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蔡元培的教育贡献

发布时间:2020-03-02 19:54: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蔡元培的教育贡献

民国的教育开始于1912年,学贯中西的老同盟会员蔡元培先生担任第一任教育总长。

蔡元培在辛亥革命前就坚决反对清朝政府“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项民国教育宗旨,简称五育并举。具体表述为(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既是强兵富国的需要,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须的。(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包括树艺、烹好、裁缝、金工、木工、土工等实用技术)、手工等。他认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4)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积极进取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5)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其后不久,蔡元培因追随国民党反对袁世凯而辞职。

从1912年中山先生辞去大总统,到1927年北伐成功前,属民国北洋政府时代,军阀混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城头变幻大王旗”。

1927年北伐成功,东北易帜,南京蒋系政权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军政时代变为训政时代,民国教育步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蔡元培先生再度执掌民国教育,他提出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极力推行法国教育行政体系中的划区管理体制——大学区制,通俗地说,就是不需要教育部厅的领导,以大学为主体划区,主导教育。并在北京,江浙试行。那时中国刚刚摆脱封建统治,蔡元培的这种方案显然是超前了。虽蔡元培亲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极力推行,但不久宣告失败。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 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办好大学,仍有一定现实意义。他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如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崔适、陈汉章等。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病逝。毛主席在唁电中称颂蔡元培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在赠送的挽联中写道:“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这是全国人民对一代宗师蔡元培崇高、公正和客观的历史评价。

《蔡元培教育文选》读后感

大师——蔡元培

学界泰斗——蔡元培

蔡元培观后感

蔡元培名言

蔡元培生平

读《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有感

中职教育贡献巨大

蔡元培故居新闻稿

绍兴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的教育贡献
《蔡元培的教育贡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