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草原环境保护讲座

发布时间:2020-03-04 06:00: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今天,又一年的科技之冬活动开始了,我叫李洪波,是农林水牧局草原监理所的一名普通干部,今天很高兴与开干齐乡的农牧民朋友们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学习一下有关草原方面的知识和政策。

我讲的题目是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草原的含义 草原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草原包括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热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草原。

狭义的草原则只包括温带草原。因为热带草原上有相当多的树木。

我国《草原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是指一种土地类型,它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着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人工草地是指选择适宜的草种,通过人工措施而建植或改良的草地。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国草原的现状: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5,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干旱、高寒等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

我国草原分布广泛,遍布各个省(区、市)。内蒙古、广西、云南、西藏、青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重庆、四川和贵州西部12省(区、市)有草原面积约3.3亿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84.4%;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东北3省有草原面积约0.17亿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3%;其他省(市)有草原面积约0.45亿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11.3%。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6省(区)是我国的六大牧区,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5.1%。 新疆草原现状:

新疆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场面积72000万亩,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34.4%,居全国第三位。从牧草地内部结构看,天然草地面积占牧草地总量的99%以上,而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所占比例仍不足1%。 奎屯市草原现状:

辖区草原可利用面积49.97万亩,其中,地方利用29.95万亩,兵团利用20.02万亩。草原林木植被可以分为荒漠植被、平原低地草甸植被、灌木丛植被、沼泽植被。

荒漠植被为本区主要天然植被、在本市分布较广。

灌木丛植被主要分布在市区东部一些自然洪水沟的漫流地带和市区西部的奎屯河河床地带,主要生长有胡杨、芦苇、芨芨草、骆驼刺等。

沼泽植被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部的泉水溢出带,生长有芦苇、三棱草、蒲草等,生长茂密,覆盖密度达30%-40%。 地方利用草原理论载畜量1.7775万只标准畜,草原利用率极低。 总体来说,我们的草原正在日益退化,前景不容乐观。

造成草原退化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1、灾害频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近年来,新疆灾害频繁,干旱、洪涝、风雪、鼠虫灾害时有发生。尤其近三年新疆连续遭受干旱、风雪等自然灾害,如2008年遭受75年来的特大旱灾,2009年冬和2010年春又遭遇了60年不遇的强降雪气候,仅在2010年就造成全疆牲畜越冬死亡54.24万头(只),其中活羊死亡数为46.55万只,占死亡总数的85.8%。据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公布,2011年新疆草原又将面临严重的生物灾害,预计危害面积23600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27.4%。其中鼠害危害面积8542万亩,虫害危害面积4360万亩,毒害草发生面积10226万亩。目前,新疆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依然薄弱,一家一户的饲养方式难以抵御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生态环境恶化,天然草场质量退化

新疆虽然草原牧草资源丰富,但目前85%的天然草地处于退化之中,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已占到30%以上,草地生态日益恶化。草地产草量和植被覆盖度不断下降,产草量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相比下降30%--60%。

3、超载过牧是新疆天然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从1996年到2008年牧区牲畜数量由1900多万头(只)增加到2136多万头(只)(占全区牲畜的45%)。牲畜头数大量增加,草原承载力受限,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导致草原退化不断加剧。从伊犁州情况看,目前伊犁州有3675万亩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2%。克州的草场面积基本维持在上世纪50年代的规模,但现有牲畜数量已是当年的13倍之多。同时,开垦草原也是人为破坏草原最直接的原因之一。目前,新疆的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1814.55万亩增加到6186.84万亩,增长2.4倍。据了解,开垦的荒地基本上是天然草原。而且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草原是一个封闭的能自我循环统一的系统,饲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因而不加节制地过度利用,造成草原退化。另外,滥挖草原野生药用植物,也是造成草原退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怎样才能合理保护草原生态,利用草原资源呢? 我们不仅仅只依靠国家政策扶持,更重要的能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合理的利用我们的草场。

国务院决定,从今年开始连续五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草原禁牧实行补助,对草畜平衡实行奖励,对牧区牧草良种和牲畜品种改良等实行生产补贴。

奎屯市农林水牧局也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了相应的补助,补助资金部分已到位,相信年底就可以发放到在坐的各位农牧民朋友手中。

那么国家给我们发放补助是为什么?就是要实现草原资源开发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草原生态安全,让我们的农牧民增收。因此我们严格要按规定执行草畜平衡,合理的利用我们的草场。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纵观古今中外,游牧不是畜牧业唯一生产方式,更不是最理想的生产形式。山东省没有新疆的优质草原草场(新疆牧草地面积是山东的1503.4倍),但2010年却向市场提供101.4万吨牛羊肉(比新疆多18.9万吨),实现牧业产值1774.5亿元(是新疆的4.7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90元(比新疆多2347元),成为全国第一畜牧大省,原因就在于生产经营产业化,养殖方式集约化、规模化,而非散养;内蒙古与新疆在地势地貌相似的条件下,在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和小肥羊等这样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下,不仅拉动了内蒙古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畜产品的大幅增加,也使农牧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要想在畜牧业上有较大的收益,关键是在思想上,改变牲畜完全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习俗;加快“节草型”饲养方式。有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新疆每年有上千万吨农作物秸秆,同时每年还有林果业加工产生的30多万吨残渣都是非常好的饲料资源。可是各地还未把非粮食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摆在重要位置。据估计,新疆秸秆饲料转化率还不到10%。因此,在大力实施退牧还草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些有效饲草资源,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饲料转化率。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模式, 这样可以大大缓解草畜生态压力,而且有利于我们降低养殖成本。

我们是农牧业生产者,牲畜是我们的衣食,草原是我们的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科学的方法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我们的草原,我们的家。

由于时间紧,我的准备不是十分充分,请大家谅解。 谢谢大家。

环境保护讲座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讲座稿_环境保护

校园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讲座

福海县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

草原环境保护讲座
《草原环境保护讲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