既包括物力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内涵是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答:思想品德课是德育课程。德育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遵循德育规律,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要途径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应遵循德育规律,所以,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策略和基本环节。

2、《思想品德》课程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有何区别?

答:两者教学内容既有相互融合,也有各自特色。但两者的课程目的不同,功能不同,具体教学目标也不同。《思想品德》的知识教学目标相对浅显些、简略些;《历史与社会》的知识教学目标更直接、更明确些;前者侧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学习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前者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则更突出、更深刻、直接些,后者的思想教育内涵相对隐含些、间接些,等。

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讨论课的效率?

答:为提高学生讨论的效率,应把握如下一些规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参与小组的讨论,尽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大力赞扬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与他人共享,将自己的见识转变为成员间共有的经验;组织小组讨论时,应进行角色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等,并明确职责;讨论后,应由各小组的发言人把本组讨论情况、结论、观点等与其他小组交流,避免脱离主题空发议论;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讲话的一方,可以争论,但要注意避免由讨论演变为攻击行为,如斥责、污辱他人等现象。

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答: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实质就是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过程;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又总是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服务的。两者犹如建筑与建材的关系。

三、辨别题: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

答:错。“课标”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要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实现理论原则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机械地理解和实施课标,只能使课标的要求走向教条化或空洞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2、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

答:错。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也各有所长,更因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教师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形成满足学生需要的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无论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讲,还是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应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是几种方法有机地组合或交叉运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倘若一味追求多样性,忽略优化组合,使教学过程变成展示“万花筒”,往往易使教学环节走过场,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甚至不知所云,还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加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学方法并非越多就越有实效。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学生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

答:人的认识产生于客观存在,符合客观存在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是一种“观念产品”,要想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符合中学德育工作的需要,即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需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应把“学生实际”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使“课标”要求等理论上的“共性”与学生实际的“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

2、“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答:思想品德新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它决定着思想品德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是课程的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最突出的表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其他性质,都是围绕着“思想性”这个规定产生,并受其制约。它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本课程的灵魂。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分析: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一是生活化,二是思想性。体现了“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的导向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启发教学”的原则等。

2、请你也续写两条。

答:青春是橙色的,橙色是幸福的颜色,收获的颜色,青春有拼搏,也有收获。

青春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因为青春期也有很多烦恼,很多问题,很多不开心的事情。„„ (三)

一、名词解释:

1、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这是一个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下,通过生活体验、教育熏陶和自我修养,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

2、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性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

3、思想品德课的德育目标具有综合性,既注重知识、能力目标,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其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从宏观方面来说,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都或多或少的、有机地渗透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中。从微观来说,每一方面的内容也都是多元的。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之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先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则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5、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设定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起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并能够进行相应的目标检测。

6、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人文环境、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等。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群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还有实验实习、讲座、报告会、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典礼仪式等等。

二、简答题:

1、思想品德课与中学其他文化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其他的文化课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借助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2、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有何意义?

答:初中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问题进行教育。针对以往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初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力度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等情况,新课程根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密切的内容。使用《思想品德》这一名称,更符合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引导初中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政治道德目标,也更能体现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性质。

3、简述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辩论的作用。

答: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

4、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什么意义?

答:概括地说,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具有以下意义: (1)极大地拓展现有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可直接导致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教学形式、教学关系等方面的变革。 (3)有利于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4)对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能引发教育模式的变革,而且会使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得到加强,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辨别题:

1、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

答:错。道德“认知”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就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行为。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则是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不仅仅只有道德“认知”,也包括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2、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答:正确。探究性教学的主角是学生,不是老师。但采用探究性教学法,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条件。如教师在设计探究学习的问题时,应让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有序有效的学习探究;要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要营造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要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创新求异;教师不过多干涉学生的探究活动,但也不放任自流,应多从探究的思路、方法、资料上加以指导、点拨和支持,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四、观点论述题:(要点)

1、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能给学生创设思维机会的课。

答: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学生的内省;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无论对课堂教学的展开、深入,还是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变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通过教学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创设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和机遇。

2、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

答: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要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吸引学生对自己生活品质的关注,教师与学生也更易有共同的语言,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就更具魅力。

五、案例分析题:(要点)

1、分析:你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吗?为什么?

答:合理。老师通过可操作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画漫画、编故事”可以使学生理解不良情绪的影响,“为主人公出主意”,使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得到了体现。这一教学设计通过愉快的活动使学生在享受中悟理,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2、分析:安排这一游戏活动的作用?组织课堂游戏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这一游戏活动的安排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将比较抽象的食物链方面的知识形象地通过游戏方式展示,激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让“枯燥”的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悟生命之间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关系。这种“学中乐、乐中学”的设计,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更提升了学生的体验。 课堂游戏活动的组织首先要注重活动的内在价值。看活动是否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是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避免为活动而活动。其次课堂游戏活动的组织还必须强调规则性,使每个学生懂得游戏的规则,否则很容易使课堂游戏活动变得闹轰轰,最后不了了之。再次要注意在形式上的短小精悍,操作简便、高效率。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二)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三)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1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